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涧阿吕族村寨纪行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时节。与县民族宗教局的几位同志一起。前往漕涧阿昌族聚居的仁山村做客。一踏进村寨,就给人一种别致的感受:一座座清秀的院落,坐落在翠竹之间,高高的棕榈树。在蓝天下伸展着伞状的枝叶。村道平直,村容整洁,每一个路人都友善地跟我们打着招呼。
  其实从漕涧街一出来。远远地就可以望见青山绿树或隐或现。一丛丛翠竹和一树树棕榈隐藏着的那一个个山脚下的阿昌族寨子了。从漕涧街到阿昌族聚居的仁山村,只隔着漕涧坝子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现在已经有一条宽阔的公路直达村前。村口的大道上建有一座寨门。上面装饰着弩弓和白象构成的阿昌族图腾。路旁立有一块石碑,刻着“阿昌之源”四个大字。如果说,云龙是“阿昌之源”,也确实是不错的,因为,阿昌族兄弟姐妹们原来就是大量居住在云龙旧州的澜沧江的两岸,澜沧江浩渺的水域,是阿昌族的生命之源。后来,古代处在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的阿昌族人逐步往位于中缅边界陇川、梁河、盈江、瑞丽等地迁徙并定居下来,而另一支阿昌族人则越过三崇山到达漕涧坝子。建立起了自己新的家园。漕涧阿昌族的寨子依山傍水,水蓝山青树茂,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里绽放出一片绮丽的山河。
  抬腿迈上阿昌族田园的堤坎。欣喜地发现树丛中的农家。依山傍水原来竟是仙境一般的美丽。山麓下的田野,一片片碧绿的庄稼把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石板或者水泥的小道弯弯曲曲或明或暗地躲闪在那些簇新的农房里,袅袅的炊烟,潺潺的小溪,早牧的牛羊,耕作的村民,一幅幽深的山水农家图画,活生生地浸泡在鸡鸣犬吠和村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
  村民们腼腆地跟我们招呼着。包谷挂在家家户户楼栏的木架上,辣椒悬吊在门窗边,每一家村民的厢房、正房都是木质的窗、门,还雕刻着花草,朱红色搭配黄褐色的木料和石料,青瓦白墙,绿树蓝天,竞都是一派透着古韵的农舍。站在农家的门前眺望那远处弯弯曲曲的空讲河,粼粼的波浪碧绿得让人心醉。水面上阵阵风吹起。从水面到山寨,到人的面颊,爽透全身,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临近中午时分,在一家农家午饭。门前一块四、五十平方的院坝,摆上一张竹编的方桌,四条长凳,这些家具都透出一种阿昌族特有的风格。阿昌族多喜用竹编的器物,竹篱笆、竹簸箕、竹垫笆、竹椅子、竹背篓,甚至竹烟筒,很多家具和农具,都是用竹子制作的。过去,漕涧阿昌族的许多住房,都是用竹子搭建的,称作“竹笆房”,现在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老农拿出自己酿制的米酒,从菜地里采摘新鲜的莴笋和新鲜的四季豆,蒸上几盘血豆腐、腊肉、血肠,还有小溪里的捞起的泥鳅,一般都是用豆腐、辣椒、酸菜作配料,称作“泥鳅钻豆腐”,清爽香嫩,细嚼回味深远。这就是地道的阿昌族农家菜肴,够酸够辣,舒服。每每吃上这样的农家饭胃口都是放开的,饮食心理处于极端的兴奋状态,特别是阿昌族米酒特别过瘾,纯粹的甘甜,口感几乎没有任何辣烈的刺激。小酒小菜。田园诗般的佳肴,甚是亲昵。
  到仁山阿昌族村寨,从未觉得乏味,每次都有新的感觉。一次专门到庄稼地里兜逛,看见地里的蔬菜青绿,不施化肥,都是农家肥,可谓绿色蔬菜。这样的蔬菜就是随意煮上一盆素菜也是极其清爽的。菜地附近有一口老井,甘醇清凉,我用手捧着喝了好几口,村里的人都在这儿担水喝,水井的水溢出后就流入那碧波荡漾的溪水里,由清澈变为蓝色。只有水里的鱼儿才可以品味它的甘美。
  阿昌族是一个爽朗的民族,每次遇见他们就轻易地知道这是阿昌族吧,一般不会错的。是他们蓝色的衣襟和那种颇有特色的包头告诉我的。仁山阿昌族同胞大概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人集居在仁山这几个寨子里,2003年,仁山作为较少民族阿昌族聚居的行政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四通五有”示范村,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开发重点村进行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方针进行扶持和建设。几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扶持资金469.5万元,使阿昌族村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仁山村的阿昌族村寨更加富裕和谐美丽了。
  现在。仁山村正在建设一个民族广场,其中包括了展现阿昌族历史的祠堂、展室、广场、绿化带。我希冀着这个带有民族特色村级文化广场的建成。能够展现阿昌族的民族特色,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仁山村有一个“阿昌族学会”,是由一批离退休阿昌族干部和阿昌族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的,他们十分热衷于阿昌族村寨的公益事务。十分热衷于阿昌族历史文化研究,十分热衷于阿昌族村寨的发展,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阿昌族的历史与发展中起到桥梁作用,希冀着漕涧阿昌族村寨展现出新的生机。
其他文献
冬天  千万朵花瓣纷纷赶在太阳下签字  让生命燃烧  平原人雪  如水的流势  清瘦的冬天枝枝重如人的五指  比开放的头脑聪颖智能冷静  最贵重的乳名悄悄胜出  大自然重捧一部  《沁园春·雪》的亲笔手稿  开始和作者们面对面  倾心叙旧  大理  被长江源头步步堆高的洁白浪花  洗涤远在边陲您星星般的名字与服饰  风常常围坐在南国秋园沉甸甸的谷粒边唱歌  让劳累了的夜的笑靥  安枕一汪被静谧群峰
期刊
洱海东岸有一个古老的集镇叫挖色街。是我出生的地方。洱海南岸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下关。从挖色到下关,走旱路50余公里,走水路约40公里。几十年来,我在挖色和下关生活着、工作着,经常在这条路上反复往返。  1961年,我从宾川一中高中毕业后,在洱海区挖色管理大队工作。那时挖色没有一寸公路,不要说乘汽车,就连马车都没有,所以要到下关办事,一是乘船走水路。二是翻过洱海东岸的几座大山走旱路。当时
期刊
对于大理,点燃记忆的是下关客运中心和大理师专的红楼。从下车时的茫然到凝眸师专红楼的深情,其间时光漫漶三载。岁月的沟壑里除了沙砾还是沙砾。捡拾起来的能够闪烁一些珠玉光泽的却是这两座消失掉的建筑。  我多少次进出下关客运中心,已经记不清了。曾经的自己仿佛是它巨嘴里的一口气,任其吐纳。就像孙悟空总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我即便跑得再远,也总会回到它掌心里去。每天,东方似乎还未泛鱼肚白。人们已经和它一起
期刊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大理的苍山正是一座无言的,大美的山。  他伟岸,他谦逊,他阔大,他宽容,他坚忍不拔,他平和深沉,他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梦想的高度,爱与恨,的高度。  他有形的海拔,却彪炳了无言的矗立。他既是大理人的山,是白族人的山,更是中国的山,世界的山。  他是数万年,数十万年自然奇迹的缔造者和见证者,是一部永远没有终结的神话,是一组大气淋漓的水墨绝笔。  十九座伟岸的山峰,是
期刊
有人说,黑龙桥是下关历史的见证。  “我很喜欢这样的注解。因为这座桥默默地伴着我们这代人成长,见证着下关这座老城从孤寂、单调到发展、繁华的全部历史。”谈起黑龙桥,今年64岁的杨大光女士就像谈起自己的亲人,温暖而亲切。  “对我来说。黑龙桥是童年时代无法忘怀的记忆!”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外祖父家在西洱河北的关迤小井巷。她小的时候。母亲每天都要领着她从西洱河南的关外经过黑龙桥去探望外祖父。  “记得当时
期刊
郭斌和陈文夫,本应该成为朋友的。即便成不了心心相映的好朋友,也应该成为一般性的朋友。不仅介绍陈文夫和郭斌认识的张哥这样认为,郭斌自己也这样认为。但他们仅仅经过了初识这个过程,两人的相处就戛然而止。像一列徐徐开动了的列车。还没有等到驶出车站。就猛然落了刹闸。踩车刹的当然是他郭斌。他果断地将车刹一踩,别说两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没有了。就是基本的熟识关系都没能再保持。相互见面,打个招呼的意思都没有。当然,看
期刊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我想买一个电饭煲。于是想起妈妈在高三的时候就已经为我物色好了。  他回复我:“你有一个好妈妈。”  你知道我当时思维跳到哪里去了吗?  我跳到了今晚因为脚背受伤而无法饭后去锻炼。于是又跳到了小时候和妈妈不是每晚但是经常的散步。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里。门口有两条路,一条去往人民公园,一条去往更老的生活区。  公园晚上是很嘈杂的。公园中心有一个不大的喷水池。中间是一块巨型的石头
期刊
在朋友圈。提到赵云,曾有人说他是一个“不会做人,只会写诗”的人。“不会做人”并无贬意,指的是他不太懂得当今社会做人的技巧。我想:这恐怕与他长期浸在诗歌里难以自拔也不想自拔,顾此失彼有关。不过,作为一个诗人,不懂得做人的技巧,并非一件坏事。在面具流行的今天,诗人和诗歌所缺失的,正是一颗与做人的技巧无缘的“诗心”。“诗心”即“童心”。翻开印度诗圣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迦利》,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成
期刊
我要坐在澜沧江边,坐上一天,甚至更长,并付出自己的目光,安静地注视这条大江的缓急与清浑。在这篇文字里,出现了许多我无法避开的矫情话语。  ——题记  1  提到澜沧江,我无法绕开的是它众多或大或小的支流,以及与那些支流有关的众鬼神。在云南大地,鬼神无处不在。在云南的许多角落,人与鬼神共居。  在江河密布的滇西北,各种各样的鬼神,依然存在于那些高山峡谷之中。特别是那些在依旧贫穷落后的高山峡谷里生活的
期刊
今年中秋,有位朋友告诉我:“金月亮皑(岩)子(悬崖)上有十二窝‘马蜂’。蜂巢筑在高高的岩子上,很奇特!你爱好摄影,就去拍几张照片,很有价值。”于是,到金月亮拍“马蜂巢”成为我今年非拍不可的拍摄计划,争取早日成行。  然而,天公不作美,有“天屁股”之称的漕涧古镇自中秋以来连连阴雨,尤其是漕涧风水岭金月亮一带的雨量就更不用说了,雨水特多,因而我迟迟不能成行。连续半个多月的阴雨过后,终于久雨初晴,迎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