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即能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获取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故事情境
  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如果将数学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就能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才能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我就给学生讲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到:一个盲人把大象的耳朵当作扇子,一个盲人把大象的尾巴当作绳子,一个盲人把大象的腿当作柱子,一个盲人把大象的身体当作墙时,孩子们听得哈哈大笑。“你们知道这几个盲人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吗?”学生齐答:“是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对!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就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站在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二、创设悬念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索,才能鼓励学生去质疑、释疑,产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的欲望。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的6的递加算式要求学生口算。刚开始,学生还能很快说出6 6=12,6 6 6=18,6 6 6 6=24……后来,学生口算的速度越来越慢,随着相同加数6的个数不断增加,有的学生傻眼了:“这怎么口算呀?”看着他們着急的神情,我胸有成竹地说出了得数,令学生惊讶不止。“老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你们想知道我的法宝吗?”当学生们用好奇的目光投向我时,我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我点燃。“想知道秘密吗?那就跟我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于是,我创设的“情境”为学生顺利地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知的桥梁。
  三、创设操作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由此可见操作与思维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创设操作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自主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即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后,我引导学生用手中各种形状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其他分数。学生操作后反馈:“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六分之一”、“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八分之一”、“我用圆形的纸片折出了十二分之一”、“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十六分之一”等等。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个个新的分数在学生自己的手中诞生了。
  四、创设竞争情境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小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乘、除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反复的练习,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我想到了在练习中创设竞争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笔算乘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小组接力赛“摘苹果”。先说明比赛规则,然后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令下,各组每个接到苹果图片的学生,认真计算并填写好卡片上的一道竖式,做后立即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必须同心协才能力争第一。整个“竞争情境”气氛热烈,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创设这样的情境即给学生提供了熟练掌握笔算乘法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情境创设,适时积极地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从事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情境中激趣、诱思、悟理。只有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
其他文献
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且喜动,根据这一特点,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活而有序,序中求知呢?下面我就如何上好低年级数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巧导入,激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如此,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提高课堂质量有着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巧导入,来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生物教学理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实质正是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育  一、实施生活化教育的意义  生物教育过程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能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因此,可以说,生物教学生活化既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思路下,学生“配角”现象普遍存在,影响英语教学效率。而 “换位思考”法即教师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来思考问题,来了解学生课堂中出现脱节的现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以重视课堂导入、课外注重双向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学生“配角”现象的问题,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配角 换位思考 英语课堂 情感交流  一、学生“配角”现象  1.定义  所谓学生配角现象,可以从字面理解,学生在课堂中没有体现
摘 要人们对于幽默的功效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答案,那就是:带来快乐。幽默可以是令人发笑的文字,可以是给人带来快乐的语言,也可以是与人相处的智慧。教学幽默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教学幽默是每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幽默  中图分类号:G424.21,I276.8文献标
【摘要】作者针对加强年级团队合作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年级团队合作管理特点,并对加强年级团队合作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现代年级团队合作管理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正在逐渐扩大,招生数额不断增加。这种扩大招生带来的师资匮乏、经费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教育领导者及教师们面前,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
【摘要】新课程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而其中的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两个有效向度。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把握教学节奏,适时“留白”,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做学习的主人,全
【关键词】劝退开除失望希望  “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激励和鼓舞”, 这句话已记不清在什么地方抄下来,但每当打开笔记本看到到这句话时,我心中常常产生一种特异的感慨。在学校工作已有二十六年,担任副校长已有十几年,在分管政教也有多年时间,亲手办理被劝退、开除的学生已数不清,由于处理不当,造成学生、家长伤感的情况也不少。每当看到学生垂头丧气、家长绝望无奈地走出校门时,总觉得对不起学
【摘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校课堂幸福课堂阳光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效课堂提出“教育必须体现生命的狂欢。我县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校推行的生本课堂下的高校课堂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灵活教学,寓教于乐,利用简洁、明快、风趣的言语营造气氛, 利用游戏、歌曲稳定兴趣,尊重孩子,重视自我表现,激发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可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摘要:卢梭的《爱弥儿》是他的教育代表作,但却并不是其教育思想的全貌,他在写成《爱弥儿》这本著作的前后,又撰写了两个论及教育的著作,其分别是《论政治经济学》和给波兰政府规划的方案,“在这两本著作中卢梭变身国家教育论者,强调国家要狠抓教育,办好学校,树立振兴国势的牢固基础,这就和《爱弥儿》在思想理念上差距很大。在《爱弥儿》这本主要阐述教育课题的著作中,不曾提到国家掌控教育领导权,却反复论证家庭是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