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赢在心态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扛起苦难,发愤读书
  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有过童年不幸的经历。曾巩8岁时,母亲就病故了,18岁时,在外做官的父亲又被罢官回到了家里,全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此也断了。父亲身体又不好,养家的重任一下子落在了曾巩的身上。那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个90多岁的祖母,父亲已60多岁,还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外加九个妹妹。一家人的吃饭,成了比读书更重要的头等大事。
  为了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曾巩不得不放弃科考取士的梦想,当起了农民工,四处打工赚钱。他跑过的地方很多,从江西老家出发,向西、向北,他的足迹到过河南、安徽、山东;向东,横渡长江,越过太湖到达过东海;向南跨过洞庭湖、鄱阳湖一直到达过广东、南海。一路跋涉,十分艰辛,“在水里见过蛟龙,在山上遇见过猛兽”。曾巩在一篇文章里曾描述过那种感受,“凡是人世间难见的、吃不着的苦我全都吃过了,日夜兼程就是为了全家人的一口饭”。
  就在曾巩为生活所迫,感觉喘不上气来的时候,父亲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书,让他进京。这个消息无异于雪中送炭,曾巩亲自陪父亲来到京城,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可能是朝廷重新起用他做官的事来的太过突然,父亲一下子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惊喜,竟乐极生悲,撒手人寰了。年轻的曾巩在京城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眼见连父亲都无法安葬。无奈之下,只好写信向已经退休的宰相杜衍求救,之前与他唯一的联系就是曾写信向他请教过学问。杜衍很欣赏曾巩好学的精神,慷慨解囊,他这才得以让父亲入土为安。
  生活再艰难,曾巩也没有忘掉学习。他为自己建了一个书房,取名“金不换”。为什么叫“金不换”呢?他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家边上有块荒地,我给他修修剪剪、翻翻地,然后盖个茅草屋,给它围个篱笆,这就是我的书房。我这个书房好得很,好到什么程度啊?有权有势的人多得是,尊贵的人多得是,有钱的人也多得是,我告诉你,你那钱、你那权拿来换我这小茅草屋,我跟你都不换。因为“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我心里有志向,只不过在等待时机。
  ◎不幸落榜,心态平和
  24岁那年,曾巩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时机。那一年举行科举考试,他满怀信心地去应考,结果却不幸名落孙山。当时北宋公认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非常赏识他的文采,为他打抱不平,甚至把矛头直指考试标准,“有司所操,果良法耶?”难道说我们的考试标准一定科学吗?难道不能对它进行改革吗?然而令欧阳修都没有想到的是,曾巩没有一句埋怨的话。他跟欧阳修说:“我没有被录取,主要是我的学问还欠火候。回去以后我再增进自己的学问,我还会再来的。”
  落第归家途中,他更是深有感悟。他写信给欧阳修说:“在回家的路上我就看到很多流离失所的人,很多遭了灾害搬家的人,他们的生活特别苦。我就想,我的祖辈是做过官的,所以我自己可以不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我虽然生活很苦,但比起这些老百姓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听到这样的话,欧阳修的反应是:“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原来被曾巩的文章所打动,现在更为他的志向所钦服,有这样心态的人,将来一定有出头之日。
  ◎面对嘲讽,矢志不渝
  回家以后,曾巩一边照顾家里的生活,一边刻苦攻读,增进学问,耐心等待第二次机遇。然而上天仿佛有意考验他的信心与耐力,35岁那年,曾巩和他的大哥一起,再赴京城,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起又一次冲击。结果却令人沮丧,兄弟俩双双落榜。比这更令人恼火的是,回到家以后,失意无比的哥俩又被同乡人“水弄”了一番。有人给他们编了一首歌谣:“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对许多人来说,十次君子的热情鼓励,也不及一次小人的无情嘲笑,谁听到这样的冷嘲热讽能不气愤难当呢?可曾巩就是曾巩,“南丰不以为意,力教诸弟不怠”。用句时髦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低头走自己的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39岁那年,在经历了21年的艰苦磨砺后,曾巩第三次走进了科场。这一次,他不仅高中,而且创造了一个奇迹:包括他的弟弟、堂弟、妹夫在内的一家同门六人,同年同时中举。
  有人说,曾巩的成功与其说得益于他的勤奋,莫如说得益于他的心态,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遭遇艰难困苦,甚至挫折、失败都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坦然面对,不是从社会和他人身上,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一腔怒气地抱怨命运的不公,那就表明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以这样的心态前行,阳光迟早会洒满我们的前程。
  编辑/王玉
其他文献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水之大德  “上善”中的“上”是至高的意思,“上善”即至善,至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无善无恶。什么是无善无恶?是一切遵循自然,如佛家所讲“大爱无爱”。  “上善若水”,就是至高无尚的品德像水一样。水有什么品质那么值得推崇呢?“善利万物而不
期刊
如果说,初春的清明节,是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对往昔的悼念,绽放新一轮的勃勃生机、吹起新一度的无限希望,那么,走入晚秋的重阳节,就是通过一季热力与一年活力的最后释放,关注起年华的晚景、生命的岁暮。  ◎菊花节,从青涩走向成熟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正处于农历的“菊月”,此时菊花盛放,黄金满城,于是在重阳日聚会赏菊,自古就成为习俗,重阳节就此又被称作“菊花节”。  赏菊花,饮菊花酒,赋菊花诗,既是平民化的
期刊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理解意义上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本体合一关系。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查处即是知。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是怎么产生的呢?  南宋大儒朱熹对格物的
期刊
蒙卦:蒙昧之意。  “蒙”字在这里是细雨蒙蒙的意思,通“濛”。上一卦为屯卦,卦象表现的是乌云密布,雷声阵阵,不过雨点还没掉下来,所以接下来这一卦便掉下了细小的雨点。  蒙卦 的卦画同屯卦 一样,也是两个阳爻四个阴爻,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其含义就变了。蒙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山下的水蒸腾而形成雾气,好一派山水蒙蒙的自然景致,这便是蒙卦的卦象。这种朦胧的景致,是天地初开
期刊
主讲/木心  笔录/陈丹青  整理/本刊编辑部  中国古代历史,一上来就是文学,已经写得极其完美。我想钻空子,没法钻,写得太好。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绝不下于《史记》,更高古奇拔。司马迁会写实,像是画油画。  古代之所以有这光荣现象,因为文学家、史家、哲学家都是贯通的。现代知识分工大势所趋,一分工,智慧分开。  古代文化的总和性现象,一定出华而又实的大人物。现代分工,是投机取巧。
期刊
中国美术多山水画,云烟苍茫,引人做出世之想,难得有一件《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有机会细看这件名作,也同时回头来观看我们自己的城市。  《清明上河图》是一份珍贵的艺术与社会史料,引领我们走进千年前的市井况味,找到繁华城市里的幸福节奏,思考自己与城市的关系,思考城市文明存在的幸福正向价值。  全世界有近四十件不同的《清明上河图》版本被收藏着,但只有收藏在北京故宫的被公认为北宋张择端画的这一张是原作。这件
期刊
在1998年召开的“中国画色彩问题研讨会”上,主办者将主题选定为“色彩:中国画变革的一个突破口”。严格来讲,应该是山水画变革的一个突破口。因为人物和花卉翎毛有丰富而自成体系的色彩系统,而山水画留给20世纪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主要是水墨。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只是源远流细的支脉。尽管有人认为墨分五彩,也是色彩。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墨分五彩是一种哲学解读,或者说是行家的解读,外行人不能轻易看出来。画家要在绘
期刊
作为复合色的墨色,虽然不如纯粹单一的颜色招人喜欢,但它的蕴含极为丰富。文人画士爱以墨色渲染自己的心境,也许,这正是原因所在吧。  水墨相融,层层叠叠弥散开来,深浅浓淡,朦胧生动,大千世界的姿和容便不倦不怠地在水墨韵味中流淌出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昼黑夜。水墨,给视野拓出了一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空间。  个体的人,对人生、社会、自然认知时,离不开文字;有着丰富层次的水墨,何尝不是生活和生命的主色
期刊
2010年北海贝雕技艺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构图吸取国画的风格与浓厚的东方艺术构思,题材分人物、花鸟及山水三大类。产品有15种规格、1600余品种,以花卉羽毛为最佳,如牡丹、月季、龙菊及芙蓉等。上世纪闻名全国的四大贝雕厂——辽宁大连、广西北海、山东青岛、广东汕头,都处于中国海洋贝壳资源丰富的海岸线一带。随着贝雕的日渐式微,如今的贝雕厂只剩北海这一家。  ◎匠心  贝雕的制作,用的是手,也是心
期刊
唐代大书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说:“庶因猛厉以通幽冥!”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上说:  唐开元中,将军裴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