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农村科学课堂上学习需求的巨大矛盾,笔者的科学课堂采用“滚动走班制”分层模式。以《大气压强》一课为例,有效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对当前课堂现状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以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及实施成效等几方面来阐述笔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滚动走班制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75-02
一、研究缘起
1.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
本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既有来自山里的学生,也有来自镇上的,还较大比例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更有不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背景,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日常生活经验感知方面都参差不齐。“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不仅在智力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也很大。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对学优生注重知识的加深,拓宽,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学困生,可以在讲课上放慢速度,适当降低难度,提供多种方式的帮助。
2.基于课堂需求矛盾的分析
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而导致的个体接受能力不同,因而出现了“学习需求矛盾难以调和。在相同的学习任务面前部分学生明显吃不饱,完成任务很快,有大量时间剩余,未能将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而后进生明显“吃不下”,长期而往的结果便是消化不良,未能透彻理解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很难达成,以至于主动学习能力越来弱,充满畏难情绪。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思考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呢?如何使课堂效益最大化呢?笔者尝试着在新课教学上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
早在2000年前我们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先生,已经意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提出了在育人时要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从而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这是最早有关分层教学的论述。
2.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对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认识上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会达到的水平,只是目前还表现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引导帮助。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将学生潜在的认识转化为现有的认知,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据此理论可见我们需从个体的潜在机及现有的差异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1.“滚动走班制”模式的设置
要使分层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的效果,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合理科学的进行层次的划分。笔者思考着是否可以这样操作:将所任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考试,然后依据成绩分成阳光层和彩虹层两个层次,这样固然简便可行但是却是静止的、单一的、很容易把部分容易上下波动的学生潜力给抹杀了,容易产生贴标签的现象,使部分彩虹层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希望,进而学习积极性明显削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负面情绪。而阳光层学生则容易滋生高枕无忧沾沾自喜的骄傲心理,学习主动性和钻研精神大不如原来。那么,怎样的分层会更有效呢?笔者尝试运用“分科滚动走班制”的方法进行分层。即以多次考试成绩按比例折算算出总分进行排列,避免出现以一次考试论英雄的弊端,在学科上将数学和科学两科进行捆绑,将语文和英语进行捆绑,分成阳光层、彩虹层两个层次,并且根据每月学生表现“能进能出”。如此大稳定,小调整的进行操作既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使阳光层的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彩虹层学生为了能进阳光也比以前更有学习劲头了。
2.“滚动走班制”教学内容的设置
世界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情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失,因材施教进行“分科滚动走班制”的分层教学,以下就是笔者以《大气压强》一课为例进行的教学:
《大气压强》阳光层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魔力引入
(巧设悬疑)
——疑 1.老师会变魔术你们信吗?
2.演示魔瓶、魔力、魔管三个实验
3、引出课题并书写 1、将信将疑
2、认真观察
填写学案 1、魔术引入
激发求知欲
2、构建猜想
为新课教学埋下伏笔
二引导聚焦
____导
1、演示覆杯实验
(1)空杯时纸片怎样?演示
(2)集气瓶中装满水后你们猜测一猜纸片会怎样?
演示
2、分析原理
设问:空瓶时瓶里真的没有任何东西了吗?
3、转动集气瓶
说明了什么?
4、展示大气压概念
5、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观察并建立猜想
2、得出有一个力把纸片拖住
——大氣压强
3、观察纸片
得出大气压强的方向 4、齐读
5、思考并填写学案 1、两次实验对比,瞬间激起学生思维,引发积极思考
2、将问题还给学生
——抛砖引玉
3、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习惯
4、突破重点
5、用类比法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互动探究
——议
1、屏幕展示液体压强
类比气体压强
2、请动手试一试滴管的使用
3、怎样可以吸起更多的液体?捏的动作改变的是什么?
4、用注射器时有什么动作要领?
5、“抽吸”的本质是什么? 1、思考回答
2、动手操作并思考
3、动手操作并思考回答
4、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5、1人上讲台演示喝牛奶 通过动手操作,能从大气压现象升华到大气压本质的认识
四解开悬疑
——拨
1、分析提示:确立对象→分析气压变化(形成气压差)→产生现象
2、引出马德堡半球实验 1、揭秘魔术
2、两名同学尝试拉开“皮碗” 1、首位呼应
让学生明白真正的魔力
——大气压
2、体验大气压
很大
五反思梳理
——理 通过今天的学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整理 学会梳理知识和科学方法两方面
六知识迁移
——练 1、在你生活中还有那些实例用大气压工作的
2、想一想:如何让瓶內的气球变大? 思考、讨论 学以致用
《大气压强》彩虹层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在第1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地球周围被大气笼罩着生活在海洋里的鱼被海水包围着收到水的压强,那么,处在大气里的物体收到压强吗? 思考并回答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降低难度,积极调动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覆杯”实验
1、空杯
师问: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手托住未掉
2、玻璃杯装满水后倒置
师问: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不会掉下,是什么托住了它呢?方向如何?
结论1:大气存在压强
3、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结论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学生演示实验:喝牛奶比赛画图分析
学生喝牛奶喝完变瘪,为什么?
5、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确实存在,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结论3: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
6、学生分组实验
你能用下列物品做一个小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吗?
笔者尝试着用以上教学设计对《大气压强》一课进行分层教学后,发现阳光层学生原本经常出现学完了课堂主干知识后显得无所事事的现象有了明显好转,在以上课堂中,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任务探索当中去,尝试更大的突破,课堂时间利用率明显增高。而彩虹层的同学因为降低的难度要求,明显提高了其参与课堂的意愿,让他们跳一跳就能采到果子,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这样的课堂,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刀切”的不足,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充满学习动力,乐于追求科学真知的精神。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真正实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四、实施成效
通过“滚动走班制”分层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彩虹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阳光层学生也不再满足于现状,对学习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笔者在11月份对任教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卷的回收与统计,我欣喜地发现班中的学生喜欢科学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具体的理由见下表
分析上表不难发现,“分科滚动走班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切实改变各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分层教学模式下笔者的教能促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从而促进教与学的互应,使笔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都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们学习科学的情感态度在悄然改变,学习成绩也水到渠成的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分层教学实践的反思及优化》2016.10凌明.
[2]《新课程标准》(2011版).
[3]《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叶澜主编.
[4]《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滚动走班制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75-02
一、研究缘起
1.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
本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既有来自山里的学生,也有来自镇上的,还较大比例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更有不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背景,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日常生活经验感知方面都参差不齐。“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不仅在智力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也很大。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对学优生注重知识的加深,拓宽,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学困生,可以在讲课上放慢速度,适当降低难度,提供多种方式的帮助。
2.基于课堂需求矛盾的分析
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而导致的个体接受能力不同,因而出现了“学习需求矛盾难以调和。在相同的学习任务面前部分学生明显吃不饱,完成任务很快,有大量时间剩余,未能将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而后进生明显“吃不下”,长期而往的结果便是消化不良,未能透彻理解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很难达成,以至于主动学习能力越来弱,充满畏难情绪。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思考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呢?如何使课堂效益最大化呢?笔者尝试着在新课教学上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
早在2000年前我们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先生,已经意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提出了在育人时要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从而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这是最早有关分层教学的论述。
2.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对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认识上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会达到的水平,只是目前还表现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引导帮助。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将学生潜在的认识转化为现有的认知,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据此理论可见我们需从个体的潜在机及现有的差异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1.“滚动走班制”模式的设置
要使分层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的效果,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合理科学的进行层次的划分。笔者思考着是否可以这样操作:将所任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考试,然后依据成绩分成阳光层和彩虹层两个层次,这样固然简便可行但是却是静止的、单一的、很容易把部分容易上下波动的学生潜力给抹杀了,容易产生贴标签的现象,使部分彩虹层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希望,进而学习积极性明显削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负面情绪。而阳光层学生则容易滋生高枕无忧沾沾自喜的骄傲心理,学习主动性和钻研精神大不如原来。那么,怎样的分层会更有效呢?笔者尝试运用“分科滚动走班制”的方法进行分层。即以多次考试成绩按比例折算算出总分进行排列,避免出现以一次考试论英雄的弊端,在学科上将数学和科学两科进行捆绑,将语文和英语进行捆绑,分成阳光层、彩虹层两个层次,并且根据每月学生表现“能进能出”。如此大稳定,小调整的进行操作既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使阳光层的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彩虹层学生为了能进阳光也比以前更有学习劲头了。
2.“滚动走班制”教学内容的设置
世界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情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失,因材施教进行“分科滚动走班制”的分层教学,以下就是笔者以《大气压强》一课为例进行的教学:
《大气压强》阳光层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魔力引入
(巧设悬疑)
——疑 1.老师会变魔术你们信吗?
2.演示魔瓶、魔力、魔管三个实验
3、引出课题并书写 1、将信将疑
2、认真观察
填写学案 1、魔术引入
激发求知欲
2、构建猜想
为新课教学埋下伏笔
二引导聚焦
____导
1、演示覆杯实验
(1)空杯时纸片怎样?演示
(2)集气瓶中装满水后你们猜测一猜纸片会怎样?
演示
2、分析原理
设问:空瓶时瓶里真的没有任何东西了吗?
3、转动集气瓶
说明了什么?
4、展示大气压概念
5、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观察并建立猜想
2、得出有一个力把纸片拖住
——大氣压强
3、观察纸片
得出大气压强的方向 4、齐读
5、思考并填写学案 1、两次实验对比,瞬间激起学生思维,引发积极思考
2、将问题还给学生
——抛砖引玉
3、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习惯
4、突破重点
5、用类比法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互动探究
——议
1、屏幕展示液体压强
类比气体压强
2、请动手试一试滴管的使用
3、怎样可以吸起更多的液体?捏的动作改变的是什么?
4、用注射器时有什么动作要领?
5、“抽吸”的本质是什么? 1、思考回答
2、动手操作并思考
3、动手操作并思考回答
4、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5、1人上讲台演示喝牛奶 通过动手操作,能从大气压现象升华到大气压本质的认识
四解开悬疑
——拨
1、分析提示:确立对象→分析气压变化(形成气压差)→产生现象
2、引出马德堡半球实验 1、揭秘魔术
2、两名同学尝试拉开“皮碗” 1、首位呼应
让学生明白真正的魔力
——大气压
2、体验大气压
很大
五反思梳理
——理 通过今天的学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整理 学会梳理知识和科学方法两方面
六知识迁移
——练 1、在你生活中还有那些实例用大气压工作的
2、想一想:如何让瓶內的气球变大? 思考、讨论 学以致用
《大气压强》彩虹层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在第1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地球周围被大气笼罩着生活在海洋里的鱼被海水包围着收到水的压强,那么,处在大气里的物体收到压强吗? 思考并回答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降低难度,积极调动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覆杯”实验
1、空杯
师问: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手托住未掉
2、玻璃杯装满水后倒置
师问: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不会掉下,是什么托住了它呢?方向如何?
结论1:大气存在压强
3、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结论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学生演示实验:喝牛奶比赛画图分析
学生喝牛奶喝完变瘪,为什么?
5、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确实存在,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结论3: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
6、学生分组实验
你能用下列物品做一个小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吗?
笔者尝试着用以上教学设计对《大气压强》一课进行分层教学后,发现阳光层学生原本经常出现学完了课堂主干知识后显得无所事事的现象有了明显好转,在以上课堂中,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任务探索当中去,尝试更大的突破,课堂时间利用率明显增高。而彩虹层的同学因为降低的难度要求,明显提高了其参与课堂的意愿,让他们跳一跳就能采到果子,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这样的课堂,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刀切”的不足,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充满学习动力,乐于追求科学真知的精神。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真正实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四、实施成效
通过“滚动走班制”分层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彩虹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阳光层学生也不再满足于现状,对学习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笔者在11月份对任教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卷的回收与统计,我欣喜地发现班中的学生喜欢科学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具体的理由见下表
分析上表不难发现,“分科滚动走班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切实改变各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分层教学模式下笔者的教能促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从而促进教与学的互应,使笔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都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们学习科学的情感态度在悄然改变,学习成绩也水到渠成的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分层教学实践的反思及优化》2016.10凌明.
[2]《新课程标准》(2011版).
[3]《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叶澜主编.
[4]《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