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课改路上的热门话题,追求高效语文课堂成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新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中,走过了这样一条教改之路:从“低效课堂”到“有效课堂”,再提升到“高效课堂”。其自身发展说明了课堂教学没有完美,只有日臻成熟。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首先要解放思想
  当今教育,正值盛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春天,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因此,时代呼吁教师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思想解放不彻底,不相信学生,放不开。课堂上,教师常与学生角色错位,以至越俎代庖,包办一切逼学生就范。看似闹闹热热的一节课成了昙花一现,学生收效甚微。如何解放呢?一句话,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把高效课堂视为信任课堂,把学生从貌合神离的“满堂问、满堂读”中解放出来,把自己的几十号学生视为“臭皮匠”,呵呵,我们教室里就会有一大群诸葛亮(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解放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动起来不再依赖老师。把课堂视为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个个“出彩”。
  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以精心备课为基石
  《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课堂要高效,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是奠定高效课堂之基石。
  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时既要吃透教材,又要科学地重组教学内容,大胆地“活用”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更要“吃透”学生,“吃透”学情,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有效预设。宏观到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和活动设计等,微观到导入语设计、课堂提问、环节过渡以及帮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等。所以说,课前备课是一次与实际教学的反复对话,它不是以物化的備课笔记来衡量备课是否完成,而是看备课是否形神兼备,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三、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以精彩的师之“导”为核心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教学的高效不在于“讲”得精彩,而是“导”得精彩。怎样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呢?个人认为,除了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适时的相机点拨、评价外,还要注重创设学习氛围,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捕捉契机促进课堂精彩生成。
  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老师要有亲和力,运用小故事、动听的音乐、生动的课件、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民主、宽松、融洽、坦然、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学生主动地介入学习过程中去,自主学习、思考、探索,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无所顾虑,在乐学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在互动和谐中产生共鸣。我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特有的南国风光和珍奇的海洋物产,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
  2、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老师们组织教学的常用手段。小组合作不是花哨无内涵的学习形式,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首先要建立好学习小组,划分小组要保证各小组学习能力均衡。其次重点培训小组长,他们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再次,分组讨论时,分配的任务明确具体,人人参与,各有其责,让每个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检查到位,及时评价,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有效的手段。
  3、捕捉契机促进课堂精彩生成。课堂不是一层不变的,不是教师拿着教材走教案,而是充满了未知的变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生与师,生与生,生与文本碰撞出来的思维火花,捕捉稍纵即逝的课堂契机,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促进课堂精彩生成。如教学《小英雄雨来》,当大家为雨来英勇斗敌而慷慨激昂,被鬼子拉去枪毙而义愤填膺时,有人质疑“日本鬼子为什么不在屋子里就把雨来枪毙,而非把他拉到河沿上去呢?”老师抓住这一闪光的“生长点”,没有按事先的预设教学,而是展开讨论鬼子为什么要把雨来拉到河沿上去枪毙?有人说是鬼子多此一举,有人说这是杀一儆百,有人说这是鬼子的阴谋,杀雨来是假,引李大叔出来活擒是真。有人联系上下文明白了文章开头写“雨来的游泳技术高”,自然就有敌人枪口下脱险的情节安排了。视学情即时生成,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收到教学之高效。
  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要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一节课是否高效、成功,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教学任务完成多少,而是看学生互动的参与度、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思考,放手课堂,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去做,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听于教师的结论,不局限于教材的束缚,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讨论,学生教学生,学生问学生,学生带学生,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学《五彩池》,我这样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写一则广告,向别人宣传五彩池。学生的广告词五花八门:“人间瑶池哪里有,四川松潘五彩池”;“今年放假去哪里,要去就去五彩池”;“你想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吗?你想解除工作中的疲劳吗?请去——五彩池”……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展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的自信,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就会高起来。
  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高效时,我们的教改才是成功之改,双赢双收之改。我们相信: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成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边风景独好!
  参考文献:
  1、李云会.教育研究与教师成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96).
  作者简介:周浩然 (1971--),男,四川大竹县人,大专,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谈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承,但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有效物理课堂的教学,首先取决我们老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我们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括对人对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不只是创造力的教育或创造精神的教育,而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健全人格,在抓好基础性学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具体来说,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美统一。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学校的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坚决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教师语言艺术。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的教师的一种共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想说,越来越不会说。高举着的小手消失了,抬头直视的目光不见了,抢着回答问题的的激情没有了。究其原因,主要心理作用,认为积极回答问题“爱表现,抢风头”恶性循环直接造成口语表达能力差,表现为:一是口语词汇贫乏,用语不准确,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平铺直叙,缺少感情色彩;二是缺乏条理性,要表达意思时不懂得分别阐述,啰嗦没有条理,思路混乱,甚至语无伦次;三
初中物理新课标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对实验进行探究性研究。  而在实际授课中,我发现在做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时,由于光线,角度,距离,上课状态等原因,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实验中得出有效结论,或无法观察到实验中的一些细节操作。而分组实验也往往局限于中考实验项目,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在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的同时,也让学生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家庭小实验,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来做
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