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期待 让阅读五彩纷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巧借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让阅读五彩纷呈。
  
  一、引发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当学生作为阅读中的主体,刚接触读物时,他的阅读思维就自动开启了。学生会对这个读物进行探寻,作出猜测,产生期待,而这种期待便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抓住语文中的“题眼”、“诗眼”、“文眼”、“段眼”等等,引领学生破“眼”而入,以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节骨眼开花”。
  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美丽”是全文的文眼,教师紧扣“美丽”展开教学:
  师:(出示丹顶鹤图片)丹顶鹤美在哪里呢?
  生1:它有一身洁白的羽毛。
  生2:丹顶鹤展翅飞翔的样子很漂亮。
  ……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丹顶鹤的审美观也就各不相同了。那么,作者笔下的丹顶鹤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丹顶鹤的美丽。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题眼时,抓住了“美丽”一词作为文本理解的切入点,破窗而入、轻巧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心境很快与文本的语境打通、相连,甚至同化,并不断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点燃了学生的阅读之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巧诱阅读期待,激发学生个性解读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铸造这座桥梁的作者写作时“载”的道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一点一点挖掘,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这个“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诱发阅读期待,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走进作者,和作者对话。在“读”中感悟,在“品”中滋生,让学生“随‘读’潜入‘境’,润‘人’细无声”。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先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段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画?再让学生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作者在荷塘边还看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因不同的阅读期待而产生不同的感受,既感受到荷叶秀丽的欢乐,又体验到荷叶宁静的欢乐,还享受到荷叶友谊的欢乐。他们不知不觉对大自然产生了向往之情,热爱自然的教育就这样“浸”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之中了。
  
  三、巧用阅读期待,升华学生的情感
  
  《夕阳真美》这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学生通过欣赏夕阳西下时天边的景色,都能感悟到夕阳西下时的壮丽,也能感受到夕阳落山后留在天地间的霞光的“灿烂”景象。
  那写到这么美丽的景象时,作者为什么要写到爷爷满面红光呢?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然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说出来。
  学生由于有阅读期待而产生了相当大的动力,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激情,努力地读,专心地思。学生阅读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1:爷爷奶奶虽已年迈,但生活得很幸福。
  生2:爷爷奶奶也像这西下的夕阳一样,即将慢慢老去。
  师:是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愿天下的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
  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感受,而且也诠释着他们的悟性,释放着他们的灵性,张扬着他们的个性,升华了他们的情感。
  郑板桥曾说过:“四千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画画需要实践与思考,而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我们积极实践与思考。强烈的阅读期待既激发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又拓展了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合理利用,大胆尝试,让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定会有一番“别有洞天”的新境地。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不学诗,无以言”。诗是培养学生语言,陶治学生性情,形成审美愉悦,进行人文熏染的极好凭借。“诗是最为精粹的文学样式”,所以童诗的教学必须契合“诗”的特点,要让童诗教学富有诗意。  《春天染绿我们双脚》就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儿童诗。诗歌描绘了植树给荒山带来的巨变,呈现出一种蓬勃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的决心,体现了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语言整齐活泼,想象丰富奇特,贴近
河南大学文学院刘进才教授的《语言文学的现代建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再探索》一书,采用宏观的学术视野,对新文化运动前后国语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与研究,观点新颖独创,视角独树一帜,内容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共十二章,三十五万五千字。分别从“国语运动与国语标准的建立”“国语教学与文学的国语”“国语运动与现代文学的语音论争”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运
一、2019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 论文来源期刊转载数量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9年共转载论文189篇,分布在51种刊物上。其中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前7名来源期刊及转载篇数依次为:《中学语文教学》21篇,《语文教学通讯》19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6篇,《语文建设》15篇,《语文学习》15篇,《教学月刊(中学版)》12篇,《语文教学与研
作文“高手”讷于言    作文竞赛的“高手”却在口语表达上露出“软肋”。面对主办者出的一道有关同学生日礼物、迎来送往的口语表达题,参加初中组口语交际决赛的20位同学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让在场的评委忧心忡忡。  上海市第19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决赛,是主办方对入围一等奖的选手试行的一种“面试”,以考察口头表达能力。  在主持人念完题目,而且反复强调要求后,参加决赛的第三批5位同学,逐一开始即兴发言
拿到书稿,我略有一些惊讶。  本人在当记者时,对作者有一些了解。我目睹了他在卸任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前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斥责一些省市上大项目有钱,而对贫困学子的资助总是推托;也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看到了公众对这位“平民部长”的赞扬;我曾被作者回忆中学时资助他的田老师的文章感动;更被他那首回忆去首都上大学时,父亲为省钱步行挑着行李送其去车站的律诗所震撼。——“夜色满衣步履急,父送子程星光稀。舍车犹恐盘资短,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要示突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独立思
本文对段落教学的回顾,在时间跨度上,仅限于1978年至今;在内容上,仅限于阅读教学。    一、30年来段落教学的回顾    (一)段落教学的概念明确化  段落教学,指的是自然段的教学,还是包括结构段的教学呢?丁培忠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0期发表《段、篇教学界说》一文,认为段落教学指的是自然段的教学,分段、概括段意则属于篇章教学。文章发表后,没有引起争论,未见有异议。  (二)197
今年是叶圣陶诞辰120周年纪念之年,他离开我们也有27年了。无论一般语文教师还是语文工作者都应该想一想,我们要从叶老身上学习一点什么。  一  固然,叶圣陶是一个真正的语文教育家,从他的论著里汲取营养,继承发展他的语文教育理论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但仅此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研究和学习他的为人之道,从他身上汲取一点做人的精神力量。这二十多年来学界研究胡适、陈寅恪、钱锺书成一时之风气,令人可喜。相比之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写了,作文内容干瘪,毫无生机可言。我觉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积极开发作文课程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以解决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就是说,教师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重积累学生的“源头活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春联》是一篇精读课文,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以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全文通俗活泼,短小精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使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的最好方法之一。精心布置的作业,对于教学的成功常常产生很大的作用。那么《春联》一课的作业,该怎样设计才能既具有“语文味”,又能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使学生有完成它的强烈愿望,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