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對比回肠与乙状结肠造口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根据发生率的不同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统计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回肠造口及乙状结肠造口手术患者377例,查阅造口护理系统中患者护理记录,对两种造口患者刺激性皮炎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发生率高于乙状结肠造口(P<0.01)。结论:造口治疗师及相关科室护士应当了解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而从根本上预防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的发生。
【关键词】结直肠癌; 回肠造口; 乙状结肠造口; 刺激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肠造口手术能够挽救及延长患者生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肠造口手术为患者带来了益处,但同时因粪便渗漏而导致的刺激性皮炎也困扰着很多造口患者。受粪水浸渍的皮肤让患者疼痛难忍,受损处皮肤渗液明显,引起造口袋粘贴不牢,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信心和生活质量[2]。本文回顾性查阅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造口护理系统中患者护理记录,对比回肠造口与乙状结肠造口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就发生率的不同讨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查阅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造口护理系统中回肠与乙状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记录。对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值、造口类型、是否发生刺激性皮炎进行了统计。患者均为本院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进行了造口定位。
1.2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采用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患者共377例,男242例,女135例。其中回肠造口229例,乙状结肠造口148例。年龄24~91岁,平均年龄(69.44±10.19)岁。BMI<18.5( Kg/m2)15例, BMI 18.5~23.5(Kg/m2)137例, BMI>23.5( Kg/m2)225例,平均25.83±5.64(Kg/m2)。刺激性皮炎患者共10例,其中回肠造口10例,乙状结肠造口0例。两种造口类型患者性别、年龄、BMI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数据见表一。两种造口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见表二。
3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3.1回肠造口排泄量大且稀薄
3.1.1原因分析。回肠造口的排泄物水分未经吸收,故排泄量多且水分含量高,性质稀薄。排泄量大,需要频繁倾倒,如果未能及时倾倒会导致底盘渗漏,腐蚀皮肤;稀水样便容易浸泡造口底盘和使用的防漏产品,会缩短其使用寿命,降低防漏效果。
3.1.2预防对策。进食方面,术后若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尽早指导进食。徐洪莲等[3]提倡回肠造口术后,可及早普食,并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使粪便中水分被锁住,变为糊便或软便,便于收集。同时嘱患者避免进食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及时倾倒造口袋,避免造口袋过沉或过于膨胀导致底盘渗漏。回肠造口排便不规律,建议选择清晨空腹时更换。
3.2回肠造口的排泄物腐蚀性强
3.2.1原因分析。回肠造口排泄物内富含大量的消化酶,对皮肤腐蚀性强 [4]。
3.2.2预防对策。防漏可塑贴环能在持续高侵蚀环境下保持完整性,具有超强的耐腐蚀能力 ,预防渗漏,保护皮肤[5],
3.3留置支撑棒
3.3.1原因分析。保护性回肠造口多数为袢式造口,术后为防止造口内陷、回缩,医生会留置支撑棒。但支撑棒的应用,会加大更换造口袋的难度。操作时有些患者和家属会将底板圈剪大,这样会暴露更多的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会升高。
3.3.2预防对策。首先,遵医嘱及时拔除支撑棒。徐洪莲等[3]指出留置支撑棒的造口,在更换造口袋时,所裁剪的底板圈大小要比造口黏膜大、比支撑棒小。
3.4排放口特点
3.4.1原因分析。保护性回肠造口多数为袢式造口,排放口偏向一旁,会导致排放口的高度低于造口黏膜高度,回肠造口患者,虽然外露造口黏膜高于皮肤,但其近端开口的位置低于皮肤时,同样会造成排泄物渗漏至皮肤[3]。
3.4.2预防对策。对于排放口高度较低的患者建议凸面底盘配合腰带使用。使用凸面底盘,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加压,使造口基部相对地膨出,抬高造口基部黏膜高度,有利于排泄物的收集,防止渗漏。
4 总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实现保肛。但是为了保护吻合口,减少感染的发生,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的风险,术者通常会选择建立预防性回肠造口[6]。
参考文献:
[1]张立霞,那洁,刘筱威,袁春华.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0):3253-3254.
[2]张梅.回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3):11-14.
[3]徐洪莲,何海燕,蔡蓓丽,从志杰.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3):247-249.
[4]杨永萍,王丽华,孙常磊,柳尧花,万勇.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17,52(02):26-28.
[5]徐静,卓眉秀,魏青,张进,眭建.防漏可塑贴环在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9):2518-2521.
[6]邹科见,胡艳,蔡国豪,周卫平,贺雄辉.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02):275-276.
【关键词】结直肠癌; 回肠造口; 乙状结肠造口; 刺激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肠造口手术能够挽救及延长患者生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肠造口手术为患者带来了益处,但同时因粪便渗漏而导致的刺激性皮炎也困扰着很多造口患者。受粪水浸渍的皮肤让患者疼痛难忍,受损处皮肤渗液明显,引起造口袋粘贴不牢,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信心和生活质量[2]。本文回顾性查阅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造口护理系统中患者护理记录,对比回肠造口与乙状结肠造口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就发生率的不同讨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查阅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造口护理系统中回肠与乙状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记录。对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值、造口类型、是否发生刺激性皮炎进行了统计。患者均为本院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进行了造口定位。
1.2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采用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患者共377例,男242例,女135例。其中回肠造口229例,乙状结肠造口148例。年龄24~91岁,平均年龄(69.44±10.19)岁。BMI<18.5( Kg/m2)15例, BMI 18.5~23.5(Kg/m2)137例, BMI>23.5( Kg/m2)225例,平均25.83±5.64(Kg/m2)。刺激性皮炎患者共10例,其中回肠造口10例,乙状结肠造口0例。两种造口类型患者性别、年龄、BMI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数据见表一。两种造口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见表二。
3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3.1回肠造口排泄量大且稀薄
3.1.1原因分析。回肠造口的排泄物水分未经吸收,故排泄量多且水分含量高,性质稀薄。排泄量大,需要频繁倾倒,如果未能及时倾倒会导致底盘渗漏,腐蚀皮肤;稀水样便容易浸泡造口底盘和使用的防漏产品,会缩短其使用寿命,降低防漏效果。
3.1.2预防对策。进食方面,术后若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尽早指导进食。徐洪莲等[3]提倡回肠造口术后,可及早普食,并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使粪便中水分被锁住,变为糊便或软便,便于收集。同时嘱患者避免进食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及时倾倒造口袋,避免造口袋过沉或过于膨胀导致底盘渗漏。回肠造口排便不规律,建议选择清晨空腹时更换。
3.2回肠造口的排泄物腐蚀性强
3.2.1原因分析。回肠造口排泄物内富含大量的消化酶,对皮肤腐蚀性强 [4]。
3.2.2预防对策。防漏可塑贴环能在持续高侵蚀环境下保持完整性,具有超强的耐腐蚀能力 ,预防渗漏,保护皮肤[5],
3.3留置支撑棒
3.3.1原因分析。保护性回肠造口多数为袢式造口,术后为防止造口内陷、回缩,医生会留置支撑棒。但支撑棒的应用,会加大更换造口袋的难度。操作时有些患者和家属会将底板圈剪大,这样会暴露更多的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会升高。
3.3.2预防对策。首先,遵医嘱及时拔除支撑棒。徐洪莲等[3]指出留置支撑棒的造口,在更换造口袋时,所裁剪的底板圈大小要比造口黏膜大、比支撑棒小。
3.4排放口特点
3.4.1原因分析。保护性回肠造口多数为袢式造口,排放口偏向一旁,会导致排放口的高度低于造口黏膜高度,回肠造口患者,虽然外露造口黏膜高于皮肤,但其近端开口的位置低于皮肤时,同样会造成排泄物渗漏至皮肤[3]。
3.4.2预防对策。对于排放口高度较低的患者建议凸面底盘配合腰带使用。使用凸面底盘,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加压,使造口基部相对地膨出,抬高造口基部黏膜高度,有利于排泄物的收集,防止渗漏。
4 总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实现保肛。但是为了保护吻合口,减少感染的发生,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的风险,术者通常会选择建立预防性回肠造口[6]。
参考文献:
[1]张立霞,那洁,刘筱威,袁春华.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0):3253-3254.
[2]张梅.回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3):11-14.
[3]徐洪莲,何海燕,蔡蓓丽,从志杰.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3):247-249.
[4]杨永萍,王丽华,孙常磊,柳尧花,万勇.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17,52(02):26-28.
[5]徐静,卓眉秀,魏青,张进,眭建.防漏可塑贴环在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9):2518-2521.
[6]邹科见,胡艳,蔡国豪,周卫平,贺雄辉.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02):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