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思考,开拓思路和创新精神。教师如何紧扣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景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绝大多数虽为名家名作,且各具特色,但往往不乏选材平凡,语言朴实之作。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选择了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展开描写,如果教师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学习文本,学生可能会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不深,难以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父子情深”。
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不一样的体会,我将课文设计成课本剧,让学生模拟文中的父亲、儿子,离别时的背景加上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对蕴含在文本中的父子情深有了不一样的体会。通过学生的表演和亲身体验,就能把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氛围,唤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并使他们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看似常的生活事件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理解,也更深刻的领悟了文本中饱含着父子之间最真情的爱。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已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情景创设提供了可能,如教读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时,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全诗,对这首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在此基础上画一幅山居秋瞑的意境画。然后,收集学生绘画分别投影到大屏幕上并让学生对照大屏幕解說他们的绘画意图,分析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找出自己作品的闪光点。经过学生的不断参与和解说,最后老师再结合作品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在这种方式中,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不但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王维“诗画合一”的艺术风格。
二、巧妙设问,层层启发
1.结合“小说”设问、启发,培养想象力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往往蓄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所以也就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来说,学生通过自学基本能了解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及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在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之后,结尾有这样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究竟是怎么死的?
那么后来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样一问,学生想象的翅膀纷纷展开,并议论纷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有学生说孔乙己一人孤零零的,最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饿死了……但如果课堂的想象到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教师要再引导学生思考:是谁造就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从而让学生的思考从生活表面上升到对社会制度层面,获得对文本的理解。
结合“诗歌”设问、启发,培养想象力 诗歌看似简单,由几个字组成,但诗歌的意蕴却比较丰富,好的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就是学生想象的良好素材。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名诗句,诗中把塞北的雪来得急、下得猛想象成一夜梨花盛开,让读者看到了雪花飘落的情景,是多么的形象啊!又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运用了大胆的夸张想象,把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一泄千里的宏伟、壮阔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讲解此句时可巧妙地进行设问:庐山瀑布到底有多高、有多壮观啊?李白又是如何写的?如果你是李白你又会如何写啊?如此种种,无不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绝佳素材。
利用文本“空白”设问、启发,培养想象力 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往往会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读者必须凭借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去探索和发掘文本的潜在密码,读者在探索、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就是对文本展开想象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阅读其实也是一种想象创造活动。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来设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为何四次流泪?每次流泪有何不同?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利用好这些文本中的“空白”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总之,要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紧扣教材和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想象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融入到教师精心预设的想象情境中,从而既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又获得想象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景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绝大多数虽为名家名作,且各具特色,但往往不乏选材平凡,语言朴实之作。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选择了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展开描写,如果教师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学习文本,学生可能会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不深,难以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父子情深”。
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不一样的体会,我将课文设计成课本剧,让学生模拟文中的父亲、儿子,离别时的背景加上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对蕴含在文本中的父子情深有了不一样的体会。通过学生的表演和亲身体验,就能把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氛围,唤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并使他们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看似常的生活事件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理解,也更深刻的领悟了文本中饱含着父子之间最真情的爱。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已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情景创设提供了可能,如教读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时,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全诗,对这首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在此基础上画一幅山居秋瞑的意境画。然后,收集学生绘画分别投影到大屏幕上并让学生对照大屏幕解說他们的绘画意图,分析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找出自己作品的闪光点。经过学生的不断参与和解说,最后老师再结合作品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在这种方式中,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不但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王维“诗画合一”的艺术风格。
二、巧妙设问,层层启发
1.结合“小说”设问、启发,培养想象力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往往蓄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所以也就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来说,学生通过自学基本能了解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及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在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之后,结尾有这样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究竟是怎么死的?
那么后来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样一问,学生想象的翅膀纷纷展开,并议论纷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有学生说孔乙己一人孤零零的,最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饿死了……但如果课堂的想象到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教师要再引导学生思考:是谁造就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从而让学生的思考从生活表面上升到对社会制度层面,获得对文本的理解。
结合“诗歌”设问、启发,培养想象力 诗歌看似简单,由几个字组成,但诗歌的意蕴却比较丰富,好的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就是学生想象的良好素材。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名诗句,诗中把塞北的雪来得急、下得猛想象成一夜梨花盛开,让读者看到了雪花飘落的情景,是多么的形象啊!又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运用了大胆的夸张想象,把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一泄千里的宏伟、壮阔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讲解此句时可巧妙地进行设问:庐山瀑布到底有多高、有多壮观啊?李白又是如何写的?如果你是李白你又会如何写啊?如此种种,无不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绝佳素材。
利用文本“空白”设问、启发,培养想象力 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往往会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读者必须凭借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去探索和发掘文本的潜在密码,读者在探索、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就是对文本展开想象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阅读其实也是一种想象创造活动。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来设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为何四次流泪?每次流泪有何不同?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利用好这些文本中的“空白”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总之,要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紧扣教材和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想象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融入到教师精心预设的想象情境中,从而既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又获得想象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