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被邀请参加对市级特级教师的年度考核工作,因此有幸领略市级特级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风采,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然而,听完课之后,我们几个评委的共同感受却都是有些失望: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仍然是回答问题的机器,而且能够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者也只是少数幸运儿。市级特级教师的课尚且如此,一般教师的课就更可想而知了。实施新课程这么长时间了,课堂教学为什么“依然故我”?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什么那么艰难?教学行为转变的艰难又意味着什么?这不应该深思和关注吗?
在很多教师看来,教师问学生答,谁举手教师叫谁回答,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大家都这么做,也习惯了这么做,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然而,如果用新课标理念来稍加审视的话,这些看似天经地义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其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的,是严重违背新课标“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的。
教师习惯于让举手的学生回答,不举手的学生不回答。这种行为偶尔一次两次也许不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然而,时间一长,次数一多,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就会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老师提出的问题与我没关系,反正我不举手老师就不叫我起来回答。”慢慢地,这些学生就一步步落后,一步步下滑。渐渐地由自我放松到自我放弃,由一节课的不会不懂到数节课的不会不懂,“账”越欠越多,困难越积越大,再想学好再想赶上,已经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了。
在点名举手者回答问题这种教学行为的背后,教师关注的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所以,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就叫第二个,第二个不行再叫第三个,第三个不行再叫第四个,甚至教师最后自己抖出答案。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其实是在等待答案,而不是在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所以,才会接二连三地提问学生,不断地“请坐”,而不是从根本上给学生以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智慧。
这种教学行为,教师了解的是举手者的学习情况,至于不举手者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忽略不计”了。实际上这是对不举手者的“忽略”,是对不举手者的放弃。于是,这些被长期“忽略”的学生,最终就成了“问题”学生,成了“差生”。更可怕的是,今天的课堂仍然是这样!
谁需要关注?谁需要“教”?教师应该关注谁?应该“教”谁?恰恰是那些不举手的学生!而在某些课堂上,事实却恰恰相反,越是需要关注需要教的学生,教师却偏偏不关注不去教!越是不该忽略的学生,却越是被教师忽略了!
这一切都源于某些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上课的出发点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而导致了只关注学习好的不关注学习差的,只关注少数而忽略了多数,这显然是与新课标“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那么在答问这个问题上怎样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呢?
第一,要分清问题的性质,明确提问的目的。哪些问题是检测性问题,哪些是思考性问题;哪些问题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的,哪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学习理解教材的,问题性质要清楚,提问目的要明确,切不可混沌一团。
第二,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和提问的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对于检测性问题,教师不但要点“举手者”更要点“不举手者”来答问,或者按学号、按座次依次点名回答,最好是根据学情点名回答。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教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举手答问时教师了解的只是少数学生(仅限于举手者)的学习情况;二是这种答问方式没有固定规律,不会给任何学生的心理造成思维定势,取消了偷懒怠慢的可能性,使得部分懒惰学生无机可乘,因此它会敦促所有的学生不停步;三是这种答问方式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发言机会(同时也是接受检测的机会),而不只是少数举手者的独有的机会,因此它是面向全体的。
思考性问题既要点举手者回答,也要点不举手者回答,而且要先点不举手者回答。因为这类问题不是为了要答案和结果,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和理解教材。不举手者思考得怎样?需要怎样的指导?教师不让这些同学答问,怎么了解他们的情况?不了解情况怎么对他们实施恰当引导?事实上他们正是需要引导的人。一般而言,举手者对有关问题会有比较准确的理解,需要引导的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教师要抓住学生答问的大好时机,对学生因势利导,适当点拨,而不能“静止”地在那儿“等”答案。学生答问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实际作出迅速判断,并从思考的角度、思维的方向、逻辑推理、观点依据等方面加以引导,科学地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在“问题——答案”之间必须有引导、点拨、训练,这正所谓“过程与方法”。没有这个过程,就只能是“等待”答案。这也正是被大家都忽略了的不该忽略的重要问题。
那么“举手答问”的教学方式就不能使用了吗?非也!“举手答问”照常可以使用,关键看怎样使用、什么时候使用、在解决来自谁的问题时使用,比如学生质疑、自主展示之后,教师为了了解学情时,照常可以用,谁举手让谁答。教育教学最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精神,最惧怕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非一律都不能使用,我们切不可因此而陷入否定一切、排斥一切的绝对主义的泥潭。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朱蒙)
在很多教师看来,教师问学生答,谁举手教师叫谁回答,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大家都这么做,也习惯了这么做,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然而,如果用新课标理念来稍加审视的话,这些看似天经地义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其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的,是严重违背新课标“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的。
教师习惯于让举手的学生回答,不举手的学生不回答。这种行为偶尔一次两次也许不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然而,时间一长,次数一多,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就会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老师提出的问题与我没关系,反正我不举手老师就不叫我起来回答。”慢慢地,这些学生就一步步落后,一步步下滑。渐渐地由自我放松到自我放弃,由一节课的不会不懂到数节课的不会不懂,“账”越欠越多,困难越积越大,再想学好再想赶上,已经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了。
在点名举手者回答问题这种教学行为的背后,教师关注的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所以,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就叫第二个,第二个不行再叫第三个,第三个不行再叫第四个,甚至教师最后自己抖出答案。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其实是在等待答案,而不是在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所以,才会接二连三地提问学生,不断地“请坐”,而不是从根本上给学生以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智慧。
这种教学行为,教师了解的是举手者的学习情况,至于不举手者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忽略不计”了。实际上这是对不举手者的“忽略”,是对不举手者的放弃。于是,这些被长期“忽略”的学生,最终就成了“问题”学生,成了“差生”。更可怕的是,今天的课堂仍然是这样!
谁需要关注?谁需要“教”?教师应该关注谁?应该“教”谁?恰恰是那些不举手的学生!而在某些课堂上,事实却恰恰相反,越是需要关注需要教的学生,教师却偏偏不关注不去教!越是不该忽略的学生,却越是被教师忽略了!
这一切都源于某些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上课的出发点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而导致了只关注学习好的不关注学习差的,只关注少数而忽略了多数,这显然是与新课标“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那么在答问这个问题上怎样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呢?
第一,要分清问题的性质,明确提问的目的。哪些问题是检测性问题,哪些是思考性问题;哪些问题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的,哪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学习理解教材的,问题性质要清楚,提问目的要明确,切不可混沌一团。
第二,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和提问的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对于检测性问题,教师不但要点“举手者”更要点“不举手者”来答问,或者按学号、按座次依次点名回答,最好是根据学情点名回答。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教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举手答问时教师了解的只是少数学生(仅限于举手者)的学习情况;二是这种答问方式没有固定规律,不会给任何学生的心理造成思维定势,取消了偷懒怠慢的可能性,使得部分懒惰学生无机可乘,因此它会敦促所有的学生不停步;三是这种答问方式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发言机会(同时也是接受检测的机会),而不只是少数举手者的独有的机会,因此它是面向全体的。
思考性问题既要点举手者回答,也要点不举手者回答,而且要先点不举手者回答。因为这类问题不是为了要答案和结果,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和理解教材。不举手者思考得怎样?需要怎样的指导?教师不让这些同学答问,怎么了解他们的情况?不了解情况怎么对他们实施恰当引导?事实上他们正是需要引导的人。一般而言,举手者对有关问题会有比较准确的理解,需要引导的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教师要抓住学生答问的大好时机,对学生因势利导,适当点拨,而不能“静止”地在那儿“等”答案。学生答问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实际作出迅速判断,并从思考的角度、思维的方向、逻辑推理、观点依据等方面加以引导,科学地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在“问题——答案”之间必须有引导、点拨、训练,这正所谓“过程与方法”。没有这个过程,就只能是“等待”答案。这也正是被大家都忽略了的不该忽略的重要问题。
那么“举手答问”的教学方式就不能使用了吗?非也!“举手答问”照常可以使用,关键看怎样使用、什么时候使用、在解决来自谁的问题时使用,比如学生质疑、自主展示之后,教师为了了解学情时,照常可以用,谁举手让谁答。教育教学最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精神,最惧怕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非一律都不能使用,我们切不可因此而陷入否定一切、排斥一切的绝对主义的泥潭。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