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 先文后语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网络新兴字“囧”在部分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语言中大量出现。目前,“囧”的使用已成为网络文化新风尚,并有从网络语言向现实口语发展的趋势。本文从追溯“囧”的历史来源出发,总结归纳了“囧”的用法,指出了以“囧”为代表的“翻新字”和“先文后语”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囧” 翻新字 先文后语
  
  一、引言
  
  “囧”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流行字之一,其使用人群主要为青少年网民,目前以网络使用为主,但是也有向现实生活口语发展的趋势。许多人以为“囧”是从现代网络文化中脱胎而出的一个生造字,是网络流行文化求新求异的产物,实际上,“囧”的出现最早可推究到甲骨文时代,但在而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其字义与同源字“冏”差别不大,人们选“冏”而舍“囧”,因绝少被人使用而归于沉寂。“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网络文化流行字是当代网络文化对“囧”进行再次解读并赋予其新义的结果。这种对文字翻新解读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囧”从网络视觉文化的文本传播到向现实生活口语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先文后语”的逆流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探讨。
  
  二、“囧”的出处和字义
  
  “囧”最早可见于甲骨文时代。在甲骨卜辞中,“囧”多作为地名,且多与“米”字同现。如“米囧”,“王往以众黍于囧”,“在囧……”。因此,推得“囧”当为仓廪一类之物;又因为卜辞“囧”正像窗牖之形因而后来引申为窗口通明的光明之义,但是在甲骨卜辞中“明”和“囧”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另有一说“囧”为祭名,通“盟”,即“要誓于鬼神”[1](P1009)。
  汉代许慎《说文•囧部》中对“囧”的释词:“囧,窗牖丽廔,闿明也。”把它作为一个象形字,像窗口通明,引申为有光貌,意思是“光明”。“囧”字后来衍生为“冏”。古代有词“冏冏”表示光明,如韩愈《秋怀》:“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和最新版的《新华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囧”,而是以“冏”代“囧”,可以说,“囧”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归于沉寂。最近“囧”字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之势。然而,现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囧”却完全脱离了它本来的意义。“囧”在网络上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说起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Orz”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2004年在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次文化。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是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中国台湾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在网络文化中,“囧”的内小“八”字被视为眉眼,“口”被视为嘴。它的内涵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而在失意体前屈文化中,它的作用是前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或者用来形容一个人变态猥琐(“囧”这个字的表情)。
  
  三、“囧”的用法
  
  从网络上对“囧”的使用可以看出,“囧”主要作形容词和动词,可以在句中充当多种句子成分;从使用频率上看,以形容词出现的情况最多。
  1.形容词:
  (1)女生跑步的时候很囧①。
  (2)《铁甲突击》史上最囧游戏视频_TOM游戏
  (3)《功夫熊猫》超囧字幕
  (4)奥运囧图大全(组图)
  (5)2008年风尚大典上造型最囧的十大明星
  (6)午门囧事
  (7)很囧的山寨DV机电视广告
  (8)最新囧语10句
  (9)非常囧的说!! 囧到家了
  2.动词:
  (10)囧客服务器自囧中……请稍候访问:)
  (11)先囧下 不进球,就囧给你看
  3.动词和形容词混用
  (12)虽然不想,但囧还是成为了我的口头禅。于是每天就在“我囧了”或者“真囧”或者“囧”中度过……也许是念叨成真了,反正就真的很囧。但是到底在囧什么却不知道。
  从以上用法可以看出,“囧”用作形容词时多表示“糗”“出丑”“变态”“奇怪”“不可理解”“怪异”等意思,作动词时有表示“出糗”“做怪相”等意思,这是一种相当幽默、新颖的表达方式。一个“囧”字往往涵盖了许多意义,可谓“一言难尽”,它不是简单的“糗”,也不等同于另一网络新词“雷人”,而是多种词义的聚合。与“糗”和“雷人”不同的是,前二者的表达方式直截了当,而“囧”则更多依靠其象形特征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以图形化的符号性特点含蓄委婉地表达意义。在不同语境背景下的“囧”意义也往往有差别,听话人或接受者可以从中细细体味出许多内涵。并且网络交流双方也对这种“只可意会不易言传”的表达方式乐在其中,这也是网络流行语模糊性、娱乐性的一个特点,因此,目前已经成为网络用语的新风尚。
  许多网民表示,当面对一件比较突然、匪夷所思、难以接受的事情又无言以对时,也常常把“囧”当作语气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由此看来,“囧”的发展有进一步虚化的趋势。
  
  四、“囧”字所代表的“翻新字”
  
  新词新语的创造机制无非以下四种:为新事物造新词、旧词赋予新义、词义褒贬转化、外来语音译或意译新词。从这一划分点出发,“囧”应归属于旧词赋予新义这一类,也可以看作是新兴网络文化积累下的一种翻新字。正如上文所述,“囧”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后来并没有进入汉语常用词汇而是归于沉寂,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最近一段时间“囧”的意义被翻新,才再度活跃在网络语言中。
  以“囧”为代表的网络翻新字出现的原因何在?
  首先,“语言学专家认为,汉语最具特点的是其‘观物取象’的具象思维模式,即运用相应的具象使概念生动可感并有所依托,具有重意轻音的虚实感和以形写意的写意性,而不习惯从认识事物包含的所谓理念去建立抽象的法则。”[2](P152)中华民族具有发达的具象思维,所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向是: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从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总之,汉字在向抽象化发展。而网络语言的直观形象正是网民表象思维的体现。“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信息编码的过程有两种方式:言语的和表象的,表象编码适合于形象的具体的信息,它编码和激活较快,联想强度较高。”[3]当代青少年生长在一个“读图时代”,伴随其成长的是卡通、动漫、电视、电脑、网络、电子游戏等,所有这些都表现为大量的视觉图像信息,而相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信息以及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信息则有所减少。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网民,在网络上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象形文字”——这就是视觉符号化新词“囧”。
  其次,回顾早期汉字发展的历史,由于书写材料质地坚硬、文字笔画繁琐,导致了书写效率低下,所以人们崇尚书写言简意赅的文字,只记录关键词或者短句。这应该是文言文简洁凝练的原因之一。受网络客观环境的制约,网民们不能漫无边际地发表长篇大论,同时网络文化也是一种快餐文化和休闲文化,崇尚简练、直接、随意、形象的表达方式。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语言与古代文言文的应用功能是契合一致的。而象形表义字“囧”的出现正切合了形象直观、含蓄隽永的语言表达风格,一看即懂,令人不禁莞尔。“复杂性是新事物被理解被运用的相对难度越小,人们对新事物的肯定倾向就越强烈;相反,难度越大,否定趋势就越明显。”[4]
  再次,网络这种平面化传媒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当人们用汉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快感。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
  
  五、“囧”字所代表的“先文后语”现象
  
  众所周知,文字的产生比有声语言要晚得多。由于社会的发展,有声语言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不能将声音承载的信息量传达到远处并把它在时间上固定下来,这时,文字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性交际手段就应运而生了: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主要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并长久保持,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先语后文”现象。
  而“囧”字的出现正是这一传统“先语后文”现象的逆流。因为一开始“囧”正是以象形化符号性质的网络新兴字重新出现在网络语言中的,由于图案性强,这类图符文字便首先在网络媒体的视觉平台中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人们最初接触、认识到的这个“囧”字是从网络中得来的,在多次的视觉信息接收中,慢慢开始对“囧”字了解、熟悉,进而有了把“囧”从现实文字向口语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从笔者所做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说“囧”的被调查者,都是先在网络上看到“囧”这个字,然后才在现实生活的口语中使用的,这也正是“囧”字所代表的“先文后语”现象的体现。
  
  注 释:
   ①本文中有关“囧”的语料现象全部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3]冯若春.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4]祝耸立,高翔.解读网络语言[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陈中钰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
其他文献
摘 要: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经常会混淆表示愿望、意志的“要”和作为能愿动词的“想”。二者的差异在于:句法上,“要”和“想”与其后面的谓词性成分构成述宾结构,且“要”具有肯定和否定不对称的现象。语义上,二者都具有表“欲”的语义特征,但“要”具有定量性和动态性,而“想”具有非定量性和静态性。语用上,一般下级对上级用“想”,上级对下级用“要”;“想”有商量、征询意见的意味,“要”则侧重表达自己的意志
期刊
一    在备课《风筝》时,理清文章“写什么”较容易,但理清文章“怎么写”却一直萦绕在笔者的头脑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旗帜性人物的鲁迅,写作此文时一定有他匠心独运之处。通过反复研读课文,笔者发现了“妙用对比”这个“文眼”。  (一)词语对比  傲然—悲然 嫌恶—赞成  不爱—喜欢 跳跃—瑟缩  惊呼—惊惶 轻松—沉重  温和—寒威 笑着—悲哀  恍然大悟—全然忘却  严冬肃杀—春风荡漾  在教学
期刊
摘 要:“致使”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而致使动词是其最核心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有六个单纯致使动词,分别是“使、令、让、叫、给、要”。本文运用Givón的六个语义控制参数对这六个单纯致使动词进行了应用分析,得知这六个致使动词的语义控制紧密度成递减顺序。  关键词:语义控制参数 致使 单纯致使动词    单纯致使动词是指专门表示致使意义的动词。现代汉语中有六个单纯致使动词,分别是“使、令、让、叫、
期刊
摘 要:在生成语言学中,X'-理论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并处在发展完善之中。本文从其发展的角度,描写了X'-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整理出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说明生成语言学一直在用经济原则探究语言的本质。  关键词:X'-理论 Larson壳 vP壳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TG)的诞生。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和变
期刊
摘 要:“不A不B”与“没A没B”两种格式都是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相袭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结构,使用频率较高。本文通过对否定副词“不”“没”与形容词、动词结合的语义特征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形容词(形素)、动词(动素)分别嵌入“不A不B”与“没A没B”格式后在语义关系方面的异同之处,并找寻了两种格式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不A不B 没A没B 语义 比较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否定范畴一直
期刊
摘 要:陆俭明(2003)提出“NP+的+VP”结构中“的”具有名词性特征,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本文首先根据“NP+的+VP”的特点,把该结构扩展到“XP1+的+XP2”结构,并用排除归纳法证明“的”在这一结构具有名词性的原因,同时对“的”名词性特征的来历做了解释。接着把“XP1+的+XP2”结构类推到几种内部没有语义关系的结构,进一步证明“的”的名词性。“的”字结构说突破了汉语语法研究中形式与意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其他句子成分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将“差点没”表肯定的句子和表否定的句子与“差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差点没”表肯定语义时,“没”同时向前后两个方向进行修饰,而表否定语义时,“没”则是单向的否定,同时还发现,有时“没”的这两种作用区分得并不是很明确,“差点没”的语义结果从否定到肯定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双向修饰 语义整合 双向整合    一、引言    “差点没”,同一个结构
期刊
摘 要:“好”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前构成“好+VP”结构。读上声的“好”在“好+VP”结构中表达“便于、宜于”“可以、值得”和“容易”等意义。读去声的“好”在“好+VP”结构中可以表达“某种情况容易发生”(VP受“好”的修饰),也可以表达“喜欢”(VP是“好”的宾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同样的“好+VP”结构形式有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好” 句法结构关系 语义指向 多义 歧义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赵新、李英等主编的《阶梯汉语·中级精读》精选语料内容,适应学生口味,具有实用性、趣味性、通用性和持久性;改写语料文字,控制生词数量,对教材使用者的语言技能进行了明确的量化定位,限制课文长度,使之逐册增加,用中级词和常用词语替换超等级词和超纲词,提高生词重现率;练习目的明确,训练形式丰富,练习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练习能够满足训练需要。了解学生需求是该教材编得比较好的内在依据。  关键词:汉语
期刊
摘 要:梗摄元音在东南方言中是一个a、e、i、的系统,其中a、e、i是同源层次,这一点可以从汉越音的梗摄元音得到印证,是异源层次, i、保存于文读音,而a(e)保存于白读音。汉越音保存了一个完整的梗摄异读系统,体现出了梗摄a→e→i的前高化演变道路,而且a、e元音都保存在古汉越语中,是相对于i元音的白读音。梗摄韵母a→e的演变历程开始于上古时期,而梗摄前高化的历程,至少在中唐前就已经完成。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