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总是希望上好每一堂课,但一个老师教学方法很丰富,如果所教内容是错误的,那么这堂课的教学还有何意义呢?所以,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才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
关键词:教学内容 反思 合理确定
背景:一次语文组教研活动中,本人借了一个班上了一堂曹文轩先生的《前方》。
教学情景经典再现:
一、创设情境,介绍文本导入
上课时我由一张月饼的照片切入,问学生:由这张照片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好吃;月饼;回家……
学生笑了,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接着我简介了“摄影散文”这种新兴的文体。
二、整体感知与文本对话
师:一位印度摄影师拍了一幅照片,并将它取名为《前方》,对着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老汽车;人坐车去什么地方;里面用手支着下巴的人看着挺忧郁的……
师:一位北大教授由这张老照片写下了一篇摄影散文,题目也叫“前方”。那么作者对这幅摄影作品都进行了哪些联想和思考呢?
学生很快就理出了全文大致的思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讨论探究
师: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们再次走进这篇文章,与作者进行一次近距离的心灵对话。
1.与作者对话
师:作者为何认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问题之前已有同学找到,是出于“外边世界的诱惑,离家是处于无奈,还有就是前方的吸引”。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人类的习性。
师:这里提到的“前方”与“外面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吗?
生:“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具体的物质世界,“前方”是指人心中的理想之类的东西,应该是精神方面的。
师小结:作者对人类离家的欲望进行思考,发现离家是人的天性,离家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或满足。
2.与读者对话
师:作为读者,你是否也有这种“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
生:没有。我不想离开家;呆在家里挺舒服的。
师:一天呆在家里肯定舒服,一个暑假都还想呆在家里吗?
生:很舒服啊,外面这么热,家里多舒服啊。
师:那你呆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呢?
生:睡睡觉,吃吃东西。
师:就吃了睡,睡了吃啊?
(下面一片笑声。)
生:也帮家里做点事。
师:你还做别的吗?比如看电视什么的?
生:我不喜欢看电视,很少看。
师:你看书吗?
生:看。我会看一些课外书或杂志。
师:我们在看电视、看书时所接触的世界和家里一样吗?
生(似有所悟):不一样。
师:对了,我们虽然不想出门,但却不时地对着电视、电脑和书本,可见是“人在心不在”,所以我们的内心仍有着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了作者的想法。)
3.与作者对话
师:因为前方的召唤,人们便离开了家,走在了实现理想的路上,可作者却觉得“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的思考,作者为何如此认为呢?把“实质”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作者是说本质上人生是一场苦旅。不管是旅行还是指人生。
师:旅行很苦吗?作者在哪里做了这样的表述?
生:第10段。里面写到:真是一番苦旅。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下吗?让我们感受一下苦旅的感觉。
(有点平淡。)
师:作者举了丰子恺散文中的例子,那么散文中的主人公为何觉得旅行很苦呢?
生:车老是抛锚,他把旅途的不安与焦躁、无味写了出来。
师:车老是抛锚意味着什么?主人公为何对旅途感到不安与焦躁、无味?
生:意味着到不了目的地。他担心到不了目的地,想到又到不了。
师:我们再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看看是不是能更好地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
(效果显然好多了。)
师:如果把旅途抽象为人生,那么“路”和“目的地”就指什么了呢?
生:人生之路和理想。
师小结:不管是哪种旅途,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都是在路上,都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确是一种悲剧,可作者的见解远比我们深刻得多,让我们齐读11段,从文中找出: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包括哪些?注意标志性语言。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内容,人的悲剧性实质:
(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2)走向前方时,又时刻惦念着家;
(3)人无法还家;
(4)即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4.与读者对话
师:作者的后三句话如何理解?任选一点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问题在预设中是个难点,但也许是前面铺设的不错,学生的解读还是顺利的。
5.师生对话
师:作者告诉我们这样的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所以人只好一直流浪着。作者揭示了人的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师:这里在说“归家”,前面却在强调“人有不可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生1:人离开家后总想回家,而回到家了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所以又想离家,人生总在不断地离家、归家。
生2:离家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实质上都是在寻找人的精神寄托。
师总结:讲得真好。纵览全文,《前方》表面上是写离家,实质仍着眼于归家,写对家的追寻,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
四、写作目的探寻
师生对话
师:孔子曰:“生无所息。”作者对人生也下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结论:人生是一场苦旅。
作为读者的你读了之后有何想法呢?
生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人生真的挺苦了。读书从小读到大就读了十几年。
生2:我不同意,人生虽有挫折,但这是必须的;而且成功后回忆起以前的奋斗过程也是挺美好的。
师引导:作家为何要向我们揭示人生的悲剧性实质呢?是不是要我们以后别再那么辛苦地追寻自己的理想了呢?
学生讨论后师总结:
人生是一场苦旅,但不代表我们就一定会痛苦地过一生,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作者揭示的是人类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启人深思,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
教后反思:
课后,听课老师对一些教学内容提出了看法,再综合试讲课的情况,本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要正确解读文本的原生价值。有老师对写作目的的教学提出异议,认为本人强加给了文章积极的写作目的。评课老师认为作者只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现实;作者并没有表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无须给予学生积极的德育导向,至少这样的表述是误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再仔细研读文本,我觉得评课老师说得很对。作者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我们作为读者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作者所揭示的事实,这样就体现了《前方》所在单元的一个知识点:“点评”。
由此,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本的原生价值和老师理解重构后的教学内容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要想教给学生正确的信息,教师对文本的原生价值要有个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内容。
2.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内容要一致。这个问题是在上完课回想教学过程时才发现的。对于“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句话的分析,当初打算分两层进行,分别是“具象化的旅行”和“抽象化的人生旅途”,前者又分为“境遇不好”和“好”的旅行,然后小结出: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无论人的生活境遇如何,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在路上,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很显然,教学内容在实际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部得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打了折扣。在上课前,我们老师也许已经准确解读了文本,但在实际课堂中,也许我们忘记了一些内容,就像我这次出现的情况;也许是我们老师表达不够准确从而对教学内容造成解读不到位,这都会造成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不一致的结果,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试讲课上问学生“你是否也有这种‘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起来回答的男生都说不想离家,女生倒有个别说想离家。当时我被震住了,我只能说“同学还小,可能还体会不了这种感觉”。但这样的回答显然在说明两点,一是对学生没有足够了解,以致当文本表达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契合而造成解读不正确时无法及时处理;二是对文本没有正确理解,以致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其实文本中有一句话已给出了答案:“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本人重新研读文本后,正式上课时已能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体验去感受理解作者的观点了。
王荣生教授说:“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阅历和思维习惯来随时调整、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5期.
2.王荣生.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 反思 合理确定
背景:一次语文组教研活动中,本人借了一个班上了一堂曹文轩先生的《前方》。
教学情景经典再现:
一、创设情境,介绍文本导入
上课时我由一张月饼的照片切入,问学生:由这张照片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好吃;月饼;回家……
学生笑了,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接着我简介了“摄影散文”这种新兴的文体。
二、整体感知与文本对话
师:一位印度摄影师拍了一幅照片,并将它取名为《前方》,对着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老汽车;人坐车去什么地方;里面用手支着下巴的人看着挺忧郁的……
师:一位北大教授由这张老照片写下了一篇摄影散文,题目也叫“前方”。那么作者对这幅摄影作品都进行了哪些联想和思考呢?
学生很快就理出了全文大致的思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讨论探究
师: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们再次走进这篇文章,与作者进行一次近距离的心灵对话。
1.与作者对话
师:作者为何认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问题之前已有同学找到,是出于“外边世界的诱惑,离家是处于无奈,还有就是前方的吸引”。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人类的习性。
师:这里提到的“前方”与“外面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吗?
生:“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具体的物质世界,“前方”是指人心中的理想之类的东西,应该是精神方面的。
师小结:作者对人类离家的欲望进行思考,发现离家是人的天性,离家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或满足。
2.与读者对话
师:作为读者,你是否也有这种“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
生:没有。我不想离开家;呆在家里挺舒服的。
师:一天呆在家里肯定舒服,一个暑假都还想呆在家里吗?
生:很舒服啊,外面这么热,家里多舒服啊。
师:那你呆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呢?
生:睡睡觉,吃吃东西。
师:就吃了睡,睡了吃啊?
(下面一片笑声。)
生:也帮家里做点事。
师:你还做别的吗?比如看电视什么的?
生:我不喜欢看电视,很少看。
师:你看书吗?
生:看。我会看一些课外书或杂志。
师:我们在看电视、看书时所接触的世界和家里一样吗?
生(似有所悟):不一样。
师:对了,我们虽然不想出门,但却不时地对着电视、电脑和书本,可见是“人在心不在”,所以我们的内心仍有着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了作者的想法。)
3.与作者对话
师:因为前方的召唤,人们便离开了家,走在了实现理想的路上,可作者却觉得“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的思考,作者为何如此认为呢?把“实质”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作者是说本质上人生是一场苦旅。不管是旅行还是指人生。
师:旅行很苦吗?作者在哪里做了这样的表述?
生:第10段。里面写到:真是一番苦旅。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下吗?让我们感受一下苦旅的感觉。
(有点平淡。)
师:作者举了丰子恺散文中的例子,那么散文中的主人公为何觉得旅行很苦呢?
生:车老是抛锚,他把旅途的不安与焦躁、无味写了出来。
师:车老是抛锚意味着什么?主人公为何对旅途感到不安与焦躁、无味?
生:意味着到不了目的地。他担心到不了目的地,想到又到不了。
师:我们再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看看是不是能更好地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
(效果显然好多了。)
师:如果把旅途抽象为人生,那么“路”和“目的地”就指什么了呢?
生:人生之路和理想。
师小结:不管是哪种旅途,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都是在路上,都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确是一种悲剧,可作者的见解远比我们深刻得多,让我们齐读11段,从文中找出: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包括哪些?注意标志性语言。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内容,人的悲剧性实质:
(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2)走向前方时,又时刻惦念着家;
(3)人无法还家;
(4)即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4.与读者对话
师:作者的后三句话如何理解?任选一点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问题在预设中是个难点,但也许是前面铺设的不错,学生的解读还是顺利的。
5.师生对话
师:作者告诉我们这样的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所以人只好一直流浪着。作者揭示了人的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师:这里在说“归家”,前面却在强调“人有不可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生1:人离开家后总想回家,而回到家了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所以又想离家,人生总在不断地离家、归家。
生2:离家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实质上都是在寻找人的精神寄托。
师总结:讲得真好。纵览全文,《前方》表面上是写离家,实质仍着眼于归家,写对家的追寻,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
四、写作目的探寻
师生对话
师:孔子曰:“生无所息。”作者对人生也下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结论:人生是一场苦旅。
作为读者的你读了之后有何想法呢?
生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人生真的挺苦了。读书从小读到大就读了十几年。
生2:我不同意,人生虽有挫折,但这是必须的;而且成功后回忆起以前的奋斗过程也是挺美好的。
师引导:作家为何要向我们揭示人生的悲剧性实质呢?是不是要我们以后别再那么辛苦地追寻自己的理想了呢?
学生讨论后师总结:
人生是一场苦旅,但不代表我们就一定会痛苦地过一生,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作者揭示的是人类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启人深思,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
教后反思:
课后,听课老师对一些教学内容提出了看法,再综合试讲课的情况,本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要正确解读文本的原生价值。有老师对写作目的的教学提出异议,认为本人强加给了文章积极的写作目的。评课老师认为作者只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现实;作者并没有表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无须给予学生积极的德育导向,至少这样的表述是误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再仔细研读文本,我觉得评课老师说得很对。作者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我们作为读者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作者所揭示的事实,这样就体现了《前方》所在单元的一个知识点:“点评”。
由此,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本的原生价值和老师理解重构后的教学内容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要想教给学生正确的信息,教师对文本的原生价值要有个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内容。
2.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内容要一致。这个问题是在上完课回想教学过程时才发现的。对于“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句话的分析,当初打算分两层进行,分别是“具象化的旅行”和“抽象化的人生旅途”,前者又分为“境遇不好”和“好”的旅行,然后小结出: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无论人的生活境遇如何,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在路上,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很显然,教学内容在实际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部得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打了折扣。在上课前,我们老师也许已经准确解读了文本,但在实际课堂中,也许我们忘记了一些内容,就像我这次出现的情况;也许是我们老师表达不够准确从而对教学内容造成解读不到位,这都会造成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不一致的结果,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试讲课上问学生“你是否也有这种‘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起来回答的男生都说不想离家,女生倒有个别说想离家。当时我被震住了,我只能说“同学还小,可能还体会不了这种感觉”。但这样的回答显然在说明两点,一是对学生没有足够了解,以致当文本表达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契合而造成解读不正确时无法及时处理;二是对文本没有正确理解,以致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其实文本中有一句话已给出了答案:“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本人重新研读文本后,正式上课时已能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体验去感受理解作者的观点了。
王荣生教授说:“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阅历和思维习惯来随时调整、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5期.
2.王荣生.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