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在生存、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越发突出。“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当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现状、教育现状以及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生活状况不如人意
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所以才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如若不然,他们当然也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开支方面很节约。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这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二)安全存隐患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由于这些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一般只是粗放型的,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上,更重要的心理需求与发展则往往被忽视,这就使家庭监护的覆盖面不到位,同时和学校监护也无法协调起来,从而使留守儿童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由于溺水、触电、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
(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四)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在学习中缺少父母的帮助,并且在这个年龄段本身就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大多数人都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10%,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同时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学困生,对他们的教学态度不是很认真。而留守儿童自身对学习和生活也缺乏热情、进取心、自学性不强,有厌学情绪且成绩起伏性较大,成绩不够稳定,时常有拖拉作业、逃课等现象发生。
二、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我们也许会有希望再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于此,我有以下几点策略:
(一)给留守儿童多一分关爱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要从内心关爱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举动倍加关注,经常与他们交流,使教师成为值得留守儿童信任的朋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我们教师只要有诚挚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耐心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
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作为教师,就应该像朋友一样去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想其所想、晓之以理,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三)搭建心靈的桥梁。
作为班主任,应当主动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敦促家长尽量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有条件的还鼓励他们进行电脑视频,以此来沟通感情,拉近了家长与留守儿童的心灵距离。此外,学校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思念、理解与问候。在这样的活动之前,班主任要向学生讲解他们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让他们懂得自己的安逸是由父母艰辛的付出而得来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
(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爷爷奶奶的监管不到位,自制力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会动手打架,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从当地派出所请来专家为留守儿童开展一到两次的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作为班主任,我还会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学生如何自我保护,并从电视、报纸、网络上搜集一些案例,讲给他们听,引起他们的警戒,从而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
总之,在农村家庭功能不健全、家长教育素养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要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提高监护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老师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也是他们思想道德进步的引导者,更是他们生活的保护者。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生活状况不如人意
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所以才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如若不然,他们当然也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开支方面很节约。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这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二)安全存隐患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由于这些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一般只是粗放型的,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上,更重要的心理需求与发展则往往被忽视,这就使家庭监护的覆盖面不到位,同时和学校监护也无法协调起来,从而使留守儿童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由于溺水、触电、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
(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四)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在学习中缺少父母的帮助,并且在这个年龄段本身就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大多数人都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10%,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同时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学困生,对他们的教学态度不是很认真。而留守儿童自身对学习和生活也缺乏热情、进取心、自学性不强,有厌学情绪且成绩起伏性较大,成绩不够稳定,时常有拖拉作业、逃课等现象发生。
二、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我们也许会有希望再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于此,我有以下几点策略:
(一)给留守儿童多一分关爱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要从内心关爱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举动倍加关注,经常与他们交流,使教师成为值得留守儿童信任的朋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我们教师只要有诚挚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耐心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
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作为教师,就应该像朋友一样去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想其所想、晓之以理,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三)搭建心靈的桥梁。
作为班主任,应当主动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敦促家长尽量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有条件的还鼓励他们进行电脑视频,以此来沟通感情,拉近了家长与留守儿童的心灵距离。此外,学校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思念、理解与问候。在这样的活动之前,班主任要向学生讲解他们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让他们懂得自己的安逸是由父母艰辛的付出而得来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
(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爷爷奶奶的监管不到位,自制力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会动手打架,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从当地派出所请来专家为留守儿童开展一到两次的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作为班主任,我还会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学生如何自我保护,并从电视、报纸、网络上搜集一些案例,讲给他们听,引起他们的警戒,从而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
总之,在农村家庭功能不健全、家长教育素养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要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提高监护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老师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也是他们思想道德进步的引导者,更是他们生活的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