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欧梵教授的《上海摩登》是一部关于上海的文化批评著作。此书的出版把20世纪末兴起的“上海热”和怀旧推上了高潮。作者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去解读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现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本文试从内容结构、写作背景和研究方法这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对这部著作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上海摩登》;都市文化;现代性;文化批评
在当前众多与所谓“怀旧”相关的文本中,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李欧梵的《上海摩登》无疑是一部重要文本。《上海摩登》完稿于1997年,中译本出版于2001年,给国内的图书市场与学术界带来不小冲击。此书的出版,把20世纪末兴起的“上海热”和怀旧推上了高潮,它几乎成了旧上海的百科全书或游历指南。
《上海摩登》是一部关于上海的文化批评著作。它的副标题为“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这就直接点出了该书都市文化研究的视角— —2O世纪上海的新都市文化以及其影响之下的文学。为什么会以都市文化作为研究的视角?因为在李欧梵看来,偌大的中国能够称得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只有一个,那就是上海,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整个的“乡土中国”,并且中国现代文学中真正能称得上城市文学的其背景城市大多也是上海。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用一种半学术、半传记的语言,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追念旧上海的社会情绪推进到“现代性” 的思考中。作者在《中文版序》中特别申明:“我对老上海的心情不是目前一般人所说的‘怀旧’,而是一种基于学术研究的想象重构。”
一.《上海摩登》的内容架构
就内容和结构而言,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都市文化的背景),作者重绘了上海都市文化的物质体系;在第二部分(现代文学的想像:作家和文本),作者集中讨论了中国现代派作家与上海现代都市的密切关系;在第三个部分(重新思考),作者从宏观上对全书做出总结。
文本第一部分主要在于铺叙“上海”作为一种最有资格被当作“城市”来想象的中国空间的“现代性”景象。李欧梵的叙述从“重绘上海文化地图” 开始:“我相信有必要在这些新的公共构造和空间基础上,结合其对上海外国和本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重绘一张上海的文化地图。”作者如数家珍般地历数30年代上海的物质景观,引导人们游历英租界的外滩、银行、百货大楼、饭馆、大马路、电影院、公园、咖啡馆、娱乐场、舞厅、公园和跑马场,尝试“亭子间的生活”,观赏旧照片、旧杂志的招贴画、广告、电影说明书和月份牌。作者对之津津乐道,在于要为都市文化的产生画一道实实在在的风景线,他穿行于由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所构成的“符号的森林”过程中,描绘出一幅所谓非政治化的“上海地图”。在《上海摩登》中,李欧梵选择了旧上海十里洋场特有的文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 ,并由此完成了上海文化地图的重绘。
第二部分描述了中国现代派作家在上海都市生活的享受中获得创作灵感,又将这些都市的新感觉化为小说的背景。李欧梵根据文化符号与主体想象之间关系的方法论假设,叙述了由声、光、化、电所测绘出来的“上海地图”如何“召唤”出一种新型的文学想象方式,并由此勾画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谱系。在这张文学谱系里,李欧梵似乎找到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根”,它从施蛰存、邵洵美、叶灵凤等人的所谓“颓废”作品开始,上接中国晚明文学和西方的波德莱尔。在《上海摩登》里,现代主义是一个文化现象,声光电化、舞厅、咖啡馆以及《东方杂志》和《良友画报》等刊物,就是这个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场,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现代派作家流连忘返于这个文化生产场,又极具色彩地将他们浮现在小说之中,展现一个魅力四射又充满怪异的都市风景画。李欧梵要勾勒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叙事中的日常话语谱系,这一个日常话语谱系的建构,是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张爱玲为中心,以上海作为生存空间而形成的共时性结构。他事实上建构了一个旧上海场域中的日常叙事系统。
二.《上海摩登》的写作背景
《上海摩登》不仅仅是李欧梵一厢情愿的“怀旧”,他的写作是有着深刻而广阔的现实背景的。他曾感叹,上海这种殖民地的繁荣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如花凋零”,“这个城市丧失了所有的往昔风流,包括活力和颓废。”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上海终于在一个世纪的战争与革命的灰烬里重生了”。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全球化浪潮以空前强猛的态势再度袭来,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地上,跨国资本在招手,“小康社会”被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出现了狂飙突进式的消费化趋势,以争夺市场和谋取利润为主要特征的新文化生产方式异军突起,带动了文学写作在意识和表达方式上向商业性资源的征用和被用。以1999年《上海宝贝》出版前后为标志,“现代化、都市化、时尚化”写作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生产方式粉墨登场,并且迅速获得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支持,成为两个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化)现象。这一写作的核心阵容,包括卫慧、棉棉、安妮宝贝等人。在卫慧的代表作《上海宝贝》中,对日常物象的华丽铺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展示了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物象。而李欧梵完稿于1997年的《上海摩登》则描绘了三四十年代上海“那個LIGHT,HEAT,POWER的世界”,但同样表现了旧上海现代化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于物质消费文化的崇拜和礼赞。
三.《上海摩登》的研究方法
《上海摩登》所显现的都市美学无疑是西方的。当李欧梵在重绘上海现代都市的时候,他几乎完全用西方的现代文化理论或文学精神作参照讨论。在《上海摩登》的第一章中,李欧梵便已明确点出其上海研究与本雅明的巴黎研究之紧密关系:“就是因为我心里装了本雅明的著作,我才第一次试图从一个文学角度来‘重构’上海”。
本雅明笔下的漫游者所注目的是资本主义的消费表象。他认为,城市的游手好闲者、在街上蹓跶的漫游者的阅读秘技是在事物的表层发现其最隐秘的内核。漫游者就是在某人脸上释读该人的职业、出身和性格。我们在《上海摩登》中发现了李欧梵关于这样一段方法论的说明:“我在本书探讨都市现代性的策略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假设,不同于对传统知识分子史作精英化处理——仅仅探讨个别思想家的基本观点;我以为文化史家的任务是要探索我们所说的‘文化想象’。因为‘文化想象’本身可以被界定为集体感性之轮廓和文化产品之意味,我们也就必须同时对这种阐释策略的双向目标作出深思——即这种文化产品的社会和体制语境,以及构建和交流这种想象的形式。换言之,我们不能忽略‘表面’——意象和风格并不一定进入深层思维,但它们必然召唤出一种集体‘想象’。在我看来,‘现代性’既是概念也是想象,既是核心也是表面。我把这‘概念’部份留给其它学者——或我的另一本书去做——我在此打算大胆地通过‘解读’报刊上的大量图片和广告把我的笔墨都放到‘表面’上。”
由本雅明所奠定的“漫游者/拾荒者”的研究形式所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在《上海摩登》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写作形式中的二价性:一方面,整本书的篇章标题给我们一种正规学院学者著作的印象,文化理论较多,甚至在杂文中也引经据典;另一方面,篇章中的段落标题和组织却予人一种蒙太奇跳接的感觉,以蒙太奇的方式在我们眼前不断地闪现消费形象,消费形象的并列是《上海摩登》最基本的组构原则,如外滩建筑、百货大楼、咖啡馆、舞厅、“亭子间”生活、《良友画报》、女性和儿童、电影杂志和电影指南、书刊、内心独白、女人肖像、时代姑娘……无疑深刻体现了这一组构原则,他对于当代文化的关注,似乎已经超过学术研究的范围,而想亲身介入,用一种较主观的文体作文化批评,所以学术的深度似乎不足。这两种不同的逻辑贯穿全书的组织脉络,在形式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矛盾和对话的张力。
纵观《上海摩登》整个文本,作者李欧梵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地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逐渐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纽带,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在书中,李欧梵重塑了一个2O世纪3O、4O年代上海的肖像,他带领读者看见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标志出的文化地理。
参考文献:
[1]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92年。
【关键词】:《上海摩登》;都市文化;现代性;文化批评
在当前众多与所谓“怀旧”相关的文本中,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李欧梵的《上海摩登》无疑是一部重要文本。《上海摩登》完稿于1997年,中译本出版于2001年,给国内的图书市场与学术界带来不小冲击。此书的出版,把20世纪末兴起的“上海热”和怀旧推上了高潮,它几乎成了旧上海的百科全书或游历指南。
《上海摩登》是一部关于上海的文化批评著作。它的副标题为“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这就直接点出了该书都市文化研究的视角— —2O世纪上海的新都市文化以及其影响之下的文学。为什么会以都市文化作为研究的视角?因为在李欧梵看来,偌大的中国能够称得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只有一个,那就是上海,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整个的“乡土中国”,并且中国现代文学中真正能称得上城市文学的其背景城市大多也是上海。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用一种半学术、半传记的语言,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追念旧上海的社会情绪推进到“现代性” 的思考中。作者在《中文版序》中特别申明:“我对老上海的心情不是目前一般人所说的‘怀旧’,而是一种基于学术研究的想象重构。”
一.《上海摩登》的内容架构
就内容和结构而言,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都市文化的背景),作者重绘了上海都市文化的物质体系;在第二部分(现代文学的想像:作家和文本),作者集中讨论了中国现代派作家与上海现代都市的密切关系;在第三个部分(重新思考),作者从宏观上对全书做出总结。
文本第一部分主要在于铺叙“上海”作为一种最有资格被当作“城市”来想象的中国空间的“现代性”景象。李欧梵的叙述从“重绘上海文化地图” 开始:“我相信有必要在这些新的公共构造和空间基础上,结合其对上海外国和本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重绘一张上海的文化地图。”作者如数家珍般地历数30年代上海的物质景观,引导人们游历英租界的外滩、银行、百货大楼、饭馆、大马路、电影院、公园、咖啡馆、娱乐场、舞厅、公园和跑马场,尝试“亭子间的生活”,观赏旧照片、旧杂志的招贴画、广告、电影说明书和月份牌。作者对之津津乐道,在于要为都市文化的产生画一道实实在在的风景线,他穿行于由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所构成的“符号的森林”过程中,描绘出一幅所谓非政治化的“上海地图”。在《上海摩登》中,李欧梵选择了旧上海十里洋场特有的文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 ,并由此完成了上海文化地图的重绘。
第二部分描述了中国现代派作家在上海都市生活的享受中获得创作灵感,又将这些都市的新感觉化为小说的背景。李欧梵根据文化符号与主体想象之间关系的方法论假设,叙述了由声、光、化、电所测绘出来的“上海地图”如何“召唤”出一种新型的文学想象方式,并由此勾画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谱系。在这张文学谱系里,李欧梵似乎找到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根”,它从施蛰存、邵洵美、叶灵凤等人的所谓“颓废”作品开始,上接中国晚明文学和西方的波德莱尔。在《上海摩登》里,现代主义是一个文化现象,声光电化、舞厅、咖啡馆以及《东方杂志》和《良友画报》等刊物,就是这个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场,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现代派作家流连忘返于这个文化生产场,又极具色彩地将他们浮现在小说之中,展现一个魅力四射又充满怪异的都市风景画。李欧梵要勾勒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叙事中的日常话语谱系,这一个日常话语谱系的建构,是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张爱玲为中心,以上海作为生存空间而形成的共时性结构。他事实上建构了一个旧上海场域中的日常叙事系统。
二.《上海摩登》的写作背景
《上海摩登》不仅仅是李欧梵一厢情愿的“怀旧”,他的写作是有着深刻而广阔的现实背景的。他曾感叹,上海这种殖民地的繁荣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如花凋零”,“这个城市丧失了所有的往昔风流,包括活力和颓废。”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上海终于在一个世纪的战争与革命的灰烬里重生了”。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全球化浪潮以空前强猛的态势再度袭来,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地上,跨国资本在招手,“小康社会”被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出现了狂飙突进式的消费化趋势,以争夺市场和谋取利润为主要特征的新文化生产方式异军突起,带动了文学写作在意识和表达方式上向商业性资源的征用和被用。以1999年《上海宝贝》出版前后为标志,“现代化、都市化、时尚化”写作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生产方式粉墨登场,并且迅速获得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支持,成为两个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化)现象。这一写作的核心阵容,包括卫慧、棉棉、安妮宝贝等人。在卫慧的代表作《上海宝贝》中,对日常物象的华丽铺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展示了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物象。而李欧梵完稿于1997年的《上海摩登》则描绘了三四十年代上海“那個LIGHT,HEAT,POWER的世界”,但同样表现了旧上海现代化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于物质消费文化的崇拜和礼赞。
三.《上海摩登》的研究方法
《上海摩登》所显现的都市美学无疑是西方的。当李欧梵在重绘上海现代都市的时候,他几乎完全用西方的现代文化理论或文学精神作参照讨论。在《上海摩登》的第一章中,李欧梵便已明确点出其上海研究与本雅明的巴黎研究之紧密关系:“就是因为我心里装了本雅明的著作,我才第一次试图从一个文学角度来‘重构’上海”。
本雅明笔下的漫游者所注目的是资本主义的消费表象。他认为,城市的游手好闲者、在街上蹓跶的漫游者的阅读秘技是在事物的表层发现其最隐秘的内核。漫游者就是在某人脸上释读该人的职业、出身和性格。我们在《上海摩登》中发现了李欧梵关于这样一段方法论的说明:“我在本书探讨都市现代性的策略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假设,不同于对传统知识分子史作精英化处理——仅仅探讨个别思想家的基本观点;我以为文化史家的任务是要探索我们所说的‘文化想象’。因为‘文化想象’本身可以被界定为集体感性之轮廓和文化产品之意味,我们也就必须同时对这种阐释策略的双向目标作出深思——即这种文化产品的社会和体制语境,以及构建和交流这种想象的形式。换言之,我们不能忽略‘表面’——意象和风格并不一定进入深层思维,但它们必然召唤出一种集体‘想象’。在我看来,‘现代性’既是概念也是想象,既是核心也是表面。我把这‘概念’部份留给其它学者——或我的另一本书去做——我在此打算大胆地通过‘解读’报刊上的大量图片和广告把我的笔墨都放到‘表面’上。”
由本雅明所奠定的“漫游者/拾荒者”的研究形式所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在《上海摩登》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写作形式中的二价性:一方面,整本书的篇章标题给我们一种正规学院学者著作的印象,文化理论较多,甚至在杂文中也引经据典;另一方面,篇章中的段落标题和组织却予人一种蒙太奇跳接的感觉,以蒙太奇的方式在我们眼前不断地闪现消费形象,消费形象的并列是《上海摩登》最基本的组构原则,如外滩建筑、百货大楼、咖啡馆、舞厅、“亭子间”生活、《良友画报》、女性和儿童、电影杂志和电影指南、书刊、内心独白、女人肖像、时代姑娘……无疑深刻体现了这一组构原则,他对于当代文化的关注,似乎已经超过学术研究的范围,而想亲身介入,用一种较主观的文体作文化批评,所以学术的深度似乎不足。这两种不同的逻辑贯穿全书的组织脉络,在形式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矛盾和对话的张力。
纵观《上海摩登》整个文本,作者李欧梵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地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逐渐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纽带,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在书中,李欧梵重塑了一个2O世纪3O、4O年代上海的肖像,他带领读者看见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标志出的文化地理。
参考文献:
[1]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