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彰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后,南中诸郡皆叛,这对于刚刚战败、亡主的蜀汉政权更是雪上加霜。为稳定国内局势,于是诸葛亮开始了全面执政后对南中的经营,执行其“隆中对”中“南抚夷越”的政策,以图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关键词:诸葛亮;蜀汉;南中;策略
跨有荆、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隆中对”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既定战略,也是蜀汉的国策。然而,自从荆州失守,夷陵战败后,虽“天下三分”,但“益州疲弊”。从彰武三年起,闻之刘备去世,南中诸郡先后发生叛乱。首先是益州郡大姓雍闿在孙吴交趾太守士燮的诱使下叛汉,并“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賓”①东附孙吴。接着,受雍闿的影响牂牁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等也纷纷起兵叛汉。南中之地除永昌郡闭境坚守外,遂尽皆动摇。这对于刚刚战败,亡主的蜀汉政权更是雪上加霜。要实现既定战略与国策,就必须先平定叛乱,稳定南中,“定南中然后可以固巴蜀,固巴蜀然后可以图关中”②。而且,南中物产丰富,“王化”归附后,更是北伐中原的重要后勤基地。所以诸葛亮适当的运用策略,先后采取措施平定南中,稳定国内局势,为此后进一步经营南中打下基础。
一、平定叛乱,镇服南中,确保蜀汉后方的安全与稳定
得知雍闿叛变后,由于刘备刚去世,“新遭大丧”的蜀汉政权不便兴兵。故而诸葛亮试图通过和抚政策安定南中出现的叛乱,所以托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③《魏氏春秋》更有记载:为稳定朱褒,蜀汉政权还诛杀与朱褒有隙,且为朱褒所害的益州从事常房诸子。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雍闿在对李严的回信中直接说 “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④其言语之强硬可见一斑。同样,朱褒也未因中央的迁就而息事。故而,和抚政策并未使南中之乱有任何缓解。
由于和抚政策的失败,建兴三年三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兵分三路南征平叛,并接受了马谡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通过武力凭借攻心战平定叛乱,以求收服南中人心,保障南中的长期安定。
具体部署是:东路以牂牁太守马忠为首,攻朱褒,入牂牁。马忠迅速率部平定朱褒之乱。中路以庲降都督李恢为首,攻雍闿、孟获后方,入建宁。但其部被建宁叛军围于昆明,幸得李恢用计骗得叛军的信任,于是大举反攻,向南追击叛军至槃江,并与牂牁相接,同诸葛亮、马忠的部队相呼应。西路则是诸葛亮亲率主力,攻高定,入越巂、云南。雍闿、孟获见高定方面军事压力较大,于是率部驰援高定,但因高定与雍闿有矛盾,雍闿被高定部下所杀。西路军亦迅速攻入越巂,斩杀高定。此后,孟获统领雍闿旧部,继续推行叛汉政策。因孟获是南中大姓、豪帅,在南人心中地位较高,为保证平叛后南中的长期稳定,实现“攻心为上”的策略,诸葛亮利用军事优势,在俘获孟获后“纵使更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⑤,对孟获实行“七擒七纵”的策略。当年秋天,最终使其诚心归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南中地区再未发生此类大规模的叛乱,确保了南中的稳定和蜀汉后方的安全。也保障了此后一系列的和抚以及经营政策得以正常进行。
二、依靠大姓,任用官员,安定南中七郡
平定南中大规模叛乱后,诸葛亮以化整为零的方法,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将原来的南
中四郡增改为六郡,加上朱提郡共同组成了“南中七郡”,即越巂郡、牂牁郡、建宁郡、古兴郡、云南郡、永昌郡与朱提郡。这样划分主要是按南中地域和族群的差异,将其分立⑥、隔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南中各郡再出现诸郡联络皆叛的局面。
有人建议诸葛亮留兵驻守、屯垦南中,由中央直接派流官驻军管辖,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诸葛亮提出驻军、留官的“三不易”,决定除个别重要职位,中央需要派任以直属流官外,其余主要依靠当地原来的渠率来统治南中各部,尽量实现不留驻军,不任流官。这样,即加强了蜀汉中央政府对南中之地的控制,也避免了驻官、留军带来的各种麻烦,同时更尊重了南中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给予最大的自治权利。
诸葛亮不仅依靠当地较为忠于蜀汉政权的大姓、豪族担任州郡的重要司职,如以建宁人李恢继续担任庲降都督,提拔永昌人吕凯为云南太守,以此增强蜀汉政权在南中的影响。而且还将其中的大族俊杰招入朝中任以要职。《华阳国志》记载“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炎及孟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炎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这些大姓、豪族在地方上任了官,而且进入了政权体系的中央,这不仅收到了“以夷制夷”的效果,更将南中各大姓、豪族纳入了整个蜀汉政权体系之中,同蜀汉政权连在了一起,建立了一条心、共存亡的关系。
对具体派任流官问题,诸葛亮也非常注意。尽力选任有才干,且能充分贯彻落实其“南抚夷越”政策的官吏。由于庲降都督张冀在南中“持法严,不得殊俗之欢心”,导致了“耆率刘胄北叛作乱”⑦,诸葛亮迅速调遣能不折不扣执行自己“南抚夷越”政策的马忠替回张翼。其所任的马忠、王伉等,以及后来的张嶷、阎宇、霍弋,都是外郡派任南中任职的官吏。他们在执行具体政策时都能“威恩并立”,这不仅缓和了南中各族与政府间的矛盾,而且更能树立起中央的威信,保证了南中较长期相对安定的环境。
三、迁徙青羌,经营南中,以此资益蜀中,支援北伐
平定叛乱后,为削弱南中地方集团的军事实力。诸葛亮强制迁徙了南中豪族,并且从中征召轻壮,编制军队。《华阳国志》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建兴九年,王平统领着近万人的五部“飞军”随诸葛亮北伐。在司马懿进攻诸葛亮的同时,割断了王平同诸葛亮的直接联系,于是张郃率军攻击王平所帅的“飞军”,王平孤军坚守营寨,张郃多次进攻都未能攻克五部“飞军”的阵地。此后,南中又陆续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叛乱,李恢、马忠等在平定叛乱之后又多将其中的豪帅、降卒迁于蜀中、汉中。这些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成为了蜀军北伐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自己也在《后出师表》中说:仅仅过了一年,去世的“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可见其战斗力极强,更可以说是蜀军中的劲旅。青羌只是南中众部中的一支,南中各族大多都有编制部曲,编入蜀汉军籍。所以,安定的南中,更是蜀军兵源地之所在。
诸葛亮对于南中的利用,不仅仅限于征其劲卒以扩充军队,更重要的是南中的赋税与物产,能补蜀中之不足,滋养全国。南中并不像王连所说“不毛之地,疫疠之乡”,⑧而是物产丰富之所,《三国志 李恢传》中记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而且张嶷在南中时,率部夺取被南人“久自固食”的南中“旧出盐铁及漆”,⑨ 并署长史,实行官营。南中之富饶,如此可见。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些,所以在平叛之后,努力经营着南中七郡。凭借南中“供出官赋,取以给兵”⑩以其物产、贡赋滋益蜀中,为北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以打、抚、营为主要手段。其中,抚是核心,营是关键。目的主要在于稳定南中,并以此“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从而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打基础。通过他对南中的平叛、和抚与经营,相对缓和了汉族与南中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随着南中各族的北徙,以及蜀中汉族的南迁,各民族间的交流逐渐扩大、增强,促进了南中各民族,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同时,交流和融合的发展,也促使成都平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向南中扩展,推动了南中地区的开发。南中的稳定与开发,是“南抚夷越”政策的结果,而南中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也达到了诸葛亮以此滋益蜀中的目的。
注释:
① 《三国志 后主传》
② 《读书方舆纪要 陕西纪要》
③ 《三国志 吕凯传》
④ 《三国志 吕凯传》
⑤ 《三国志 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
⑥ 《两汉民族关系史》
⑦ 《三国志 张翼传》
⑧ 《三国志 王连传》
⑨ 《三国志 张嶷传》
⑩ 《三国志 谯周传》
关键词:诸葛亮;蜀汉;南中;策略
跨有荆、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隆中对”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既定战略,也是蜀汉的国策。然而,自从荆州失守,夷陵战败后,虽“天下三分”,但“益州疲弊”。从彰武三年起,闻之刘备去世,南中诸郡先后发生叛乱。首先是益州郡大姓雍闿在孙吴交趾太守士燮的诱使下叛汉,并“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賓”①东附孙吴。接着,受雍闿的影响牂牁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等也纷纷起兵叛汉。南中之地除永昌郡闭境坚守外,遂尽皆动摇。这对于刚刚战败,亡主的蜀汉政权更是雪上加霜。要实现既定战略与国策,就必须先平定叛乱,稳定南中,“定南中然后可以固巴蜀,固巴蜀然后可以图关中”②。而且,南中物产丰富,“王化”归附后,更是北伐中原的重要后勤基地。所以诸葛亮适当的运用策略,先后采取措施平定南中,稳定国内局势,为此后进一步经营南中打下基础。
一、平定叛乱,镇服南中,确保蜀汉后方的安全与稳定
得知雍闿叛变后,由于刘备刚去世,“新遭大丧”的蜀汉政权不便兴兵。故而诸葛亮试图通过和抚政策安定南中出现的叛乱,所以托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③《魏氏春秋》更有记载:为稳定朱褒,蜀汉政权还诛杀与朱褒有隙,且为朱褒所害的益州从事常房诸子。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雍闿在对李严的回信中直接说 “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④其言语之强硬可见一斑。同样,朱褒也未因中央的迁就而息事。故而,和抚政策并未使南中之乱有任何缓解。
由于和抚政策的失败,建兴三年三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兵分三路南征平叛,并接受了马谡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通过武力凭借攻心战平定叛乱,以求收服南中人心,保障南中的长期安定。
具体部署是:东路以牂牁太守马忠为首,攻朱褒,入牂牁。马忠迅速率部平定朱褒之乱。中路以庲降都督李恢为首,攻雍闿、孟获后方,入建宁。但其部被建宁叛军围于昆明,幸得李恢用计骗得叛军的信任,于是大举反攻,向南追击叛军至槃江,并与牂牁相接,同诸葛亮、马忠的部队相呼应。西路则是诸葛亮亲率主力,攻高定,入越巂、云南。雍闿、孟获见高定方面军事压力较大,于是率部驰援高定,但因高定与雍闿有矛盾,雍闿被高定部下所杀。西路军亦迅速攻入越巂,斩杀高定。此后,孟获统领雍闿旧部,继续推行叛汉政策。因孟获是南中大姓、豪帅,在南人心中地位较高,为保证平叛后南中的长期稳定,实现“攻心为上”的策略,诸葛亮利用军事优势,在俘获孟获后“纵使更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⑤,对孟获实行“七擒七纵”的策略。当年秋天,最终使其诚心归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南中地区再未发生此类大规模的叛乱,确保了南中的稳定和蜀汉后方的安全。也保障了此后一系列的和抚以及经营政策得以正常进行。
二、依靠大姓,任用官员,安定南中七郡
平定南中大规模叛乱后,诸葛亮以化整为零的方法,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将原来的南
中四郡增改为六郡,加上朱提郡共同组成了“南中七郡”,即越巂郡、牂牁郡、建宁郡、古兴郡、云南郡、永昌郡与朱提郡。这样划分主要是按南中地域和族群的差异,将其分立⑥、隔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南中各郡再出现诸郡联络皆叛的局面。
有人建议诸葛亮留兵驻守、屯垦南中,由中央直接派流官驻军管辖,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诸葛亮提出驻军、留官的“三不易”,决定除个别重要职位,中央需要派任以直属流官外,其余主要依靠当地原来的渠率来统治南中各部,尽量实现不留驻军,不任流官。这样,即加强了蜀汉中央政府对南中之地的控制,也避免了驻官、留军带来的各种麻烦,同时更尊重了南中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给予最大的自治权利。
诸葛亮不仅依靠当地较为忠于蜀汉政权的大姓、豪族担任州郡的重要司职,如以建宁人李恢继续担任庲降都督,提拔永昌人吕凯为云南太守,以此增强蜀汉政权在南中的影响。而且还将其中的大族俊杰招入朝中任以要职。《华阳国志》记载“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炎及孟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炎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这些大姓、豪族在地方上任了官,而且进入了政权体系的中央,这不仅收到了“以夷制夷”的效果,更将南中各大姓、豪族纳入了整个蜀汉政权体系之中,同蜀汉政权连在了一起,建立了一条心、共存亡的关系。
对具体派任流官问题,诸葛亮也非常注意。尽力选任有才干,且能充分贯彻落实其“南抚夷越”政策的官吏。由于庲降都督张冀在南中“持法严,不得殊俗之欢心”,导致了“耆率刘胄北叛作乱”⑦,诸葛亮迅速调遣能不折不扣执行自己“南抚夷越”政策的马忠替回张翼。其所任的马忠、王伉等,以及后来的张嶷、阎宇、霍弋,都是外郡派任南中任职的官吏。他们在执行具体政策时都能“威恩并立”,这不仅缓和了南中各族与政府间的矛盾,而且更能树立起中央的威信,保证了南中较长期相对安定的环境。
三、迁徙青羌,经营南中,以此资益蜀中,支援北伐
平定叛乱后,为削弱南中地方集团的军事实力。诸葛亮强制迁徙了南中豪族,并且从中征召轻壮,编制军队。《华阳国志》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建兴九年,王平统领着近万人的五部“飞军”随诸葛亮北伐。在司马懿进攻诸葛亮的同时,割断了王平同诸葛亮的直接联系,于是张郃率军攻击王平所帅的“飞军”,王平孤军坚守营寨,张郃多次进攻都未能攻克五部“飞军”的阵地。此后,南中又陆续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叛乱,李恢、马忠等在平定叛乱之后又多将其中的豪帅、降卒迁于蜀中、汉中。这些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成为了蜀军北伐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自己也在《后出师表》中说:仅仅过了一年,去世的“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可见其战斗力极强,更可以说是蜀军中的劲旅。青羌只是南中众部中的一支,南中各族大多都有编制部曲,编入蜀汉军籍。所以,安定的南中,更是蜀军兵源地之所在。
诸葛亮对于南中的利用,不仅仅限于征其劲卒以扩充军队,更重要的是南中的赋税与物产,能补蜀中之不足,滋养全国。南中并不像王连所说“不毛之地,疫疠之乡”,⑧而是物产丰富之所,《三国志 李恢传》中记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而且张嶷在南中时,率部夺取被南人“久自固食”的南中“旧出盐铁及漆”,⑨ 并署长史,实行官营。南中之富饶,如此可见。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些,所以在平叛之后,努力经营着南中七郡。凭借南中“供出官赋,取以给兵”⑩以其物产、贡赋滋益蜀中,为北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以打、抚、营为主要手段。其中,抚是核心,营是关键。目的主要在于稳定南中,并以此“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从而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打基础。通过他对南中的平叛、和抚与经营,相对缓和了汉族与南中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随着南中各族的北徙,以及蜀中汉族的南迁,各民族间的交流逐渐扩大、增强,促进了南中各民族,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同时,交流和融合的发展,也促使成都平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向南中扩展,推动了南中地区的开发。南中的稳定与开发,是“南抚夷越”政策的结果,而南中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也达到了诸葛亮以此滋益蜀中的目的。
注释:
① 《三国志 后主传》
② 《读书方舆纪要 陕西纪要》
③ 《三国志 吕凯传》
④ 《三国志 吕凯传》
⑤ 《三国志 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
⑥ 《两汉民族关系史》
⑦ 《三国志 张翼传》
⑧ 《三国志 王连传》
⑨ 《三国志 张嶷传》
⑩ 《三国志 谯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