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作为高校学子主要信息来源的图书馆也存在着机遇与挑战,本文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我们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发挥优势迎接挑战。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环境;机遇;挑战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唯一“正式”的信息资源系统,通过对预期有用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组织、检索、传递来提供信息服务,用户则须到图书馆才能获得他们教学、科研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手段互联网络给图书馆这一传统的信息中心,带来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这其中既有从未有过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机遇有哪些,挑战是什么,以及如何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
网络环境实现了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当代高校图书馆逐步向开放型、综合型、国际型发展。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需要的信息。以天津各大高校为例,各大高校的图书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极大的方便读者,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
解决了用户需要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当代信息资源数量大、类型多、跨时空、多语种,使得信息资源的选择,组织和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空前增加,因而给用户高效、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造成很大的障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3年4月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用户查询的信息不能满足的需求,新闻占29.7%,计算机软件信息27.1%,电子书籍38.9%,科教、教育方针23.7%,社会文化17.9%。这些新兴信息机构的软肋却恰恰是图书馆的强势所在。目前检索工具能部分满足用户简单、常用的信息检索需求,而知识检索基于语义上的匹配还不能实现。所以深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复杂的人工智能检索因为网络的巨大和繁杂,用户很难在短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而用户最需要的是时间所以他们想要快速获取有价值的复杂信息只有通过图情机构来实现。
网络促使科技密集型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多数高校图书馆已采用了计算机自动化集成系统,并在本馆内联网运行,从编目、馆藏到流通、借阅,均利用微机数字化工具,减轻了馆员的体力劳动,缩短了读者检索、选书、借出的时间,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将来,高校图书馆将实现人工智能化的设想。例如瑞典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的“蓝牙”技术,就能使相互联网的数字设备(手提电脑、打印机、办公设备等)之间实现无电缆连接,读者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设备,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上网。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越来越朝着科技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传统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变革。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完全是依靠手工操作的。手工加工、手工检索、手工借阅、柜台式服务等工作方式大大制约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传统图书馆的作业流程是以文献为中心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文献的加工处理来展开的。随着高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图书馆的现代化手段也需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的运行,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将分门别类地联机上网,图书馆的资料采访工作可直接在网络上来进行,而分类编目数据或由出版社提供,或由图书馆通过网络从书目中心获取。这样,馆里所需要的资料就可以进入本馆的数据库,完成资料收藏的整个处理流程,达到资料处理一体化。而这些工作只需一个馆员在网上快速完成,不需多人分阶段来完成。因此,今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内容将以信息内容为中心。
对图书馆员的挑战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便、快捷的检索并获取信息,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从信息数据库中索取信息,容易满足这一要求。传统的“进馆”、“入库”等借阅流程,将会逐渐减少。当前,高校图书馆大量的人工流通借阅的服务职能将不断变弱。从现在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组成来看,流通、阅览部门的工作人员、办公管理人员占到全馆人员总数的60%以上,在高校图书馆逐步转型的进程中,这部分工作岗位将先受到冲击,这些岗位将由“电脑图书管理员”、“信息咨询服务员”、“数据库管理员”等岗位所代替。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挑战面前的对策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多样化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条件,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条件,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比如,①主动靠向教学领域,把图书馆未来发展与学校教学工作结合。②利用校园网与互联网联接的条件,与其他院校图书馆及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立联系,通过信息交流,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图书馆发展动向和成果。③数字图书馆既是信息集散地,同时也是一个媒体。读者在网上了解图书馆的情况,图书馆也能通过网络展示本馆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里见到最多的是书籍,它们是由于正式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图书馆与出版部门的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图书馆离读者最近,能够全面地了解到读者的需求。
2、完善各种数据库工程,加深标引深度。现在国内高校普遍应用了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它能使读者从多个检索点检索馆藏图书。从应用效果上看,现在数据库的局限性较大,信息量较少,仅能了解所检图书的“封面”,只有入库找书才能定夺取舍。据流通口工作人员统计,未经微机检索借阅的师生约占读者的70%以上,这里个中缘由较为复杂,但是“即使先检索一番,也未必就能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馆内书目数据库从“点”到“面”的发展,不仅让读者检索到书名、著者、出版社等浅度标引,还能让读者检索到全书目录、索引、文摘等。
参考文献:
[1]曾民族.构建知识服务的技术平台.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
[2]姜永常.CNKI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情报学报,2004(6)
[3]朱小玲.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业务重心的转变.情报杂志,2004(2)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环境;机遇;挑战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唯一“正式”的信息资源系统,通过对预期有用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组织、检索、传递来提供信息服务,用户则须到图书馆才能获得他们教学、科研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手段互联网络给图书馆这一传统的信息中心,带来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这其中既有从未有过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机遇有哪些,挑战是什么,以及如何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
网络环境实现了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当代高校图书馆逐步向开放型、综合型、国际型发展。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需要的信息。以天津各大高校为例,各大高校的图书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极大的方便读者,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
解决了用户需要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当代信息资源数量大、类型多、跨时空、多语种,使得信息资源的选择,组织和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空前增加,因而给用户高效、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造成很大的障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3年4月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用户查询的信息不能满足的需求,新闻占29.7%,计算机软件信息27.1%,电子书籍38.9%,科教、教育方针23.7%,社会文化17.9%。这些新兴信息机构的软肋却恰恰是图书馆的强势所在。目前检索工具能部分满足用户简单、常用的信息检索需求,而知识检索基于语义上的匹配还不能实现。所以深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复杂的人工智能检索因为网络的巨大和繁杂,用户很难在短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而用户最需要的是时间所以他们想要快速获取有价值的复杂信息只有通过图情机构来实现。
网络促使科技密集型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多数高校图书馆已采用了计算机自动化集成系统,并在本馆内联网运行,从编目、馆藏到流通、借阅,均利用微机数字化工具,减轻了馆员的体力劳动,缩短了读者检索、选书、借出的时间,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将来,高校图书馆将实现人工智能化的设想。例如瑞典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的“蓝牙”技术,就能使相互联网的数字设备(手提电脑、打印机、办公设备等)之间实现无电缆连接,读者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设备,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上网。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越来越朝着科技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传统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变革。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完全是依靠手工操作的。手工加工、手工检索、手工借阅、柜台式服务等工作方式大大制约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传统图书馆的作业流程是以文献为中心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文献的加工处理来展开的。随着高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图书馆的现代化手段也需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的运行,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将分门别类地联机上网,图书馆的资料采访工作可直接在网络上来进行,而分类编目数据或由出版社提供,或由图书馆通过网络从书目中心获取。这样,馆里所需要的资料就可以进入本馆的数据库,完成资料收藏的整个处理流程,达到资料处理一体化。而这些工作只需一个馆员在网上快速完成,不需多人分阶段来完成。因此,今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内容将以信息内容为中心。
对图书馆员的挑战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便、快捷的检索并获取信息,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从信息数据库中索取信息,容易满足这一要求。传统的“进馆”、“入库”等借阅流程,将会逐渐减少。当前,高校图书馆大量的人工流通借阅的服务职能将不断变弱。从现在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组成来看,流通、阅览部门的工作人员、办公管理人员占到全馆人员总数的60%以上,在高校图书馆逐步转型的进程中,这部分工作岗位将先受到冲击,这些岗位将由“电脑图书管理员”、“信息咨询服务员”、“数据库管理员”等岗位所代替。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挑战面前的对策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多样化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条件,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条件,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比如,①主动靠向教学领域,把图书馆未来发展与学校教学工作结合。②利用校园网与互联网联接的条件,与其他院校图书馆及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立联系,通过信息交流,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图书馆发展动向和成果。③数字图书馆既是信息集散地,同时也是一个媒体。读者在网上了解图书馆的情况,图书馆也能通过网络展示本馆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里见到最多的是书籍,它们是由于正式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图书馆与出版部门的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图书馆离读者最近,能够全面地了解到读者的需求。
2、完善各种数据库工程,加深标引深度。现在国内高校普遍应用了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它能使读者从多个检索点检索馆藏图书。从应用效果上看,现在数据库的局限性较大,信息量较少,仅能了解所检图书的“封面”,只有入库找书才能定夺取舍。据流通口工作人员统计,未经微机检索借阅的师生约占读者的70%以上,这里个中缘由较为复杂,但是“即使先检索一番,也未必就能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馆内书目数据库从“点”到“面”的发展,不仅让读者检索到书名、著者、出版社等浅度标引,还能让读者检索到全书目录、索引、文摘等。
参考文献:
[1]曾民族.构建知识服务的技术平台.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
[2]姜永常.CNKI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情报学报,2004(6)
[3]朱小玲.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业务重心的转变.情报杂志,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