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应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物理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不断质疑的精神,去探求知识的真谛.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一难度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上,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由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如何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表象上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而实质就必须要做到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认可,从而才有可能积极参与教学质疑活动.
  学生情感上积极参与就要求教育者的教学离不开情感.孙双金老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魅力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能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学.”,这就需要教育者改变教育观念,加深自己的教学功底.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给物理教学提供了借鉴作用.情智教育的实质正如陶行知所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然而情智教育又是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我们知道教学内容往往皆是三分生、七分熟,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利用情感的感染与熏陶,通过那七分熟的知识来引领学生对那三分生的知识进行探究学习.
  我们通过下面一段物理教学实例来体验情智教育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教学内容为“电流表的使用”复习课的教学片断:
  师: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后,知道电流有大小,它的大小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我们也知道了电流表的构造特点,那么如何使用电流表呢?教材中给我们提供了电流表使用说明(节选),下面同学们自己认真学习“使用说明”,之后看同学们对使用方法哪些方面理解起来有困难,并能提出疑问.老师是很欣赏敢于提问题的孩子.
  生:电流表指针未对准零刻度线一定是没有校零吗?有没有其它情况呢?
  师:你的思维很缜密,提的问题很有价值.那么有没有同学来帮她解释一下呢?
  生:如果电流表未使用前出现上述现象,那一定是没有校零!
  生:还有可能使用过程中电流表出现上述现象.若指针反偏,则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若指针右偏,则电流表使用正常.
  师:他们两位的解释同学们认为怎么样?(同学们齐声说:很好)老师觉得解释很完整、也很完美.大伙儿要向他们看齐呀!
  生: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或用电器)串联,怎样才能实现串联呢?
  生:在复杂的电路中,我们如何判断电流表测的是哪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呢?
  生:为什么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串联呢?
  师:同学们一连串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刚才阅读“使用说明”时,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同学们提问的水准越来越高,真了不起呀!接下来同学们回答声音要洪亮,得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好不好?
  生:实现串联很简单,取电流表正、负两个接线柱与被测量的用电器首尾顺次连接起来即可.
  生:我认为,如果电路中的用电器全部是小灯泡的话,只需要闭合开关后将电流表取下,观察哪些小灯泡发光即可.因为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而串联电路工作相互影响,因此电流表所测的是发光小灯泡中的电流;如果电路中还有其它用电器的话,判断的方法我还没想到.
  师:你真棒!串联电路工作的特点用来判断这一问题很有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电路中还有电阻等其它用电器,能不能用上述方法来判断呢?是否需要点什么?
  生:能用上述方法,但不能直观判断,需要检测用电器中的电流.我明白了,需要一只电压表.用电压表来检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就可以了.
  生: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因为后面的知识(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电流处处相等)告诉了我们,所以只有串联,电流表所测的电流才是被测电路中的电流.
  生:老师,我有疑义.我们在前面的实验中发现,一只小灯泡接入电路与两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相同的电路亮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那么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后,用电器中电流也将发生变化呀.此时电路中电流已经变化了,测量还有意义吗?
  师:你太厉害了!你能联系实验现象提出这么深奥的问题,老师真佩服你!同学们说一说电路中电流会不会变呢?(学生齐声回答:一定会变!)我们的电流表使用有麻烦了.大家可不可以告诉我,小灯泡电路中的电流为什么会变呢?
  生:电路中的电阻发生了变化.
  师:好,问题最终落在哪儿了?
  生:电流表的自身有电阻.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流表,看能发现些什么?
  生:老师,我发现了.电流表自身电阻值很小.
  生:电阻小,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也很小.
  师:完全正确.对电路中电流影响虽小,但终归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消除的,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呢?老师提示一下:我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物理模型法,同学们还记不记得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了这种方法?
  生: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用到了这种方法.
  师:这种方法研究问题的原则是什么呢?
  生: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问题的次要方面.老师,我明白了.电流表对电路中的电流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掉而不予考虑.
  师:所以,电流表串联到电路中所测量的电流,就是被测电路的电流.
  ……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关注的是,让我们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通过上面的教学片断,使人认识到情智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情智教育使学生获得了大智慧,也使教育者获得了大智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知识是通过外在获得的,而智慧是个体内在生成的.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统帅知识!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仅教授知识是肯定不行的,教师要通过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去引领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生成智慧.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无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才能启发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可能;有了问题,才能发现规律;有了问题,才有讨论的话题.  “问题是课堂的心脏”.课堂中一个个问题就好比韵律操中一个个动作,要想课堂给人更多的回味与精彩,问题设计就需更深的思考与研究.课堂教学的深入总是伴随着一个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叶澜教授将“课堂教学过程”比喻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课堂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推动教育主体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种创造与解释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变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初中物理课堂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设问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情境进行课前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带着疑问、兴趣和求知欲进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达到提
1将学生做题关注不到关键词、挖掘不出隐含条件,误诊为审题不仔细  1.1课堂教学简单实录  案例一3月底参加了市高三复习会议,探讨高考的二轮复习问题,期间听了一节题为《科学审题》的公开课.  上课开始,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物体与转轴相距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让转速均匀增大,在物块由静止到相对转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顺利地帮助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然而初中物理实验室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生活中的常见器具来制作一些物理小实验就成了一个有力的补充,简洁、方便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学生在观察、辨析、设计、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实践,全面地迎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使得一个个小
物理新课程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所以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物理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
在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物理是一门立足于实验的科学,倡导“做中学”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动手探究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和创造,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自主的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也能激发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非常规”物理实验能通过促进学生手脑并用,最大程度地调动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刚好可以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教师根据试验的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试验,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用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一下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笔者对物理教学进行了反思,对物理教学用生本理念做指导,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天地,让物理教学充满活力.  1 让艺术之花在物理课堂绽放美丽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综合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简而言之为“文”、“理”两种文化.如何做到文理交融,相得益彰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施大宁在《物理与艺术》的讲座中,谈到屈原的《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翻译为:“这浩茫的宇宙究竟有没有一个尽头,那时混混沌沌天地未分,人们凭什么来研究,穹庐的天盖高达九层多么壮观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