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注重现代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是根据现代信息时代特征而提出的新课题。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意识;素质教育;全面教育
所谓现代意识是指人们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反映。具体包括:自学、创新、问题、主体、合作、信息、道德、法制、环保、应用等意识。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能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现代意识呢?
1 有的放矢,培养自学意识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迅猛增长,人们在完成了青少年时代的各级学校教育之后,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和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以及不断求知的意志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学方法的指导,不仅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的钥匙教给学生,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又会学教师没交给的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首先要强调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其次在学习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操作步骤,找出难点、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并试做课后习题。最后要引发思考、查询资料或向人请教。这样通过自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明确目标,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制作一组演示文稿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现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并配合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亲手试一试呢?”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一场:“看谁的作品最好”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商量,主动参与。最后,召开“作品展览会”,由学生自己点评好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培养了学生们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意识。
3 创设情境,确立主体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空间,使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参与,指导帮助他们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迁移、猜想,最后解决问题,形成意义建构,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任务──驱动── 建构 ”或“问题──探究──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4 互助协作,增强合作意识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学习的手段,而且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世界上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往往是多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应重点放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如在校园网络环境下,教学制作网页时可以采用“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搜集方法及途径,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并根据需要开展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小组成员“同荣辱、共患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5 明辨是非,提高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侵犯他人权益以及进行其它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游戏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谨慎结交网上虚拟社会中的朋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做到正确识别是非、真假、美丑,主动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行为。
6 联系社会,渗透环保意识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适宜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在不断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时,却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如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增暖(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环保意识的教育,给予这方面的课题的研究,制作相关的网页、编辑相关的小报,能使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和环境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地球,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
总而言之,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是信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也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上所述,只是笔者的管窥之见,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要多形式多渠道的进行,把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董红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4] 董红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09
收稿日期:2009-03-15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意识;素质教育;全面教育
所谓现代意识是指人们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反映。具体包括:自学、创新、问题、主体、合作、信息、道德、法制、环保、应用等意识。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能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现代意识呢?
1 有的放矢,培养自学意识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迅猛增长,人们在完成了青少年时代的各级学校教育之后,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和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以及不断求知的意志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学方法的指导,不仅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的钥匙教给学生,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又会学教师没交给的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首先要强调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其次在学习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操作步骤,找出难点、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并试做课后习题。最后要引发思考、查询资料或向人请教。这样通过自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明确目标,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制作一组演示文稿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现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并配合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亲手试一试呢?”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一场:“看谁的作品最好”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商量,主动参与。最后,召开“作品展览会”,由学生自己点评好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培养了学生们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意识。
3 创设情境,确立主体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空间,使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参与,指导帮助他们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迁移、猜想,最后解决问题,形成意义建构,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任务──驱动── 建构 ”或“问题──探究──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4 互助协作,增强合作意识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学习的手段,而且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世界上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往往是多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应重点放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如在校园网络环境下,教学制作网页时可以采用“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搜集方法及途径,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并根据需要开展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小组成员“同荣辱、共患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5 明辨是非,提高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侵犯他人权益以及进行其它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游戏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谨慎结交网上虚拟社会中的朋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做到正确识别是非、真假、美丑,主动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行为。
6 联系社会,渗透环保意识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适宜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在不断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时,却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如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增暖(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环保意识的教育,给予这方面的课题的研究,制作相关的网页、编辑相关的小报,能使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和环境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地球,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
总而言之,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是信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也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上所述,只是笔者的管窥之见,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要多形式多渠道的进行,把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董红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4] 董红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09
收稿日期:200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