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常的考试和高考评卷中,笔者发现相当部分考生在文综问题上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审题不清的关键因素就是对题目中常用词语的含义不求甚解。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审题和答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历史问答题中的常见词语做一番试解,仅供参考。
一、情况、状况题
情况和状况都指情形,因此两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如:简述美国对华援助状况(包括贷款和租借、关键年份援助增加),简述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外传情况(包括发明、外传经过与地区、作用影响等)。
二、变化、趋势题
变化和趋势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情况,一般答成“从……到……”或“由……到……”。如:概括从春秋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从分散到整合);10到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先进转为落后)。趋势是指文物发展的动向,一般答成 “不断……”。如: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我国经济重心的趋势(不断南移),当今南北经济发展的趋势(差距不断扩大)等。
三、简述、综述、概述(括)题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答题不必过长。如:简述晚清中美文化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从洋务运动开始,先后多批学生到美国留学;许多人学成回国成为杰出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在高考中综述题并不多见,更多采用简述作提示语,综述题一般属于综合题,要求叙述多个事件,材料相对分散,答题也须高度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如:综合叙述(综述)近代各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综述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主张。概述(括)就是概括叙述,概述与综述基本相同,一般要把课文分散的知识、材料分散的观点加以总结归纳。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等等题目。此类题目必须在对课文熟悉、看懂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不能照搬照抄,学生得分偏低。
四、背景、原因、条件题
背景一般指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条件。背景类题目答题一般以近期背景为主,不宜拖得过长、过前,否则答题无效。如:简述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只要从华北事变开始答题即可,不宜从九一八事变答起。又如:简述毛泽东等人把红旗插到井冈山的背景,应从攻打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处山区和省际交界答题即可,不必从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等开始作答。原因与条件含义基本相同,但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条件的使用范围较原因要小。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要性)和条件(可能性);而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则不能用条件代替。近年高考中有“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等题目。
五、特征、性质、实质题
特征是指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有比较对象时应指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设有比较对象,则可以概括该事物本质的特点。如: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比较对象);王安石变法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无比较对象)。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要抛开表面现象看清它的本质、实质。判断事物(件)的性质一般离不开它的产生原因与目的、任务。如:瓦尔密战役和一战的性质(目的),1861年改革的性质(原因、任务),日本占领台湾期间的经济的性质(目的)。实质就是事物的本质,它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有时性质与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侧重于帝国主义,性质侧重于军事集团。
六、结论、启示题
结论是指从前面推论出来的判断,或对人与事物所下的最后论断。启示是指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一般情况下,结论是就事论事;启示要高一层,是在对事物(件)下结论后给当今人们的启发、领悟。如:英国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对科技的态度(第一次重视;第二次轻视)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一次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缓慢发展,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如答结论,就应为英国重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轻视科技经济缓慢发展即可;如答启示,应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重视科技、科教兴国等等。
总之,通过以上简要梳理、举例、分析,让老师与同学们在平常练习、测试中深刻领悟命题者的意图,扣紧提示语,看懂材料,回顾课文,精心推敲,表达顺畅,定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试中得心应手。
一、情况、状况题
情况和状况都指情形,因此两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如:简述美国对华援助状况(包括贷款和租借、关键年份援助增加),简述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外传情况(包括发明、外传经过与地区、作用影响等)。
二、变化、趋势题
变化和趋势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情况,一般答成“从……到……”或“由……到……”。如:概括从春秋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从分散到整合);10到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先进转为落后)。趋势是指文物发展的动向,一般答成 “不断……”。如: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我国经济重心的趋势(不断南移),当今南北经济发展的趋势(差距不断扩大)等。
三、简述、综述、概述(括)题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答题不必过长。如:简述晚清中美文化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从洋务运动开始,先后多批学生到美国留学;许多人学成回国成为杰出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在高考中综述题并不多见,更多采用简述作提示语,综述题一般属于综合题,要求叙述多个事件,材料相对分散,答题也须高度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如:综合叙述(综述)近代各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综述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主张。概述(括)就是概括叙述,概述与综述基本相同,一般要把课文分散的知识、材料分散的观点加以总结归纳。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等等题目。此类题目必须在对课文熟悉、看懂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不能照搬照抄,学生得分偏低。
四、背景、原因、条件题
背景一般指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条件。背景类题目答题一般以近期背景为主,不宜拖得过长、过前,否则答题无效。如:简述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只要从华北事变开始答题即可,不宜从九一八事变答起。又如:简述毛泽东等人把红旗插到井冈山的背景,应从攻打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处山区和省际交界答题即可,不必从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等开始作答。原因与条件含义基本相同,但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条件的使用范围较原因要小。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要性)和条件(可能性);而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则不能用条件代替。近年高考中有“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等题目。
五、特征、性质、实质题
特征是指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有比较对象时应指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设有比较对象,则可以概括该事物本质的特点。如: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比较对象);王安石变法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无比较对象)。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要抛开表面现象看清它的本质、实质。判断事物(件)的性质一般离不开它的产生原因与目的、任务。如:瓦尔密战役和一战的性质(目的),1861年改革的性质(原因、任务),日本占领台湾期间的经济的性质(目的)。实质就是事物的本质,它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有时性质与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侧重于帝国主义,性质侧重于军事集团。
六、结论、启示题
结论是指从前面推论出来的判断,或对人与事物所下的最后论断。启示是指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一般情况下,结论是就事论事;启示要高一层,是在对事物(件)下结论后给当今人们的启发、领悟。如:英国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对科技的态度(第一次重视;第二次轻视)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一次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缓慢发展,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如答结论,就应为英国重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轻视科技经济缓慢发展即可;如答启示,应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重视科技、科教兴国等等。
总之,通过以上简要梳理、举例、分析,让老师与同学们在平常练习、测试中深刻领悟命题者的意图,扣紧提示语,看懂材料,回顾课文,精心推敲,表达顺畅,定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试中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