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茫然与困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p110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中,作家以秦腔为载体,充分揭示了夏天智、白雪等人物形象的文化品格,展现出作家在新旧文化面前的惶惑与茫然。
  关键词:文化 贾平凹 秦腔 夏天智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以散漫铺张的叙述、细微凝重的描写,展现了故乡棣花街的人生百态。然而拨开生活的迷雾,我们仍能隐约感悟到作家对这场巨变的惶惑与茫然:对传统文化的惋惜和眷念,对现代文化的无奈和认同。
  一传统文化的恪守者
  夏天智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追求。用贾平凹的话说,他是农村中的“文化人”形象,深受中国正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人物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代代传承,是传统文化的恪守者。
  夏天智是退休的小学校长,是一个略带迂腐而可爱的老者形象。作家在塑造其好面子耍派头时,行文幽默、谐趣而略带调侃意味:
  “夏天智还在清风街小学当校长的时候,隔三岔五,穿得整整齐齐的,端着个白铜水烟袋去乡政府翻报纸,查看有没有儿子的文章。如果有了,他就对着太阳耀,这张报纸要装到身上好多天。后来是别人一经发现什么报上有了夏风的文章,就会来找夏天智,勒索着喝酒。”
  夏天智迂腐可笑的行状,因这一小段意味深长的文字而跃然纸上。村两委会班子宴请县商业局长,为了显示场面的庄严隆重,请夏天智前去陪同,因为他在清风街是德高望重的老者。于是夏天智一身西装,在村口的烈日下漫长等待,却终于忍受不住而中暑;他还经常指责儿子夏雨不四平八稳地走路……这些都使夏天智的迂腐可笑更加突显,一个老派的传统人物在新的时代面前,以喜剧化的形式显示出思维与行止不合时代节拍的滞后性,一个略带迂腐而可爱的老者形象漫画般显现于读者面前,这也表现出作家对笔下人物善意温婉的讽刺与调侃。
  夏天智富有同情心,为人善良,充满浩然正气。当他得知张八家的孩子由于家境贫困面临辍学时,毫不犹豫地答应给予孩子经济支持。狗剩在退耕还林事件中,喝农药致死,他敢于正面顶撞行政领导,并且据理力争。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经济利益或谋求道德声望,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的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受封建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老一代中国农业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他身上虽然有一些类似于孔乙己的酸儒之气,但更多的是为民请命、不顾个人利害得失、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这与视财如命、一毛不拔,最终因财而死的夏天礼形成巨大的人格反差,同时也与趋炎附势、一心想往上爬而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与准则的夏中星形成鲜明的人格对照。正是夏天智的迂腐可笑与其善良无私的有机统一,才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夏天智对家人及子弟威严有加,对外人谦虚忍让,截然相反的态度却表现出其人格操守的统一。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恪守者,夏天智在村人心中已成为庄严神圣、德高望重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他在夏家行四,但家族事务却总是由他出面解决。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做到以传统的价值规范来衡量和约束自身。而这非常符合儒家对知识分子的修、齐、治、平的内在要求。他给村人分家,本来兄弟俩你争我夺,但由于他的到场,事情便得以干净利索地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夏天智在村人心目中的伦理地位:没有半分私心与偏袒,顾全大局,故而不怒自威而德高望重。这些事件充分说明,中国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农业社会群体,在经历了无数次内部与外部的冲击后依然较完整地保留了它固有的基本特征,其原因就在于社会群体内部对这种规范的自觉认同,同时这也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髓——重血缘亲情、道德伦理,以充分亲仁温婉的姿态,成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中准宗教的伦理律求。
  在乡土中国社会中,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夏天智的支撑,乡土中国才能在滞重的进步与落后并存的现实景况中缓步前进。儿子夏风在省城有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时,夏天智劝诫儿子在清风街置地买房,因为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而光宗耀祖,这是夏天智人生的终极理想。可劝诫儿子不成,夏天智在感到可惜的同时,自己心中也茫然若失,抑郁寡欢。此次父子的侧面冲突,也突显出二人在文化观念上的矛盾。
  夏天智有抽烟的嗜好,然而他拿的是白铜的水烟,打火的是纸煤。这一副烟具即象征出他的文化精神及人格的高古奇貌,他更多的是代表着过去或即将成为过去的那个时代,他的烟具简直可以进入博物馆留作历史的纪念。作为下一代的同时也略带保守思想的大清堂的大夫赵宏声,“拿过水烟袋也要吸,吸一口,竟把烟水吸到嘴里,苦得就吐”,其生活用具都已跟社会脱节,无人使用。这些细节都象征性地说明以夏天智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衰败,注定要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秦腔的象征意蕴
  夏天智对秦腔的爱好,已经达到极为痴迷的程度,他听秦腔、唱秦腔,还经常拿笔在马勺上勾画秦腔人物的脸谱,在儿子夏风的帮助下,他还出版了有关秦腔脸谱的专著。夏天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秦腔,在这里,秦腔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地方剧种,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深深浸润在夏天智的身体与心灵之中,其生活与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经过心灵的化合与分解,均以秦腔的形式表达出来。自从他与秦腔相遇,他的一生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大家说:“四叔唱得这好,啥时学的?”夏天智说:“‘文化大革命’中学的。那一阵我被关在牛棚里,一天三晌被批斗,我不想活啦,半夜里把绳栓在窗脑上都绾了圈儿,谁在牛棚外的厕所里唱秦腔。唱得好得很!我就没把绳圈子往脖子上套,我想:死啥哩,这么好的戏我还没唱过的!就把绳子又解下来了。这秦腔救过我的命哩!”
  秦腔成为夏天智生命的寄托,是他生命与精神追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夏风白雪的婚宴上,有人拿走夏天智的秦腔脸谱,赔了钱物的夏天智极为高兴,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被人欣赏,这既满足了他小小的虚荣心,更主要的是他想让更多的人来认识秦腔、喜爱秦腔。他想使他人获得这种艺术的认同感,以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官场政治路线的夏中星热情地帮助夏天智,在秦腔剧团下乡演出时举办脸谱展览,而夏天智则极为认真地倾其所有收藏,交予夏中星。然而这只不过是夏中星为谋取官位的跳板,实质上是对夏天智、对秦腔艺术的极大侮辱与亵渎。通过秦腔这个媒介,夏天智与夏中星的人格之美丑加以突显。
  白雪即将临产生子,夏天智高兴地在院子里拉起胡琴,奏响了秦腔。其激动、狂喜之情以音乐的形式流淌而出;狗剩含冤而死,夏天智打开扩音器,给他播放《纺线曲》以表达自己无尽的悲伤与哀痛;儿子夏风要与白雪离婚,作为父亲的夏天智视儿子对婚姻的背叛为无耻行径:“把喇叭打开,放秦腔。”夏雨说:“放秦腔?”他说:“《辕门斩子》,放!”
  简单的对话,把夏天智复杂愤怒的心境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秦腔之中的戏文以及人物的价值标准已经潜移默化地变为了夏天智人生的精神坐标,秦腔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他也在生活中完善秦腔的这种文化精神。而在作品中,这种秦腔精神正是象征着中国文化传承中的精神向度的集合体,附着在每一代中国人身心之中,进行着文化的薪火传承,精华与糟粕同在,光明与黑暗共生。浸淫于秦腔艺术之中,夏天智做到了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的有机对接,无怪乎连他家的狗来运也会吼几声秦腔。夏天智生活在一个秦腔蕴育的艺术、文化的气场之中。他死后不能瞑目的原因不是人事放不下,而是自己终其一生难以割舍的秦腔:头枕着自己的秦腔脸谱专著,脸上覆盖着用马勺做的脸谱,这样才安然地与世长辞。
  正是夏天智们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与继承,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顽强地生存、扎根于中华大地而根深叶茂,历经风雨而不衰。然而在社会日新月异迅速发展变化的年代,秦腔以及它所代表的古老的传统文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秦人咋能不爱秦腔”,夏天智的这一观点,首先表现出他对秦腔文化的痴迷而爱之切切,我们可以理解、尊重他对秦腔艺术的顶礼膜拜,然而他的这种情感的巨大投入,却也充满了狭隘的文化保守意味,没有更具开拓性的文化视野和吸纳其它文化精华的开放意识与批判精神。留恋痴迷于传统的旧有文化而没有将之进行改造的决心与勇气,就不可能使传统文化长久地发展,那么这种旧有文化以及这种旧有传统文化的持有者,最终都避免不了被历史淘汰的悲剧命运。
  三文化的茫然与困惑
  夏风与白雪的婚姻被清风街的人认为是最郎才女貌的搭配:夏风是省城的记者,无冕之王;白雪则是村里乃至整个县剧团的漂亮女子。但两人却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观念,这也注定了他们的婚姻不能长久。
  夏风是由乡而进城的知识分子,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城市化的现代文明,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几分清醒的认识。他对于传统文化是否定的,虽然他身上还有一些农民的传统品质,但骨子里他已经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人了。作家并没有对此人物做简单地否定,而是对其进行更多地文化关照,从而使人物形象复杂而深刻,从这一人物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作家本人的影子。如果说夏天智对秦腔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的互相浸淫的过程;那么,白雪则是秦腔的化身、秦地之声的无瑕的精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显现。白雪美丽善良、温柔贤惠,她从小学习秦腔表演,成为县剧团的台柱子,为了能够表演,她宁愿与丈夫两地分居,甚至工资的多少她也不在乎。可以说,白雪与夏风的结合是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强行扭结,因此二人的婚姻不能长久,而白雪所生的孩子——一个“没屁眼儿”的怪胎,也象征性地表现了以二人为代表的两种文化观念的水火不容,格格不入。
  在夏天智的家中,情感上最为相知的倒是夏天智与白雪。作品有很多次写到夏天智对儿媳白雪的直接赞美,这其实是与他一贯的儒家伦理道德相矛盾的,然而正是对惯常伦理的超越——因为二人具有极为一致的文化认同感——以至于白雪与夏风离婚后,夏天智毅然把白雪当作义女看待,从情感与道义上把儿子夏风予以放逐。
  但白雪最终却沦落为最底层的秦腔的卖唱者——只能为别人家的红白喜事清唱几段折子戏,这也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尴尬。传统的文化,只能等待它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败命运了。夏天智作为衰老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最终走向了死亡,然而年纪尚轻,正处在人生怒放的鲜花般年龄的白雪,她将向何处去,这是作家邀请我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传统文化的更生,应该以怎样的方法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夏天智终于带着他的诸多人生遗憾,无奈地与世长辞,只有头枕的专著、脸上的脸谱与他一同被埋葬于坟墓之中。他的死亡,更是对一种文化精神、文化人格的哀悼,他在一种尴尬的文化冲突中死去;他的死亡,也象征性地表明了在中国农村那种最有活力的文化的消亡。
  作家对夏天智的态度是含混的、矛盾纠结的。夏天智身上有贾平凹已故父亲的影子,“父亲的去世使贾氏家族在棣花街的显赫威势开始衰败”。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秦腔唱段与剧目,作家甘冒被人诟病的危险,这已说明了他对秦腔及传统文化的态度。然而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作家又理性地对秦腔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种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使作家陷入更深的思考,面对二元对立的困境,他无法做出简单的判断。在作家深沉思索的目光中,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的惋惜、眷念和对现代文化的无奈、认同,感受到一种文化的茫然和困惑。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本土、文化与阉割美学——评从〈废都〉到〈秦腔〉的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2] 谢有顺:《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3]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4] 贾平凹:《秦腔·后记》,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马杰,男,1967—,河北河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工作单位: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孙翠霞,女,1964—,河北河间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石家庄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第一个重要团体——“桥社”的艺术家们,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以表现艺术家对于事物感情上的反应为目的,来强调事物的内在特征。他们用艺术家的敏感刻画社会现实,统一创作与生活现实,描绘了时代与环境的压抑投射在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些画家的作品即便是今天,依然保持着不衰的艺术魅力,其背后本质,无疑是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艺术 “桥社” 表现主义 人道主义  中
期刊
摘要林风眠先生在中国现代绘画教育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他的绘画艺术是在长期的争议和贬抑中逐渐得到公认的。在融合中西的探索上,林风眠有着从里到外的一致性。作为一位教育家,林风眠在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为宗旨的思想引导下,率先冲破临摹的传统之风,在强调基础训练的前提下,提倡创作自由,逐渐形成了一条调合中西艺术的新途径,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他早年为中国艺术教育
期刊
摘要钢琴曲《弄臣》是李斯特根据威尔第的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的一首乐曲。本文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弄臣》进行了艺术分析,探索他在改编曲中,以鲜明的钢琴语汇展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高难度的技巧对乐曲进行装饰和润色,以及对歌剧的器乐化处理等方面的钢琴特色,体现了作曲家丰富的个性和人格魅力。这首乐曲在展现了李斯特传承原作经典的同时,也诠释了他自己的革新理念,开辟了钢琴领域中新的钢琴语汇,极大地发挥了钢琴在舞台表现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四对青年男女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本文将分析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婚姻关系,从而说明性格对婚姻观的影响。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婚姻 财产 社会地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东北秧歌是我国汉族秧歌舞蹈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之一。它的动作体现了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特点,以及秧歌的体态特征。  关键词:舞蹈 审美特征 秧歌 东北秧歌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表演形式就是东北秧歌舞蹈。学习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首先就要学习东北秧歌,可见它在汉
期刊
在当今颇具实力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的新颖朴素、主题表现的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譬如她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向着日夜旅行》、《白银那》等等。迟子建认为“来自大自然的体验对自己的写作是一种启示,她渴望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血肉相联的亲密”。在这样的想象里,迟子建的小说变成了一种理想化的
期刊
摘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其审美价值和功能又有着不同的文化构筑。本文着重探讨建筑设计的美学构成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 美学品质 文化构成 精神载体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它遵循艺术作品普遍的美学规律,但建筑艺术也有它相对独立的美学原则,其中根本的法则是多样统一的法则,即对称与均衡、比例和尺度、整体和局部、对比与和谐、
期刊
信息化社会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数码产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随着大众的消费需求而逐渐发展成一个专门的设计领域。本文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了数码产品图形用户界面的内涵及特征、设计原则等,旨在探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方式及动向。
期刊
摘要在建筑装饰中,象征性是指建立在主、客观高度统一和主观意识被空前强化的基础上,将艺术的形态赋予特定的主体意识,也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接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手法是建筑装饰中普遍使用的手法。本文主要从图形的象征、室内陈设的象征、色彩的象征、形体和建筑格局的象征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关键词:建筑 装饰 象征  中图分类号:TU-80 文
期刊
摘要西夏人的服饰装束随着汉族文化的深入,从“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到德明时期的“衣锦绮”,一直不断地变化和发展。逐渐汉化的西夏服饰是汉文化在西夏人民内心根深蒂固成长的结果。汉文化的深入,为缩小文化差别,加速民族融合,增进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带动着西夏服饰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也为中华民族服饰谱写了华彩一章。  关键词:汉文化 吸收 渗透 融合 交替  中图分类号:TS94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