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美”元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中的美育,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元素。教师应极力挖掘具体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教材,从数学中的符号教学、图形感知、解题策略等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充分感受到数学中的美,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感,引起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催化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贯穿、渗透美育,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致和乐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无一不渗透着美的教育。
  一、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本质美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因素,课改后新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神奇美、和谐美、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
  二、在情景教学中体现美感
  1.简洁美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冗长,学生记忆困难。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a + ( b + c ),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的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也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这样的表达,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记忆。
  2.神奇美
  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有一个数是:12345679,我们称它为神奇的“缺8数”。有这样一道题目: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81=( )。我们不难发现结果是: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81=999999999。多么奇特的答案。颇有一点“出乎意外”和“令人震惊”的意味,但它又能引起人们的赞赏与叹服。在这时教师就要合适的引导学生,这些数字特别在哪里,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的一种奇特的美。第一小题,12345679乘9的1倍,结果就是9个1;第二小题,12345679乘9的2倍,结果就是9个2;依次类推。
  3.形象美
  实践证明:凭借直观教学,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因此,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结合美
  结合美也是小学数学中的典型美,那什么是结合美呢?一个单纯的数学符号看不出有什么美,就如同一个“ ”号,单拿出来没有任何的意义,一旦跟数字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个小故事,这小小的符号瞬间就美了起来:在大海边,小乌龟在偷偷的哭,因为没人跟它做朋友,它觉得非常孤单,这一幕让海神看到了,在了解了原因后,海神送给了小乌龟一支“加号魔棒”。海神说有了这个就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小乌龟拿着魔棒在海边走着,海里的2只海豚跟5只鳄鱼都探出头来跟它打招呼,小乌龟数一数,它有7个好朋友了……这种魔法故事与数学知识点进行结合,一下子就让同学们产生了兴趣,也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5.生活美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物体的形状很美。比如说蝴蝶、奖杯等。为什么这些物体会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呢?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些形状有一种对称的美。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对称美是一种形态美,数学的对称美是侧重于形态的。德国数学家魏尔曾经说过“美与对称性密切相关”。对称,展示整体的和谐与平衡美。这一点应该让学生感受到。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未成熟,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把所要探索、发现的问题隐含在情境中,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那么问题解决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活跃。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把操作活动和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给名称再去摸出相应的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情绪体验,才能通过各种美的体验和品评鉴赏深化对美的形象認识与感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总之,数学活动中有许多美的因素。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达到教学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学好数学。
其他文献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源泉,能提出问题学习才具有动力。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问题的麻木习惯,这样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象经常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得到同仁的指正。  一、要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条件与空间  知识不是教会的,无论是知识经验的获得,还是智能的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培养,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因
期刊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美育用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世界,用美的规律塑造人的自身,促进学生扬善驱恶,求美贬丑,激情奋进。美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语言美,又能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教材中品悟意境,激发情感,教材、老师、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中,品悟意境、激发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运用语文教学从事美育。不仅有其独特的教育手段。而且有其独特的效果,使人不知
期刊
一、教学内容  认识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79页。  二、理论依据  (一)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数学课上积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以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图形的相关经验。新课标对学习方法上指出: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基本数学方法:分类思想,观察比较,归纳总结能方法。  (二)数学知识本身特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了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说明数学课不仅是学数学,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以图形美,提高小学生的兴趣  美,具有形象性,尤其是形式美,可以引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坚定从小学好数学的决心。例如笔者在《美丽的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把轴对称这个数学名词改变成一个优美的短语“美丽的图形”,并将这几个字用幼圆字体打印出来,然后分别添上不同的颜
期刊
母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语言,是我们从婴儿期就开始接触并自然习得或主动地去学习的一种语言。我们熟知它的各种用法和习惯,它是一个人学习其他的知识文化的基础。  而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教育学家提出了另一个词——迁移。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人们常常强调
期刊
一、整合教学内容的理论依据  系统论是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的重要理论依据。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它内部的要素,更取决于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具有良好结构的系统,往往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现行数学教材是用演绎法编写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和连贯性。如果孤立地看,每一部分内容都是重要的,是环环相扣的,似乎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却有主次之分、枝干之别。因
期刊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学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的难点,其原因就是小学生贪玩、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方法存在误区等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策略,与大家学习和探究。  一、把好“四”关  (一)把好数学兴趣关  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只有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的兴
期刊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教学过程中,一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探求、研究。那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心化为持久的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是语文教师应着力探讨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导激趣,引人入胜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导入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正如王斯妮所说: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话题。然而方言是大多数人最早接触的语言形式,其对于我们的影响也许是终其一生的,是真正的第一母语。客家方言作为兴宁客家地区学生的母语,因为其独特的语音特点,对客家学生在掌握正确的自然拼读法发音中存在极大的影响。  三年级教材中新增加的“Letters and sounds”这部分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当下流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