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都是重教法而不重学法,重视灌输而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传统教学已经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弊端,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历史教学中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1]所以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使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审美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学好历史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通过多媒体剪辑后的电影、电视录像、转换了格式的历史革命歌曲等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激起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如:剪辑《谭嗣同》、《孙中山》、《甲午风云》、《大决战》等影片,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这种方法新颖别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利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济、最活跃的因素。[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热情,兴趣愈浓,追求愈执著,学习效率也就愈高;培养兴趣就是改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将之转化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教会学生做人,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将其适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或用于导入新课,或在课中,或在结束新课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三、利用诗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呆板的叙述式导入新课法,利用一些诗歌来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好的开端往往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我利用电脑播放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歌曲。由于学生曾经学过这首诗歌,学生们一下子为新课所吸引,有的学生还跟着音乐节拍低声吟诵,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极端认真地学完了这节课,教学效果也比以往好得多。
四、精心设计开放型的练习,还学生课后自由的空间
在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上,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开放型的练习,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还学生课后自由的空间,这样做深受学生欢迎。如在复习时,设计一系列选择题,运用电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上前操作,作出选择,无论选对了还是选错了,都有相应的音响来回答,如“恭喜你答对了”“下次再努力哟”等等,并统计得分情况。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复习时,我们经常这样做。这样做,可以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为达到高效的学习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开放型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学会了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当然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恰当的提问,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等。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心理基础。教师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用兴趣架起学生与知识间的桥梁,培养他们乐学、善学的品质。正所谓“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参考文献
[1] http://www.wzqjks.com.教育家名言.2006.5
[2] http://www.hsglzx.com/html/2005/11/20051130213938-1.htm.发挥物理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学习能力.2005-11-30.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1]所以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使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审美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学好历史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通过多媒体剪辑后的电影、电视录像、转换了格式的历史革命歌曲等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激起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如:剪辑《谭嗣同》、《孙中山》、《甲午风云》、《大决战》等影片,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这种方法新颖别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利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济、最活跃的因素。[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热情,兴趣愈浓,追求愈执著,学习效率也就愈高;培养兴趣就是改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将之转化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教会学生做人,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将其适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或用于导入新课,或在课中,或在结束新课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三、利用诗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呆板的叙述式导入新课法,利用一些诗歌来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好的开端往往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我利用电脑播放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歌曲。由于学生曾经学过这首诗歌,学生们一下子为新课所吸引,有的学生还跟着音乐节拍低声吟诵,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极端认真地学完了这节课,教学效果也比以往好得多。
四、精心设计开放型的练习,还学生课后自由的空间
在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上,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开放型的练习,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还学生课后自由的空间,这样做深受学生欢迎。如在复习时,设计一系列选择题,运用电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上前操作,作出选择,无论选对了还是选错了,都有相应的音响来回答,如“恭喜你答对了”“下次再努力哟”等等,并统计得分情况。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复习时,我们经常这样做。这样做,可以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为达到高效的学习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开放型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学会了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当然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恰当的提问,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等。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心理基础。教师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用兴趣架起学生与知识间的桥梁,培养他们乐学、善学的品质。正所谓“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参考文献
[1] http://www.wzqjks.com.教育家名言.2006.5
[2] http://www.hsglzx.com/html/2005/11/20051130213938-1.htm.发挥物理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学习能力.2005-11-30.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