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雪定陵》是一部成功的考古类报告文学,它真实系统地反映了定陵发掘的详细过程,令人读后回味无穷。同时,人类语言的移位性在《风雪定陵》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本文试把文学语言、语言学理论和考古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深刻剖析语言的移位性在考古类报告文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类语言 移位性 报告文学 《风雪定陵》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考古巨著《风雪定陵》及其学术地位
《风雪定陵》是我国第一部多视角、全方位展现明十三陵中定陵发掘过程的考古类报告文学。作品披露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科学考古手段打开定陵地下玄宫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尸骨等出土器物的离奇遭遇,阐释了定陵的发掘者在当时政治风云中的坎坷人生历程,追述了这座皇陵鲜为人知的建筑始末及由此展开的君臣后妃之间的无穷争斗,揭示了大明帝国日暮途穷以及最后沉沦的必然趋势。在写作手法上,《风雪定陵》运用了大量的情景描写来展示考古人员打开金刚墙、进入地宫、打开棺椁等考古过程;也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描述了帝后棺椁内的陪葬情况和尸骨状况。这些描写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有身临其境之感。1998年,《风雪定陵》凭借其令人瞩目的考古价值和文学价值,跻身于我国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排行榜。2000年,又一举荣获美国《世界周刊》畅销书目排行榜冠军。直至今日,每年仍有大量的考古爱好者在研读此书,也有许多高校的考古学专业把它作为学生选修教材。
本文试把文学语言、语言学理论和考古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深刻剖析语言的移位性在《风雪定陵》的具体体现以及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二 查理斯·霍凯特和人类语言的移位性
语言的移位性作为人类语言的四大识别特征之一,是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查理斯·霍凯特(Charles Hockett)提出来的。当时,霍凯特把语言的识别特征界定为“能把人类的语言从其它动物的语言中区别出来的语言属性”,它包括任意性、双重性、创生性和移位性四个方面。语言的移位性是四个语言识别特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它是指人类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用符号对物体、事件、人物或概念进行描述或解释,而这些事物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不在语言使用者的眼前。也就是说,语言的移位性能把时间上千万年前、空间上千万里外的事物、观念和场景生动贴切地、栩栩如生地挪到听者和说者的眼前,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必须提及的是,移位性是人类的语言共有的,而且对口语和书面语同样适用。它通过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大脑中的图像而把时间和空间上不在现在的事物移到眼前。假设你的隔壁发生了凶杀案,警察查看了案发现场后来到你家并告诉你:“你的隔壁地板上全是血,女主人被杀害之后被凶手裹在棉被里,我们打开棉被的时候,发现她怒目圆睁,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当你得知有这样一个尸体在你隔壁,你可能会汗毛倒竖,即使白天也不敢一个人住了。因此,与其说是警察的语言使你产生了恐惧,莫不如说是语言的移位性使你产生了恐惧。虽然凶杀案在时间上没有发生在现在,凶杀案的地点也不在你家,但人类语言的移位性却把警察的描述栩栩如生地挪到你眼前,好像一切都发生在你家里一样,这就是语言的移位性在起作用。简言之,人类语言的移位性有两大特点:一是能把时间上不在目前的事物和事件挪到现在,使读者产生共鸣;二是能把空间上千里万里之外的事物或时间挪到眼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学和语言是一衣带水、密不可分的,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语言的移位性。
三 语言的移位性在《风雪定陵》中的体现及影响
在语言的所有识别特征中,语言的移位性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最近。一方面,语言的移位性是文学生动性的语言学基础,文学的生动性是通过语言的移位性体现出来的,换言之,有了语言的移位性,才有文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移位性是语言学家们判断文学作品是否形象生动的标准,也是文学家们追求的一个普遍目标。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如果他的喜剧引人大笑,悲剧催人泪下,恐怖小说骇人听闻,那么他一定是把语言的移位性最透彻地体现出来。
近年来,《风雪定陵》畅销不衰,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书中的情景描写或细节描写生动翔实,作者把考古队员拆除金刚墙、进入墓室、打开帝后棺椁等考古行为栩栩如生地带到了读者眼前。
我们看以下几个文本分析:
情节描写1:赵炎昌进入地宫隧道后,和同伴向地宫深处摸索行走,寻找地宫大门,以下是他当时的心理描写:
地宫里静悄悄、黑乎乎、雾茫茫。太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我们显然是置身于这个阴间的世界中了。仿佛前方就有阴间的人影,他们的脚步在走动,他们的鼻息在轻轻的呼吸。他们静静地望着外边,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感到似乎有许多亡魂用手轻轻挡住我的眼睛,又好像有死神在我背后用力拽扯我破碎的裤脚,我感觉到万历皇帝和皇后的灵魂就在不远处我的眼前。我知道这是幻觉,尽量保持头脑的清醒……突然,刘精义和冼自强几乎同时喊道:“地宫大门!”(《风雪定陵》第十章,第211页)
当读者阅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么感觉自己正和赵其昌一起去往地宫深处摸索,要么感觉自己就是赵其昌,因为这一段太细致太生动了。首先“静悄悄、黑乎乎、雾茫茫”贴切地描写了尘封了400年之久的定陵地宫被打开时的气氛。死人的坟墓沉寂了几百年,自然“静悄悄”;地宫深邃浩大,没有灯光,自然“黑乎乎”;地下27米深处,空气遇冷凝结,自然“雾茫茫”。地宫作为摆放万历皇帝和皇后棺椁的地方,深邃神秘,沉寂幽深。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人死变鬼,死后在阴间生活,即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观念在人的潜意识中仍然没有消除。“仿佛前方就有阴间的人影”“他们静静地望着外边,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些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赵其昌心灵深处的感觉——恐怖和无助。传说中人死变鬼,当赵其昌走在地宫时,在虚幻中仿佛看到了鬼是什么样的,而且还在极度恐惧中想象出了鬼魂的动作——“在远处走动”“注视着我们”,甚至“捂住我的眼睛,抓住我的裤脚”。当我们思考一下这段心理描写的生动感人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用最地道最贴切的词语在最大程度上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但是,当我们抛开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分析文章生动的原因时,会清楚地认识到这是语言的移位性在起作用。读者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深刻感觉到作者把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再是现在的场景栩栩如生得到挪到自己眼前。以现在的一个山东青岛的读者为例,虽然赵其昌走进地宫隧道是1958年的事,虽然地宫隧道在北京而不是千里之外的青岛,但是,这一心理描写却把“走进地宫隧道”这一事件通过文字活生生地展现在他的面前。这就是语言的移位性,它使报告文学翔实生动成为了可能。
情景描写2:考古人员“蜡炸”陪葬木俑的一段特写:
从国外对出土木俑的处理上看,大多数采取冷取的方法,即把木俑放在零下200℃的氮气中,将水分脱去,然后放在玻璃箱中保存。但在目前的条件下,面对一堆腐朽霉烂的木俑,白万玉老人只能老老实实地按20年代跟斯文·赫定和安特生等人在西域探险时所学来的土办法进行技术处理。他在地宫内升起火炉,把白蜡放在平底锅内融化成液体,然后将木俑一个个放入平底锅,进行“蜡炸”。小木人描着黑眉,染着朱唇,神态活泼地在蜡锅中跳动,如同宫廷中的舞蹈,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但这种欢乐不久就被痛惜所代替。用蜡浸泡过的木俑,拿出平底锅之后随着水气的蒸发,收缩变形,一个个可爱活泼的少男少女,瞬间变成了面目奇丑的老翁老妪……(《风雪定陵》第十三章,276页)
这一段叙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中国的考古技术尤其是文物保存技术不够先进,导致考古大队副队长白万玉“蜡炸”陪葬木俑失败的史实。这一段中,语言的移位性是通过作者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来描述木俑的外观和神态表现出来的。“小木人描着黑眉,染着朱唇,蜡锅中跳动”“一个个可爱活泼的少男少女,瞬间变成了面目奇丑的老翁老妪”这些拟人和比喻的运用既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木俑的可爱,颂扬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又形象地描述了“蜡炸”失败后小木人的种种丑态,令人读过一遍,流连忘返。
情景描写3:考古人员打开万历皇帝棺椁后发现万历尸体的一幕。
当考古人员发掘到十一层时,发现了一条两边对折的锦被,赵其昌打开锦被,万历皇帝的尸骨显露出来。被大家猜测了两年的谜终于揭开了。这已不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尸体,而是一具形态恐怖的骷髅。万历皇帝的骨架头东脚西的摆放在棺内,他头戴金翼善冠,脸颊朝南;脸上没有一块保存完好的肌肉,只剩下一个灰白色的头骨镶嵌在金翼善冠的下边;左臂下垂,手压在腹部,右臂向上弯曲,右手放在颌下做捋胡须的动作,好像在悠然自得的畅谈军国大事,显然是入藏时人为摆设而成。身上的龙袍大都腐烂,腰部束一腰带,足登高筒长靴,裤脚装在靴子里。考古人员想把万历皇帝的骨架拿出棺材,但经手一碰骨架便“哗啦”一下纷纷散落到地上,只有个别部位有韧带相连。这位一生享受荣华富贵,精神上却备受磨难的皇帝,在地下生活了338年之后,终于又返世还阳了。只是,他所驾驭的帝国已经沉沦,就连取其祖宗基业而代之的大清王朝也已成为昨天的故事。历史就是这样造就着一切,又毁灭着一切。(《风雪定陵》第十四章,294页)
读完这一段的读者都会感觉到很过瘾,仿佛自己是考古队员,正在亲自观察万历皇帝的尸骨。文中关于万历皇帝的尸骨描写的十分细致:头部怎么样,头戴什么,双臂双手是什么样的摆设,拿出万历尸骨的时候骨头如何散落在地上,这些细致描写把万历皇帝尸骨的影相带到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眼前。“头戴金翼善冠,脸颊朝南,脸上没有一块保存完好的肌肉”,就会使读者发出这样的联想:万历入葬时,头戴金翼善冠,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尸体在棺椁内腐烂,脸部肌肉全部腐烂掉,只留有灰白色的头骨。而金翼善冠三百多年并未腐烂,所以打开锦被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恐怖吓人的灰白色头骨镶嵌在金翼善冠下边。而“左臂下垂,手压在腹部,右臂向上弯曲,右手放在颌下做捋胡须的动作,好像在悠然自得的畅谈军国大事”这几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万里皇帝的双臂和双手的摆设,既全面细致地表述了万历帝的葬式,又深刻地讽刺了封建君主的贪婪与愚昧。
在这段描写中,语言的移位性又发生作用了。文字的组合最贴切地表达了作者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读者阅读后的感觉仿佛定陵棺椁的发掘不是在五十多年前,而是前几天的事,定陵的棺椁也不再遥远,似乎近在咫尺。换句话说,作者熟练地遣词造句,用语言把时间和空间都不在现在的开棺过程活生生地挪到了读者眼前。
四 结语
《风雪定陵》作为一部成功的考古类报告文学,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生动翔实的语言。这些语言活生生地再现了定陵测绘、挖掘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因为有了语言的移位性,文学作品尤其是考古类报告文学才能生动鲜活;因为有了语言的移位性,作者才能熟练地运用情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把大家带入那个惊险、刺激、恐怖的考古之旅。
语言的移位性是文学生动性的理论基础,同时语言的移位性又是通过文学的生动性表现出来。随着文学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言移位性必然会在报告文学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也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指导文学创作这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杨仕、岳楠:《风雪定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马岩峰,男,1979—,吉林前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钟瑷琳,女,1985—,吉林九台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人类语言 移位性 报告文学 《风雪定陵》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考古巨著《风雪定陵》及其学术地位
《风雪定陵》是我国第一部多视角、全方位展现明十三陵中定陵发掘过程的考古类报告文学。作品披露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科学考古手段打开定陵地下玄宫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尸骨等出土器物的离奇遭遇,阐释了定陵的发掘者在当时政治风云中的坎坷人生历程,追述了这座皇陵鲜为人知的建筑始末及由此展开的君臣后妃之间的无穷争斗,揭示了大明帝国日暮途穷以及最后沉沦的必然趋势。在写作手法上,《风雪定陵》运用了大量的情景描写来展示考古人员打开金刚墙、进入地宫、打开棺椁等考古过程;也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描述了帝后棺椁内的陪葬情况和尸骨状况。这些描写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有身临其境之感。1998年,《风雪定陵》凭借其令人瞩目的考古价值和文学价值,跻身于我国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排行榜。2000年,又一举荣获美国《世界周刊》畅销书目排行榜冠军。直至今日,每年仍有大量的考古爱好者在研读此书,也有许多高校的考古学专业把它作为学生选修教材。
本文试把文学语言、语言学理论和考古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深刻剖析语言的移位性在《风雪定陵》的具体体现以及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二 查理斯·霍凯特和人类语言的移位性
语言的移位性作为人类语言的四大识别特征之一,是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查理斯·霍凯特(Charles Hockett)提出来的。当时,霍凯特把语言的识别特征界定为“能把人类的语言从其它动物的语言中区别出来的语言属性”,它包括任意性、双重性、创生性和移位性四个方面。语言的移位性是四个语言识别特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它是指人类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用符号对物体、事件、人物或概念进行描述或解释,而这些事物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不在语言使用者的眼前。也就是说,语言的移位性能把时间上千万年前、空间上千万里外的事物、观念和场景生动贴切地、栩栩如生地挪到听者和说者的眼前,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必须提及的是,移位性是人类的语言共有的,而且对口语和书面语同样适用。它通过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大脑中的图像而把时间和空间上不在现在的事物移到眼前。假设你的隔壁发生了凶杀案,警察查看了案发现场后来到你家并告诉你:“你的隔壁地板上全是血,女主人被杀害之后被凶手裹在棉被里,我们打开棉被的时候,发现她怒目圆睁,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当你得知有这样一个尸体在你隔壁,你可能会汗毛倒竖,即使白天也不敢一个人住了。因此,与其说是警察的语言使你产生了恐惧,莫不如说是语言的移位性使你产生了恐惧。虽然凶杀案在时间上没有发生在现在,凶杀案的地点也不在你家,但人类语言的移位性却把警察的描述栩栩如生地挪到你眼前,好像一切都发生在你家里一样,这就是语言的移位性在起作用。简言之,人类语言的移位性有两大特点:一是能把时间上不在目前的事物和事件挪到现在,使读者产生共鸣;二是能把空间上千里万里之外的事物或时间挪到眼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学和语言是一衣带水、密不可分的,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语言的移位性。
三 语言的移位性在《风雪定陵》中的体现及影响
在语言的所有识别特征中,语言的移位性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最近。一方面,语言的移位性是文学生动性的语言学基础,文学的生动性是通过语言的移位性体现出来的,换言之,有了语言的移位性,才有文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移位性是语言学家们判断文学作品是否形象生动的标准,也是文学家们追求的一个普遍目标。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如果他的喜剧引人大笑,悲剧催人泪下,恐怖小说骇人听闻,那么他一定是把语言的移位性最透彻地体现出来。
近年来,《风雪定陵》畅销不衰,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书中的情景描写或细节描写生动翔实,作者把考古队员拆除金刚墙、进入墓室、打开帝后棺椁等考古行为栩栩如生地带到了读者眼前。
我们看以下几个文本分析:
情节描写1:赵炎昌进入地宫隧道后,和同伴向地宫深处摸索行走,寻找地宫大门,以下是他当时的心理描写:
地宫里静悄悄、黑乎乎、雾茫茫。太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我们显然是置身于这个阴间的世界中了。仿佛前方就有阴间的人影,他们的脚步在走动,他们的鼻息在轻轻的呼吸。他们静静地望着外边,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感到似乎有许多亡魂用手轻轻挡住我的眼睛,又好像有死神在我背后用力拽扯我破碎的裤脚,我感觉到万历皇帝和皇后的灵魂就在不远处我的眼前。我知道这是幻觉,尽量保持头脑的清醒……突然,刘精义和冼自强几乎同时喊道:“地宫大门!”(《风雪定陵》第十章,第211页)
当读者阅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么感觉自己正和赵其昌一起去往地宫深处摸索,要么感觉自己就是赵其昌,因为这一段太细致太生动了。首先“静悄悄、黑乎乎、雾茫茫”贴切地描写了尘封了400年之久的定陵地宫被打开时的气氛。死人的坟墓沉寂了几百年,自然“静悄悄”;地宫深邃浩大,没有灯光,自然“黑乎乎”;地下27米深处,空气遇冷凝结,自然“雾茫茫”。地宫作为摆放万历皇帝和皇后棺椁的地方,深邃神秘,沉寂幽深。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人死变鬼,死后在阴间生活,即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观念在人的潜意识中仍然没有消除。“仿佛前方就有阴间的人影”“他们静静地望着外边,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些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赵其昌心灵深处的感觉——恐怖和无助。传说中人死变鬼,当赵其昌走在地宫时,在虚幻中仿佛看到了鬼是什么样的,而且还在极度恐惧中想象出了鬼魂的动作——“在远处走动”“注视着我们”,甚至“捂住我的眼睛,抓住我的裤脚”。当我们思考一下这段心理描写的生动感人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用最地道最贴切的词语在最大程度上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但是,当我们抛开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分析文章生动的原因时,会清楚地认识到这是语言的移位性在起作用。读者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深刻感觉到作者把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再是现在的场景栩栩如生得到挪到自己眼前。以现在的一个山东青岛的读者为例,虽然赵其昌走进地宫隧道是1958年的事,虽然地宫隧道在北京而不是千里之外的青岛,但是,这一心理描写却把“走进地宫隧道”这一事件通过文字活生生地展现在他的面前。这就是语言的移位性,它使报告文学翔实生动成为了可能。
情景描写2:考古人员“蜡炸”陪葬木俑的一段特写:
从国外对出土木俑的处理上看,大多数采取冷取的方法,即把木俑放在零下200℃的氮气中,将水分脱去,然后放在玻璃箱中保存。但在目前的条件下,面对一堆腐朽霉烂的木俑,白万玉老人只能老老实实地按20年代跟斯文·赫定和安特生等人在西域探险时所学来的土办法进行技术处理。他在地宫内升起火炉,把白蜡放在平底锅内融化成液体,然后将木俑一个个放入平底锅,进行“蜡炸”。小木人描着黑眉,染着朱唇,神态活泼地在蜡锅中跳动,如同宫廷中的舞蹈,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但这种欢乐不久就被痛惜所代替。用蜡浸泡过的木俑,拿出平底锅之后随着水气的蒸发,收缩变形,一个个可爱活泼的少男少女,瞬间变成了面目奇丑的老翁老妪……(《风雪定陵》第十三章,276页)
这一段叙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中国的考古技术尤其是文物保存技术不够先进,导致考古大队副队长白万玉“蜡炸”陪葬木俑失败的史实。这一段中,语言的移位性是通过作者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来描述木俑的外观和神态表现出来的。“小木人描着黑眉,染着朱唇,蜡锅中跳动”“一个个可爱活泼的少男少女,瞬间变成了面目奇丑的老翁老妪”这些拟人和比喻的运用既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木俑的可爱,颂扬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又形象地描述了“蜡炸”失败后小木人的种种丑态,令人读过一遍,流连忘返。
情景描写3:考古人员打开万历皇帝棺椁后发现万历尸体的一幕。
当考古人员发掘到十一层时,发现了一条两边对折的锦被,赵其昌打开锦被,万历皇帝的尸骨显露出来。被大家猜测了两年的谜终于揭开了。这已不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尸体,而是一具形态恐怖的骷髅。万历皇帝的骨架头东脚西的摆放在棺内,他头戴金翼善冠,脸颊朝南;脸上没有一块保存完好的肌肉,只剩下一个灰白色的头骨镶嵌在金翼善冠的下边;左臂下垂,手压在腹部,右臂向上弯曲,右手放在颌下做捋胡须的动作,好像在悠然自得的畅谈军国大事,显然是入藏时人为摆设而成。身上的龙袍大都腐烂,腰部束一腰带,足登高筒长靴,裤脚装在靴子里。考古人员想把万历皇帝的骨架拿出棺材,但经手一碰骨架便“哗啦”一下纷纷散落到地上,只有个别部位有韧带相连。这位一生享受荣华富贵,精神上却备受磨难的皇帝,在地下生活了338年之后,终于又返世还阳了。只是,他所驾驭的帝国已经沉沦,就连取其祖宗基业而代之的大清王朝也已成为昨天的故事。历史就是这样造就着一切,又毁灭着一切。(《风雪定陵》第十四章,294页)
读完这一段的读者都会感觉到很过瘾,仿佛自己是考古队员,正在亲自观察万历皇帝的尸骨。文中关于万历皇帝的尸骨描写的十分细致:头部怎么样,头戴什么,双臂双手是什么样的摆设,拿出万历尸骨的时候骨头如何散落在地上,这些细致描写把万历皇帝尸骨的影相带到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眼前。“头戴金翼善冠,脸颊朝南,脸上没有一块保存完好的肌肉”,就会使读者发出这样的联想:万历入葬时,头戴金翼善冠,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尸体在棺椁内腐烂,脸部肌肉全部腐烂掉,只留有灰白色的头骨。而金翼善冠三百多年并未腐烂,所以打开锦被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恐怖吓人的灰白色头骨镶嵌在金翼善冠下边。而“左臂下垂,手压在腹部,右臂向上弯曲,右手放在颌下做捋胡须的动作,好像在悠然自得的畅谈军国大事”这几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万里皇帝的双臂和双手的摆设,既全面细致地表述了万历帝的葬式,又深刻地讽刺了封建君主的贪婪与愚昧。
在这段描写中,语言的移位性又发生作用了。文字的组合最贴切地表达了作者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读者阅读后的感觉仿佛定陵棺椁的发掘不是在五十多年前,而是前几天的事,定陵的棺椁也不再遥远,似乎近在咫尺。换句话说,作者熟练地遣词造句,用语言把时间和空间都不在现在的开棺过程活生生地挪到了读者眼前。
四 结语
《风雪定陵》作为一部成功的考古类报告文学,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生动翔实的语言。这些语言活生生地再现了定陵测绘、挖掘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因为有了语言的移位性,文学作品尤其是考古类报告文学才能生动鲜活;因为有了语言的移位性,作者才能熟练地运用情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把大家带入那个惊险、刺激、恐怖的考古之旅。
语言的移位性是文学生动性的理论基础,同时语言的移位性又是通过文学的生动性表现出来。随着文学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言移位性必然会在报告文学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也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指导文学创作这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杨仕、岳楠:《风雪定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马岩峰,男,1979—,吉林前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钟瑷琳,女,1985—,吉林九台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