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人\地\物关系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谈起茶道,总不忘记将人与人关系放进去,大肆寄托人事关系的和谐。事实上,人与地、人与物、物与物关系才是关键,只有当我们将之视为更重要,踏踏实实将之做好,人与人关系才会恬静美好。
  人与地的关系往往被忽略掉。人们说:我住的公寓、办公地方是摩天楼!哪里来的地?虽然住得高,脚踏着的地面也和大地在一起的。我们必须有这层感悟,这样,身边的晨起日出、傍晚的夕阳、路上的一草一木、花开了又谢了的现象就会被我们留意收藏,人便因此而安宁起来。
  人与物的关系从未被重视过。人们都把泡茶的器皿当作没有生命的物件,它只是被我们奴役而已。但事实上每一个茶具都是一个个体,满腔才华等着要奉献。有了这样的认识,与它们相处就等于和朋友家人相处,这样才懂得珍惜,也比较不会打破茶具。
  物与物关系有两个层面:首先需了解它们有些什么特性,像人与人关系,与人相处要了解他的内涵,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运用茶器,要知道除了外形、大小、颜色是否匹配外,更加必须清楚每种茶器皿的材质,它们的烧结程度高低、吸水率高低、传热、散热、保温效果又如何?清楚了这些“内涵”,才能让它们尽情发挥所长,将适当的茶放进适当的壶里冲泡,就像焖猪手要用砂锅,炒青菜要用铁锅,这样味道才会各得其所。
  物与物关系的第二个层面是:必须加进人与物关系才能完成的。比如我们知道焖猪手要用砂锅,但并非每一道用砂锅焖的猪手都是美味的,就像不同材质可以冲泡出不一样的味道,但是须有人把它泡好,茶才会好喝,泡得不好,茶也就不好喝了。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于是时时被提醒,在进行茶道时要关心人与地、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注意它们的存在,好好用每一件器物,好好泡、好好喝,人与人的关系就不做而做了。
  当我们说茶道里的物与物关系时,人与物关系是永远不能切割的。在武夷山喝着岩茶时就深深发觉,人们的一动一静完完全全影响了武夷岩茶在韵味与火味上的表现。
  武夷岩茶从采摘至初制完成烘干即是可饮用的毛茶。毛茶如果做得好喝来素雅纯净,带薄荷般清凉的鲜叶香,微微的、苦苦的,多好啊!毫无修饰的天然茶味,无韵也无火,那是毛茶中的含水量与烘干工序时的火,经过人物关系创造出来的一种物物关系。
  想要改变毛茶风格至更成熟、更温暖,可将茶叶拿去精制焙火,继续把茶叶中含水量降低。经过如此火与水的物物关系,焙火后的岩茶就会出现两种效果:一种有火味,另一种无火味。
  焙火时实施低火温长时间烘,比如北斗一号、铁罗汉在约60℃火温中烤10小时,如是者分开二三次做,让叶子里的水慢慢走得清清楚楚,所得中足火岩茶就是物与物关系臻至炉火纯青的宝物,绵绵韵味浓得化不开,丝毫未沾火味,但觉有股暖香幽幽缠着茶汤的身骨头,有那么一丝炭火香,就像本来应该属于它的样子。
  急火烘焙出来的岩茶,比如高温约100℃焙3小时,此种火与水之物物关系会将茶叶表面“烤死”,但水还囤积在茶叶里。此种茶冲泡出来的效果就会有强烈“刀斧味”的火味,有些甚至拿起壶盖便感觉一股刺鼻的热气,失去活性的岩茶则只能有“死火味”了。
  人们在焙茶时如忽略了心感、手感、触觉、嗅觉及视觉而盲目去做,人与物的关系便陷入黑暗。我们要用心感应茶叶的变化,用手试探它的呼吸,整个身体感同身受室温的冷暖,闻它的香,时时观察它,只有人和物关系有感应交流,物与物关系才建立得起。口
其他文献
先秦的中国人有所谓“王天下”之理想,用现代人的话说即是建立一理想的世界政府。故而《中庸》便如是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此非妄自尊大,因在当时人的眼光里,中国便是整个世界,整个天下了。凝成这样一个团结的中国,并非易事,据载,始皇二十六年云: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在国家、民族的
期刊
乌金石,亦称黑玉石,其质地坚硬细腻、结构均匀、光泽度高、纯黑发亮、质感温润雍容、内敛、沉稳。根据乌金石的天然特性精雕细琢而成的茶盘,高雅脱俗,浑然天成。这些乌金石茶盘抛弃了石头的冰冷之感,内敛含蓄,每一款均充分考虑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自然结合,使人在品茗的同时亦可感受东方茶道文化与茶艺的揉合之美,是倡导天人合一的中国茶文化的完美体现。  圆融  “圆融”本为佛教语,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破除
期刊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至少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之后,茶树就在各地播种开来。舟山历史上何时产茶?据《舟山市志》记载,“五代时,普陀山开始植茶,至宋代称盛。”宋元明舟山古志(点校本)记载有“茶课”,即茶税,和“茶引”,即官府发给茶商运销茶叶之凭证。这是舟山古代人工栽培茶的依据。但是有野生茶树的历史要更早。普陀山,桃花岛等地早在晋朝就有高僧道士结庐静修。高山出好茶。如今,普陀山
期刊
茶席设计是为泡茶,或为茶道准备一个操作、展演的场所或舞台。19世纪90年代茶文化复兴之初,泡茶、饮用方法初步成熟后,开始构思、规划品茗环境成了理所当然之事,且由于茶席的能见度比泡茶、比茶道要高,从事者的成就感较大,因此大家趋之若骛,数年间就形成了普遍性的风潮。前期的兴旺之势足以带动茶文化的复兴与开展,茶界多持鼓励的态度。但到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就得留意茶席与茶道是否走在正确、和谐的道路上。  初
期刊
古人说,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可如今,即使这良辰美景易得,放心怀于云林上花鸟间的心境也十分难得了。而今有幸认识了这样一群喜爱煮茶的朋友,闲暇之时,三五小聚,碾茶煮水,把时光留在了遥远的感动里。  记忆里的茶香  在“德江晓客”茶吧的茶客们一到冬日,便开始期待“吧主”的召唤了。当煮茶雅集的通知一到,第二天日出前,他们便早早来到茶吧,在小院里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
期刊
宋代诗人杜耒的一首《寒夜》,把漫漫寒夜、远方之客、竹炉以及点点梅花牵到了一起,让一个原本朔风吹刮寒意彻骨的夜晚,有了人间的脉脉温情:故友到访,披衣而起,倒屐相迎,虽厨无余香,柜无佳酿,然铲雪融水,生火煮茶,竹炉里的松炭星火四溅,釜中的茶汤翻来滚去,且有室外数点梅花默默相伴,亦然是人间对炉夜话的一个美好夜晚,何谈寒冷?  如此隽永的诗境,被杜耒一首绝句道尽。可齐白石偏偏要画这样的夜晚,偏偏要以其中的
期刊
重阳节设了茶席,专门邀了些年逾花甲的茶兄茶姐,啜了仙山之物——武夷岩茶。来的大都是经历了文革的政协委员兼茶友,且对革命样板戏无不谙熟。啜饮间,有人亮了嗓子,唱起了《沙家浜》,把京剧韵味儿十足的西皮流水注入大家的茶杯中。我把这个茶友会落座的茶席,称之为“阿庆嫂茶席”。  京剧迷们咿咿呀呀的唱腔,让阿庆嫂又回到了我们的茶席边。  把阿庆嫂作为主题,引入茶席,是我的创意使然,但也有点用意的。阿庆嫂入我茶
期刊
屏山县位於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东界宜宾,西连雷波、马边,北接沐川,南与云南省隔江相望。自然与历史选择了屏山,其似画如屏,碧水青山,既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水利资源又十分丰富。生态呈现多样性,保留了较为完好的原生态环境。“屏山名珠”炒青名茶。就从这金沙江畔开始飘香……  “屏山名珠”孕育於魅力的屏山,其茶文化源远流长。种茶历史溯及先秦。据《华阳国志》载,公元134年,屏山始种茶
期刊
这样的爱情,不浓不淡,不轻不重,犹如介乎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青茶。它有着绿茶的恬淡,却比绿茶来得浓酽;有着红茶的热烈,却又比红茶来得清醇。他们之间,虽两小无猜,却若即若离,含蓄得仿佛隔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玻璃,明明相互倾心却羞赧于轰轰烈烈地相爱,明明爱潮涌动却羞赧于痛痛快快地表达。直到她与他死生契阔,爱始终是道青茶,既不彻底埋藏也不彻底释放,在他的余生中慢慢浸泡,慢慢变冷,成了一个永远的省略号。  也许
期刊
目前所谓的“茶席设计”是随着茶艺表演活动而流行起来的新名词。广义的“茶席设计”可以说就是“茶艺馆设计”;狭义地说是布置与茶艺相宜的茶席、茶桌,供沏茶、饮茶空间的修饰与雅化环境氛围的设计;明确地说,就是以茶叶为灵魂,以茶器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布置有独立主题,具美感的茶艺整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动态的茶艺演示,以静态的茶席配合动态的茶艺演示,动静相融,完美地体现茶的魅力和茶的精神。因此,“茶席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