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离不开农民。面对我国农村当前存在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应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管理水平、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型农民;培训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虽然城镇化率有所提高,但农村人口仍占据国家人口总数的大多数。目前新形势下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当务之急,是一项紧迫的根本性现实任务。
一、培训新型农民的紧迫性
(一)培训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实现農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否则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加快培训农民知识化的现代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的培训。
(二)培训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实现农业从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加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素质将是关键因素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培训新型农民是改变农民现状的迫切要求。由于受到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基层文化相对单调,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提高修养,崇尚科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为迫切的要求。
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首先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普遍比较匮乏,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大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耕种,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其次是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法制意识不高,一些地方的封建迷信盛行,地域观念强烈,法制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最后农民的管理意识和水平低下,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知识和方法。
(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在农业生产所有的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和最具有创造性的一个决定因素。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由农民来建设完成的。没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困难重重。一方面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农民,即使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只有被农民所真正掌握,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培训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渠道
(一)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应着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的转变思想和观念,努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因此培训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在大力实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最终达到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并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强对农民管理知识和素质的培训。新农村的建设需要生产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通过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规范化的管理理念、社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使他们更多的人迈入到管理者的行列。
(三)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考量,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支持,反过来精神文明的发展必将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反之亦然。因此,要重视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首先要开展必要的形势培训,使得农民了解当前生产生活的现状,了解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和意识;其次是强化对农民的文化熏陶,用先进的文化塑造农民是最有效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手段,因此应整合农村的图书室、农村书屋和文化活动场所,提高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满足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有条件的农村应大力普及电脑知识,教授农民使用电脑技术,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传播文化。同时在农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逐步改变农村存在的种种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还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农村党组织作为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全村工作开展的基础,农村党员作为骨干力量,更应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将很重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训新型农民,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新型农民,因此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必将使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劢.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
[2]张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动力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2013(10).
[3]王立新,张丽等.我国培育新型农民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型农民;培训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虽然城镇化率有所提高,但农村人口仍占据国家人口总数的大多数。目前新形势下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当务之急,是一项紧迫的根本性现实任务。
一、培训新型农民的紧迫性
(一)培训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实现農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否则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加快培训农民知识化的现代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的培训。
(二)培训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实现农业从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加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素质将是关键因素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培训新型农民是改变农民现状的迫切要求。由于受到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基层文化相对单调,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提高修养,崇尚科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为迫切的要求。
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首先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普遍比较匮乏,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大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耕种,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其次是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法制意识不高,一些地方的封建迷信盛行,地域观念强烈,法制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最后农民的管理意识和水平低下,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知识和方法。
(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在农业生产所有的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和最具有创造性的一个决定因素。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由农民来建设完成的。没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困难重重。一方面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农民,即使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只有被农民所真正掌握,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培训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渠道
(一)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应着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的转变思想和观念,努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因此培训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在大力实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最终达到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并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强对农民管理知识和素质的培训。新农村的建设需要生产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通过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规范化的管理理念、社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使他们更多的人迈入到管理者的行列。
(三)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考量,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支持,反过来精神文明的发展必将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反之亦然。因此,要重视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首先要开展必要的形势培训,使得农民了解当前生产生活的现状,了解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和意识;其次是强化对农民的文化熏陶,用先进的文化塑造农民是最有效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手段,因此应整合农村的图书室、农村书屋和文化活动场所,提高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满足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有条件的农村应大力普及电脑知识,教授农民使用电脑技术,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传播文化。同时在农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逐步改变农村存在的种种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还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农村党组织作为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全村工作开展的基础,农村党员作为骨干力量,更应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将很重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训新型农民,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新型农民,因此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必将使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劢.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
[2]张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动力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2013(10).
[3]王立新,张丽等.我国培育新型农民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