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愿望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q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了近50年语文,自己虽然进步有限,但思考从未停止过。我有很多困惑,也有不少愿望。有些困惑可能随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消除:而我的愿望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这有待于大家去认真探讨和深入实践。
  我有一个愿望,大家能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一种未来的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门崇高的科学,它的核心是育人,其宗旨是培养身心健康的、能用知识造福社会的现代合格公民。眼下的教育,心中只有分数,手段唯有考试,师生被异化,知识被固化,这是莫大的悲哀!其他的领域可以少谈理想,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它应该远离功利,追求理想。
  我有一个愿望,大家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不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就是要抓基础,就是要抓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用叶老的话来说。就是要从小培养各种好习惯。用江苏省教委原副主任周德藩先生的话说,就是“起点要低,要求要严,训练要实,方法要科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调子越唱越高,框框越来越多,教学内容无限扩展,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而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却掌握得并不扎实。
  我有一个愿望,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六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经历的磨难太多,受到的干扰太大,附加的功能太重。三十四年前,吕叔湘先生就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用的课时最多,学生到中学毕业却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事”!这种状况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跟语文学科未能科学定位有关,一会儿狠抓工具性,一会儿又强调人文性.摇摆不定。进展缓慢。近些年来,在各种所谓好课的诱引下,不少老师对教学形式的重视胜过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应试热更是把语文教学拖入了绝境,除了做题、测验,没有阅读、思考。学生对语文丧失兴趣。教学水平持续滑坡。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热爱语文,说到底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以学好语文为荣,以能从事语文教学为荣。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提倡多读书,多写作,多积累,培养语文素养,提升人文品位。就操作而言,应该不忘学科特质,回到语文原点,始终教育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明明白白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真理往往是朴素的,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不仅不是真理,而且很可能带来祸害。
  我有一个愿望,让课题研究切实有用。现在的多数课题都很宏观,不切实际。它不是来自教学需要,更不是来自教师内心的渴求,而是或为学校争光,或为个人图名,甚至为课题而课题。做课题是为了研究问题,但研究问题不一定非要以课题形式出现。据我所知,发达国家不要求中学老师做课题,也不强调写论文,只要求你把课上好。要做课题也可以,但首先必须是为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需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要有一个实践检验过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二者结合才是正道。
  我有一个愿望,让每位语文老师具有良好的修养。现在,大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忙于应付教学,疏于业余进修,专业水平有限,人文素养欠缺;或者说,有知识而少文化,重方法而少内涵,更缺少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表达。这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品位高尚的人。我衷心希望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语文老师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不要跪着教书,而要挺胸做人,首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
  我有一个愿望,让每位语文老师都能愉快地生活。语文老师不可谓不辛苦,工作忙的时候几乎成了机器人,远离生活,没有情趣,在近乎僵化的劳作中耗费生命。这是多么可悲的事!马克思说,世界上的一切解放,归根到底是人的解放。什么是人的解放?就是“把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我们解放不了别人,就自己解放自己吧。工作一定要做好,但生命一定要珍惜。工作再忙,也要留一点时间给身体;工作再忙。也要留一点时间给家人;工作再忙,也要留一点时间给心灵。只有这样,才像个人,工作与生活才有意义。
  但愿我的愿望不至于成为空想,而能成为温暖人心的太阳。
  我们生活的时代十分美好,但也非常浮躁。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很难免俗,但教育不能俗。《论语》讲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拒绝四种情况:一是主观猜测,二是绝对肯定,三是固执己见,四是唯我独尊。他反对片面性,反对绝对化,提倡不拘一格,提倡相互学习。这就不俗,不仅不俗,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做到这“四绝”,非常不易,但我们总得朝这个方向努力才是。教育要想不俗,就要尽量减少浮躁。浮,必然空;躁,必然急。
  浮躁难免急功近利,而急功近利就难免只图表面,只图表面必然不深刻。不深刻就不能保质量,就不能出精品。近日重读诸葛亮的《诫子篇》,其中有些话给我很大启发。他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这就是说,要想成才,必须学习,而要想真正学到些东西、干成些事情,需要心静。他还说:“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思是,过于缓慢就不能振奋精神,过分急躁就不能安定情绪,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修养。说的也是要心静。我的六条愿望是否恰当,恳请各位静下心来想一想,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9期)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和新教材的实施,教育的重点不仅是观念的更新,更应是对教育实践的探索。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阅读各类英语读物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英语的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高考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阅读理解部分也成为英语成绩高低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并探索一条适应学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之路正是适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扛鼎之作,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边城》(节选)已被新课标人教版高中
“学生快乐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快乐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讲:从教的角度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从学的角度看,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呢
标杆管理是将自己的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先进单位进行比较和衡量,从而提高自身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标杆管理又称参照管理、基准管
今年全国各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都体现出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理念的正确把握和对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而且在借鉴课改以来阅读教考实践经验和理论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效果不佳.基于此,笔者认为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英语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策略,全身心地占领课堂,以响应时代的呼唤。深化教育改革。  为此,笔者结合新课程教
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内容之一,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关注的背后,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如文学作品按照记叙文的范例教授、语文的物化解
从我国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实施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