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打实知识基础,建立知识网络;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述生物学习内容;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筛选获取和应用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说高考一轮复习的效益直接决定学生的高考成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生物高考一轮复习效益 的策略谈几点建议。
1.注意整体性
知识的记忆是有规律的而非杂乱无章,在整体框架中整理知识,能使分散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综合化、系统化,利于学生记忆与掌握。复习时注意整体性包括:(1)把握课本的编排体系。沿着化学元素→化合物→细胞(结构、功能、代谢、增殖)→个体(生殖、遗传、调节、进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以节或章为单元进行梳理。(3)对某一核心知识进行发散、聚合,如对染色体知识进行整理。
2.突出主干性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近几年高考题知识点的分布为依据,复习时突出主干知识,如细胞生物膜知识,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知识,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与变异知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知识,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知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知识等。在复习教学时努力做到自我归纳、深入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注重迁移变化并以各种形式表述,及时进行即时练习、单元综测等。
3.运用形象性
(1)深入分析理解课本上的重要插图、图解并进行图文转换,图形变化、综合及绘图等;(2)指导学生运用简单图形、曲线描述一些生物学内容,例如用曲线表示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过程,用图形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O2、CO2扩散)、伴X(显、隐)遗传特点用遗传系谱表示、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用图解或曲线表示等;(3)巧用替代模型,如以细线卷以线团表示染色质到染色体(染色单体)过程,以两把相同钥匙与DNA复制特点比较等;(4)会用比喻,例如把光合作用图解比一辆向光飞驰的自行车;以发信息、打固定电话、直接握手比喻成细胞膜上三种信息交流方式,以车爬坡与穿山洞比喻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机理等。(5)善用多媒体,择其动态变化、丰富图片、彩色画图而用之,以期达到良好效果。用好形象教学能增强课堂融洽氛围,学生以愉悦心情学习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4.挖掘逻辑性
生物知识在章节内及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或隶属关系或因果关系或衍生关系或深化延展关系。复习时引导学生以推理、发散、归纳、综合等方式挖掘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对深入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形成知识索链大有裨益。
5.强化应用性
5.1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学以致用,让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并学会用生物知识解释,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解释冬天包心菜的菜心为何易发黑,果实为什么会一天天长大,根为什么会伸长,倒地的茎为什么会重新站起来,为什么父母都正常子女却得白化病或患红绿色盲?一种鸟为什么在不同岛上进化成不同种鸟,我们体温是怎么维持稳定的,人的反射完成机理等等。
5.2整理课本上的专门应用。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用H3-U、H3-T研究根尖细胞分裂过程,用14C研究光合作用中C转移途径,利用32P、35S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利用15N研究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等。
5.3实验及实验原理的应用。①注意指导学生对课本实验原理、试剂、材料、器材、操作、步骤、实验结论的再学习;②对实验进行重组、拓展,例如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盐酸在各实验中作用、对实验材料(如洋葱)的综合利用、对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分析;③对某一实验的深入分析、综合,操作例如对酵母培养数量计算的实验中,可将酵母结构、生殖、呼吸类型、种群增长曲线、培养条件、计数要求及计算等综合起来;④实验方法及结果的迁移运用,如将胰岛素合成、加工、分泌、血糖调节与糖尿病人自我检查(用斐林试剂检测及尿糖试纸检测)相联系;⑤实验设计能力培养,明确一般步骤、把握关键,a、明确实验原理;b、把握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找出因变量及观察指标;c区分验证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做讨论)。
5.4及时测试,注重质量。(1)课堂测。每节复习课留10—15分钟当堂训练,6—8个选择题,1—2个简答题,题目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学生练完后,由几个同学公布答案,教师纠正并评讲共性错误。(2)单元测。题目来自高考选编改编题、变式题、各地摸拟题等,注重层次性、滚动性,题型多样,测练后及时评阅、统计、分析,通过重点讲评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弥补知识漏洞,培养审题答题素养。(3)综合测。利用大型考试机会,精心命题、注重试题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各种题型具全。以全面检测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意整体性
知识的记忆是有规律的而非杂乱无章,在整体框架中整理知识,能使分散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综合化、系统化,利于学生记忆与掌握。复习时注意整体性包括:(1)把握课本的编排体系。沿着化学元素→化合物→细胞(结构、功能、代谢、增殖)→个体(生殖、遗传、调节、进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以节或章为单元进行梳理。(3)对某一核心知识进行发散、聚合,如对染色体知识进行整理。
2.突出主干性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近几年高考题知识点的分布为依据,复习时突出主干知识,如细胞生物膜知识,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知识,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与变异知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知识,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知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知识等。在复习教学时努力做到自我归纳、深入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注重迁移变化并以各种形式表述,及时进行即时练习、单元综测等。
3.运用形象性
(1)深入分析理解课本上的重要插图、图解并进行图文转换,图形变化、综合及绘图等;(2)指导学生运用简单图形、曲线描述一些生物学内容,例如用曲线表示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过程,用图形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O2、CO2扩散)、伴X(显、隐)遗传特点用遗传系谱表示、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用图解或曲线表示等;(3)巧用替代模型,如以细线卷以线团表示染色质到染色体(染色单体)过程,以两把相同钥匙与DNA复制特点比较等;(4)会用比喻,例如把光合作用图解比一辆向光飞驰的自行车;以发信息、打固定电话、直接握手比喻成细胞膜上三种信息交流方式,以车爬坡与穿山洞比喻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机理等。(5)善用多媒体,择其动态变化、丰富图片、彩色画图而用之,以期达到良好效果。用好形象教学能增强课堂融洽氛围,学生以愉悦心情学习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4.挖掘逻辑性
生物知识在章节内及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或隶属关系或因果关系或衍生关系或深化延展关系。复习时引导学生以推理、发散、归纳、综合等方式挖掘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对深入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形成知识索链大有裨益。
5.强化应用性
5.1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学以致用,让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并学会用生物知识解释,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解释冬天包心菜的菜心为何易发黑,果实为什么会一天天长大,根为什么会伸长,倒地的茎为什么会重新站起来,为什么父母都正常子女却得白化病或患红绿色盲?一种鸟为什么在不同岛上进化成不同种鸟,我们体温是怎么维持稳定的,人的反射完成机理等等。
5.2整理课本上的专门应用。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用H3-U、H3-T研究根尖细胞分裂过程,用14C研究光合作用中C转移途径,利用32P、35S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利用15N研究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等。
5.3实验及实验原理的应用。①注意指导学生对课本实验原理、试剂、材料、器材、操作、步骤、实验结论的再学习;②对实验进行重组、拓展,例如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盐酸在各实验中作用、对实验材料(如洋葱)的综合利用、对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分析;③对某一实验的深入分析、综合,操作例如对酵母培养数量计算的实验中,可将酵母结构、生殖、呼吸类型、种群增长曲线、培养条件、计数要求及计算等综合起来;④实验方法及结果的迁移运用,如将胰岛素合成、加工、分泌、血糖调节与糖尿病人自我检查(用斐林试剂检测及尿糖试纸检测)相联系;⑤实验设计能力培养,明确一般步骤、把握关键,a、明确实验原理;b、把握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找出因变量及观察指标;c区分验证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做讨论)。
5.4及时测试,注重质量。(1)课堂测。每节复习课留10—15分钟当堂训练,6—8个选择题,1—2个简答题,题目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学生练完后,由几个同学公布答案,教师纠正并评讲共性错误。(2)单元测。题目来自高考选编改编题、变式题、各地摸拟题等,注重层次性、滚动性,题型多样,测练后及时评阅、统计、分析,通过重点讲评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弥补知识漏洞,培养审题答题素养。(3)综合测。利用大型考试机会,精心命题、注重试题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各种题型具全。以全面检测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