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合作·引领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现代散文选读》中“是什么使我们感动”这一专题的一篇散文,文本渗透了作家萧红对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因是选修课教学,所以要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一、沟通,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学是一个师生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也是师生在沟通合作中共同成长的过程。沟通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教学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来实现。萧红辞世已有七十多年,现在再来赏读这篇散文,应把握这样两个问题:
  1.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认识不分明,或许跟我们平常的引导有距离,比如对汪林,不要概念化地理解她,而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感情以及写她的意义;
  2.“感动”不可概念化。是什么使我们感动?这个专题名值得我们思考。文中如风情画一样叙述和描写的场景当时深深地触动了作家,但隔着遥远时空去解读,容易流于解说和灌输。阅读主体可能被架空。
  作者直接面对读者、面对人生,坦诚地表现自我的思想情感。但我们不能从观念和情感上去“绑架”学生“感动”,最好的沟通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读,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感悟,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二、合作,让学生成为解读的主体
  分析解决问题,比较理想的是师生合作,学教相长。解决的办法肯定还是得着眼于文本。文本是沟通作者、读者的认识和体验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去促进沟通,加强合作,引领探求,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1.着眼文本,还原情境。
  对文本中的有些情境,学生可能缺乏了解,教师要自然而巧妙地点拨,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还原散文中的情境,如“关外”“中央大街”“日本舞场”“风雪寂寞的城市”等。这些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环境都有较大帮助,深入理解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蕴。
  2.品味语言,揣摩情韵。
  让学生成为阅读和品鉴的主体,在他们品读的过程中,帮助他们留心作者不经意中写的、可能对阅读有帮助的细节。如两处写“三月花还没有开”,同中有异,标点和用词的微小差别含蓄地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也就体现出作者的题旨所向。
  3.巧妙激疑,促进探究。
  人物形象的品析不能概念化。如对汪林,学生可能看到的只是“贫富差异”,那么人物形象就单薄了,可以从汪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等多方面品析。
  又比如,学生有可能觉得文中的“我”跟汪林是朋友,跟汪林是差不多类型的人,我们同样可以从见闻感受方面引导学生留心作者的悲悯情怀。追本溯源,探究深层意蕴,学生就会有更深体悟。
  三、引领,尊重学生独到的观点
  真正的引领,不是预设所有的情境,然后诱导学生走到教者的思路上来。文学的解读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首先不能唯教参论,教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自己真正独立地走入文本,才会更好地理解学生独立的阅读、独到的看法。
  文本解读的答案不求一律。学生所提的超出预设的问题则可能会带来新的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思路,有时反而有可能深化问题本身。
  当然,尊重不是无原则地放任。让学生走到台前教师退隐幕后,并不是要让课堂失控。适度的点拨、必要的参与都是调整好课堂节奏和方向的必要。
  【教学设想】
  以“春意”为核心,引导学生读懂文中陶醉于春意和感受不到春意的两类人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及以点带面的方式揭示出的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形象特征;以学定教,以问带疑,还原情境,引导学生读懂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作者选定这些人物和场景来表现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学生预习时对萧红的了解情况引入,消除学生对教师、文本的陌生感,创设情境。再以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公映,这位远离人们七十年的作家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引起热议这一话题,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
  2.教师范读全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情境。让学生在听朗读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结合预习和听读感受提炼概括文意。
  问:文章围绕“春意挂上了树梢”,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的不同活动?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提示和鼓励。(描写了三月哈尔滨不同人物的生活场景,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东北地区中下层人民悲苦凄凉的生活现状。)
  二、问题梳理
  概述预习时学生所提问题,投影展示学生问题较为集中的几类:
  1.题为“春意”,为什么文中却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如何理解“春意”?温暖的题目,为什么读来却有苦涩凄凉的情感?
  2.为何写不同类型的人的活动?为什么反复写到中国人与外国人?如何理解汪林这一人物形象及写她的作用?
  3.作者萧红写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态度;
  4.第8段的理解;“三月”句两次出现的作用。
  教师归纳点评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
  1.文题及开头给人暖意,写了怎样的“暖”?
  学生关于文题的问题:文题为“春意”,但文章读来苦涩,入眼却又感觉暖意。如何表现的?
  (1)三月的哈尔滨有怎样的暖意?
  ①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
  ②蹿着芽
  ③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
  学生品读,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轻纱”,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吹拂的轻柔惬意;“蹿”,用词精妙,富于动感,形象地写出了新绿的生长速度和蓬勃的生命力;“陷”,写出了春风吹拂时人身心沉醉惬意之感。
  (2)人们感觉到暖意了没有?   有所体现:脱去冬装;逛街;晒太阳
  “陷进去”:令人沉醉,如梦如谜,有生命力——春在歌唱……
  2.题为“春意”,为什么却写了不少人的活动?又为什么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
  (1)怎么写人的活动的?(从白天到黑夜切换场景写哈尔滨人的活动。)
  (2)具体写了什么活动?(两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描绘处于“冬”“春”季节、两重世界的人们——哀哭的弱势群体、欢快的外国人,这样概括是否恰当?
  幸福者(汪林们、外国人),沉醉在春意里,四季快乐;不幸者,被遗忘遗弃在寒冬里,四季哀哭。
  (3)题为“春意”,为何写人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看写法:通过人的活动和感受,从侧面来具体表现春意,突出对比,鲜明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痛苦,揭示世道不公,突出主旨。
  A.写人对春意的感受。一半人感受并享受春意,另一半人被遗忘在寒冬里。
  B.自然春意悄然而至,人间却冰火两重天。
  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春意为什么只是“挂上树梢”?(对比:春意飘浮在树梢,底层的人们无法感受到;春意只是自然的春意,人间没有真正的春意。)
  3.对汪林这一形象,学生较感兴趣,恰可作为一个拓展课堂深度的契机,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
  (1)三遇汪林:
  ①也戴小沿帽;转过“商市街”
  ②吸着烟卷;又换了淡绿色的衣服;腋下夹着一封信,大概又是情书(烟卷,细节描写)
  ③混在鬈发的人之间,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在快乐的人群里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汪林是个衣食无忧、生活闲逸无聊、享受快乐的小姐;平时与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响。
  (2)为什么要写汪林这个人物?注意上面几个句子中的“也”“又”“也”等词语。
  汪林代表了这样一类人: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对于亡国之痛,他们麻木不仁;对于身边的哀哭疾苦,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观描述中隐含批判讽刺(或否定)。
  4.中国人与外国人。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混在这些鬈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讨论,把握时代背景。
  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时期的哈尔滨是一个畸形繁荣的城市,是一个病态的满目疮痍的社会。
  它快乐,疯狂,充满异邦的音乐,满街都是鬈发的外国人;
  它寂寞,哀哭,完全在风雪里,墙根转角都发现着不幸者。
  繁华的商市街、中央大街,是少数富人们和外国人的天堂,却是底层不幸者的地狱。(同样运用对比)
  5.为什么题目温暖而诗意,读来却颇多苦涩凄凉?朗读,比较异同:
  (1)“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同中之异。自然界有冬春变化,春意已至,人间有冷暖不公,春意何在!第二句多一个停顿,也就多了一份苦涩与沉重,作家笔端流露出一种悲悯与反思。
  (2)抓住最能体现出春意的“树芽”“小题大做”,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深入研读文本,品味作家“以暖写冷”的手法。
  6.关注散文背后的那个“我”。
  讨论:“我”可视为线索人物,全文通过“我”的见闻感受串起白天黑夜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活动。注意“我”的见闻感受发生的变化——由“醉人的春意”到人间的残忍、苦涩、沉重、悲凉。
  由第8段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师生讨论,明确:愤激之辞,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平。
  温故知新:鲁迅《祝福》中类似的内容。
  知人论世:关于“我”——萧红背叛家庭抛弃富贵,怀着理想之梦来到哈尔滨;历经苦难与萧军结合,租住在商市街25号半地下的偏棚;其文集《商市街》就写当时贫穷、饥饿、动荡的时局和他们的生活。
  哈尔滨以满目疮痍的冷酷现实粉碎了春之梦,萧红在《商市街》里曾说,“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这块土地的”……
  透过文字关注作家,在阅读中“与作家相遇”。
  7.结尾的艺术
  变化结尾内容,朗读,比较表达异同:(1)去掉“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2)去掉“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3)变化“快乐”和“哀哭”的顺序。
  师生讨论,总结:题目以“春意”起,结尾以“哀哭”终。题暖文冷,当春意挂满了树梢,那些沉沦在寒冬里挣扎哀哭的不幸者更让作者深受触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现实社会的苦涩和沉重、冷酷和悲凉。
  作者用以暖写冷、以乐写悲的手法来表达对这个畸形繁荣的城市的悲愤不平,表达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先扬后抑,反向立意,题目与主旨矛盾,匠心独运地收到一种反讽效果。
  四、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关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呼兰河传》;
  (2)鉴赏写作:请另择一段突出运用对比手法的文学作品内容作赏析。
  例:唐诗《燕歌行》“战士”与“汉将”;《红楼梦》“焚稿”与“良缘”;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屋里”与“屋外”……
  【教后反思】
  一堂语文课不能解答所有问题,课后我就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促进提升学生的发问能力。学生在接触一个陌生文本时所产生的阅读体悟可能是令教师惊异的。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阅读潜能,又要能够挖掘他们的这种潜能。激发学生的发问能力,提升学生的发问水平,应该是教师重要的“教”的能力。
  二、“以学定教”,不等同于“以学代教”。带着思考去阅读,学生所提的问题深广度各不相同,解决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而不能未经思考和整理原样呈现,散乱无章。教师要注意对价值含量高的问题积极引导,枝节的问题、含金量较低的问题,可以简化、淡化处理,也可存疑作课后讨论,延伸思考。
  三、对课堂“意外”的点化能力。课堂生成的问题,总有不在预设之中的,出现意外的情形,无论好坏,教师要有“点化”之功,要及时捕捉、点评,促使它释放最大的光亮,也许就光照课堂;有的问题貌似没有什么价值,却可能会成为一个契机,教师的转化能力就很重要;如出现不和谐音符,也须体现教学机智,巧妙化解。
  (注:本课曾获2013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情境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依托情境有效设计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了设问要有“趣”、有“力”、有“法”、有“思”、有“情”的观点。  【关键词】 设问;情境;思品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56-02  【作者简介】陈培,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
近日,认真读完《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我对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好的教育其实没有国界,很多教育方法与理念是相通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识与理解。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第一,激情。何为激情,激情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一种体验。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变数、可塑性强的生命个体,本身拥有激情,也需要激情。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对这份工作饱含
【摘要】基于成长共同体理念的班集体建设与传统班集体建设存在着差异,表现在对班级功能、班集体建设内容、班主任角色的不同认识。构建班级共同体旨在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班集体,它的价值思考体现在:改变一种模式,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的价值:创新一种文化,探寻班集体建设的新思路:形成一种路径,实现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可能。  【关键词】班集体;成长共同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
【教材分析】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安全的概念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安全不再只是对外关系和军事安全。贫困、恐怖主义、民族分裂、贫富悬殊、社会不公正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完整、安全与稳定,同时,每个公民的国家观、爱国情感、团队精神、危机意识、凝聚力与向心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也都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青年学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形势,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
【摘要】南京市银城小学积极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家长学校”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规范管理和丰富的活动,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共同体;教育资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27-02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方法的主阵地,真正优质的课堂应该是和谐而哲学的。无论是度的把握、量的控制,还是点的平衡,都应力求恰到好处,又充满哲学理趣。  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初中语文组的选题之一为“记叙文写作指导(审题与立意)”。陈文萃老师用自己独到的审题方式、精到的审美眼光,给大家呈现了一堂较为优秀的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内容的哲学化  1.教学素材的选择(如何引进资
【摘 要】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学评价的结果反馈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的优势和不足,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反思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升,从而建立学习自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评价结果的反馈还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任务设计应遵循目标性、主体性、过程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动态性原则。  【关键词】评价
【关键词】专题读写;作文;文学创作;语言交流;生活记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59-01  【作者简介】陈国安,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131)校长,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苏州工业园区的徐飞老师在2017年1月《江苏教育》中学教学上主持了一组专题“中学语文‘专题读写’教学”,苏州工业园區在中学语文“专题读写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徑,单元整体教学视阈下的课时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单元整体教学视阈下初中英语课时设计有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和综合性特征,需要先研读教材内容并确定单元教学主题,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后整合课时教材内容,再结合学情设计课时目标具体内容,梳理课时教学的内在联系且构建单元课时的结构化知识。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的变革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一节全国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课例“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例,阐述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实践与心得反思。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54-03  【作者简介】刘海燕,江苏省天印高级中学(南京,211100)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