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重阳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阳节那天,临时麻烦同事送我去乡下弟弟家。母亲住弟弟家,回去也只是陪母亲吃餐饭而已!在母亲看来,也许意义并不在吃饭上吧!昨天,母亲就打电话,问我是否回去,我当即说要回,并对母亲说,不要张罗多少菜,乡下的蔬菜准备几个就可以的,沙田街上如果有泥鳅,买点也行!
  好客的母亲,随着年岁渐长,对子女的话也越来越在意了!这几年母亲推不动石磨了,再说,老家的石磨早就弃之一边,岁月之痕在风化的石头上结下了斑斕痂痕。时光上溯二三十年前,重阳节的前半个月,母亲就会肩扛锄头,上山挖黄荆根。黄荆是多生于南方丘陵山区的一种小乔木,其叶有五片一掌的,有些地方因之称它“五指柑”或“五指风”,也有少量七叶一掌的。略懂点草药的母亲说,七叶的黄荆根是一剂很好的跌打损伤药,也有滋补功能。可惜,我没见过七叶一掌的。重阳和过年时节,帮母亲去山上挖黄荆根,所见都是五叶的。蒸米糕要用黄荆根煮的汤水浸泡大米,浸泡过黄荆汤水的大米,经石磨研磨成的黏稠米糕粉,泛出金黄温润的色泽。
  重阳节前几天,母亲把挖来的黄荆根仔细清洗干净,剪去细微的根须,用柴刀当中劈开,然后,放进铁锅里煮一两个小时。经长时间煮过的黄荆根水,透出古铜色的黄润。淘过的大米放进黄荆根的水里浸泡三五天。待到重阳节的前一天,母亲洗净石磨,指挥我们几个小孩把浸透的大米磨成带汤的米粉。吃过晚饭,母亲就生起一炉煤子,连夜蒸糕了!
  蒸一扇糕得一两个小时,米糕刚出笼时,氤氲气雾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米糕的表面恰似破壳而出的幼鹅,粉嫩粉嫩的,让人垂涎欲滴。小孩子尽管嘴馋,但前几扇蒸出的米糕,谁也不许动刀切的,哪怕手指点一下也不敢。母亲要是看谁动一指头,谁的脑壳就挨上母亲的“骨子”。小孩子的食欲最终还是抵抗不了瞌睡虫的袭击,小时候,我们等不到最后的糕尾上来就睡着了。糕尾或厚或薄,母亲常常拿来作为安慰或者犒劳我们的战利品!有一年重阳节前一夜,我迷迷糊糊找尿桶,母亲将一块热热的米糕塞进我的嘴里,我方才清醒过来。那时,窗外已有亮光了。
  我们家乡的习惯,重阳节并不完全是敬老节,亲友相会团聚才是最在意的!这一日,岀嫁的女儿牵女携子回娘家,远方的亲戚步行坐车来聚会。广丰大石、壶峤有的自然村,就把重阳节叫作过会。过会这天,如果家里冷冷清清,就会让左邻右舍瞧不起。我的家乡还是叫作重阳节,但意义和过会没什么两样。过重阳,尝重阳糕那是传统,谁家的重阳糕看起来金黄剔透,闻起来清香脉脉,吃起来细腻不黏牙,谁家就被客人赞不绝口。客人来了,不但要尝糕,走的时候还得带上一角重阳糕,那可是来了碧石过重阳节的招牌呢!
  现在,母亲年老了,家乡也没人用石磨磨糕粉了,但中餐,我还是尝到了重阳糕。母亲说是另一个亲戚用电磨磨粉后蒸的。一大盘米糕,放了白糖,吃起来感觉还是很细腻,但却怎么也找不回童年那种垂涎欲滴的滋味!
  责任编辑:海霞
其他文献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知道海峡那边有一个宝岛,名叫“台湾”,总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到那里去看看,赏赏它的秀美风光,品品它的特色文化。近些年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1995年初夏时节,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应邀赴台展演,我有幸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  随着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在宝岛台湾的成功展演,使得夏季本来就是旅游淡季的台湾岛骤然刮起
期刊
女孩子大都住阁楼上,雕花木窗就嵌在东西向的墙上,做工不算精致,但形式感极好,外框方,内框圆,雕花的背面有一块可推拉的挡板。  木窗的框上挂一只小竹筒,是我插花的花器。我自幼爱花爱草,父亲一味宠溺,特意给我做了两个小小的竹筒作花器,床头挂一个,窗上挂一个。暮春,露水清明,蔷薇昨夜里又新开了好些。起个大早,拿把剪子剪下数枝,把大叶子全数摘去,只留下小叶子,使花枝看上去明净疏朗。将小竹筒灌满冷水,把花枝
期刊
到了,眼前就是了,游艇停泊在码头,登上岸,喜气盈满了整个岛屿。  婚礼安排在下午五点左右,婚礼的场地就布置在楼下的平台上,面朝大海。趁下午有空,我约了同行的几位朋友,先去岛上走一走。  碧蓝的海水环绕着整个岛屿,沿着岛上碎石铺就的小径行走,一路景色旖旎。休闲的亭子,摇光的浅桥,傲立的怪石,另一块小小的石头支撑着,仿佛要倒向大海。幽雅的环境,闻到的是草木的清香,蔷薇花味淡而深幽,眼前总有蜜蜂在晃动。
期刊
老台门的建筑非常有特点:口字形近似四合院的布局,确保了每个房间都方方正正。家家户户相挨相连,意味着房子之间都有共用墙,也最大程度地节约了造房成本,这在并不富裕的年代尤显重要。石磉子顶着木柱,撑起了各家各户的屋檐,而相通的廊檐,又组成了一道最好的风雨连廊,即使外面暴雨如注,也不会有一丁点儿雨落在身上。  同在屋檐下,方便了邻里的往来。无论谁家有好吃的,院子里的小孩都能得到分享的机会。谁家做豆腐了,或
期刊
今年的初雪落得早,农历十月刚过半,天地莹白。生日那天,煮茶焚香,抄经自省,清贡白百合一枝,一抬头,雪花漫天飞舞,如千万只蝴蝶,斜入闲亭瓦舍。  春绿冬白,我更喜欢冬天,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人的心思亦随之沉潜、简静、安闲。临窗观画,朋友新赠的兰花图寥寥数笔,逸气草草,行书题跋“惠风和畅,吉祥如意,无为而为”。独爱那朱文闲章,“悟禅”,如同师父离开那日,满寺的莲花都开了,水是莲花的镜子,花光与水互为
期刊
冬日的荒凉还没有褪尽,野外的水已经开始流动起来。枯叶丛里的根茎里露出了丰腴的芽头,枯树头上的枝丫间爆出了圆圆的嫩包,在萧瑟的败叶残枝间风儿不停地摆动着柳条。  随着时代的变迁,山区建房子的主料已经换为钢筋水泥,烧饭也不再以木柴为主取而代之为煤气,于是,上山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用说孩子,就连村民也基本不去。此番上山,约上三五家人,只为踏青。  不知是哪一夜,风儿转为东南,腊梅繁华未尽,红梅已经尽情地俏
期刊
不管怎樣,蝉从幽暗的土壤里艰难地爬出来。  它已经在树根或是竹根附近的泥土里活动了六七年。经过艰苦跋涉,它到达目的地,寻一处垂直地面90度的树干,栖息在那儿,等待黑夜的降临。  夜幕低垂,蝉的六只脚抓取树干,试着动几下,挪动一点点,再试着动几下。经过反复测试,它选定了安全的场所,准备重生。  接下来蜕变的六七个小时,由半个小时的禅定开始。蝉一动不动。生命需要解脱,成长和变化是必经阶段。安静、冷静,
期刊
二姨的命,如苦斓花,苦、酸、涩。  二姨七月出生,外祖父认为是好兆头,给二姨取名“斓花”。平川的苦斓花和苦刺花一样普遍,苦刺花三月开,苦斓花七月开,因味苦而得名。  外祖父给二姨取的名字,并没有给二姨带来好运。二十九年前,二姨父罹患癌症去世,二姨膝下两女两子,只有大表姐成年,二表妹大表弟还有残疾,小表弟才五岁。二姨父不善劳作,没留下什么家业,就半间瓦房,二楼还没铺楼板,用临时木板搭上。有旁人奚落:
期刊
平生不爱喝茶,品不出茶香茶韵,更不懂茶艺、茶道。  不知何时起,茶道盛行,身边的茶客越来越多,有朋友,有领导,有老板,办公室置上一套精致的红木茶具,冰箱内存放各种茶叶,颇显主人的品位和实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说起茶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一副对茶文化研究很深的样子!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好友们转发的有关茶的知识,茶的感悟,竟然是那么的博大精深,那么的清新雅致,那么的超凡脱俗。我不禁有些心虚,纠结起自
期刊
我的家乡有一條河叫永乐江,二百多公里长,贯穿安仁县全境,后流入湘江。  江水进入安平镇药湖村的时候,江面显得更为宽阔,忽见得繁花古树簇拥着一处古老寺院,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药湖寺。说起药湖寺,真是很有一番来历的,当地民间一直有个传说:远古时期,这里是无边无垠的原始森林,古树参天,百草茂盛,落英缤纷,禽兽穿行。茂密的森林中有一处湖泊,当地人称之为古碧海。湖泊碧波如镜,流光溢彩,鱼儿翔集。一年夏天,炎帝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