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白板互动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交互式电子白板更符合现代化课堂教学要求,能更有效促成教师的课前预设与课堂随机生成巧妙的结合,使学生“动”起来,教学“趣”起来,难点“易”起来,抽象“显”出来,让学生“乐”起来。
  一、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动”起来
  儿童心理学指出: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备,其有意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强制小学生集中注意,而应当通过新颖、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巧妙地结合,延长学生注意保持的时间,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字时,交互式白板互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例如,当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我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了“生字蘑菇”:绿色的草地上长满了蘑菇,每朵蘑菇上都有一个生字,你认识哪个字,就把那个字捡到兔妈妈的篮子里。然后,请学生上讲台,用白板笔拖拽生字蘑菇,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兴趣盎然地举起了小手,争抢着要去捡蘑菇。捡到了蘑菇后,由于我在蘑菇上设置了触发器,只要点击蘑菇,就会在田字格中出现所学生字,接着教学字的读音、部首、结构、组词,还能演示汉字的笔顺。巩固练习时,我还设计了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的连线游戏,学生利用白板笔的书写功能进行连线。学生们都“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识记能力、表达能力和胆子都大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生字教学及巩固练习。
  二、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教学“趣”起来
  语文课上,教师经常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根据交流内容板书出相关知识点。传统教学只能靠粉笔板书,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影响课堂容量。利用PPT进行演示也可以,只是学生交流出的结果,有时很难与老师PPT的演示顺序一致,错乱的顺序反而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影响学生思考的氛围,而电子白板的灵活互动性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这儿真好》复习导入环节,笔者出示课题,要求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后,说一说为什么这儿真好?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这里漫山遍野,绿叶成荫。”这句话字数较多,如果在黑板上板书,教学环节就拖沓了。这里我使用白板的截图功能,截取电子课本上小岛绿树成荫的图片,将长句子字体设置成和底色一样的白色,需要时只要用白板笔将绿岛图拖拽出来,衬在句子下面,字就变魔术般地显露出来了,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当问到小岛上现在住着哪些动物时?学生回答:小鸟、小鹿、小猴、小熊。这几种小动物学生不一定按照顺序来说。我提前把这些动物名称输入在相应位置,然后用“神奇墨水”把字隐藏起来,上课时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用白板上“板擦”功能,决定这些小动物的出场顺序。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节省了板书时间,学生学习兴趣高,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
  三、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难点“易”起来
  小学阶段说明文学生不大好理解,究其原因,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对于文意的理解,包括对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的理解。例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对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学生就很难理解,课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砌、堆、拉、移”,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用图块做成一块块巨石和长直角三角形状的黄色土坡,让学生上台用白板笔拖拽克隆石块,接着一块一块堆砌;堆砌好一层后,再堆好土坡,将第二层石块沿着土坡推上去;接着第三层,以次类推。等金字塔建好后,再用白板笔把黄色土坡移走,生动地再现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教学难点变得容易起来。
  四、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抽象“显”出来
  说明文经常会使用一些数字来进行精准的描述,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很难透过数字具体了解物体的特征。
  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文本在介绍金字塔的高大时,使用了“146米、40层、2.5吨、230万块”这些抽象的数字,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学生熟悉的教学楼每层的高度和层数与金字塔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金字塔的高;一块巨石“重2.5吨”,“吨”不是学生熟悉的重量单位,学生难以理解,我把巨石和学生熟悉的大象作比较,学生就知道2.5吨到底有多重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克隆”功能,拖拽出一座由230万头大象堆砌而成的金字塔,学生就不难理解金字塔的雄伟壮观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抽象难懂的数字变得浅显易懂了。
  五、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课堂“阔”起来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的各种素材、资源都是“活”的,源头是“活”的,使用也是“活”的,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地标注、圈画;可以将调出后的资源任意移动、组合;更能在图片、文字上进行即时批注或复位,从而使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融为一体,既升华了文本,解放了课堂时间、空间的桎梏,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秦兵马俑》一文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阅读文本,理解课文内容,并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秦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我在课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兵馬俑的时代背景,各类兵马俑图片,外国友人对秦兵马俑的评价,兵马俑的视频资源等,都隐藏在课件的合适位置。然后,根据教学环节的安排,利用白板功能或拖拉,或遮盖,或移动,或聚焦,或溶解,或擦除,随时调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一步步地感悟秦兵马俑的壮观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40分钟的课堂,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更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拓宽了学习的渠道,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
  六、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作业“乐”起来
  电子白板还可以把一些学生需要在作业本上完成的作业,转变成口头作业,当堂完成。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业,学生只要用白板笔简单地勾画几笔,就完成了作业。教师还可以从“工具-图章”里,找一些学生喜欢的图案(一朵小红花或一个大拇指),印在优秀的作业上,当堂表彰。简简单单就快捷地完成了作业,学生受到了表扬,乐于接受这样的作业。
  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性强,能让师生自由拖放、触发、组合材料,白板笔能及时书写、擦除,保存……这些功能使学生在白板操作中得到训练,在训练中强化实践,在实践中增长学习能力。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强大、便捷、直观的辅助功能,在课堂练习的展示、互动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例如:在执教《蚂蚁和蝈蝈》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识字,我设计了一组小练习:第一题“猜一猜”。让学生用“画图”中的“刮刮乐”刮掉红色的部分,来猜中答案并读出字音。这个小作业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同学们都争着上来刮一刮,显示一下自己的识字本领。第二题“火眼金睛”。这是通过学生用白板笔连线组词来区别形近字,并选择词语填入相应句子中的小练习,学生在辨别与选择的过程中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第三题是连词成句。在拖动字词模块的操作中,认识课本中的字词,培养了语感。这三小题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用粉笔抄在黑板上,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不在习题上,而在抄字上,挑战练习的兴趣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吓跑了。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避开了传统作业的缺陷,训练过程直观灵活,一个综合性的训练题,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且效果显著。
  利用白板讲评作业(试卷),是我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另一大特色。我利用白板的展台功能,把学生的作业投影到白板上,再利用白板笔的勾画、标注功能进行批改、讲评,优秀的作业还可以从白板上“工具-图章”里找一些学生喜欢的图案,印在优秀的作业上,当堂表彰,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作业效果,学生很开心。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信息海量,能充分创造出个性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互动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环峰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永远的白衣战士》是苏教版四下的一篇精读课文,改编于“非典”时期的一篇新闻报道。由于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没有经历过“非典”时期,他们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加之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平凡人的事迹,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借助文本质朴无华的语言来体会人物不平凡的精神,并为这种精神所感动,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在先后三次的试教与反思中,我逐渐明晰了本课的教学轨迹,向着简约而丰满的教学境界前行。  一教
期刊
姥对乡亲们的爱、对“我”的爱,以及“我”对姥姥的爱,则是文章的暗线。  学生在我的点拨下,不难发现“剪纸”传情,就是文本内在的“穿珠”之“线”,而文中小屯窗上贴着的剪纸、乡亲们的夸奖、姥姥的剪纸情景、结尾的抒情,就是这两根线上的“珍珠”。主“线”贯穿始终,“珠”才有序不散。在这样的点拨下,学生阅读时更容易抓住主线,理清文脉,逐渐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阅读思路因此更清晰。  二、 立足关注——文
期刊
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二要常态地记录。每天写一点文字,只要是真诚的就是有价值的。它不仅是一份思考的记录,一次行走的痕迹,更是快乐的蓄积,幸福的储备。三是常态地沟通。在生活中沟通,在网络上沟通,与有肝胆人共事,与有情怀者共生。他们会激发你,点醒你,影响你。一个常态阅读、写作与沟通的教育人不会寂寞,不会倦怠,不会抱怨,因为他始终在反思、重构、丰富和体验。生存状态的优化与物
期刊
三年级是同学们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我努力静下心来,绕开一些信息时代的浮躁,和他们一起用好语文书。  一  家长们来听孩子们上《海底世界》一课,我决定只用一本语文书和一本《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上课。平时语文学习,相关的图片、视频都是预习或复习时使用,我想借助这次课堂聚会,启发家长和孩子更多地阅读文字的乐趣。我有点冒险。但是我很愿意呈现真实的课堂。  一上课,我就提出问题:“去过海边的同学,请举手!
期刊
中间还是碧绿的,似乎正在抵抗着冬天的到来,保护着那最后一丝春意。  在阅读了这三个片段的基础上,笔者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它的叶子是从四周慢慢往里黄的呢!”“茶花是个小个子。它的生命力极强,这朵谢了那朵开,粉色的花朵在绿叶中显得格外美丽。”“还有那竹林,远远地望去,绿油油的一大片,但走近一看,竟然许多叶子都是黄色的,令人吃惊。”有的同学甚至发现了自己心中的变化:“在这寒
期刊
一、 欣赏雪花,激趣导入  1. 教学“雪”字。(出示雪花飘的图片)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起了一朵朵晶亮洁白的小雪花。(板书:雪)雪花飘呀飘呀,一会儿往下,一会儿又被风吹起来。(教师用手势提示第三声)“雪”字,上面是个雨字头,水蒸气遇到寒冷空气变成了一种六角形的白色冰晶,就是雪花。雪花飘落在地,人们用扫帚清扫地面,“雪”字下面部分的横山,就像是扫帚的样子。  2. 它们飘呀飘呀,都飘落在哪儿了呢?今天
期刊
了一个信号,炎热的夏季来啦!  (3)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蝈蝈是怎么鸣叫的?  (4) 这时,你觉得“鸣”字仅仅指鸟叫吗?“鸣”字一开始指鸟叫,后来很多动物的叫声、机器发出的声音,可以用“鸣”字来表示,“鸣”字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5) 刚才的打鸣声,吸引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正打开门,用耳朵仔细地听呢。“闻”字在一开始就表示听的意思。① 《春晓》这首诗里就有“闻”这个字。(
期刊
让学生惊异于语言  腻”,接着就发现了所有的“猫腻”。看着画出的这些句子,全班陷入了沉思,我知道“静水流声”!紧接着,同学们的发言此起彼伏:  生:我发现省略掉的几个句子是从外洞引入孔隙,从孔隙引入内洞的……一条线索,不能省去。  师:哦,省掉之后还能读得通吧!  生:省掉之后能读得通,但是感觉上……这种变化好像太快了!显得突然、太生硬了!  师:哦?而加了这一句呢?  生:变化就显得很自然了,感
期刊
【编者的话】读了陆平副教授的这篇文章,回想起《在大海中永生》改编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即“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中的“伴”字,通讯原文是搅拌的“拌”。后经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建议:改为“伴”字,此意见终被编者采纳。这表明一线教师在教材建设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这一层面说,教材正是广大教师、专家学者和编者心血、智慧的结晶。  理。再次,压缩联想文字,通讯用了四个段落写有关浪花送骨灰的联想,课
期刊
可以直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是可教的,也是重要的。教学中应力避只重修辞本身的机械讲授,而要兼顾其表达的意义,让学习轻松快乐起来。  (1) 多一点情境。郑振铎先生的《燕子》一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两句,不谈那诗歌一样美的句式,也不谈语句中万紫千红的色彩,单单一个“赶”字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