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审题 抓住常见指示语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常的考试和高考评卷中,笔者发现相当部分考生在文综问题上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审题不清的关键因素就是对题目中常用词语的含义不求甚解。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审题和答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历史问答题中的常见词语做一番试解,仅供参考。
  
  一、情况、状况题
  
  情况和状况都指情形,因此两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如:简述美国对华援助状况(包括贷款和租借、关键年份援助增加),简述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外传情况(包括发明、外传经过与地区、作用影响等)。
  
  二、变化、趋势题
  
  变化和趋势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情况,一般答成“从……到……”或“由……到……”。如:概括从春秋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从分散到整合);10到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先进转为落后)。趋势是指文物发展的动向,一般答成 “不断……”。如: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我国经济重心的趋势(不断南移),当今南北经济发展的趋势(差距不断扩大)等。
  
  三、简述、综述、概述(括)题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答题不必过长。如:简述晚清中美文化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从洋务运动开始,先后多批学生到美国留学;许多人学成回国成为杰出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在高考中综述题并不多见,更多采用简述作提示语,综述题一般属于综合题,要求叙述多个事件,材料相对分散,答题也须高度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如:综合叙述(综述)近代各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综述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主张。概述(括)就是概括叙述,概述与综述基本相同,一般要把课文分散的知识、材料分散的观点加以总结归纳。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等等题目。此类题目必须在对课文熟悉、看懂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不能照搬照抄,学生得分偏低。
  
  四、背景、原因、条件题
  
  背景一般指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条件。背景类题目答题一般以近期背景为主,不宜拖得过长、过前,否则答题无效。如:简述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只要从华北事变开始答题即可,不宜从九一八事变答起。又如:简述毛泽东等人把红旗插到井冈山的背景,应从攻打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处山区和省际交界答题即可,不必从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等开始作答。原因与条件含义基本相同,但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条件的使用范围较原因要小。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要性)和条件(可能性);而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则不能用条件代替。近年高考中有“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等题目。
  
  五、特征、性质、实质题
  
  特征是指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有比较对象时应指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设有比较对象,则可以概括该事物本质的特点。如: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比较对象);王安石变法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无比较对象)。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要抛开表面现象看清它的本质、实质。判断事物(件)的性质一般离不开它的产生原因与目的、任务。如:瓦尔密战役和一战的性质(目的),1861年改革的性质(原因、任务),日本占领台湾期间的经济的性质(目的)。实质就是事物的本质,它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有时性质与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侧重于帝国主义,性质侧重于军事集团。
  
  六、结论、启示题
  
  结论是指从前面推论出来的判断,或对人与事物所下的最后论断。启示是指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一般情况下,结论是就事论事;启示要高一层,是在对事物(件)下结论后给当今人们的启发、领悟。如:英国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对科技的态度(第一次重视;第二次轻视)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一次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缓慢发展,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如答结论,就应为英国重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轻视科技经济缓慢发展即可;如答启示,应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重视科技、科教兴国等等。
  总之,通过以上简要梳理、举例、分析,让老师与同学们在平常练习、测试中深刻领悟命题者的意图,扣紧提示语,看懂材料,回顾课文,精心推敲,表达顺畅,定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试中得心应手。
其他文献
我国中小学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基本上还是采用同步教学。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一个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练习同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人练习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都是相同的。这种不管受教育者个别差异的同步教学形式,实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与教育的“三个面向”是不相适应的,应该改革。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教育,属于人的完整教育。而每个人都有差异,因
期刊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和科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举例说明如能正确、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多媒体 生物教学 科学性    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教学中,对实施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率、加快教改步伐、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在生物
期刊
新课标下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如下: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向学生渗透生物新课标下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二册教材,每章开头都有图片,这些图除了能揭示本章内容外,还在培养学生正确
期刊
在中学物理问题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小量的处理问题,这类问题如果直接计算是无法解答的,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常采用近似方法进行计算。在经常用到的处理方法中有以下两种:    一、利用sinθ≈tanθ≈θ(θ很小)    在θ很小时(小于5°),数学中有下列近似关系式sinθ≈tanθ≈θ(其中θ应以弧度为单位)。在中学物理问题中特别是近似计算中就要用这些关系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1:已知单摆摆长
期刊
农村的孩子见识少,对现代科技和现代技术知道得也较少,加上学校的条件差,学生耳闻目睹所获知识面窄,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浓,成为实施新教材的一大障碍。山区农村中学的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往往是开始兴趣浓,时间一长兴趣就没了。如何长期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值得很好思考的问题。记得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此深有体会。我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方面有常规方法,也有自己的怪招,特别是怪招往往收到意想不
期刊
一、初中生缺乏作文兴趣的原因    兴趣是人们进入科学艺术境界的导游,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达尔文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学技术、学艺术需要有兴趣,写作也需要有兴趣。当人们对写作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不会觉得作文是一种乏味的事。有兴趣的写作,会使写
期刊
随机教育是指对在教育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和事先不可预料的事,给予正确的、科学的解答并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  与中小学教育相比较,随机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机教育一般都包含有一个“为什么”的道理,这些“为什么”正是幼儿所要学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要多渠道、多方法去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质疑设难,激发兴趣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又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
期刊
备课是指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办任何事情,预先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安排好工作的时间表,而且应充分分析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等等,以便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上好体育课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十分必要。下面浅谈体育教学中备课应注意的九个问题。    一、应注意备教材    备课往往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钻研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创新”编织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