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利用好品德课堂,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德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自主合作;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34-02
有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可见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多么重要。而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各种因素逐渐形成的。《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把祖国明天的太阳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呢?我认为只要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教学,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将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就一定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用激发兴趣“播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将知识和能力“内化”的原动力,是打开知识的金钥匙,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地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识的目标前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我经常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去播撒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生活处处有规则》这一课,上课伊始,我采用游戏的方法导入,请两个体格悬殊的孩子小明和晓冬来做一个扳手腕的游戏,在加油声中身材瘦小的小明很快落败了。我举起那输了的小明的手宣布他赢了。教室里一片哗然,学生们都说老师不公平,老师偏心,明明是晓冬将小明扳倒了,怎么反而说小明赢了。我告诉他们:其实老师并没偏心,只是在比赛之前,我没有说清规则。我现在想说的是,这场比赛的规则是谁被扳倒了,谁就赢了!这时学生疑团顿失,与此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规则多么重要。这样水到渠成,不但把规则这个深奥的定义生活化,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很好的播种作用。
二、用资料交流“施肥”
新课程提出:小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表达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生生间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学会交流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秦汉一统》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课前探究”,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师长等方式了解秦始皇,了解“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然后在课上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所得。通过小组讨论和班上交流,学生不仅在合作学习的探究过程中提升了对导读图的理解: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增进爱国主义情感,知道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要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而且培养了学生通过访问和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发多方面的学习资源,尤其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用内化文本“完善”
品德教育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它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又感觉不到有人在教育他”这种如春雨无声润万物的意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并在探究问题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五年级《品德與社会》中的《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中同学们的苦恼,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答:在班级中,同学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并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样及时捕捉到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把文本内容迁移到日常行为上,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了自我。
四、用赏识评价“助长”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孩子们渴望这赞美的“阳光”。给点阳光,学生就会灿烂;给点绿色,学生会还你整个春天。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发展推波助澜。例如在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我为集体添光彩》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争当优秀班集体的计策。课上在“心里话发布会”上各抒己见。我对学生好的建议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这样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帮助这些幼小的“树苗”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它将带着孩子美好的心情走向灿烂的明天,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教材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我们明天的太阳一定会被高高地托起!我们种下的“幼苗”一定会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德育新論.鲁洁.王逢贤主编.(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方平.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 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著.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自主合作;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34-02
有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可见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多么重要。而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各种因素逐渐形成的。《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把祖国明天的太阳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呢?我认为只要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教学,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将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就一定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用激发兴趣“播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将知识和能力“内化”的原动力,是打开知识的金钥匙,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地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识的目标前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我经常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去播撒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生活处处有规则》这一课,上课伊始,我采用游戏的方法导入,请两个体格悬殊的孩子小明和晓冬来做一个扳手腕的游戏,在加油声中身材瘦小的小明很快落败了。我举起那输了的小明的手宣布他赢了。教室里一片哗然,学生们都说老师不公平,老师偏心,明明是晓冬将小明扳倒了,怎么反而说小明赢了。我告诉他们:其实老师并没偏心,只是在比赛之前,我没有说清规则。我现在想说的是,这场比赛的规则是谁被扳倒了,谁就赢了!这时学生疑团顿失,与此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规则多么重要。这样水到渠成,不但把规则这个深奥的定义生活化,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很好的播种作用。
二、用资料交流“施肥”
新课程提出:小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表达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生生间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学会交流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秦汉一统》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课前探究”,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师长等方式了解秦始皇,了解“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然后在课上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所得。通过小组讨论和班上交流,学生不仅在合作学习的探究过程中提升了对导读图的理解: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增进爱国主义情感,知道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要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而且培养了学生通过访问和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发多方面的学习资源,尤其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用内化文本“完善”
品德教育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它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又感觉不到有人在教育他”这种如春雨无声润万物的意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并在探究问题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五年级《品德與社会》中的《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中同学们的苦恼,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答:在班级中,同学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并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样及时捕捉到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把文本内容迁移到日常行为上,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了自我。
四、用赏识评价“助长”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孩子们渴望这赞美的“阳光”。给点阳光,学生就会灿烂;给点绿色,学生会还你整个春天。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发展推波助澜。例如在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我为集体添光彩》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争当优秀班集体的计策。课上在“心里话发布会”上各抒己见。我对学生好的建议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这样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帮助这些幼小的“树苗”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它将带着孩子美好的心情走向灿烂的明天,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教材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我们明天的太阳一定会被高高地托起!我们种下的“幼苗”一定会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德育新論.鲁洁.王逢贤主编.(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方平.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 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著.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