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沉淀 琢磨 熔铸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优质课?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无论怎么说,优质课应该代表了最先进的教学思想。优质课的评比树立了标杆,推进了教改的进程,能给教师们反思与启示。我们都知道教育的过程重在课堂教学,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我们的教育才能高效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下大力气研究课堂教学的规律与方法,研究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所以我认为优质课评比的意义,是在于利用这个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热衷自己的职业,钻研自己的业务,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那么优质课含金量多少?优质课就是做秀吗?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优质课存在做秀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推出一节课,后面跟随着一大群策划群体,其中包括教研员的指导,领导的关注,技术人员的支持。再加之老师课前的反复演练,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汁原味”。我认为,既然是优质课的评比,是个人的教学技能大赛,就必须建立一套公正、公开、公平的规则。把优质课的评比与平时教研活动的研究课要严格区分开。优质课的评比某种角度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地方的教学水准,如果说一节优质课就代表了一个教师的终身发展,我想没人会赞同的,因为教育理念和操作方法本身就是动态的;一个真正的名师应该是继往开来的,不断进取的。
  下面是就我学习过的高中语文优质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点反思。
  1.希言自然——导语忌做秀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公开课上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导语的设计,追求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一开场就能博得一个“满堂彩”。殊不知,这正是老师内心表演意思在作怪,矫揉造作的导语朗诵只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因为,语文学习不是演戏,而是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短暂的对话来缓和气氛,引出话题。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板书课题,走进文本。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导语的新颖精巧,而在整个过程是否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是否让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是否体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大圭不琢——课本熟于胸
  语文老师最见功底的是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其实,没有对课文的熟悉,一切分析和解读都是肤浅的,即使深刻也是在贩卖专家学者的思想。“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深思子自知”,毛泽东就告诫身边的同志《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教师如果不反复研读课文,就不可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也就无法体味读书的“三味”,更遑论给学生以阅读知道了。
  3.微妙玄通——课堂有深度
  语文教学要有深度,对文本的解读不可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要深入钻研文本的深层结构所隐藏的意蕴。例如,我曾经在区里上过一节余秋雨先生的《垂钓》,在教学中我没有简单的就钓鱼这个情节分析,而是结合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的身份,提供几个相关的文本加以比较和对照来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学生就很愿意在思想的碰撞中思考得更深入,从而真正有所得。所以我觉得要使课堂能有深度,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跳出文本,在更为宏大的文化背景下对文本做出全新的深刻的解读。
  4.上士言道——交流语在精
  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多维对话。其实,语文课应该是所有参与者(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的“学堂”,智慧的火花只有在对话中的碰撞中才能产生,学生的成长也只有在对话中得以实现。因此,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课堂转变成为师生对话交流的一个自由平台。语文课堂上的答问应该充满智慧,遗憾的是我们竟然时时可以听到“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诸如此类毫无意义的废话。如果是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提问,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何处该提问是需要老师精心考虑的问题,孙绍振教授指出“文章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思索和探讨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文本中找出“矛盾”——理解有障碍的地方,在此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5.含德之厚——朗读动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朗读技能,它绝不是仅仅表现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技术层面上,相反,虚假的矫情只会让听众感到反感和滑稽。因此,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学生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朗读激情,通过朗读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课堂上老师的表演欲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些老师热衷于给学生范读来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且不去评价朗诵得如何,这种思想就是应该摒弃的。教师范读一定要有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那么让学生自主阅读应该更科学有效;如果是为了给学生示范,那至少也应该让学生先读,然后点拨引导他们自己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实在不行了再给学生做示范也不迟;如果是为了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那就应该调查一下看班里是否有比老师朗读水平还高的学生,以免尴尬场面出现。
  6.质真若渝——搞笑非幽默
  课堂需要幽默,需要妙趣横生,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笑声里获得启发感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然而,幽默不等于插科打诨的搞笑,两者有着质的区别:幽默是发自思想深处的笑声,是智慧的会心一笑;搞笑的目的只是为了笑,缺少智慧的特性。浅陋庸俗的搞笑虽然可以使课堂笑声不断,但却让宝贵的学习时间无端的耗费。另外,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游戏的方式,但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我不主张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方式的选择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中学生的思想在逐渐成熟,思维也日益深刻,他们更倾向于理性的思辨。
   7.返璞归真——课件勿滥用
  多媒体课件又称“多媒体辅助课件”,它的第一特性就是“辅助”性。
  (下转第55页)
  (上接第54页)
  课件的内容不应是教学过程的翻版,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如果忽视了这一特性,就会被它牵着鼻子走,本应充满灵性的生命课堂也就成了机械化模式化的课件演示过程。多媒体课件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锦上添花,可以利用它扩宽学生的视野,为解读文本提供宏大的文化背景,从而增加课堂的厚度。反之亦能束缚住教师的手脚。
  8. 美其质也——亮点慎出手
  公开课不可避免的带有表演性,教学设计时总要预设一两个“亮点”来体现独具的匠心。可是,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画蛇添足成为“败笔”。
  9.余音绕梁——不强课完整
  在40分钟内学习一篇课文,如果想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有不少老师担心被指责教学不完整,字、词、句、段、篇,内容、主题、写作特色、延伸拓展、课后作业等无所不讲,拖堂不说,也在贪多求全中迷失了教学重点,最终只能蜻蜓点水的泛泛而谈,学生看似收获颇多,其实一无收获。课堂的完整只是观众感受,优秀的个性化的课堂大多是不完整的,因此,它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课堂如果重点突出,抓住一两个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意蕴,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反而会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最新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设计了几个板块的教学任务。其中Project 板块是各单元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板块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输出能力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其设置的任务侧重于检查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与前面Reading所训练的听、读能力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在该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于本单元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体验语言输出过程所带来
期刊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然而目前农村学校的许多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存在着提问肤浅,形式单调,联系不紧密,要求不明确等等弊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有效提问。一方面所提
期刊
中国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词的教学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人在农村初级中学任教已十五年有余,平时对古诗词教学也做了许多研究和尝试。  一、 古诗词审美教学的重要意义  做为一个现代人,如果缺乏基本的美学修养,不懂得美,不会欣赏和创造美,那么
期刊
笔者认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听课,抓紧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搞好听课活动。它是向课堂要质量的重要举措,打造优质课的必要途径,也是集他人之长为一身,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法,更是督查了解教者是否进行素质教育,贯彻探索教学法的重要渠道。  对于教育者来说,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本性都是愿意把好的一面展示给人看,所以被听者都会努力上好课,达到最佳效果,让听者尽力满意。这样在准备上就必须
期刊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故结课技能和导课技能一样,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正如特级教师李观博说:“一节课上下来后,也要注意这节课的结课方式。比方说,吃花生,如果开始和中间吃的花生都很香,而最后一颗却是发霉的,那么其结果不但香味也没有了,而且留下满嘴苦涩。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如此,结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地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
期刊
案例一,一个班学生正在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结束后老师提问:这首乐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答:一群鸟和凤凰一起在天空飞来飞去……教师哑然,于是教师又让学生听,可学生无论怎样听,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想象都摆不开以上内容。  案例二,另一班上,教师让学生闭上眼,随音乐想像听后生答:我感受到了春光的明媚,鸟儿欢唱,听完后,心里很舒畅,它让我想到春天的美景,阳光灿烂,充满生机。  反思:为什么同一首乐曲,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培养应该是多方面的,如加强实验观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最有效方法还是要学生在思维上“开窍”,培养他们具有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学习物理的乐趣。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只有概念清楚,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方法正确,结论完整。使之在学习中不断树立信心,做到乐而不倦,不断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镇上另一所小学一年级去观摩美术课教学。碰巧美术教师在指导班上的孩子画一幅儿童画《我的家乡——益林》。有的孩子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动;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画画,但围坐在同一桌的孩子你看我的、我看你的;要么就是邻座孩子画面的内容相仿……  我漫漫地搜寻自己想要看到的,其中一个皮肤白净、神情专注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始终围绕绘画活动坐在那儿。再看她的“作品”,画面布局合理,配色协调,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