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优秀的文化将成为企业的巨大财富。企业文化不是摆设,而是生产力。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和企业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必备的条件。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制度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影响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持久力的精神、信念、道德、心理、智能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成功的企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的企业必然追求卓越的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利用文化进行管理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能塑造并传播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特色
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文化塑造既有对内的文化氛围的培养,又有对外的企业文化传播。对内可以激发企业职工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对外则能够更深刻的反映出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经营者的一种宣言,是塑造品牌、改善企业形象的载体。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将个体凝结成高效的组织。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为企业员工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稳定人才,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充满活力,保持领先。许多学者通过对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成功的公司,例如海尔、强生、IBM公司……等,都有一套强劲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指引企业的成长。大量的事实表明,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才、创造能力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围绕这一切所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各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企业文化已不是摆设,而是生产力。
(三)约束、规范、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
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卓越的企业文化在无形中规定着员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并引导其主动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使个体和企业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
制度、法律制定通常是道德行为的底限,只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不能引导高级的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而且,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它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因此企业文化能完成法律、制度不能约束的企业行为,填充法律制度的空白点。企业在制度、法律的硬约束和文化的软约束下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对企业员工实施柔性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涵义是指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所制定的总体谋划和基本对策。其特点包括渐进性、整体性、柔软性、可继承性、潜移默化性等,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企业文化的构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理念体系
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分析企业的内外因素,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定把企业最重要的理念提炼出来;然后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其经营状况,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再次是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即企业所处的地位、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从企业发展众多的可能性中,确认企业的愿景;依据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价值观,确立企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包括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等在内的,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做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体系。
(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事实表明,优秀的文化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对于人力资源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任免、奖惩等,都应该深刻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著名的惠普公司之所以能成为行业内的楷模,就在于它不仅树立了一种优秀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更把这种文化生根发芽,从制定科学的制度入手来落实优秀的理念。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用文化规范制度,用制度反映文化,二者的互动促进企业不断地进步。
(三)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在企业文化管理上,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企业会因为其规模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不一样。黑格尔说过:文化“不是一块不动的石头,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越远,它就膨胀得越大”。二要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育,以此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经营管理者,不仅应当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组织者,还应当是模范的实践者,更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者。领导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可见的形象,同时特别需要企业领导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配置企业文化。并时刻提醒员工,使员工融入到企业所营造的文化氛围里边。三要坚持人本管理思想,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性的需求。这样的企业文化将推进企业和个人的成长,不断创造并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四)讲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企业文化必须从领导做起,从日常经营管理的点滴做起。诸如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行为、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文化宣传资料等等,时时处处都能映射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五)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观念误区
既不能忽视文化的存在及其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和无形的约束功能,也不能鼓吹“文化万能”,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既不能只单方面强调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也不能滥用民主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但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而首先应该是企业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文化。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文化。而公司文化的应用、推广及文化制度的执行又必须依靠经营管理者的权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的塑造并非朝夕之事,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企业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从点滴做起,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长足的动力和保障。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桂荣.当前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主题[J].企业文化,2003(1).
[2]谢平.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制度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影响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持久力的精神、信念、道德、心理、智能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成功的企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的企业必然追求卓越的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利用文化进行管理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能塑造并传播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特色
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文化塑造既有对内的文化氛围的培养,又有对外的企业文化传播。对内可以激发企业职工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对外则能够更深刻的反映出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经营者的一种宣言,是塑造品牌、改善企业形象的载体。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将个体凝结成高效的组织。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为企业员工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稳定人才,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充满活力,保持领先。许多学者通过对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成功的公司,例如海尔、强生、IBM公司……等,都有一套强劲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指引企业的成长。大量的事实表明,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才、创造能力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围绕这一切所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各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企业文化已不是摆设,而是生产力。
(三)约束、规范、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
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卓越的企业文化在无形中规定着员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并引导其主动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使个体和企业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
制度、法律制定通常是道德行为的底限,只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不能引导高级的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而且,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它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因此企业文化能完成法律、制度不能约束的企业行为,填充法律制度的空白点。企业在制度、法律的硬约束和文化的软约束下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对企业员工实施柔性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涵义是指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所制定的总体谋划和基本对策。其特点包括渐进性、整体性、柔软性、可继承性、潜移默化性等,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企业文化的构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理念体系
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分析企业的内外因素,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定把企业最重要的理念提炼出来;然后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其经营状况,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再次是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即企业所处的地位、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从企业发展众多的可能性中,确认企业的愿景;依据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价值观,确立企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包括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等在内的,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做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体系。
(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事实表明,优秀的文化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对于人力资源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任免、奖惩等,都应该深刻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著名的惠普公司之所以能成为行业内的楷模,就在于它不仅树立了一种优秀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更把这种文化生根发芽,从制定科学的制度入手来落实优秀的理念。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用文化规范制度,用制度反映文化,二者的互动促进企业不断地进步。
(三)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在企业文化管理上,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企业会因为其规模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不一样。黑格尔说过:文化“不是一块不动的石头,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越远,它就膨胀得越大”。二要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育,以此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经营管理者,不仅应当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组织者,还应当是模范的实践者,更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者。领导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可见的形象,同时特别需要企业领导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配置企业文化。并时刻提醒员工,使员工融入到企业所营造的文化氛围里边。三要坚持人本管理思想,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性的需求。这样的企业文化将推进企业和个人的成长,不断创造并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四)讲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企业文化必须从领导做起,从日常经营管理的点滴做起。诸如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行为、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文化宣传资料等等,时时处处都能映射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五)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观念误区
既不能忽视文化的存在及其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和无形的约束功能,也不能鼓吹“文化万能”,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既不能只单方面强调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也不能滥用民主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但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而首先应该是企业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文化。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文化。而公司文化的应用、推广及文化制度的执行又必须依靠经营管理者的权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的塑造并非朝夕之事,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企业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从点滴做起,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长足的动力和保障。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桂荣.当前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主题[J].企业文化,2003(1).
[2]谢平.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