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居民“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反思新医改的成效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关于个人账户存废之争的主流观点,在对个人账户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模式的合理性进行反思。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账户 存废之争 功能
一、背景介绍
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原本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大制度创新,而今个人账户功能的发挥却备受争议。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个人账户的初衷:一是强调个人责任,通过提高患者的费用意识以约束患者的道德风险,通过个人账户抑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发挥个人账户的纵向积累功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和个人账户功能的部分“异化”,导致人们重新思考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存废之争”
目前,国内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存废之争”的探讨有两派主流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效率低下,应该取消。持此观点者认为,撤消个人账户的理由在于个人账户的保险机理与大病医疗费用统筹相悖。随着医疗费用膨胀,因病治疗所引起的财务风险的风险溢价也增大。无论从医疗保险供方还是需方的视角分析,社会医疗保险都应该保大病,相应发展和完善大病医疗费用统筹机制,通过横向上风险共担以分散收入起伏风险,而个人账户的保险机理在于纵向积累资金以分散风险,所以个人账户没有存在的必要,应予取消。另一种观点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应保留并完善。此观点认为个人账户存在缺陷和不足,但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已普遍建立起来,相当一部分参保者的个人账户积累了资金,突然取消个人账户是不现实的,个人账户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可以通过改革制度运行中的不合理因素以提高制度的效率。
三、个人账户的功能缺陷明显——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再思考
1.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不到位
首先,由于医疗个人账户减少了参保人员的消费选择集,其带来的效用远不如现金带来的效用,导致反向刺激了医疗消费消费。镇江市和深圳市的研究都显示,改革以后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没有抑制参保人群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例如,在深圳,曾出现个人账户的参保职工年平均门诊次数是未参保者近两倍的现象。(许小鹏,2002)其次,个人账户未能有效抑制医疗费用上涨。Hsiao和C.William的研究显示,1984—1994年,新加坡的医疗费用的增长率是13.0%,比建立个人账户之前高了2个百分点。医保个人账户对制度的公平性也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再次,账户资金滥用、乱用,资金闲置浪费等问题严重,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调查发现,约41.7%的参保人进行了非医疗消费,非医疗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用品(如牛奶、食用油)及烟、酒等。虽然国家规定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就医,但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参保人又希望更方便地使用个人账户,许多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只管建账,不问去向”。在个别城市的药店里,“医保卡”已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购物卡”,不仅可以购买保健品这类与药品沾边的东西,就连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也可用“医保卡”购买。
2.基本医疗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十分有限,未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中关于医保缴费费率及建立个人账户的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个人账户资金历年结余情况如下:
表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个人账户资金结余情况
数据来源:1998-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一知,个人账户资金年均结余率为16%,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增长率为30%,未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筹资压力。在当前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我国既没有政府保证的基本利率,也没有考虑对患者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额度做出限定,账户持有人的个人积累存在着提支取的强烈动力和充分自由。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2006)的调研认为,个人账户集中反映的问题是管理成本高,在抑制医疗费用支出和预防老年人患病基金积累方面没有明显作用。厦门市38%的参保个人账户积累金额为0,牡丹江市、鸡西市超过80%的参保人积累不到800元,盐城市、苏州市超过60%的参保人积累不到800元。(费海霞,2006)
3.资金沉淀多、个人账户削弱了医疗保险的互助共济功能
个人账户不能共济,健康人群账户资金大量积累,导致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不高,患病人群,特别是慢性病人群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支付高额门诊费用。尽管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严格地区分了使用用途,但在基金筹措环节没有分开,个人账户的规模没有限制,随着参保结构日益老化,用人单位缴费部分划人个人账户的比例逐渐增加,削弱了统筹基金共济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惠元,张 翼.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何去何从——一个研究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7
[2]刘国恩, 唐艳, 刘立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研究: 个人账户与医疗支出[J].财经科学, 2009(1): 45-53.
[3]傅勤生.设立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利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5.10
[4]王宗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成效、问题与出路[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3)
[5]费海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
[6]许小鹏.政策过程中的目标偏离——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D].北京大学,2002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账户 存废之争 功能
一、背景介绍
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原本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大制度创新,而今个人账户功能的发挥却备受争议。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个人账户的初衷:一是强调个人责任,通过提高患者的费用意识以约束患者的道德风险,通过个人账户抑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发挥个人账户的纵向积累功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和个人账户功能的部分“异化”,导致人们重新思考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存废之争”
目前,国内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存废之争”的探讨有两派主流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效率低下,应该取消。持此观点者认为,撤消个人账户的理由在于个人账户的保险机理与大病医疗费用统筹相悖。随着医疗费用膨胀,因病治疗所引起的财务风险的风险溢价也增大。无论从医疗保险供方还是需方的视角分析,社会医疗保险都应该保大病,相应发展和完善大病医疗费用统筹机制,通过横向上风险共担以分散收入起伏风险,而个人账户的保险机理在于纵向积累资金以分散风险,所以个人账户没有存在的必要,应予取消。另一种观点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应保留并完善。此观点认为个人账户存在缺陷和不足,但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已普遍建立起来,相当一部分参保者的个人账户积累了资金,突然取消个人账户是不现实的,个人账户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可以通过改革制度运行中的不合理因素以提高制度的效率。
三、个人账户的功能缺陷明显——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再思考
1.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不到位
首先,由于医疗个人账户减少了参保人员的消费选择集,其带来的效用远不如现金带来的效用,导致反向刺激了医疗消费消费。镇江市和深圳市的研究都显示,改革以后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没有抑制参保人群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例如,在深圳,曾出现个人账户的参保职工年平均门诊次数是未参保者近两倍的现象。(许小鹏,2002)其次,个人账户未能有效抑制医疗费用上涨。Hsiao和C.William的研究显示,1984—1994年,新加坡的医疗费用的增长率是13.0%,比建立个人账户之前高了2个百分点。医保个人账户对制度的公平性也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再次,账户资金滥用、乱用,资金闲置浪费等问题严重,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调查发现,约41.7%的参保人进行了非医疗消费,非医疗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用品(如牛奶、食用油)及烟、酒等。虽然国家规定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就医,但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参保人又希望更方便地使用个人账户,许多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只管建账,不问去向”。在个别城市的药店里,“医保卡”已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购物卡”,不仅可以购买保健品这类与药品沾边的东西,就连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也可用“医保卡”购买。
2.基本医疗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十分有限,未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中关于医保缴费费率及建立个人账户的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个人账户资金历年结余情况如下:
表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个人账户资金结余情况
数据来源:1998-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一知,个人账户资金年均结余率为16%,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增长率为30%,未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筹资压力。在当前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我国既没有政府保证的基本利率,也没有考虑对患者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额度做出限定,账户持有人的个人积累存在着提支取的强烈动力和充分自由。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2006)的调研认为,个人账户集中反映的问题是管理成本高,在抑制医疗费用支出和预防老年人患病基金积累方面没有明显作用。厦门市38%的参保个人账户积累金额为0,牡丹江市、鸡西市超过80%的参保人积累不到800元,盐城市、苏州市超过60%的参保人积累不到800元。(费海霞,2006)
3.资金沉淀多、个人账户削弱了医疗保险的互助共济功能
个人账户不能共济,健康人群账户资金大量积累,导致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不高,患病人群,特别是慢性病人群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支付高额门诊费用。尽管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严格地区分了使用用途,但在基金筹措环节没有分开,个人账户的规模没有限制,随着参保结构日益老化,用人单位缴费部分划人个人账户的比例逐渐增加,削弱了统筹基金共济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惠元,张 翼.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何去何从——一个研究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7
[2]刘国恩, 唐艳, 刘立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研究: 个人账户与医疗支出[J].财经科学, 2009(1): 45-53.
[3]傅勤生.设立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利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5.10
[4]王宗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成效、问题与出路[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3)
[5]费海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
[6]许小鹏.政策过程中的目标偏离——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D].北京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