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答问”与面向全体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被邀请参加对市级特级教师的年度考核工作,因此有幸领略市级特级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风采,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然而,听完课之后,我们几个评委的共同感受却都是有些失望: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仍然是回答问题的机器,而且能够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者也只是少数幸运儿。市级特级教师的课尚且如此,一般教师的课就更可想而知了。实施新课程这么长时间了,课堂教学为什么“依然故我”?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什么那么艰难?教学行为转变的艰难又意味着什么?这不应该深思和关注吗?
  在很多教师看来,教师问学生答,谁举手教师叫谁回答,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大家都这么做,也习惯了这么做,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然而,如果用新课标理念来稍加审视的话,这些看似天经地义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其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的,是严重违背新课标“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的。
  教师习惯于让举手的学生回答,不举手的学生不回答。这种行为偶尔一次两次也许不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然而,时间一长,次数一多,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就会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老师提出的问题与我没关系,反正我不举手老师就不叫我起来回答。”慢慢地,这些学生就一步步落后,一步步下滑。渐渐地由自我放松到自我放弃,由一节课的不会不懂到数节课的不会不懂,“账”越欠越多,困难越积越大,再想学好再想赶上,已经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了。
  在点名举手者回答问题这种教学行为的背后,教师关注的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所以,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就叫第二个,第二个不行再叫第三个,第三个不行再叫第四个,甚至教师最后自己抖出答案。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其实是在等待答案,而不是在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所以,才会接二连三地提问学生,不断地“请坐”,而不是从根本上给学生以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智慧。
  这种教学行为,教师了解的是举手者的学习情况,至于不举手者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忽略不计”了。实际上这是对不举手者的“忽略”,是对不举手者的放弃。于是,这些被长期“忽略”的学生,最终就成了“问题”学生,成了“差生”。更可怕的是,今天的课堂仍然是这样!
  谁需要关注?谁需要“教”?教师应该关注谁?应该“教”谁?恰恰是那些不举手的学生!而在某些课堂上,事实却恰恰相反,越是需要关注需要教的学生,教师却偏偏不关注不去教!越是不该忽略的学生,却越是被教师忽略了!
  这一切都源于某些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上课的出发点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而导致了只关注学习好的不关注学习差的,只关注少数而忽略了多数,这显然是与新课标“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那么在答问这个问题上怎样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呢?
  第一,要分清问题的性质,明确提问的目的。哪些问题是检测性问题,哪些是思考性问题;哪些问题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的,哪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学习理解教材的,问题性质要清楚,提问目的要明确,切不可混沌一团。
  第二,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和提问的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对于检测性问题,教师不但要点“举手者”更要点“不举手者”来答问,或者按学号、按座次依次点名回答,最好是根据学情点名回答。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教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举手答问时教师了解的只是少数学生(仅限于举手者)的学习情况;二是这种答问方式没有固定规律,不会给任何学生的心理造成思维定势,取消了偷懒怠慢的可能性,使得部分懒惰学生无机可乘,因此它会敦促所有的学生不停步;三是这种答问方式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发言机会(同时也是接受检测的机会),而不只是少数举手者的独有的机会,因此它是面向全体的。
  思考性问题既要点举手者回答,也要点不举手者回答,而且要先点不举手者回答。因为这类问题不是为了要答案和结果,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和理解教材。不举手者思考得怎样?需要怎样的指导?教师不让这些同学答问,怎么了解他们的情况?不了解情况怎么对他们实施恰当引导?事实上他们正是需要引导的人。一般而言,举手者对有关问题会有比较准确的理解,需要引导的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教师要抓住学生答问的大好时机,对学生因势利导,适当点拨,而不能“静止”地在那儿“等”答案。学生答问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实际作出迅速判断,并从思考的角度、思维的方向、逻辑推理、观点依据等方面加以引导,科学地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在“问题——答案”之间必须有引导、点拨、训练,这正所谓“过程与方法”。没有这个过程,就只能是“等待”答案。这也正是被大家都忽略了的不该忽略的重要问题。
  那么“举手答问”的教学方式就不能使用了吗?非也!“举手答问”照常可以使用,关键看怎样使用、什么时候使用、在解决来自谁的问题时使用,比如学生质疑、自主展示之后,教师为了了解学情时,照常可以用,谁举手让谁答。教育教学最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精神,最惧怕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非一律都不能使用,我们切不可因此而陷入否定一切、排斥一切的绝对主义的泥潭。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朱蒙)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前,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可以想像,这个可怜的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绒绒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怕
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的内容必然超出单纯以学校教学质量为标准的竞争,而涉及到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运用的竞争,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很多人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打造学校文化力。  东营区第一中学,一所位于黄河之滨的现代化学校,自2005年创办之初,便走上了文化立校之路。很难想象一所创办仅仅3年的学校能有怎样的文化底蕴。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就立刻被年
一日,儿子放学,我去接他。儿子小声告诉我,旁边那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是他的外语老师。我要他主动和老师打招呼。“Hello,Miss Li”,儿子脱口而出,那位老师流利地回答“Hello,boy”,没想到儿子接着来一句“This is my father”,那老师看着我打了声招呼“Nice to meet you”,我赶紧说了句“Nice to meet you,too”。  和老师分手后,我十分高兴,
2008年5月,《中国教师》创刊整整5年了!  5年间,她见证了“非典”的风风雨雨,她孜孜不倦地关注着农村教育,她把关切投向教师生活,她提升着教师的人文底蕴,她呼唤着社会的正义良知……  5年来,《中国教师》迅速成长、逐渐强壮,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刊风格,拥有了一批博学而严谨的作者队伍,更与众多的一线教师成为了朋友。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尽管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但《中国教师》宁愿选择一种静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对于教育本质的探索,走过了曲折而艰难的发展道路,大体呈现出如下趋势:工具人的隐退与目的人的浮现。具体来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把教育本质理解为“教育即上层建筑”,主张教育为政治服务,这种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泛政治化;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主要把教育本质理解为“教育即生产力”,主张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种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泛经
先醒的人先看到朝霞    闲着的时候,我喜欢把玩字词,或者说玩味,从另外的角度悬想、解读。而汉语的精博、深妙,提供了这种把玩的可能,比如说“先生”。古时学生称老师为先生,老家人称医生为先生。很多地方,对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通称先生,年纪大的则是“老先生”。对这些人为什么会以“先生”称之呢?这让我有了把玩的兴味。  其实,对于“先生”,我最先想到的是“先醒”。在关于教师与思考的文章中,我说过:“我们不
一、构建“培养一研究型学校”旨在通过抓住“培养”与“研究”这两个核心问题来解放学校的“教育生产力”    教育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教育活动受到外部许多因素制约,也制约着外部许多因素。学校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矛盾,那么,学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从古至今,其大体表现为教育生产力(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的集中表现)与社会的教育期待(需求)之间的矛盾。当然教育期待具
在中国第一“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有这样一个爱心团队。他们穿着红色的马甲,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深入大山深处,走访贫困学生、关注孤儿。通过帮扶,一个个身处困境的孩子走出阴暗,看到希望。 这个爱心团队,就是庄浪县大爱无疆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中有教师、大学生、打工者、企业家等。他们把那些孤独、贫苦的孩子当做自己的亲人,给予无私的关爱与帮助。庄浪四中教师吴奇作为大爱无疆志愿者协会书信组负责人,他鼓励爱人及孩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活动有了新的变化,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美育必须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着力培养人的文化辨识力与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一    回顾美育的历程可以看到,它的具体形态是随审美文化的形态发展而变化的。如原始审美文化下产生的是生存美育,古代审美文化下实施的是教化美育,现代审美文化导引下的是启蒙美育。美育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间,课堂教学研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课堂教学的形态改变了,师生交往的行为改变了,课堂教学研究自身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地位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从边缘到主流    课堂研究并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被引起高度重视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端正教育思想,80年代中期的反对传统教育、推进现代教育,乃至80年代末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