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焦虑症是中学生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它将对学生考试时的正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症是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为了实现考试焦虑症的顺利矫治,教师可从树立自信心、调整考试目标、合理安排复习、采用劳逸结合的复习方式等四个方面出发,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心理。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症;形成原因;矫正策略
焦虑是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反复出现,就形成了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中学生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笔者曾于期终、中考、高考复习期间对1504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饱受考试焦虑症困扰的人数分别高达72%、83%、85%。而且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这种焦虑心理有增无减,沉重的心理负担使绝大部分学生精神紧张,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看不进书,复习的效果自然极不理想了。甚至有个别不堪重负的学生以装病、离家出走等方式逃避复习和考试。
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想使全体学生正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就务必先弄清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正如中医“望、闻、问、切”,查明病症,再对症下药,耐心巧妙地加以疏导帮助,使学生早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症也是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一)学校因素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曙光早已照亮了整个教育教学阵线,但在实际工作之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质量的评估,学校领导对老师工作的考核,学生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待……一切无不以成绩为首要参考因素。因此,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考试指挥棒”依旧大显神通。于是,考试成绩的优劣,所处名次的先后依然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为了促使学生“力争上游,再创佳绩”,学校领导会大谈“唯分数论”,各科教师也会为该科成绩的提高而不遗余力,同学们也会羡慕推崇成绩佼佼者。这样一来,成绩优良、进步明显的自然大受欢迎;成绩较差、屡屡退步的当然处境艰难了。优等生担心名次下降,中等生害怕进步不大,后进生唯恐又遭失败,各类学生都会在考试前忧心如焚。
(二)家庭因素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子女今日所受的教育直接决定着他们日后就业情形,于是乎买资料、请家教;考试成绩时时问,升学警钟天天敲。尤其是亲戚朋友、邻里同事中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成绩更是关心。为了实现升学目标,促使孩子全力以赴,他们还通常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达到一定标准则皆大欢喜,甚至会将考分与金钱奖赏挂钩;一旦考得不理想则横加指责,乃至以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为惩罚。家长们这种急切的“望子成龙”心理往往会使子女格外害怕考试。难怪有学生将考试戏称为“走向深渊”,一到考试就忐忑不安,郁郁寡欢。
(三)自身因素
众所周知,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考试感到焦虑的学生一般都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责任心强,自尊心强,本分老实,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这些积极配合教师的懂事的孩子,进中学前就因为勤奋上进而倍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进了中学后,课程陡然增多,内容难度加大,竞争对手更强,使他们在小学时的优势或多或少受到威胁,于是,常常变得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害怕考不好让父母失望,担心考不好会被老师、同学看不起。这种焦虑心理使他们通常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温习功课。结果由于没有注意劳逸结合,学习方法不灵活,收获甚微。恶性循环下去,他们的考试焦虑症只会有增无减。
二、考试焦虑症的矫治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能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正如挑担子赶路的人总是快过空手的行人。但“物极必反”的古训又警示人们:对考试过度的焦虑只会令学生心情紧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复习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好在考试焦虑症只是一种程度较轻的心理疾病,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焦虑情绪一定能调节到合理程度,实现考试焦虑症的顺利矫治。
(一)自信心的树立是顺利转化的前提条件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缺乏足够的自信是考试焦虑症患者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和爱护他们。倍受考试焦虑症煎熬的学生们往往敏感而脆弱,心力交瘁,沮丧无助。此时,他们最信赖尊敬的老师若能无私地施以援手,语气肯定,目光坚定地对他们说“我相信你能行!”,一定能给他们以极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其次要引导他们从往日的辉煌中找回自信。中考前夕,语文课代表潘某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几度萌生休学念头。当她心事重重地站在笔者面前时,笔者先让她叙说初一时为什么敢自荐为课代表,引导她说出小学时语文名列全镇第一,四次获各级作文比赛奖励,接着笔者又肯定她至今也无愧于课代表的稱号,和她一起回忆进入中学后取得的骄人成绩。渐渐地,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终于又笑逐颜开了。剩下的日子里,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最终以优异成绩实现理想,考入了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如果能学会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并经常这样自我激励,便会逐渐走出焦虑的泥潭。
(二)考试目标的调整是顺利转化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目标斜率原理表明:一个人,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快要实现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冲动,从而使力量增加,速度效率提高。然而许多学生却相反,由于担心达不到家长的过高要求或自己订立的过高目标而过度焦虑。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订出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标,并将所订立的远期目标分解为若干循序渐进的近期目标,通过辛勤努力先一步一个台阶地实现易于达到的近期目标,以一次又一次的成绩、喜悦加快成功进程。
此外,还应给学生讲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原理。社会固然需要科学家、文学家,但绝大多数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必视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出路。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对缓解中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考试焦虑是很有帮助的。
(三)合理的复习安排是顺利转化的切实保证
一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心理是由于考试复习之初没有统筹安排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时间紧迫却又总觉得没有复习充分,老是着急会考到没有复习的内容。军事家讲究“有备而战”“运筹帷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了它,就好像去陌生城市旅游有了一张城市地图,哪些地方去过了,哪些地方没去过,一目了然,不必再有多余的忧虑。而且学生一旦按既定方案静心复习功课,不去考虑考试后果,也不会坐卧不安了。
当然,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如果能适当介绍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应考技巧,或请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取长补短,那么他们过度的焦虑一定会得到合理的调整。
(四)劳逸结合的复习方式是顺利转化的灵丹妙药
复习期间学习内容缺少新鲜感,各科练习量往往增大,与平时比,学生的生活就比较单调枯燥,极易使学生的考试焦虑症雪上加霜。此时教师应在采取灵活机动的复习方法的同时,适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紧张的大脑得到适度放松。比如课前先唱一支歌,欣赏一段相声、笑话,课后一场足球赛马,一次短小的智力抢答,费时少,收效却极大。此外,经常让学生做深呼吸,一边徐徐呼吸,一边以“我能成功”,“我已经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暗示自己。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镜子,引导学生时时看到微笑而信心十足的自己,让学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渐渐放松,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另外,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对转化孩子考试焦虑症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教师催促进转化工作,因为学生一天中有五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
考试焦虑虽然会给中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地阻碍考试成绩的大面积提高,但犹如偶感风寒而感冒一样,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和帮助而得到有效解决的。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症;形成原因;矫正策略
焦虑是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反复出现,就形成了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中学生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笔者曾于期终、中考、高考复习期间对1504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饱受考试焦虑症困扰的人数分别高达72%、83%、85%。而且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这种焦虑心理有增无减,沉重的心理负担使绝大部分学生精神紧张,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看不进书,复习的效果自然极不理想了。甚至有个别不堪重负的学生以装病、离家出走等方式逃避复习和考试。
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想使全体学生正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就务必先弄清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正如中医“望、闻、问、切”,查明病症,再对症下药,耐心巧妙地加以疏导帮助,使学生早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症也是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一)学校因素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曙光早已照亮了整个教育教学阵线,但在实际工作之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质量的评估,学校领导对老师工作的考核,学生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待……一切无不以成绩为首要参考因素。因此,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考试指挥棒”依旧大显神通。于是,考试成绩的优劣,所处名次的先后依然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为了促使学生“力争上游,再创佳绩”,学校领导会大谈“唯分数论”,各科教师也会为该科成绩的提高而不遗余力,同学们也会羡慕推崇成绩佼佼者。这样一来,成绩优良、进步明显的自然大受欢迎;成绩较差、屡屡退步的当然处境艰难了。优等生担心名次下降,中等生害怕进步不大,后进生唯恐又遭失败,各类学生都会在考试前忧心如焚。
(二)家庭因素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子女今日所受的教育直接决定着他们日后就业情形,于是乎买资料、请家教;考试成绩时时问,升学警钟天天敲。尤其是亲戚朋友、邻里同事中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成绩更是关心。为了实现升学目标,促使孩子全力以赴,他们还通常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达到一定标准则皆大欢喜,甚至会将考分与金钱奖赏挂钩;一旦考得不理想则横加指责,乃至以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为惩罚。家长们这种急切的“望子成龙”心理往往会使子女格外害怕考试。难怪有学生将考试戏称为“走向深渊”,一到考试就忐忑不安,郁郁寡欢。
(三)自身因素
众所周知,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考试感到焦虑的学生一般都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责任心强,自尊心强,本分老实,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这些积极配合教师的懂事的孩子,进中学前就因为勤奋上进而倍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进了中学后,课程陡然增多,内容难度加大,竞争对手更强,使他们在小学时的优势或多或少受到威胁,于是,常常变得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害怕考不好让父母失望,担心考不好会被老师、同学看不起。这种焦虑心理使他们通常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温习功课。结果由于没有注意劳逸结合,学习方法不灵活,收获甚微。恶性循环下去,他们的考试焦虑症只会有增无减。
二、考试焦虑症的矫治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能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正如挑担子赶路的人总是快过空手的行人。但“物极必反”的古训又警示人们:对考试过度的焦虑只会令学生心情紧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复习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好在考试焦虑症只是一种程度较轻的心理疾病,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焦虑情绪一定能调节到合理程度,实现考试焦虑症的顺利矫治。
(一)自信心的树立是顺利转化的前提条件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缺乏足够的自信是考试焦虑症患者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和爱护他们。倍受考试焦虑症煎熬的学生们往往敏感而脆弱,心力交瘁,沮丧无助。此时,他们最信赖尊敬的老师若能无私地施以援手,语气肯定,目光坚定地对他们说“我相信你能行!”,一定能给他们以极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其次要引导他们从往日的辉煌中找回自信。中考前夕,语文课代表潘某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几度萌生休学念头。当她心事重重地站在笔者面前时,笔者先让她叙说初一时为什么敢自荐为课代表,引导她说出小学时语文名列全镇第一,四次获各级作文比赛奖励,接着笔者又肯定她至今也无愧于课代表的稱号,和她一起回忆进入中学后取得的骄人成绩。渐渐地,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终于又笑逐颜开了。剩下的日子里,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最终以优异成绩实现理想,考入了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如果能学会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并经常这样自我激励,便会逐渐走出焦虑的泥潭。
(二)考试目标的调整是顺利转化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目标斜率原理表明:一个人,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快要实现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冲动,从而使力量增加,速度效率提高。然而许多学生却相反,由于担心达不到家长的过高要求或自己订立的过高目标而过度焦虑。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订出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标,并将所订立的远期目标分解为若干循序渐进的近期目标,通过辛勤努力先一步一个台阶地实现易于达到的近期目标,以一次又一次的成绩、喜悦加快成功进程。
此外,还应给学生讲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原理。社会固然需要科学家、文学家,但绝大多数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必视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出路。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对缓解中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考试焦虑是很有帮助的。
(三)合理的复习安排是顺利转化的切实保证
一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心理是由于考试复习之初没有统筹安排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时间紧迫却又总觉得没有复习充分,老是着急会考到没有复习的内容。军事家讲究“有备而战”“运筹帷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了它,就好像去陌生城市旅游有了一张城市地图,哪些地方去过了,哪些地方没去过,一目了然,不必再有多余的忧虑。而且学生一旦按既定方案静心复习功课,不去考虑考试后果,也不会坐卧不安了。
当然,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如果能适当介绍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应考技巧,或请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取长补短,那么他们过度的焦虑一定会得到合理的调整。
(四)劳逸结合的复习方式是顺利转化的灵丹妙药
复习期间学习内容缺少新鲜感,各科练习量往往增大,与平时比,学生的生活就比较单调枯燥,极易使学生的考试焦虑症雪上加霜。此时教师应在采取灵活机动的复习方法的同时,适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紧张的大脑得到适度放松。比如课前先唱一支歌,欣赏一段相声、笑话,课后一场足球赛马,一次短小的智力抢答,费时少,收效却极大。此外,经常让学生做深呼吸,一边徐徐呼吸,一边以“我能成功”,“我已经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暗示自己。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镜子,引导学生时时看到微笑而信心十足的自己,让学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渐渐放松,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另外,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对转化孩子考试焦虑症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教师催促进转化工作,因为学生一天中有五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
考试焦虑虽然会给中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地阻碍考试成绩的大面积提高,但犹如偶感风寒而感冒一样,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和帮助而得到有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