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对乔伊斯短篇小说《阿拉比》的研究集中于主题研究,对小说中叙述技巧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叙述学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乔伊斯;阿拉比;叙述学;自然化
作为乔伊斯的早期作品。长期以来对《都柏林人》的评论集中于主题与人物形象的讨论,而对叙述技巧的评论往往辄止于“顿悟”手法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是乔伊斯将技巧掩饰的太深,以至叙述技巧很自然的融合在小说之中。雷蒙德·卡佛曾经将契诃夫告诫年轻作者的名言“不要玩弄蹩脚的花招”修改为“不要玩弄花招”。①契诃夫强调的重点是技巧的隐蔽性,卡佛则在隐蔽性的基础上强调技巧运用的自然化。《都柏林人》的第三篇《阿拉比》就是技巧隐藏与自然化的代表作。
从单纯的故事情节来看,《阿拉比》所要讲述的故事十分简单。一个少年幻想破灭的过程,将这个没有悬念的故事讲好势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时叙述技巧的运用就变得至关重要。
罗兰·巴特在《叙述结构作品分析导论》中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的社会通常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地将叙述作品语境的编码掩盖起来。譬如,为即将开始的叙述作品制造一个自然情景作为起因……以此使作品显得真实自然……”②这代表了自福楼拜以来现代小说艺术追求的一种倾向,在《阿拉比》中这种技巧的隐蔽与自然化是通过“卫星”事件(satellites)与“核心”事件(kernel)③的巧妙转换来完成。
在《阿拉比》中,人物的出现方式就是“卫星”事件(satellites)与“核心”事件(kernel)巧妙转换的绝佳代表。下面,我们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依次考察教士、主人公、叔叔、曼根姐姐的出场方式。
1、教士(死去的房客)。在《阿拉比》中句与句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从小说的开始这种句与句的连接就一直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从第一句中北里奇蒙德街一头是不通的,平时很寂静,很自然的引出后面一句街尽头无人居住的两层楼房,再联系到其他住房自以为有像样的住户,于是下段中死去的房客很自然的出现了。当“核心”事件似乎在叙述街头的寂静时,其他住房自以为有像样的住户这一“卫星”事件,却为下一段中的“核心”事件做好了铺垫。正是这种距离的保持适当使得小说一直以平稳的步伐前进,以致小说中各个关键点似乎都是很自然的出现。
2、主人公。《阿拉比》采用了第一人称回忆式的叙述角进行叙述。在文本中,会出现两种声音——叙述者与主人公,并且会存在主人公与叙述者抢夺话筒的情况。两者的区别在于,叙述者的声音更为成熟冷静,而主人公的声音则更带有少年的活泼与幻想。在第一段结尾处出现了拟人的修辞方式:“街上其他房屋仿佛自以为有像样的住户,而沉下褐色的脸,互相凝视、”④毫无疑问,这是主人公的活泼的声音。在到达这一拟人之前,先是通过句与句的自然连接,引出“在街尽头有一幢无人住的二层楼房,跟一块方地上比邻的房子隔开着。”将重点锁定在无人住的二层小楼上,以减轻后一句对其他房屋的描写的所承担的叙述压力,为了更低程度的降低叙述压力,主人公的声音出现在了一个拟人修辞中。在下一段中,主人公的声音更加明显,仍然是使用间接的方法。在一、二段中,“核心”事件是叙述从前的房客,而在“卫星”事件中主人公的声音则在不断增强。
3、叔叔。在第三段中,叙述进行到了一半,当我们跟随着主人公憋着气终于从“满是马粪的马厩”折回到街道时,迎接我们的是从厨房窗中透出的灯光。于是“假如我叔叔正拐过街角,我们便藏在暗处,直到他安抵家中”的假设是那么的自然。在这里,叔叔出现在了一个假设中。
4、曼根姐姐。“假如我叔叔正拐过街角,我们便藏在暗处,直到他安抵家中”的假设是那么的自然,足以欺骗所有的读者,实际上下面的一句的假设才是重心点所在,曼根姐姐终于即将千呼万唤始出来。叙述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进行,但是如果没有第一个假设,曼根姐姐的出现则显得稍微有一点点的刻意,之前的假设作为天平的一端,与另一端曼根姐姐的出现的假设正好达到一种表面上的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如此的分毫不差,“我”担心被可能正在回家路上的叔叔抓回家和曼根担心被姐姐叫回去吃饭那么自然的联系在一起,似乎重点落在“我们”担心被家人叫回去。于是“我们”都躲在了暗处,有足够的假象足以让读者误以为曼根的姐姐和主人公的叔叔是同样的角色,但这种想法在第三段的末尾被打断了,“我则靠着栏杆望着她。她一移动身子,衣服便摇摆起来,柔软的辫子左右摇动。”小说第一次出现了对人物感官上的描写。虽然在开头我们就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但是另一端的人物的出现时间却远远的超出我们意料,悬念在这一个以另外一种更高级更隐藏的方式出现。
在《阿拉比》中,人物并不是直接的出现,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引出,房客的出现建立在第一段的基础之上,主人公的声音出现在拟人修辞中,叔叔出现在假设中,曼根姐姐出现在假设之后的另外一个假设中。在这里,不仅存在着普遍的叙述自然化的追求,在自然化背后,也有所強调,主人公与曼根姐姐出现的隐蔽度就明显高于房客与叔叔。这种在“卫星”事件与“核心”事件巧妙转换在小说中频繁的出现,使得“核心”所遭受的叙述压力减轻,避免了“核心”事件直接出场造成的突兀,使得文本流水般有机结合起来。
注 释:
①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86.
②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4.
③按照赵毅衡所说,查特曼的“核心”事件大致相当于罗兰巴特所言“核心单位”,“卫星”事件大致相当于“催化单位”、“标示体”、“信息体”。参见《世界诗学大辞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346.
④本文中引用的《阿拉比》译文采用宗白译本(乔伊斯《都伯林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并结合英文版(James Joyce,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and Dubliners ,New York: Barnes&Noble Classics,2004.
关键词:乔伊斯;阿拉比;叙述学;自然化
作为乔伊斯的早期作品。长期以来对《都柏林人》的评论集中于主题与人物形象的讨论,而对叙述技巧的评论往往辄止于“顿悟”手法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是乔伊斯将技巧掩饰的太深,以至叙述技巧很自然的融合在小说之中。雷蒙德·卡佛曾经将契诃夫告诫年轻作者的名言“不要玩弄蹩脚的花招”修改为“不要玩弄花招”。①契诃夫强调的重点是技巧的隐蔽性,卡佛则在隐蔽性的基础上强调技巧运用的自然化。《都柏林人》的第三篇《阿拉比》就是技巧隐藏与自然化的代表作。
从单纯的故事情节来看,《阿拉比》所要讲述的故事十分简单。一个少年幻想破灭的过程,将这个没有悬念的故事讲好势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时叙述技巧的运用就变得至关重要。
罗兰·巴特在《叙述结构作品分析导论》中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的社会通常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地将叙述作品语境的编码掩盖起来。譬如,为即将开始的叙述作品制造一个自然情景作为起因……以此使作品显得真实自然……”②这代表了自福楼拜以来现代小说艺术追求的一种倾向,在《阿拉比》中这种技巧的隐蔽与自然化是通过“卫星”事件(satellites)与“核心”事件(kernel)③的巧妙转换来完成。
在《阿拉比》中,人物的出现方式就是“卫星”事件(satellites)与“核心”事件(kernel)巧妙转换的绝佳代表。下面,我们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依次考察教士、主人公、叔叔、曼根姐姐的出场方式。
1、教士(死去的房客)。在《阿拉比》中句与句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从小说的开始这种句与句的连接就一直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从第一句中北里奇蒙德街一头是不通的,平时很寂静,很自然的引出后面一句街尽头无人居住的两层楼房,再联系到其他住房自以为有像样的住户,于是下段中死去的房客很自然的出现了。当“核心”事件似乎在叙述街头的寂静时,其他住房自以为有像样的住户这一“卫星”事件,却为下一段中的“核心”事件做好了铺垫。正是这种距离的保持适当使得小说一直以平稳的步伐前进,以致小说中各个关键点似乎都是很自然的出现。
2、主人公。《阿拉比》采用了第一人称回忆式的叙述角进行叙述。在文本中,会出现两种声音——叙述者与主人公,并且会存在主人公与叙述者抢夺话筒的情况。两者的区别在于,叙述者的声音更为成熟冷静,而主人公的声音则更带有少年的活泼与幻想。在第一段结尾处出现了拟人的修辞方式:“街上其他房屋仿佛自以为有像样的住户,而沉下褐色的脸,互相凝视、”④毫无疑问,这是主人公的活泼的声音。在到达这一拟人之前,先是通过句与句的自然连接,引出“在街尽头有一幢无人住的二层楼房,跟一块方地上比邻的房子隔开着。”将重点锁定在无人住的二层小楼上,以减轻后一句对其他房屋的描写的所承担的叙述压力,为了更低程度的降低叙述压力,主人公的声音出现在了一个拟人修辞中。在下一段中,主人公的声音更加明显,仍然是使用间接的方法。在一、二段中,“核心”事件是叙述从前的房客,而在“卫星”事件中主人公的声音则在不断增强。
3、叔叔。在第三段中,叙述进行到了一半,当我们跟随着主人公憋着气终于从“满是马粪的马厩”折回到街道时,迎接我们的是从厨房窗中透出的灯光。于是“假如我叔叔正拐过街角,我们便藏在暗处,直到他安抵家中”的假设是那么的自然。在这里,叔叔出现在了一个假设中。
4、曼根姐姐。“假如我叔叔正拐过街角,我们便藏在暗处,直到他安抵家中”的假设是那么的自然,足以欺骗所有的读者,实际上下面的一句的假设才是重心点所在,曼根姐姐终于即将千呼万唤始出来。叙述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进行,但是如果没有第一个假设,曼根姐姐的出现则显得稍微有一点点的刻意,之前的假设作为天平的一端,与另一端曼根姐姐的出现的假设正好达到一种表面上的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如此的分毫不差,“我”担心被可能正在回家路上的叔叔抓回家和曼根担心被姐姐叫回去吃饭那么自然的联系在一起,似乎重点落在“我们”担心被家人叫回去。于是“我们”都躲在了暗处,有足够的假象足以让读者误以为曼根的姐姐和主人公的叔叔是同样的角色,但这种想法在第三段的末尾被打断了,“我则靠着栏杆望着她。她一移动身子,衣服便摇摆起来,柔软的辫子左右摇动。”小说第一次出现了对人物感官上的描写。虽然在开头我们就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但是另一端的人物的出现时间却远远的超出我们意料,悬念在这一个以另外一种更高级更隐藏的方式出现。
在《阿拉比》中,人物并不是直接的出现,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引出,房客的出现建立在第一段的基础之上,主人公的声音出现在拟人修辞中,叔叔出现在假设中,曼根姐姐出现在假设之后的另外一个假设中。在这里,不仅存在着普遍的叙述自然化的追求,在自然化背后,也有所強调,主人公与曼根姐姐出现的隐蔽度就明显高于房客与叔叔。这种在“卫星”事件与“核心”事件巧妙转换在小说中频繁的出现,使得“核心”所遭受的叙述压力减轻,避免了“核心”事件直接出场造成的突兀,使得文本流水般有机结合起来。
注 释:
①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86.
②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4.
③按照赵毅衡所说,查特曼的“核心”事件大致相当于罗兰巴特所言“核心单位”,“卫星”事件大致相当于“催化单位”、“标示体”、“信息体”。参见《世界诗学大辞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346.
④本文中引用的《阿拉比》译文采用宗白译本(乔伊斯《都伯林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并结合英文版(James Joyce,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and Dubliners ,New York: Barnes&Noble Classic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