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研究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系统梳理和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城乡统筹 思想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3-0019-06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这一重要思想的研究略显单薄;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给予了较多关注,但总体上不够系统和全面。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系统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一、城乡分离、城乡对立与城乡差别
  
  (一)城乡分离: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
  城乡分离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论述城乡统筹发展的逻辑起点。在多数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使用“城乡分离”,仅指城市出现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他们认为,城市和乡村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社会分工则是导致城市和乡村出现并彼此分离的基本动因和历史前提。“最初,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不是分开的;后者包含在前者中”;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出现各自独立的形态。“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总的来讲,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城乡分离作为劳动分工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虽然城乡分离对生产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但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没有对此作更系统的阐述。恩格斯曾这样描述产业革命前在农村居住的英国产业工人:“他们和城市完全隔离,连紧靠着城市住了一辈子的老年人也从来没有进过城。”“当时英国产业工人的生活和思想与现在的德国某些地方的工人是一样的,闭关自守,与世隔绝,没有精神活动。”“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它是一种独立的有机体。”。由此来看,城市和乡村应该是逻辑上相对应的概念,即它们是彼此对应,又相互独立,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有机体。
  
  (二)城乡对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历史前提
  城乡对立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论述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前提。城乡分离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矛盾和某些负面效应,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城乡对立是指城乡分离过程中不同劳动分工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状态。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城市还没有出现,就无所谓城乡对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城乡对立在刚出现时远没有后来那么尖锐,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尖锐对立才成为一大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城乡对立的含义。第一,个人劳动方式的对立。“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第二,生产方式的对立。这表现为财产、交换、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多重矛盾。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分析了法国农民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分歧,指出不同的财产形式和劳动方式造成了城市生产者和乡村个体农民之间的利益“隔阂”。第三,劳动活动的畸形发展。“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入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导致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
  
  (三)城乡差别: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客观动因
  城乡差别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论述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动因。城乡差别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随着城市的出现而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初期,整个社会无城乡之别,浑然一体。“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一般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市本身反映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历史作用有过深刻的阐述,认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城乡分离和对立表现出来的城乡差别现实,制约着城乡融合和社会统一。
  
  二、城市功能、农村功能与城乡病态
  
  (一)城市功能:城乡统筹发展的外力与主导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城市的地位和功能。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城市发展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成熟的基本成功和独特标志,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的优势地位:“资本主义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了新型城市的迅速增长,城市关系渗透到广大乡村,改变了地区和民族的闭关自守;但同时,占据垄断 地位的资本主义城市化国家,利用国际间的城乡差别和对立,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剥削发展中国家。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的作用也不同。马克思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消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变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总之,城市的发展,既可以改变客体,又可以改变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逐步成为工业、商业、航运、贸易、地方中心,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并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乡村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等方面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城市是经济的中心,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因为城市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主要集散地,是经济文明的集中体现和经济信息集散的中心,“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要想能够利用新发明的辅助工具,修筑良好的道路,买到便宜的机器和原料,雇佣经过良好训练的工人,就必须建立整套的工业体系。要建立整套的工业体系,就需要把一切工业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有依赖于内地工业的、商业繁荣的沿海城市。这个原理早已为经济学家们阐明。”第二,城市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经济效应。因为“城市愈大,搬到里面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的工人愈来愈多,由于建筑业中和机器制造业中的竞争,在这种一切都方便的地方开办新的企业……花费比较少的钱就行了;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分工的基本前提和扩大资本的基本前提一样,是协作,是工人在同一地方的密集,而这种密集一般来说只有在人口密集达到一定程度的地方才有可能。同时也只有把分居在农村的人口集中到生产中心的地方才有可能。”第三,城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利场所。“如果说城市工人比农村工人发展快,这只是由于他的劳动方式使他生活在社会之中,而土地耕种者的劳动方式则使他直接和自然打交道。”“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人口的集中……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如果没有大城市,就没有它们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工人决不会像现在进步这么快。”第四,城市及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带动作用。“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下解脱出来。不仅耕地面积扩大了,而且染料植物以及其他输入的植物品种也种植起来了,这些植物需要比较心细的栽培,对整个农业起了很好的影响。”“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到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因此,农村中社会变革的需要和社会对立,就和城市相同了。最陈旧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
  
  (二)农村功能: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力与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了农村的地位和功能。他们认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理论。第一,农业劳动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第二,农业特别是食物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这种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即经济学上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去;也就是使农业剩余劳动,从而农业剩余产品成为可能。”第三,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其他经济部门独立化的基础。“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使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
  
  (三)城乡病态:城乡分割发展的偏颇与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以后,提出了城乡病态的判断。城乡病态是指,城乡分割发展,既没有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的功能,既产生了“城市病”,也带来了“农村病”。一方面,城乡分割忽视了农村的功能,带来了城市病态。城市人口过度集中,造成城市人口拥挤、住房严重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流行病蔓延等问题,人们称之为“城市病”。“今天所说的住房短缺,是指工人的恶劣居住条件因人口突然涌进大城市而特别恶化,房租大幅度提高,每所住房更加拥挤,有些人根本找不到栖身之处。“在这种社会中,工人大批地涌进大城市,而且涌入的速度比在现有条件下为他们修造住房的速度更快;所以,在这种社会中,最污秽的猪圈也经常能找到租赁者。”“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挤满了工人的所谓的‘恶劣的街区’,是不时光顾我们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这些疾病在那里几乎从未绝迹,条件适宜时就发展成为普遍蔓延的流行病,越出原来的发源地传播到资本家先生们居住的空气清新的合乎卫生的城区去。”由于工业在城市的集中而导致城市空气污染,于是当时的伦敦有“雾都”之称。另一方面,城乡分割忽视了城市的功能,导致了乡村病态。“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门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三、城乡对立的根源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
  
  (一)城乡分割对立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和对立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即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不够高、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即私有制的存在。“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资本主义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
  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他们认为,城乡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全局的环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经写道:“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 他们对城乡对立的论述主要立足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不合理性的批判。在后来的著作中,他们多次谈到消除城乡对立的积极作用,认为“断定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这完全不是空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除城乡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这种分离和对立必须消除。“的确,文明在大城市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努力才能消除的遗产。但是这种遗产必须被消除而且必将被消除,即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会重新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即“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以致形成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的新的统一体,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的要求。只有消除城乡对立“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第二,是大工业发展和解决“城市病”的要求。“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当你看到仅仅伦敦一地每日都要花很大费用,才能把比全萨克森王国所排出的还要多的粪便倾抛到海里去,当你看到必须有多么庞大的设施才能使这些粪便不致毒害伦敦全城……那么消灭城乡对立的这个空想便有了值得注意的实际基础。”“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自觉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第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自由发展”要求消除城乡分离造成的“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消除城乡对立是“消灭整个旧的分工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可能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可能。资本主义发展在加剧城乡对立矛盾的同时,又孕育着新的消除城乡对立的新社会的可能性,且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城乡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式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恩格斯曾经预见:“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废除私有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当时的米尔博格等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城乡对立是自然的,是历史上形成的,消灭城乡对立的思想是一种“空想”。针对这一错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问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地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城乡可能统筹发展的同时,也阐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他们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谈到无产阶级革命将消灭私有制、建立民主制度时指出,“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实际上也就进一步指出了城乡融合的内涵。关于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提出了以下措施:
  第一,变革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才能消除城乡对立。他们在考察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露了城乡关系的本质,无情地批判了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
  第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乡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城乡发展的前提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在总结1848—1850年法国阶级斗争的经验时明确提出:“在革命进程中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以前,在革命进程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之前,法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1894年恩格斯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工人政党“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党首先应当从城市走向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
  第三,实行农民合作社。农民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作社组合成大规模经济,实现城乡融合。马克思在《论土地国有化》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集中,必然在农业中采用集体的、有组织的劳动,并且只有在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这只有在大规模耕种土地时才能做到,“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进行社会劳动”。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农村的集体性的有组织劳动究竟采用什么形式,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明确提出,农民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作社组合成大规模经济。
  第四,发挥城市和城市化的作用,实现以城带乡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的具体途径之一是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走乡村城市化之路。城乡融合需要发展农业和改善乡村,而城市在农村进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自从产生就逐步成为工业、商业、航运、贸易、地方中心,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乡村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等方面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中解脱出来了”。
  第五,大力发展生产力。城乡差别和对立的消除,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的对立和差别,“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乡村人口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 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无法实现的(这个条件还须详加探讨)。”“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
  第六,合理布局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口和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均的分布,是消除农村人口孤立和愚昧、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条件。一方面,统筹城乡人口。“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工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劳动。”“通过人口更平均的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如果说水力必然地带有乡村的性质,那么蒸汽力绝不是必然地带有城市的性质。只有它的资本主义的应用才使它主要集中于城市,并把工厂乡村变为工厂城市。这样一来它就同时破坏了它自己的活动条件。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的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工业并不是只能布局于城市,乡村并不必然只能从事农业。“大工业告诉我们,为了技术上的目的,把或多或少的到处都可以制造出来的分子运动转变为质量运动,这样大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使工业生产摆脱地方的局限性。”“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地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
  第七,统筹城乡生活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所谓城乡融合,就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成为全体人民都能享受的财富”。恩格斯还特别强调城乡生活方式的结合,建立新的城乡关系。
  第八,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关系的积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如棉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几个西方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乡之间逐渐改变了数千年来的相互封闭、相互隔绝,彼此之间的联系大大增加。电的发明和应用是科学技术的又一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看到了它对城乡关系将要起到的巨大作用。他们指出,“德普勒德最新发现,在于能够把高压电源在能够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线输送到迄今连想都不敢想的远距离,并在那一端加以利用——这件事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注释:
  
  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3页,第733页。
  2 6 7 24 25 26 30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25页,第57页,第330页,第24-25页,第57页,第57页,第331-332页,第5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卷第282页。
  4 9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0页,第480页,第49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版第57页。
  20 21 22 27 28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142—143页,第167页,第163页,第215页,第215页,第215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8页。
  12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2页,第362—363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32页。
  15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87页,第387页。
  16 23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1页,第552页,第552页。
  17 18 19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3页,第715页,第716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70—271页。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13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1页。
  35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86页,第240页。
  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484-485页。
  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第223页。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下册第470页。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69页。
  42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20—321页,第320页。
  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68页。
  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5卷第446页。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研究以人为本的中华民族性,有助于探讨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人为本继承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吸取了西方人本主义的精华,二者又存在诸多区别;以人为本是中国具体国情的反映,其民族性既表现为理论的独特性,又突出地展现在实践的过程中。  [关键词]以人为本 民本思想 民族性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内容提要]古巴、越南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综合国力和国际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但它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与它们重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分不开的。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的经验主要有:内容创新的本土化方向、领导核心的先进性要求、资源利用的群众性选择和教育方式的现实性回归。以上四点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古巴 越南
期刊
瑞典社民党于1889年正式建立,其意识形态来自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的著作和激进的自由主义。  其第一份党纲由处于领导地位的党的知识分子阿克赛尔·丹尼尔松撰写,于1897年被通过。从党纲中人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民主主义旨在改造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实现工人阶级的社会解放。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变生产资料为社会财富的条件。工人们组织起来通过工会和社
期刊
[内容提要]建国后,毛泽东提出要消除三大差别的举措,是基于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取得民众广泛赞同、获得政治合法性的尝试。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为政权的合法性作出了最有力的说明,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城乡差别的扩大,对我国政权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毛泽东缩小城乡差别的思想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将农民有效地组织动员起来,关注民众的切实利益,获得民众认同。  [关键词]毛泽东 城乡差别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民群众当作价值主体,以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目标,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现在当代中国的鲜明体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价值观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3-0081-04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价值认
期刊
[内容提要]斯洛伐克剧变后,由斯洛伐克共产党演变而来的民主左派党迅速实现了向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特型。然而,在斯洛伐克政治发展中,民主左派党仅仅获得了“有限的成功”,未能成为本国主导性政治力量。经历了2002年大选的毁灭性打击后,民主左派党一蹶不振,最终被合并到方向党中,结束了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的历史。民主左派党的命运是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斯洛伐克 民主左派党 政治转型
期刊
[内容提要]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起源于最发达西方国家,其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理论方面的原因。客观地分析这次危机发生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悟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进一步谋划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妥善处理生产、分配和消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市场经济的自发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短期性和经济发展
期刊
[内容提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内部矛盾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体制根源和文化根源两个方面。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体工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民内部矛盾 体制改革 文化建设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3-0085-04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意蕴、辩证法意蕴和唯物史观意蕴。从源头上探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意蕴,对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哲学意蕴 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史观
期刊
[内容提要]正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必须要解决现代性问题,而中国特色现代性的建构和生成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当代中国解决现代性问题,既要克服西方现代性的弊端,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性中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因素和肯定成果,找到立足中国、扬弃西方现代性的路径;要正确回答和处理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需要屏弃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建构中国特色现代性,需要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