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一块地对一块天”中诞生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怪的谜
  
  时间:1958年的5月14日到6月20日。
  地点:千顷洼。
  场景:34000位来自附近村庄的壮小伙子,把千顷洼团团围住,捋起胳膊,舞动铁锨,推起小车,在嘹亮的劳动号子和喇叭声中,一个个土方做起来,一道道围堤立起来,一条条渠道挖出来。伴随着人们急于改天换地建功立业的情怀,仅仅38天后,一个中国人喜欢的三和八的数字后,千顷洼东湖筑堤工程胜利竣工。工程速度之快,令今人也只能望其项背。紧跟着开渠、建闸、移民,东湖蓄水工程很快完成了,此地,将要出现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人工
  在第二年的汛期,人们喜滋滋地看着畅快的流水乖乖地停留在堤坝里,水一点点上涨,淹没了曾经的耕地,曾经的房屋,曾经的玩耍嬉戏的灌木丛。人们心中也有些不舍,但透过那清澈的流水,人们似乎看到了大片绿油油的麦田,看到了金黄色翻腾的麦浪,笑容,又重新浮现在人们脸上。
  这是我们从衡水的老人们那里得到的一个记忆中的场景,他们告诉我们,在今日的衡水湖之前,曾经还有这样一个1959年的衡水湖。辉煌、自豪、成功、喜悦,这是他们回忆1958年修水库的关键语汇。但当时谁也没想到,仅仅三年之后,这个凝聚了人们深厚希望的水库会放掉“珍贵”的水,重新种起庄稼,这是为什么呢?修水库修错了吗?当时为什么修水库呢?
  
  小麦亩产与水库风潮
  
  “那时修水库,是想搞水浇地,提高小麦产量,让老百姓吃饱肚子。”1958年到衡水县出任第一书记,后来出任地区第一书记的张荫昌老人告诉我们说。
  “当时小麦亩产才23斤6两啊(当时十六两一斤)!怎么,不相信吧?”张书记看着我们笑着说,“我当时没来衡水工作时也不相信,别的人也不相信。来这工作后我叫各公社统计了一下当年的小麦亩产量,只有23斤6两。”老人见我们一脸疑惑,又解释说,当时一亩麦地播下的种子就要15斤,可种下麦子老天不下雨,地又碱,缺苗断垅,老百姓把一亩地的麦子割下来,也只有一背筐,要不是亲眼所见,确实难以想象。
  当时就是希望能通过修建水库搞水浇地,提高小麦亩产。全国各地修建水库的热潮也给了人们极大的鼓舞作用。
  当时正是1958年,一个高唱“我是天皇,我是玉皇,三山五岳尽开道”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时代。政府大力提倡农田水利建设,号召“一块地对一块天”,“把天上的水都蓄起来”。那时的水库,尤其是由市县组织修建的小型水库,每年以几千座的速度增长。其势头之猛,令人惊骇。根据水利部建设管理司和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的统计,1949年建国之时,全国仅拥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17座;半个世纪之后,全国水库增至8万多座,而其中大型水库的四分之三、中型水库的三分之二、小型水库的百分之九十建于“大跃进”和“文革”期间。
  就在千顷洼的上游,当时也修筑了大大小小不少水库。顺民庄的董海水支书告诉我们,“当时全国各地都修水库,上游就修了几十座水库呢。”这样的热潮无疑也感染了衡水地区的人民,水库的工程很快就展开了。
  
  修建水库始末
  
  大跃进时的人们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耗不完的热忱。说干就干,1958年5月,衡水成立了干顷洼灌溉工程委员会,围绕东洼修了一圈堤防形成东库,再在东库偏北的地方筑了一道小堤,把东库分为南北两库,也称为一库二库,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土地,水量小时北库可种地,水量大时才用北库。围堤全长41公里,共做土方210万立方米,计划灌溉土地81万亩。同时,为方便管理千顷洼,衡水、枣强、冀县、武邑四县因为千顷洼工程的建立合为一个衡水大县,张荫昌出任第一书记。34000个村民,这个浩大的工程,仅仅38天就完成了。
  水库围堤修好后,衡水开挖了北干渠、中干渠、南干渠,这是四县向衡水湖引水的渠道。另外,衡水还开挖了冀码引水渠,使滏阳河的水能流到千顷洼,保障水源。另外修筑了进水闸和中隔堤节制闸,还有冀码渠首的引水闸。至此,水库的配套工程基本完成。
  同时,洼里的村民和农场也从洼里搬迁了出来。1958年水库修好后,洼里顺民庄和胡家庄两个村子62户286人全部迁到了洼外,分散地并到了其他村子里。他们的土地和家园连同其他20多个村子在洼里的部分土地,华北第一农场——冀衡农场的两万多亩地,一同沉到了水底。
  1959年汛期时,千顷洼正式引水,蓄水1亿多立方米,和今天的衡水湖水面类似。看着“天地换新颜”,千顷洼几千年来第一次因为人力变成了“水库”,张荫昌欣然写下了“南看衡湖汪洋水,赛过江南洞庭湖”的诗句。至此,干顷洼翻开了新的一页,也正式改名叫“衡水湖”。这就是今日的“衡水湖”之前的“衡水湖”。水库的双刃
  人们沉浸在“洼地出平湖”的喜悦中,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修建过程中的种种隐患。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设计规划以及施工监督,千顷洼水库隐患重重。
  首先让人们惊讶的是粮食产量不但没提高,反而下降了。原来因为设计上重蓄轻排,缺乏配套的排沥排涝设施。加上“一滴水就是一粒粮”的观念在当时的宣传下颇为盛行,人们只想着蓄水的优势,于是水库年年保持高水位。水库水位高,回渗到地下,使地下水位抬升,地下水中的盐碱就通过蒸发作用被带到地面,导致水库周围大面积盐碱化。
  1958年全区盐碱地面积160多万亩,1963年增加到240多万亩,水库蓄水的三年内盐碱地比过去十年还增加得多。当时的冀县县委副书记王义荣回忆说,当时盐碱已经很厉害,西边湖外几里地连草都不长了,远远看去白花花的一片。
  盐碱化程度加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粮食产量逐年滑坡。看着那曾经充满希翼的浩瀚湖面,再看看卿下白花花的土地,人们只能望湖兴叹。家住衡水湖西南两公里大齐村的刘老汉说:“由于衡水湖的蓄水,使村子里的地盐碱化严重,什么庄稼也不长了,只能种抗盐碱的向日葵,整个村子里的人全靠吃返销粮生活。当时,衡水湖周边的许多村庄都是这样。”农场老工人管凤鸣师傅告诉我们,农场在西洼的地也受到水库蓄水盐碱化影响,产量急剧下降。周围村民和农场人的生活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
  人们渴望的滚滚麦浪的场景始终没有出现。盐碱化暂且不说,看着碧波荡漾的水,人们却缺乏足够的提水设备,有水提不上来。张荫昌书记回忆说,“蓄水为灌溉创造了条件,但因当时物质条件所限,投资不足,一些配套工程没能及时跟上,又缺少机器抽水,就发动劳改人员做机器,但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大水漫灌,既浪费了水源,效率又低,蓄的水大多用不上,结果是守着 水种旱地。”
  衡水人也没想到,自己辛苦修建起来为人民造福的水库会带来威胁。由于当时缺乏全面统筹规划,干顷洼水库的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它的围堤设计单薄,也没有防风设施,所以水位一高,风浪一大,围堤就很危险,有的地方堤坡已经坍塌,情况严重。村民们知道一旦堤坝坍塌,后果不堪设想,这种人工积蓄在一个高于地面的“盒子”里的水一旦爆发出来的能量,比自然奔流而来的洪水破坏性大得多。因此,一到汛期,村民们就忙于防风抢险,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常常担惊受怕。身旁有个不稳定的水库就仿佛头上顶着一缸水,随时可能倾倒出来,周围的老百姓怎能不担心呢。
  老百姓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据统计,在当时“人定胜天”口号的指引下,病险水库以平均每年千座的速度增长,根据财政部和水利部“病险水库治理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考证,从1957年“大跃进”时起,至“文革”结束的这一段时间,全国水库平均每年垮坝200多座,影响范围遍及全国。最剧烈的一次是河南驻马店水库垮坝事件,官方数据称,造成了至少2.6万人丧生。
  另一方面,因水库而迁徙的顺民庄和胡家庄以及被淹了土地的其他村村民和搬迁的冀衡农场人,看着水库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的耕地、房屋、祖祖辈辈的家业,尽数淹没在这让人恨也让人爱的大水中。还有清朝修筑的那条贯穿整个千顷洼的吴公渠,曾因造福四方被无数老百姓和诗词歌赋赞颂过,现在也只能静静卧在水中,停止了它对这一方水土的操劳。
  
  无可奈何水流去
  
  水库由希望变成了失望,由救星变成了负担。随着大跃进的结束,反思的开始,衡水也开始正视自己的水库工程。1962年,老百姓向政府提议放水恢复耕地。多方权衡后,地方政府报请石家庄专署水利局批准,千顷洼水库弃水还耕,于是1962年五六月份扒开口子把水放走了。
  千顷洼的耕地、渠道又重新露了出来,湿漉漉的,经过三年的水泡已经模样大变,但在村民们眼里却充满了新的希望。部分顺民庄的村民甚至没等到政府正式允许就偷偷溜了回来,迫不急待地拥抱这片土地。1958年搬迁到小辛集的冀衡农场刚在那修了厂房安顿好,还没喘一口气,1962年也匆匆迁回来重建家园。
  就这样,1958年迅速建起的水库,又迅速地消逝了。千顷洼又回到了耕种的自然状态。直到1985年以后,因为灌溉的需要,衡水湖又成为了水库,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美丽的衡水湖。
  今日的衡水湖,莲叶接天,游人如织。但不知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个衡水湖之前的“衡水湖”。
其他文献
贵州省黔东南州巴拉河畔,一个个寨子依山而建,溪流、梯田、吊脚木楼和衣着斑斓的苗家女子构成这一带的典型景观。  栖息于此的苗族人数多、世居历史长。历史学家认为,苗族是包括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在内的“武陵”、“五溪”地区最早的开发者,他们在此发展了悠久的农耕文明,流传至今的《爷斯居至老耕种歌》《种植歌》等古歌叙述了苗族先民种谷植棉、培育蔬菜的传说。  郎德苗寨坐落于巴拉河与望丰河交汇的河谷之中。《雷山县
期刊
在我们讨论动物园的存在价值时,始终无法绕开这些普通的游客,对子他们来说,动物园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1954年跟着父亲来到北京,就住在动物园北边的北京交通大学家属院内,一直到现在。算来和动物园相邻相伴已有五十多年了,回忆起来,刚到北京时,天安门、老城墙、有轨电车等给了我许多惊喜,而动物园让我能亲眼看见老虎、狮子、大象,给我的是更多的惊奇。只见过鸡鸭猫狗、猪马牛羊的我深深地被这些特别的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郎德在省文物局的推动下率先开发乡村旅游时,重新启用大集体时期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工分制”来管理资源,分配收益。20多年来,“工分制”不仅在郎德沿用至今,还在附近陆续兴起的旅游村寨中不断复制而被称为乡村旅游的“巴拉河模式”。  工分制存续的20年间,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社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维
期刊
郎德的村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住了几百年的旧屋、吹了几百年的芦笙,随着旅游的到来一下子成了能赚钱的“文物”。    “我们是文物”    在贵州,郎德寨只有百十来户人家,规模比不上西江千户苗寨,游客人数和市场宣传不及名声在外的天龙屯堡,但它仍因起步最早、名气最大、模式最有特点而被很多人誉为贵州乡村旅游的“第一寨”。  1984年秋,供职于贵州省文物处的吴正光到黔东南考察侗族村寨的特色建筑:鼓楼和风
期刊
在贵州贫困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寨,都留着一个人的脚印,那是在整整30年里散布下的脚印。那些脚印记录的是贵州乡村旅游艰难曲折发展的步履,而留下这脚印的人就是贵州省原旅游局长、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杨胜明。与她面对面地交谈,你丝毫不会感到任其它场合里司空见惯的官气,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所感染,这兴许就是能把在一般人看来尚属奢华的旅游与穷困山区百姓命运联系起来的一种气质和使命感。  杨胜
期刊
20年来,很多曾经熟稔和珍视的,或是某种习俗、一些技艺,或是某种情景和气氛、一些信仰和感情,在不经意间从郎德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不再唱起的情歌    郎德情歌:“我们好比一片树叶,不晓得被哪样风吹到你家大门口,请你不要把我们扫出去,麻烦你把我们扫进来,扫进你家灶膛,我们煮饭给你吃,我们好比一颗石子,不晓得被哪样水;中到你家大门口,请你不要把我们踢出去,麻烦你把我们踢进来,踢进你家院坝,我们
期刊
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几年前他著写的《旅游人类学》一书,深度讨论了乡村文化旅游的问题。与我们一见面,他就开宗明义“现在我们文化物种的消失程度和速度远远高于生物物种。全球都在关注生物物种的消亡,而文化物种的消失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带着这样的视角和忧患,他与我们做了一次涉及乡村旅游终极问题的访谈,这里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人与生物圈》:乡村旅游,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
期刊
黑脸琵鹭是一种全球性濒危珍稀鸟类,该物种已被收录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亚洲鸟类红皮书和中國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等级为“濒危”,并建议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期刊
摘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集《永生羊》是一部关于北塔山的故事。她出生在新疆北塔山牧场,从小与牛羊为伴。父母虽说是教师,但是仍然过着跟其他人一样的牧民生活。北塔山牧场虽然不出名,但是在牲口的世界里却是名声在外。她的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从北塔山里信手拈来的,一只羊、一条牛、一只狗、隔壁的叔叔阿姨、对面山头的姑娘小伙子等等。北塔山特殊的地域性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牧民真诚善良的性格和与牲畜和平共处的观念
期刊
摘要:马步升的《革命切片》截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切片”,揭露被正义、合法、宏大掩盖下的“杂色”,展现革命过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作者将革命话语、生活话语、性爱话语、方言土语、粗话脏话混杂在一起,组成了话语的饕餮盛宴,其在展现地域文化、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主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革命;切片;杂色;历史  中图分类号:H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