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 高职 试点
一、引言
当前国家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职业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步伐,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技术升级提供适应岗位的人才。现代学徒制在众多的培养模式中脱颖而出,是当前最值得研究的一种模式。国内还没有对学徒制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著名学者关晶在其著作中对学徒制做了定义:“学徒制”指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形式,以某行业或职业知识技能为学习内容,学徒可因劳动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职业教育形态。当前职业教育经过一系列改革后,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多余实践,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重灌输式讲,缺乏自主学习;校企合作不深入。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当前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存在的问题
当前实行现代学徒制,缺乏政府层面有力统筹,缺少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还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努力寻找双方合作的利益点,为改革和创新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开辟道路。企业师傅与职业学校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优势。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校或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就能获得,而职业素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自我培养。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师傅,就会减少了技术人员的生产工任务,从而企业积极性不高。学生到企业工作学习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学徒实践受制于企业生产任务导致企业须更改实训项目计划而影响教学安排,部分企业师傅工作积极性不足。 教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的矛盾,学校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此外,师傅具备员工和教师双重角色,学校很难对师傅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力。由于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员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岗位的师傅也不相同,因此学生到企业的岗位确定以后,合作企业一般不愿意学生换岗或轮岗。对学生和学校而言,到企业顶岗实习是教学的一部分,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让尽量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实践学会多种技能。
三、试点方案与对策
与行业紧密联系,和企业深度合作,行业或企业主导(既在责任上,也在时间上)。寻找一种最佳途径提高参与热度、充分了解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参与动机。工作本位与学校本位学习相交替且有机联系。学生进校以后,首先安排他们到企业熟悉岗位,帮助同学们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即实行校企交替培训和学习,约2/3时间实训中心和企业接受技能训练,约1/3时间学习岗位所需知识;学徒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
1.针对岗位能力选取多家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选取多家企业,设置尽量多的岗位,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岗位实践学会多种技能。我们与企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首先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学徒轮岗计划”。其中,实习内容、指派师傅和学徒过程、考核方式等主要由企业安排。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一边挂职锻炼,一边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学徒管理。借鉴合作企业的项目案例内容、工程安排,修改完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教师到企业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教师需要每五年到企业进行轮岗下厂锻炼,在试点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教师深入企业去实践,成为懂理论且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可以在实践后考取高等级的资格证书,为企业发展方向,员工技术培训提供支持,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达到互利共赢,为推动职教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交替式培养机制。将一学年分为若干个交替期,学生在企业实践。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单元。第一阶段实现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培训与发展三个转换。第二阶段单项技能训练,践行基地与现场、课程与岗位、专业与职业三个对接,第三阶段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实现上课与上岗、招生与招工、毕业与就业三个融合。以能力为标准,将学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对进行综合考核。
四、结语
但现代学徒制尚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如政府的政策支撑,企业与学校合作企业细节的问题;师傅资格认定和培养的问题;与普通教育联系和衔接的问题;与国家资格证书体系整合的问题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走质量和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志群,陈俊兰. 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J]. 北京社会科学,2014,01:28-32.
[2]李玉珠.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14,16:14-18+30.
[3]李铭辉. 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14,07:62-63.
[4]欧阳忠明,韩晶晶. 雇主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利益与权力诉求——基于英国学徒制项目调查报告的分析[J]. 教育發展研究,2014,11:52-59.
[5]赵鹏飞.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6]杜广平. 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7]关晶,石伟平. 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 教育研究,2014,10:97-102.
作者简介:刘传辉(1981—),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建模研究;解书凯(1981—),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职院校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教改[2014]156-603.
关键词: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 高职 试点
一、引言
当前国家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职业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步伐,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技术升级提供适应岗位的人才。现代学徒制在众多的培养模式中脱颖而出,是当前最值得研究的一种模式。国内还没有对学徒制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著名学者关晶在其著作中对学徒制做了定义:“学徒制”指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形式,以某行业或职业知识技能为学习内容,学徒可因劳动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职业教育形态。当前职业教育经过一系列改革后,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多余实践,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重灌输式讲,缺乏自主学习;校企合作不深入。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当前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存在的问题
当前实行现代学徒制,缺乏政府层面有力统筹,缺少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还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努力寻找双方合作的利益点,为改革和创新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开辟道路。企业师傅与职业学校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优势。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校或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就能获得,而职业素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自我培养。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师傅,就会减少了技术人员的生产工任务,从而企业积极性不高。学生到企业工作学习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学徒实践受制于企业生产任务导致企业须更改实训项目计划而影响教学安排,部分企业师傅工作积极性不足。 教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的矛盾,学校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此外,师傅具备员工和教师双重角色,学校很难对师傅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力。由于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员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岗位的师傅也不相同,因此学生到企业的岗位确定以后,合作企业一般不愿意学生换岗或轮岗。对学生和学校而言,到企业顶岗实习是教学的一部分,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让尽量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实践学会多种技能。
三、试点方案与对策
与行业紧密联系,和企业深度合作,行业或企业主导(既在责任上,也在时间上)。寻找一种最佳途径提高参与热度、充分了解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参与动机。工作本位与学校本位学习相交替且有机联系。学生进校以后,首先安排他们到企业熟悉岗位,帮助同学们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即实行校企交替培训和学习,约2/3时间实训中心和企业接受技能训练,约1/3时间学习岗位所需知识;学徒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
1.针对岗位能力选取多家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选取多家企业,设置尽量多的岗位,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岗位实践学会多种技能。我们与企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首先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学徒轮岗计划”。其中,实习内容、指派师傅和学徒过程、考核方式等主要由企业安排。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一边挂职锻炼,一边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学徒管理。借鉴合作企业的项目案例内容、工程安排,修改完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教师到企业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教师需要每五年到企业进行轮岗下厂锻炼,在试点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教师深入企业去实践,成为懂理论且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可以在实践后考取高等级的资格证书,为企业发展方向,员工技术培训提供支持,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达到互利共赢,为推动职教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交替式培养机制。将一学年分为若干个交替期,学生在企业实践。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单元。第一阶段实现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培训与发展三个转换。第二阶段单项技能训练,践行基地与现场、课程与岗位、专业与职业三个对接,第三阶段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实现上课与上岗、招生与招工、毕业与就业三个融合。以能力为标准,将学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对进行综合考核。
四、结语
但现代学徒制尚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如政府的政策支撑,企业与学校合作企业细节的问题;师傅资格认定和培养的问题;与普通教育联系和衔接的问题;与国家资格证书体系整合的问题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走质量和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志群,陈俊兰. 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J]. 北京社会科学,2014,01:28-32.
[2]李玉珠.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14,16:14-18+30.
[3]李铭辉. 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14,07:62-63.
[4]欧阳忠明,韩晶晶. 雇主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利益与权力诉求——基于英国学徒制项目调查报告的分析[J]. 教育發展研究,2014,11:52-59.
[5]赵鹏飞.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6]杜广平. 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7]关晶,石伟平. 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 教育研究,2014,10:97-102.
作者简介:刘传辉(1981—),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建模研究;解书凯(1981—),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职院校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教改[2014]15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