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28日,深市老牌龙头深发展(SZ000001)发布公告:由于将有重要事项公告,董事会特申请公司股票特别停牌,直至公告刊登后再复牌。两天之后(30日),深发展称关于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和监事会主席康典的任职资格已经相关部门的核准。外界等待的消息暂时落空,但就在这短短几日内,有关GE(通用电气)将入股深发展一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据称,此事相关各方已签订协议,但需要监管部门批准。由传出的协议核心内容显示:深发展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引进GE;GE以每股5.2466元的价格获得增资扩股后约7.3%的股份(总代价约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新桥的第二大股东。
深发展增资实属必然。就在2004年新桥正式入主之前,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为2.3%(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2.32%),远低于8%的行业惯例要求。而在2005年半年报中,其资本充足率也仅提升至3.14%,差距尚远。
早在2002年,深发展10配3、配股价格为5~8.5元的配股计划就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但由于其间向新桥转让股权事宜几经波折,被迫多次将配股有效期延长。而近三年来深发展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已达不到配股规定的基本条件,而且其2.32%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不能满足发行次级债的要求。私募顺理成章。
即便此次GE入股获批,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也不过将提高至略高于4%。有消息称,接下来深发展将启动发行次级债的程序,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6%,然后再采用发行可转债、引进中资股东等方式进一步充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时间紧迫,毕竟离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最迟在2007年元旦前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时限只有14个月了。
而对于GE而言,5.2466元/股的代价所费不菲,较之当初新桥受让价格3.55元/股,高出了47.8%,比之深发展每股净资产2.51元更是超出100%。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GE这家巨无霸企业进入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迫切愿望,尤其在中国大批银行向外资转让股权的背景下,更显意味深长。
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首次向外资出让股权。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被选作试点先行,上海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订协议,后者入股5%。此后IFC又先后入股南京商业银行、西安商业银行,受让民生银行(SH600016)股权,并有意参股北京银行。IFC在上海银行和南京商行的投资已获不菲收益。在这种示范效应下,不下10家城市商业银行先后都引入了外资。接着是浦发银行(SH600000)、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再下去便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众所周知,在石化、电信等行业的大型国企先后海外上市后,作为金融领域核心的银行业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外资觊觎的财富机会。2004年8月,汇丰银行以144.61亿元持有交通银行(HK3328)77.75亿股股份,占19.9%;在2005年6月交行上市时,汇丰又以33.5亿港元代价购入股份,维持其持股比例。单从交通银行股价表现看,投资已有收益,更何况可以分享这家中国第五大银行成长的20%份额。
2005年6月,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设银行9%的股权,成为国有银行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随即,中国银行也引入了瑞银集团等战略投资者,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相关谈判也在进行中。
根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10月9日在2005中日经济高级论坛上的发言,到目前为止,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有业内人士称:通过参股,外资将获取中国银行业超过10%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外资银行目前占中国银行业不到3%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在这场银行业的改革中,纷纷引入的都是外国资本,而像曾经入股几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方正集团却主动退出了?外资可以带来资本,但真的可以提升银行的整体素质吗?据称因IFC入资而提升素质的成都商业银行,恰恰是方正集团在了解真实状况后退出的机构之一。
尽管引入的外资为银行业提供了所需资本,但改革成功与否显然与引进外资并无必然联系,整个经济环境和法制化程度提高才是关键。而在黎明来临之前的暗夜却恰恰是收购的最好时机,由于中国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大量外资果断进入。
等到整个银行业问题解决后,很可能功劳却被归于外资,甚至很多市场份额都落于外资之手,与这一结果相比,引入的区区数百亿美元又算得了什么?
据称,此事相关各方已签订协议,但需要监管部门批准。由传出的协议核心内容显示:深发展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引进GE;GE以每股5.2466元的价格获得增资扩股后约7.3%的股份(总代价约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新桥的第二大股东。
深发展增资实属必然。就在2004年新桥正式入主之前,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为2.3%(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2.32%),远低于8%的行业惯例要求。而在2005年半年报中,其资本充足率也仅提升至3.14%,差距尚远。
早在2002年,深发展10配3、配股价格为5~8.5元的配股计划就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但由于其间向新桥转让股权事宜几经波折,被迫多次将配股有效期延长。而近三年来深发展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已达不到配股规定的基本条件,而且其2.32%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不能满足发行次级债的要求。私募顺理成章。
即便此次GE入股获批,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也不过将提高至略高于4%。有消息称,接下来深发展将启动发行次级债的程序,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6%,然后再采用发行可转债、引进中资股东等方式进一步充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时间紧迫,毕竟离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最迟在2007年元旦前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时限只有14个月了。
而对于GE而言,5.2466元/股的代价所费不菲,较之当初新桥受让价格3.55元/股,高出了47.8%,比之深发展每股净资产2.51元更是超出100%。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GE这家巨无霸企业进入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迫切愿望,尤其在中国大批银行向外资转让股权的背景下,更显意味深长。
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首次向外资出让股权。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被选作试点先行,上海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订协议,后者入股5%。此后IFC又先后入股南京商业银行、西安商业银行,受让民生银行(SH600016)股权,并有意参股北京银行。IFC在上海银行和南京商行的投资已获不菲收益。在这种示范效应下,不下10家城市商业银行先后都引入了外资。接着是浦发银行(SH600000)、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再下去便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众所周知,在石化、电信等行业的大型国企先后海外上市后,作为金融领域核心的银行业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外资觊觎的财富机会。2004年8月,汇丰银行以144.61亿元持有交通银行(HK3328)77.75亿股股份,占19.9%;在2005年6月交行上市时,汇丰又以33.5亿港元代价购入股份,维持其持股比例。单从交通银行股价表现看,投资已有收益,更何况可以分享这家中国第五大银行成长的20%份额。
2005年6月,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设银行9%的股权,成为国有银行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随即,中国银行也引入了瑞银集团等战略投资者,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相关谈判也在进行中。
根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10月9日在2005中日经济高级论坛上的发言,到目前为止,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有业内人士称:通过参股,外资将获取中国银行业超过10%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外资银行目前占中国银行业不到3%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在这场银行业的改革中,纷纷引入的都是外国资本,而像曾经入股几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方正集团却主动退出了?外资可以带来资本,但真的可以提升银行的整体素质吗?据称因IFC入资而提升素质的成都商业银行,恰恰是方正集团在了解真实状况后退出的机构之一。
尽管引入的外资为银行业提供了所需资本,但改革成功与否显然与引进外资并无必然联系,整个经济环境和法制化程度提高才是关键。而在黎明来临之前的暗夜却恰恰是收购的最好时机,由于中国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大量外资果断进入。
等到整个银行业问题解决后,很可能功劳却被归于外资,甚至很多市场份额都落于外资之手,与这一结果相比,引入的区区数百亿美元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