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欲求“流远”、“根固”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关键词:立足课本拓展 跳出课堂培养 化有限为无限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者……知其不可”,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欲求“流远”、“根固”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要注意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浚其泉源”。
一、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1)从情节角度中延伸
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边城(节选)》一课后,让学生课外找时间阅读《边城》全文,并对小说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展开想象续写,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主题角度延伸
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
讲黄昏与中国人的日暮情思时,我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现在女作家张洁《挖荠菜》里的日暮黄昏不敢回家的描写;从诗经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夕阳黄昏的意象传递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多了一层家园落日的温馨和人生迁世的感情。
(3)从作家角度延伸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如了解名著中不同回本对同一个人物的塑造,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或者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评论文章,这会让学生对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的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
(4)从文体的角度延伸
拿说明文为例,我先从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另一篇说明文——《〈物种起源〉导言》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讨论、分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清了,“说明文有的介绍事物的特点,有的是说明一個道理,要介绍明白这些特点和道理,要用到不同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而且语言必须准确”。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一把开启说明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二、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母语,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度丰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大语文观就是要求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
首先,跳出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堂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神奇的极光》一文时,针对文章最后提出的“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学生们很感兴趣,他们就主动查阅资料,请教物理老师,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获得答案,服务课堂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普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在很大程序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开辟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了解艺术名人;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
一句话,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
此外,还要化有限为无限。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也符合叶圣陶先生"现在教是为了将来不教"的原则。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 “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立足课本拓展 跳出课堂培养 化有限为无限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者……知其不可”,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欲求“流远”、“根固”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要注意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浚其泉源”。
一、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1)从情节角度中延伸
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边城(节选)》一课后,让学生课外找时间阅读《边城》全文,并对小说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展开想象续写,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主题角度延伸
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
讲黄昏与中国人的日暮情思时,我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现在女作家张洁《挖荠菜》里的日暮黄昏不敢回家的描写;从诗经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夕阳黄昏的意象传递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多了一层家园落日的温馨和人生迁世的感情。
(3)从作家角度延伸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如了解名著中不同回本对同一个人物的塑造,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或者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评论文章,这会让学生对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的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
(4)从文体的角度延伸
拿说明文为例,我先从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另一篇说明文——《〈物种起源〉导言》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讨论、分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清了,“说明文有的介绍事物的特点,有的是说明一個道理,要介绍明白这些特点和道理,要用到不同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而且语言必须准确”。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一把开启说明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二、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母语,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度丰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大语文观就是要求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
首先,跳出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堂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神奇的极光》一文时,针对文章最后提出的“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学生们很感兴趣,他们就主动查阅资料,请教物理老师,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获得答案,服务课堂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普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在很大程序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开辟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了解艺术名人;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
一句话,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
此外,还要化有限为无限。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也符合叶圣陶先生"现在教是为了将来不教"的原则。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 “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克碧.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拓展
[2]朱姝.立足教材内容 加强拓展延伸[J]读与写·上旬刊.,2014.08
[3]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