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阐述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书。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建设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红色旅游在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旅游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并激发文化创造力,推动旅游区文化发展;同时推动老区实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和创新老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还可以提升偏僻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揭示红色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蓝图的具体路径,推动红色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红色旅游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04年以前,研究成果比较少,相关研究比较零散,红色旅游的概念认知不完整,红色文化当做历史、军事旅游资源的一个特征被提出,没有把红色旅游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产品来看待。2004~2008年,随着一期规划《纲要》的颁布、红色旅游主导地位的形成,其研究文献也丰富起来。石培华等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内涵与特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条件;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商业空间与产业培育;开发模式与融资创新等十一个方面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红色旅游研究体系基本确立。[1]吴必虎等认为,红色旅游具有特定的细分市场,要处理好东西关系、城乡关系、核缘关系、贫富关系;红色旅游目的地需要营销,也可以营销,通过营销可以把红色旅游做得更好,推向更高的高度。[2]还有学者对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精神价值、红色旅游市场特征、消费市场的行为模式、客源市场结构等进行分析。大部分学者侧重于个案研究。2008年以后红色旅游的研究伴随着产业发展而不断深入,研究质量上升但数量有所下降。魏小安是研究红色旅游比较早的专家,他认为,从根本来看,红色旅游应该向着经典主题、全面市场、国际形式的方向发展,最终把我们的主题培育成一种经典性的东西。并提出少开发、多利用,市场结合、深化配置等发展思路。[3]黄细嘉等(2008)、唐文跃(2010)等研究了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何景明(2012)认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精神旅游的主导产品,存在着主题概念僵化、客源以公费旅游群体为主等问题,提出创新我国精神旅游主题的思路。一些学者对红色旅游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四、红色旅游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现路径
(一)红色旅游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涉及自然生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影响到全人类今天与明天行为选择的最高发展目标。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战略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二)红色旅游发展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红色旅游发展应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红色文化生态保护、民俗资源开发、文化内涵挖掘等问题研究,与红色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一致。
(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红色旅游产品与相关产业融合开发、新业态发展、产业化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应不断提升,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体系。红色旅游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旅游区美丽乡村建设互哺。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其中并得到利益,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红色旅游區应注重政治建设新模式
红色旅游区政治建设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旅游区政治建设,一个民主文明的新型社区,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居民道德素质的示范。
(五)红色旅游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发掘当地故事文化,发展红色影视产业,开发红色文化精品、舞台艺术精品、纪念品、艺术品等,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培华执笔.国家红色旅游课题组:“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05.
[2]吴必虎,余青主编.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魏小安著.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刘桂兰(1965—),女,汉族,河南太康人,研究生,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旅游规划。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书。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建设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红色旅游在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旅游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并激发文化创造力,推动旅游区文化发展;同时推动老区实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和创新老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还可以提升偏僻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揭示红色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蓝图的具体路径,推动红色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红色旅游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04年以前,研究成果比较少,相关研究比较零散,红色旅游的概念认知不完整,红色文化当做历史、军事旅游资源的一个特征被提出,没有把红色旅游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产品来看待。2004~2008年,随着一期规划《纲要》的颁布、红色旅游主导地位的形成,其研究文献也丰富起来。石培华等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内涵与特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条件;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商业空间与产业培育;开发模式与融资创新等十一个方面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红色旅游研究体系基本确立。[1]吴必虎等认为,红色旅游具有特定的细分市场,要处理好东西关系、城乡关系、核缘关系、贫富关系;红色旅游目的地需要营销,也可以营销,通过营销可以把红色旅游做得更好,推向更高的高度。[2]还有学者对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精神价值、红色旅游市场特征、消费市场的行为模式、客源市场结构等进行分析。大部分学者侧重于个案研究。2008年以后红色旅游的研究伴随着产业发展而不断深入,研究质量上升但数量有所下降。魏小安是研究红色旅游比较早的专家,他认为,从根本来看,红色旅游应该向着经典主题、全面市场、国际形式的方向发展,最终把我们的主题培育成一种经典性的东西。并提出少开发、多利用,市场结合、深化配置等发展思路。[3]黄细嘉等(2008)、唐文跃(2010)等研究了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何景明(2012)认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精神旅游的主导产品,存在着主题概念僵化、客源以公费旅游群体为主等问题,提出创新我国精神旅游主题的思路。一些学者对红色旅游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四、红色旅游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现路径
(一)红色旅游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涉及自然生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影响到全人类今天与明天行为选择的最高发展目标。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战略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二)红色旅游发展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红色旅游发展应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红色文化生态保护、民俗资源开发、文化内涵挖掘等问题研究,与红色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一致。
(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红色旅游产品与相关产业融合开发、新业态发展、产业化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应不断提升,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体系。红色旅游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旅游区美丽乡村建设互哺。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其中并得到利益,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红色旅游區应注重政治建设新模式
红色旅游区政治建设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旅游区政治建设,一个民主文明的新型社区,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居民道德素质的示范。
(五)红色旅游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发掘当地故事文化,发展红色影视产业,开发红色文化精品、舞台艺术精品、纪念品、艺术品等,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培华执笔.国家红色旅游课题组:“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05.
[2]吴必虎,余青主编.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魏小安著.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刘桂兰(1965—),女,汉族,河南太康人,研究生,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