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包括了文学类文体和实用类文体,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学生学习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新课标特别注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小说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问题;策略
一、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综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
小说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中,以包容舒展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虚构性文学体裁”①。有关小说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這几点:第一,批判低效的小说教学,努力建立高效的小说课堂。如吴含荃《泛语文反文学主题解读面面俱到》。第二,走出小说教学的固有模式,实现小说的真正价值。例如倪文锦的《重塑小说观建构新图式》。第三,素质教育与小说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李志勇《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小说教学》,集中论述了小说教学应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优秀的小说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使者。”④它具有文化蕴涵和丰富的艺术思想。因此,小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
(二)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分布情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增加了小说的篇目,共选入小说 28 篇,而且是随着年级的提高,小说篇目是逐年增多。在名著导读中,教材的编者向学生推荐了 11 部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并作相应的阅读指导。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是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
人教版中的小说篇目的分布情况
二 关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空洞乏味
我国传统的小说教学大多是每篇文章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展开面面俱到的分析。这种做法致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更难以辨别哪些方面具有审美价值,从而深入挖掘探讨,使学生缺失一种独立自主地理解欣赏一篇小说的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无趣
小说教学呈现泛政治化和泛虚构化倾向,我们在讲小说的时候,“好像在讲一个与自己与今天毫不相干的人和事。讲 19 世纪末的俄国,讲 20 世纪初的中国,讲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灵魂,讲封建主义的罪恶,我们或同情或叹息或愤怒……于是,我们认识了封建主义的腐朽、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无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⑥。但是,小说不是历史或政治读物,这样的解读方式不能使学生走进小说。
3.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不足
语文教师素质滞后是影响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出现的流派之多,变化速度之快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语文教师却没有足够的学术敏感。他们缺乏比较深厚的小说文学知识。很多教师拿到小说课文就先看教学参考书,缺乏自己的独到理解,深入鉴赏。
(二)学生在初中语文小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的泛娱乐化倾向
阅读的泛娱乐化倾向使得那些传统的文化经典受到了冷落。学生中真正能静下心来阅读小说原著的人少了,他们看的更多的是热热闹闹的转述之作。娱乐时代给我们的小说阅读带来了悲哀。
2.阅读的泛功利化倾向
功利性阅读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即仅为考试和实用而读书,考试不涉及的一律回避。在学生的视野中,只有考试,只有教科书和辅助资料。他们无暇顾及课外书籍,应试教育,使得课外阅读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无人问津、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
1.更新小说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说千道万,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而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归根结底在于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文学素养”是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2.更新学生的知识观念,增加学生的小说阅读量
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善于把学生原有的其他兴趣迁移到小说学习上来。要善于在小说的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置学生阅读小说的任务。在我们实施小说教学前,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的现实,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阅读小说原著。
(二)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在朗读中赏析小说的能力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叶圣陶说过:“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⑦。
2.培养学生抓关键字词句来赏析小说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3.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小说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注释
①王一川:《文学概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186.187
②吴含荃:《泛语文反文学主题解读面面俱到》[J]中学语文参考 2005.9
③倪文尖:《重塑小说观建构新图式》[J]语文学习,2005.3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于春波.中学语文小说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5]曹晋秀.从鲁迅小说的解读看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作者简介
王迎春(1995-)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问题;策略
一、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综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
小说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中,以包容舒展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虚构性文学体裁”①。有关小说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這几点:第一,批判低效的小说教学,努力建立高效的小说课堂。如吴含荃《泛语文反文学主题解读面面俱到》。第二,走出小说教学的固有模式,实现小说的真正价值。例如倪文锦的《重塑小说观建构新图式》。第三,素质教育与小说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李志勇《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小说教学》,集中论述了小说教学应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优秀的小说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使者。”④它具有文化蕴涵和丰富的艺术思想。因此,小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
(二)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分布情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增加了小说的篇目,共选入小说 28 篇,而且是随着年级的提高,小说篇目是逐年增多。在名著导读中,教材的编者向学生推荐了 11 部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并作相应的阅读指导。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是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
人教版中的小说篇目的分布情况
二 关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空洞乏味
我国传统的小说教学大多是每篇文章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展开面面俱到的分析。这种做法致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更难以辨别哪些方面具有审美价值,从而深入挖掘探讨,使学生缺失一种独立自主地理解欣赏一篇小说的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无趣
小说教学呈现泛政治化和泛虚构化倾向,我们在讲小说的时候,“好像在讲一个与自己与今天毫不相干的人和事。讲 19 世纪末的俄国,讲 20 世纪初的中国,讲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灵魂,讲封建主义的罪恶,我们或同情或叹息或愤怒……于是,我们认识了封建主义的腐朽、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无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⑥。但是,小说不是历史或政治读物,这样的解读方式不能使学生走进小说。
3.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不足
语文教师素质滞后是影响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出现的流派之多,变化速度之快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语文教师却没有足够的学术敏感。他们缺乏比较深厚的小说文学知识。很多教师拿到小说课文就先看教学参考书,缺乏自己的独到理解,深入鉴赏。
(二)学生在初中语文小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的泛娱乐化倾向
阅读的泛娱乐化倾向使得那些传统的文化经典受到了冷落。学生中真正能静下心来阅读小说原著的人少了,他们看的更多的是热热闹闹的转述之作。娱乐时代给我们的小说阅读带来了悲哀。
2.阅读的泛功利化倾向
功利性阅读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即仅为考试和实用而读书,考试不涉及的一律回避。在学生的视野中,只有考试,只有教科书和辅助资料。他们无暇顾及课外书籍,应试教育,使得课外阅读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无人问津、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
1.更新小说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说千道万,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而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归根结底在于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文学素养”是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2.更新学生的知识观念,增加学生的小说阅读量
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善于把学生原有的其他兴趣迁移到小说学习上来。要善于在小说的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置学生阅读小说的任务。在我们实施小说教学前,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的现实,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阅读小说原著。
(二)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在朗读中赏析小说的能力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叶圣陶说过:“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⑦。
2.培养学生抓关键字词句来赏析小说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3.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小说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注释
①王一川:《文学概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186.187
②吴含荃:《泛语文反文学主题解读面面俱到》[J]中学语文参考 2005.9
③倪文尖:《重塑小说观建构新图式》[J]语文学习,2005.3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于春波.中学语文小说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5]曹晋秀.从鲁迅小说的解读看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作者简介
王迎春(1995-)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