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把多年从事美术教学中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说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认为“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经验;目的;内容;过程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包括美术欣赏活动和美术创作活动。
通过本文,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是侧重于美术创作活动。把我多年来积累、总结、发现的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的美术教学工作一点启发和帮助,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说说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可偏偏会难住很多老师。个人认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好画,而在于激发孩子们利用绘画,还有手工制作等各种美术手段进行情感的表达,把幼儿自身的表现愿望与轻松愉快的造型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而决不应该单纯地教技能。所以,“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二、谈谈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幼儿教育不能只是重复,而需要创新,美术教学也一样,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创新,要有老师的新探索在里面,要做到内容富有童趣,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都知道一堂成功的美术活动课,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富有情趣、有创意的内容必然容易设计出精彩的教学过程,也更能吸引幼儿。比如说,同是内容“秋天”,完全可以灵活变动,可以表现秋天的小动物,也可以表现秋天的果园;形式上,可以捡落叶选造型,用小手拓印落叶,也可以制作撕纸贴画《秋天的树》,桔皮造型《秋天的菊花》,毛线贴画《秋天的风》,制作秋天的标本,等等,这些形式远比用彩笔画更让孩子们感兴趣,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三、重点说说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
探讨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探讨怎样上好一堂美术活动课的问题。美术活动课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即引导、感知(学习)、创作和分享。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活动时间要协调
我在这儿要说一下时间分配问题。上次听了有些老师组织的美术活动课,觉得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时间的安排是一定要注意的:引导部分1~2分钟,感知(学习)部分8~10分钟,创作部分15~20分钟,分享和评价2~5分钟。这个时间是对于大班的孩子,中小班相对再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分配时间是基于幼儿从创作初期到完全投入创作需要一点时间,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充分自由地体验创作的全过程。所以在引导和学习的部分,节奏要紧凑,环环相扣,手段和策略都要紧紧围绕目标,围绕重点和难点。当然这是个参考时间安排,在实际活动中,很多环节会相互渗透,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务必突出创作部分的主体地位。
(二)活动过程富有激情
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官体验,然后激发情感的体验,充分的情感体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考验我们老师设计课的能力,设计的课是否匠心独具。上次听了一堂小班美术活动课:《吹泡泡》,开展得是有声有色,童趣盎然: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他们自由自在尽情地吹泡泡,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吹出的泡泡,孩子们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淋漓尽致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泡泡图》出来了,漂亮极了……那堂课是非常成功的,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注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哪怕是所谓“不成功”的涂鸦式的作品,也倾注了孩子的热情,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游戏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三)引导创作要有策略
幼儿创作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是闲来无事的,老师有策略地引导将影响孩子们的创作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指导策略:
1.以身示范
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孩子们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陪孩子们一起作画。如,有的孩子性急,没有按照要求就动手创作了,对这样的孩子,指导不能只靠语言,要用行动和语言同时告诉他怎么做,对于他先前的作画行为也不要“斥责”,让他了解绘画是可以自由表现的,是很有乐趣的;而对于不肯多动手的孩子,那是缺乏耐心的孩子,要以鼓励为主,适当地陪他一起创作,实在不愿意坚持,不要强迫,不要扼杀了他对美术创作仅有的一点兴趣。
2.鼓励为主,帮助为辅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孩子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这也是美术活动的目的之一,再辅以适当帮助,孩子的美术活动就能自然地进行下去。对于某些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开始老师就带领他尝试,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3.适当的指导语及关注
指导性的语言运用也很关键,适时、精练、恰当的指导语在作画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点拨和提高作用,特别是在运用鼓励的指导语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把握分寸与火候,若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例如,有的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重复某一句话,孩子们的耳朵都听麻木了,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总之,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引导、指导、鼓励他们,我们都知道,“泥鳅要捧,孩子要哄”,对待创作中的孩子,我们一定要连“捧”带“哄”,才会“捧”出“好作品”,“哄”出爱美术的孩子。
4.重视“分享”与“评价”
谈到作品的“分享”与“评价”,什么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呢?在孩子眼里,他们喜欢的作品往往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的,这样的作品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作品”,如果孩子们都画得“真像啊”“一模一样”,我们的美术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们在引导幼儿分享作品和评价作品时要注意:
(1)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作品,不要戴成人的“眼镜”,要听听幼儿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画的,只要孩子说的、画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要给予肯定。
(2)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别出心裁,是他的创造性的表现,不能因为“大海是黑的”“西瓜是方的”就否定他,要及时给予肯定,千万不能扼杀了他的创造精神。
(3)在互相观赏的过程中,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心声,将语言与画面相结合,无疑对其他的幼儿也是一种启发与促进。欣赏活动是可以延伸的,课间、饭后都是很好的机会。
这些都是我十几年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一点经验和思考,我认为比较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也许有些看法有点片面,希望大家辩证地对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总之,美术活动课的教学多听多看还不够,主要在于多实践、多钻研、多探索。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美术教学;经验;目的;内容;过程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包括美术欣赏活动和美术创作活动。
通过本文,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是侧重于美术创作活动。把我多年来积累、总结、发现的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的美术教学工作一点启发和帮助,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说说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可偏偏会难住很多老师。个人认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好画,而在于激发孩子们利用绘画,还有手工制作等各种美术手段进行情感的表达,把幼儿自身的表现愿望与轻松愉快的造型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而决不应该单纯地教技能。所以,“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二、谈谈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幼儿教育不能只是重复,而需要创新,美术教学也一样,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创新,要有老师的新探索在里面,要做到内容富有童趣,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都知道一堂成功的美术活动课,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富有情趣、有创意的内容必然容易设计出精彩的教学过程,也更能吸引幼儿。比如说,同是内容“秋天”,完全可以灵活变动,可以表现秋天的小动物,也可以表现秋天的果园;形式上,可以捡落叶选造型,用小手拓印落叶,也可以制作撕纸贴画《秋天的树》,桔皮造型《秋天的菊花》,毛线贴画《秋天的风》,制作秋天的标本,等等,这些形式远比用彩笔画更让孩子们感兴趣,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三、重点说说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
探讨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探讨怎样上好一堂美术活动课的问题。美术活动课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即引导、感知(学习)、创作和分享。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活动时间要协调
我在这儿要说一下时间分配问题。上次听了有些老师组织的美术活动课,觉得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时间的安排是一定要注意的:引导部分1~2分钟,感知(学习)部分8~10分钟,创作部分15~20分钟,分享和评价2~5分钟。这个时间是对于大班的孩子,中小班相对再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分配时间是基于幼儿从创作初期到完全投入创作需要一点时间,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充分自由地体验创作的全过程。所以在引导和学习的部分,节奏要紧凑,环环相扣,手段和策略都要紧紧围绕目标,围绕重点和难点。当然这是个参考时间安排,在实际活动中,很多环节会相互渗透,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务必突出创作部分的主体地位。
(二)活动过程富有激情
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官体验,然后激发情感的体验,充分的情感体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考验我们老师设计课的能力,设计的课是否匠心独具。上次听了一堂小班美术活动课:《吹泡泡》,开展得是有声有色,童趣盎然: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他们自由自在尽情地吹泡泡,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吹出的泡泡,孩子们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淋漓尽致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泡泡图》出来了,漂亮极了……那堂课是非常成功的,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注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哪怕是所谓“不成功”的涂鸦式的作品,也倾注了孩子的热情,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游戏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三)引导创作要有策略
幼儿创作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是闲来无事的,老师有策略地引导将影响孩子们的创作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指导策略:
1.以身示范
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孩子们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陪孩子们一起作画。如,有的孩子性急,没有按照要求就动手创作了,对这样的孩子,指导不能只靠语言,要用行动和语言同时告诉他怎么做,对于他先前的作画行为也不要“斥责”,让他了解绘画是可以自由表现的,是很有乐趣的;而对于不肯多动手的孩子,那是缺乏耐心的孩子,要以鼓励为主,适当地陪他一起创作,实在不愿意坚持,不要强迫,不要扼杀了他对美术创作仅有的一点兴趣。
2.鼓励为主,帮助为辅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孩子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这也是美术活动的目的之一,再辅以适当帮助,孩子的美术活动就能自然地进行下去。对于某些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开始老师就带领他尝试,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3.适当的指导语及关注
指导性的语言运用也很关键,适时、精练、恰当的指导语在作画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点拨和提高作用,特别是在运用鼓励的指导语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把握分寸与火候,若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例如,有的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重复某一句话,孩子们的耳朵都听麻木了,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总之,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引导、指导、鼓励他们,我们都知道,“泥鳅要捧,孩子要哄”,对待创作中的孩子,我们一定要连“捧”带“哄”,才会“捧”出“好作品”,“哄”出爱美术的孩子。
4.重视“分享”与“评价”
谈到作品的“分享”与“评价”,什么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呢?在孩子眼里,他们喜欢的作品往往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的,这样的作品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作品”,如果孩子们都画得“真像啊”“一模一样”,我们的美术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们在引导幼儿分享作品和评价作品时要注意:
(1)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作品,不要戴成人的“眼镜”,要听听幼儿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画的,只要孩子说的、画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要给予肯定。
(2)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别出心裁,是他的创造性的表现,不能因为“大海是黑的”“西瓜是方的”就否定他,要及时给予肯定,千万不能扼杀了他的创造精神。
(3)在互相观赏的过程中,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心声,将语言与画面相结合,无疑对其他的幼儿也是一种启发与促进。欣赏活动是可以延伸的,课间、饭后都是很好的机会。
这些都是我十几年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一点经验和思考,我认为比较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也许有些看法有点片面,希望大家辩证地对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总之,美术活动课的教学多听多看还不够,主要在于多实践、多钻研、多探索。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