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对生活、学习乐观积极的态度,敢于面对挫折、正视困难失败的决心。然而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却欠缺很多。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伤黑熊等一类残害生命的事件。这类事件暴露了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反映了当前学校和家庭中存在忽视关爱生命教育的倾向,说明了对青少年加强关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关爱生命的道德教育才会使学生掌握生命的本质,才会激发学生去执著地追求幸福。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热爱生命教育非常感兴趣,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欲通过个人的努力摸索出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命教育
  高中生物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其可行性如何呢?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实施呢?为此,本文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浅的思考:
  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讲究和谐实施
  和谐实施是指生命教育要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生态环境,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这种“和谐背景”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生在教学中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恰是学生能否悦纳教与学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努力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并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来带动教学的和谐氛围。如精心设计“人口发展与生态平衡”一节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正反两方面的数据、材料和多媒体直观形象,实地考察和调研,小组讨论和分析等,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么一种和谐氛围下,生命教育也就行之有效了。学生会在一种浓浓的情意色彩中,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使教学成为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进行有关探索的同时,又强烈地感受到了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当然,和谐的教学氛围要靠教师的长期努力。
  2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讲究有机实施
  有机实施是指生命教育要在显性与隐性方式有机融合下进行,从而淡化教育的痕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寻找生命教育的显性影响方式,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生命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心理基础并不仅仅是有意识活动,学生在接受生命教育时其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意识可以控制无意识,无意识可以调节有意识,两者有机统一时,就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生命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采取显性影响方式时,还要激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注意发挥隐性影响方式的作用。一句话,实施生命教育既要发挥显性方式的“直接性”、“外显性”,通过特定知识内容的传授,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影响;又要注意隐性方式的“间接性”、“内隐性”,通过教学中所特有的诸如人际关系、教育态度、教学方式等的作用,促使学生无意识地接受影响。
  3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讲究同步实施
  同步实施是指生命教育既要注重课堂教学,又不能忽视课外活动。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相承,合作互补。一方面,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生命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课文内容,实验要求等,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渗透与强化。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课外活动,发挥课外活动在生命教育中具有的自主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独特作用,发挥其具有的因材施教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形成合作互补的功能,使生命教育更有针对性与有效性。例如,“环境污染”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与教学重点,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相结合,融知、情、意、行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有关内容,有选择、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进行讨论、辩论等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可开设“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等专题讲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等。学生在这么一种认识、体验、实践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步融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护好人类与各种生物生存的美好环境的意义和价值的意识。
  总之,高中生物学科及其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实施生命教育是可行的。从操作层面看,在生命教育目标设定上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学策略上应讲究和谐实施、有机实施和同步实施。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积极采用激励式阶梯教学法,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进步。基本做法是:定好起跑线,备课设阶梯,讲课设阶梯,分梯级评估,激励跨梯。  【关键词】 激励式 阶梯教学法 定好起点 分阶梯授课 学习评价  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入
期刊
【摘 要】 人际关系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学生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是一大心理障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和谐师生关系  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根据《课标》精神,就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口语交际、日常写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
期刊
作文批改,是小学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也是令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事,又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1 正确认识小
期刊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
期刊
1 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效果。作为规定教学活动中方向的重要指标体系,他对教学活动发挥着导向、激励、检测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具体、明确,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恰当的行为动词来恰当地描述教学目标,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拟定了下面几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②感受大气压强的
期刊
为了完成教学目的中的“基本阅读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注重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索取知识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 导读示范,揭示规律和方法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达到“展卷而自然通解”的境界,靠全盘
期刊
【摘 要】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难重重的原因在于农村这一受众群体自身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因此,要在了解农村情况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寻出适合于农村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受众群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 创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随着数学新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
期刊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知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下面就课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 转变思想,确立学生主体观念  以往人们习惯于把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一种传递知识、训练技能形式来加以组织,而且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