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根据西班牙民间故事改编的一则童话,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帝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直白,寓意浅显,对于感情和心智正在走向成熟,渴望浪漫、惊险和刺激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缺少吸引力的。怎样浅文深教,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略显“幼稚”的童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在备课时着重思考的。经过反思思考,我精心设计了一节与众不同的阅读教学课,并代表学校在第一次江苏省初中教育科研协作联盟会议上展示,受到一致好评。下面将此课的设计思路阐述如下,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一、遵循简约主义,设计教学目标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主张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进行艺术创造,让空间和形式摆脱装饰干扰,表现其本来面目,从而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境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以为也要遵循简约主义的原则,去掉那些价值不大的目标,关注文本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对于文本而言,这个核心价值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而且合乎文章学、文艺学原理,能对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具备典范意义。通常情况下,它隐含在文本的深处,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才能走近它、关注它、解析它、体悟它,并通过不同的训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七颗钻石》这篇文章,我认为最具有语文价值和文本表达的核心价值的特色就是“想象”(这一点和前面“单元提示”中的“引言”及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重点也不谋而合),而其他在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的运用及语言等方面的特色可以一带而过。这样,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更明确,学习的重点更突出,知识点可以讲深、讲透,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比起那种“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课堂,效果无疑要好得多。
二、运用结构思想,讲清基本概念
提到基本概念,许多语文教师都会觉得那是理科教师的事情。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体味涵咏”,而忽视理性的分析,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个性化表达”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上提倡拓展思维,自由说话,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这个“理”到底是什么,要“言”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有理”,谁也说不清楚。长此以往,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意识偏差:语文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悟,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虚幻,语文学习是务“虚”的,学和不学一个样,多学少学一个样。其实这是对语文学习的一个极大误解!我们知道,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些体系都是由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如果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又怎能去理清它们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讲清基本概念是所有学科都要关注的问题,语文也不例外。以《七颗钻石》为例,试想,如果学生连什么是想象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又怎能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展现想象呢?
对于概念的讲授,不能只是从文字平面上介绍定义,更多的要从立体层面讲清它的结构。所谓“结构”,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认为“结构即指联系”。美国心理学家Arthur S. Reber的解释则是“有组织、有模式的相对稳定的完形”。这两种表述,告诉我们“结构”有三个特征:第一,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包含至少两个以上的成分;第二,“结构”中各成分之间有着或强或弱的关联;第三,“结构”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层次性。对于“想象”这一概念来说,我认为初中的学生至少要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想象?想象有什么作用?怎样才算是好的想象?事实证明,学生从3W(What、 Why和 How)的角度探究概念的结构,不仅理解了想象的含义,而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有了明晰的思考角度,更是给评价、写作想象作文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设计探究情境,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建构性学习,它是指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领悟意义、体验情感的统一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要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呈现出来,学生才会理得清、记得牢、用得妙。在课堂上,介绍了“想象”的概念以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的作用及要求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想象”的概念,现在请大家根据概念来看一看,文中最能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的情节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1:最能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的情节就是水罐的变化了。它随着小姑娘爱心的增加,从木的变成了银的,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最后还跳出了钻石,涌出了清泉,这些都告诉我们爱心的神奇与伟大。
生2:我觉得最神奇的想象就是最后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其实这表现了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爱心的光芒就像大熊星座一样可以普照大地。
师:很好,这两位同学都是从主旨的角度来阐述想象的作用的,想象可以让主旨更加突出深刻。
生3:我觉得想象还能让文章更有吸引力,让我们更爱看。因为童话是写给小朋友看的,所以神奇一点比较好。
师:是的,想象可以使情节更曲折,更有吸引力。
生4:如果这篇文章没有想象,内容就少了很多。当我们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可以发挥想象,写不在眼前的,写实际生活中没有的,这样就不愁作文字数不够了。
(生笑)
师(笑):的确,想象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使我们超越自身经验、视野的局限,展开思维的翅膀,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故事,所以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现在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完整地介绍一下想象的作用呢?
(生七嘴八舌,达成共识,教师展现“想象知识树”,完成“作用”方面的归纳)
既然想象有这么多的作用,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文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梦见什么?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小组交流,选出你们小组最满意的一个,全班交流。
(全班兴致盎然地进行创作,5分钟后各组代表发言)
师:你最喜欢哪一组的创作?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第3组的:小姑娘睡着了,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妈妈渴死了,急得哭了起来,一着急就醒了。这个梦合情合理,同时看出小姑娘很孝顺。
生2:这个梦还能说明水在小姑娘心中十分重要,这样就更能表现她爱心的可贵。
生3:我最喜欢第2组的:梦里小姑娘来到海边,看到水,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后来她又用水罐装满了水回到家里,妈妈喝了水,病就好了。她把剩下的水分给邻居们,大家都得救了。这个梦是个好梦,我喜欢。
生4:这个梦有问题!海水那么咸,小姑娘怎么能喝得下去呢?再说,这么点水怎么能救得了那么多人呢?!
(有学生附和,表示同意)
生3(辩解道):海水那么咸还大口大口喝,更能说明旱灾的严重,小姑娘的口渴啊!不是更能表现中心吗?至于罐子里的水,可能是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上帝,上帝帮她变的呢?!
生5:那不就和课文重复了吗?我看不如这样改:小姑娘捧着装满海水的罐子,想着不能帮助妈妈,难过得哭了,泪水一滴一滴地掉在罐子里,奇迹出现了,罐子里的水变成了清泉!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清泉!清泉流经之处,草儿变绿了,花儿变红了,老人变得年轻了,小伙子更加健壮,姑娘们更加美丽!小姑娘高兴极了!
(掌声)
师:大家探讨得很热烈。那么能不能从中归纳一下,好的想象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热烈讨论,达成共识,教师呈现“想象知识树”,完成“要求”方面的归纳)
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讨论、交流、比较、体悟,自然地得出了有关想象的结构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质疑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自始至终教师退在幕后,学生走上前台,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看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孩子们的逐步探究中一一完美实现,我禁不住为他们而骄傲!事实证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完全正确!
课后的交流会上,与会的专家和同行们给予这节课很高的评价,有老师惊呼: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听了以后,我不禁一笑,是啊,只要心中有鲜明的目标意识、结构意识和主体意识,语文课何止仅仅可以这么上?语文课,应该是想怎么上,就怎么上!
一、遵循简约主义,设计教学目标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主张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进行艺术创造,让空间和形式摆脱装饰干扰,表现其本来面目,从而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境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以为也要遵循简约主义的原则,去掉那些价值不大的目标,关注文本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对于文本而言,这个核心价值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而且合乎文章学、文艺学原理,能对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具备典范意义。通常情况下,它隐含在文本的深处,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才能走近它、关注它、解析它、体悟它,并通过不同的训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七颗钻石》这篇文章,我认为最具有语文价值和文本表达的核心价值的特色就是“想象”(这一点和前面“单元提示”中的“引言”及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重点也不谋而合),而其他在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的运用及语言等方面的特色可以一带而过。这样,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更明确,学习的重点更突出,知识点可以讲深、讲透,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比起那种“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课堂,效果无疑要好得多。
二、运用结构思想,讲清基本概念
提到基本概念,许多语文教师都会觉得那是理科教师的事情。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体味涵咏”,而忽视理性的分析,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个性化表达”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上提倡拓展思维,自由说话,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这个“理”到底是什么,要“言”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有理”,谁也说不清楚。长此以往,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意识偏差:语文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悟,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虚幻,语文学习是务“虚”的,学和不学一个样,多学少学一个样。其实这是对语文学习的一个极大误解!我们知道,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些体系都是由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如果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又怎能去理清它们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讲清基本概念是所有学科都要关注的问题,语文也不例外。以《七颗钻石》为例,试想,如果学生连什么是想象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又怎能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展现想象呢?
对于概念的讲授,不能只是从文字平面上介绍定义,更多的要从立体层面讲清它的结构。所谓“结构”,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认为“结构即指联系”。美国心理学家Arthur S. Reber的解释则是“有组织、有模式的相对稳定的完形”。这两种表述,告诉我们“结构”有三个特征:第一,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包含至少两个以上的成分;第二,“结构”中各成分之间有着或强或弱的关联;第三,“结构”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层次性。对于“想象”这一概念来说,我认为初中的学生至少要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想象?想象有什么作用?怎样才算是好的想象?事实证明,学生从3W(What、 Why和 How)的角度探究概念的结构,不仅理解了想象的含义,而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有了明晰的思考角度,更是给评价、写作想象作文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设计探究情境,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建构性学习,它是指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领悟意义、体验情感的统一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要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呈现出来,学生才会理得清、记得牢、用得妙。在课堂上,介绍了“想象”的概念以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的作用及要求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想象”的概念,现在请大家根据概念来看一看,文中最能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的情节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1:最能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的情节就是水罐的变化了。它随着小姑娘爱心的增加,从木的变成了银的,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最后还跳出了钻石,涌出了清泉,这些都告诉我们爱心的神奇与伟大。
生2:我觉得最神奇的想象就是最后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其实这表现了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爱心的光芒就像大熊星座一样可以普照大地。
师:很好,这两位同学都是从主旨的角度来阐述想象的作用的,想象可以让主旨更加突出深刻。
生3:我觉得想象还能让文章更有吸引力,让我们更爱看。因为童话是写给小朋友看的,所以神奇一点比较好。
师:是的,想象可以使情节更曲折,更有吸引力。
生4:如果这篇文章没有想象,内容就少了很多。当我们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可以发挥想象,写不在眼前的,写实际生活中没有的,这样就不愁作文字数不够了。
(生笑)
师(笑):的确,想象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使我们超越自身经验、视野的局限,展开思维的翅膀,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故事,所以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现在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完整地介绍一下想象的作用呢?
(生七嘴八舌,达成共识,教师展现“想象知识树”,完成“作用”方面的归纳)
既然想象有这么多的作用,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文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梦见什么?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小组交流,选出你们小组最满意的一个,全班交流。
(全班兴致盎然地进行创作,5分钟后各组代表发言)
师:你最喜欢哪一组的创作?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第3组的:小姑娘睡着了,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妈妈渴死了,急得哭了起来,一着急就醒了。这个梦合情合理,同时看出小姑娘很孝顺。
生2:这个梦还能说明水在小姑娘心中十分重要,这样就更能表现她爱心的可贵。
生3:我最喜欢第2组的:梦里小姑娘来到海边,看到水,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后来她又用水罐装满了水回到家里,妈妈喝了水,病就好了。她把剩下的水分给邻居们,大家都得救了。这个梦是个好梦,我喜欢。
生4:这个梦有问题!海水那么咸,小姑娘怎么能喝得下去呢?再说,这么点水怎么能救得了那么多人呢?!
(有学生附和,表示同意)
生3(辩解道):海水那么咸还大口大口喝,更能说明旱灾的严重,小姑娘的口渴啊!不是更能表现中心吗?至于罐子里的水,可能是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上帝,上帝帮她变的呢?!
生5:那不就和课文重复了吗?我看不如这样改:小姑娘捧着装满海水的罐子,想着不能帮助妈妈,难过得哭了,泪水一滴一滴地掉在罐子里,奇迹出现了,罐子里的水变成了清泉!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清泉!清泉流经之处,草儿变绿了,花儿变红了,老人变得年轻了,小伙子更加健壮,姑娘们更加美丽!小姑娘高兴极了!
(掌声)
师:大家探讨得很热烈。那么能不能从中归纳一下,好的想象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热烈讨论,达成共识,教师呈现“想象知识树”,完成“要求”方面的归纳)
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讨论、交流、比较、体悟,自然地得出了有关想象的结构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质疑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自始至终教师退在幕后,学生走上前台,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看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孩子们的逐步探究中一一完美实现,我禁不住为他们而骄傲!事实证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完全正确!
课后的交流会上,与会的专家和同行们给予这节课很高的评价,有老师惊呼: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听了以后,我不禁一笑,是啊,只要心中有鲜明的目标意识、结构意识和主体意识,语文课何止仅仅可以这么上?语文课,应该是想怎么上,就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