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懂”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境界,而“会做”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听得懂却不会应用,说明学生从知识建构到能力生成之间存在断层,教师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架设通道,学生才能成功地穿越“懂”与“会”,达到“既懂又会”的终极目标。
一、真正“获得”是从“懂”到“会”的基础
1.在体验中“获得”:彰显数学思维过程的魅力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第一层:出示算式,要求学生口算:14÷2= 140÷20= 280÷4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商不变的规律,最后,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练习。
第二层:计算下面算式,引导发现商的变化规律。16÷8= 160÷8= 320÷8= 200÷2= 200÷20= 200÷40= 。
然后让学生思考归纳商的变化规律。
第三层:在学生交流补充中渐渐完善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和商变化的规律,并进行对比辨析,加深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非常抽象,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并没有从“他知”转化为“我知”。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一步一步挖掘分析,清晰地展现出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深刻,更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环境,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在结构中“获得”:强化知识结构网络的功能
数学知识是互相关联的,所以在整理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将相互联系的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这样当学生们解决问题时,才能很快地提取到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二、深度“熟练”是从“懂”到“会”的条件
1.在建模中“熟练”:放大典型问题的价值
有余数除法的建模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今天,有客人来小红家做客,妈妈买了14个橘子和几个漂亮的盘子,她发现每个盘子放4个橘子最漂亮,那你知道需要几个盘子吗?
第二环节: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学生分一分,然后交流汇报,有的画图,有的用算式说明。
教师追问:如果是更多的橘子,这画图一个一个加和减就太麻烦了。那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交流汇报中明确可以用除法)
第三环节:解释应用数学模型。教师提出:9根、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能搭几个呢?他们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中有这样的问题:要将一些物品每几个分成一份,各份相同,有分不尽的情况,可以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同时,借助分橘子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模型的认识。
2.在综合中“熟练”:凸显多维问题的效用
“多维问题”就是指大数据、大学科背景下的复杂数学问题,它是多个简单问题的融合,这样的问题更贴近生活实际,它的解决策略并非多个简单问题方法的叠加,而是涉及了更加综合的、深层能力的应用。
三年级在教学了条形统计图后,教师提出:“如果你是一名食堂管理人员,你会如何科学地设计学生的菜谱呢?”老师从食堂菜肴的浪费现象入手,让学生去调查统计出:“学生喜欢的菜肴有哪些?”最后并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他接着又问:是不是考虑到同学们的喜好,这样的饮食结构就是最合理的呢?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呢?学生立即想到:还要考虑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那小学生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量是多少,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又怎样呢……
老师通过一次次的提问引导,帮助学生从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维度思考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为孩子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提供了可对照的有效数学经验。
三、有效“调控”是从“懂”到“会”的保障
1.分析策划能力在交流中生成
当解决思考性较强、解题策略较丰富的数学问题时, 教师应腾出专门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当问题呈现于学生面前时,首先要求学生充分思考,在他们各自想法的交流中,然后组织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最后再制定出具体的解题方法加以实施。
2.反思总结水平在回顾中提升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想一想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采用了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碰到哪些困难? 通过什么方式克服了困难?这样不仅能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就在这种不断探索、回顾和反思中产生出新颖性、独特性和巩固性。
3.自我评价技巧在自评他评中完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变成评价的主体,要让他们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学会评价自己,又学会评价别人。既可以评价学习的结果,又可以评价学习的过程,还可以评价学习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一、真正“获得”是从“懂”到“会”的基础
1.在体验中“获得”:彰显数学思维过程的魅力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第一层:出示算式,要求学生口算:14÷2= 140÷20= 280÷4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商不变的规律,最后,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练习。
第二层:计算下面算式,引导发现商的变化规律。16÷8= 160÷8= 320÷8= 200÷2= 200÷20= 200÷40= 。
然后让学生思考归纳商的变化规律。
第三层:在学生交流补充中渐渐完善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和商变化的规律,并进行对比辨析,加深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非常抽象,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并没有从“他知”转化为“我知”。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一步一步挖掘分析,清晰地展现出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深刻,更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环境,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在结构中“获得”:强化知识结构网络的功能
数学知识是互相关联的,所以在整理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将相互联系的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这样当学生们解决问题时,才能很快地提取到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二、深度“熟练”是从“懂”到“会”的条件
1.在建模中“熟练”:放大典型问题的价值
有余数除法的建模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今天,有客人来小红家做客,妈妈买了14个橘子和几个漂亮的盘子,她发现每个盘子放4个橘子最漂亮,那你知道需要几个盘子吗?
第二环节: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学生分一分,然后交流汇报,有的画图,有的用算式说明。
教师追问:如果是更多的橘子,这画图一个一个加和减就太麻烦了。那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交流汇报中明确可以用除法)
第三环节:解释应用数学模型。教师提出:9根、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能搭几个呢?他们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中有这样的问题:要将一些物品每几个分成一份,各份相同,有分不尽的情况,可以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同时,借助分橘子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模型的认识。
2.在综合中“熟练”:凸显多维问题的效用
“多维问题”就是指大数据、大学科背景下的复杂数学问题,它是多个简单问题的融合,这样的问题更贴近生活实际,它的解决策略并非多个简单问题方法的叠加,而是涉及了更加综合的、深层能力的应用。
三年级在教学了条形统计图后,教师提出:“如果你是一名食堂管理人员,你会如何科学地设计学生的菜谱呢?”老师从食堂菜肴的浪费现象入手,让学生去调查统计出:“学生喜欢的菜肴有哪些?”最后并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他接着又问:是不是考虑到同学们的喜好,这样的饮食结构就是最合理的呢?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呢?学生立即想到:还要考虑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那小学生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量是多少,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又怎样呢……
老师通过一次次的提问引导,帮助学生从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维度思考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为孩子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提供了可对照的有效数学经验。
三、有效“调控”是从“懂”到“会”的保障
1.分析策划能力在交流中生成
当解决思考性较强、解题策略较丰富的数学问题时, 教师应腾出专门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当问题呈现于学生面前时,首先要求学生充分思考,在他们各自想法的交流中,然后组织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最后再制定出具体的解题方法加以实施。
2.反思总结水平在回顾中提升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想一想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采用了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碰到哪些困难? 通过什么方式克服了困难?这样不仅能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就在这种不断探索、回顾和反思中产生出新颖性、独特性和巩固性。
3.自我评价技巧在自评他评中完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变成评价的主体,要让他们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学会评价自己,又学会评价别人。既可以评价学习的结果,又可以评价学习的过程,还可以评价学习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