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扛起苦难,发愤读书
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有过童年不幸的经历。曾巩8岁时,母亲就病故了,18岁时,在外做官的父亲又被罢官回到了家里,全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此也断了。父亲身体又不好,养家的重任一下子落在了曾巩的身上。那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个90多岁的祖母,父亲已60多岁,还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外加九个妹妹。一家人的吃饭,成了比读书更重要的头等大事。
为了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曾巩不得不放弃科考取士的梦想,当起了农民工,四处打工赚钱。他跑过的地方很多,从江西老家出发,向西、向北,他的足迹到过河南、安徽、山东;向东,横渡长江,越过太湖到达过东海;向南跨过洞庭湖、鄱阳湖一直到达过广东、南海。一路跋涉,十分艰辛,“在水里见过蛟龙,在山上遇见过猛兽”。曾巩在一篇文章里曾描述过那种感受,“凡是人世间难见的、吃不着的苦我全都吃过了,日夜兼程就是为了全家人的一口饭”。
就在曾巩为生活所迫,感觉喘不上气来的时候,父亲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书,让他进京。这个消息无异于雪中送炭,曾巩亲自陪父亲来到京城,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可能是朝廷重新起用他做官的事来的太过突然,父亲一下子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惊喜,竟乐极生悲,撒手人寰了。年轻的曾巩在京城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眼见连父亲都无法安葬。无奈之下,只好写信向已经退休的宰相杜衍求救,之前与他唯一的联系就是曾写信向他请教过学问。杜衍很欣赏曾巩好学的精神,慷慨解囊,他这才得以让父亲入土为安。
生活再艰难,曾巩也没有忘掉学习。他为自己建了一个书房,取名“金不换”。为什么叫“金不换”呢?他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家边上有块荒地,我给他修修剪剪、翻翻地,然后盖个茅草屋,给它围个篱笆,这就是我的书房。我这个书房好得很,好到什么程度啊?有权有势的人多得是,尊贵的人多得是,有钱的人也多得是,我告诉你,你那钱、你那权拿来换我这小茅草屋,我跟你都不换。因为“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我心里有志向,只不过在等待时机。
◎不幸落榜,心态平和
24岁那年,曾巩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时机。那一年举行科举考试,他满怀信心地去应考,结果却不幸名落孙山。当时北宋公认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非常赏识他的文采,为他打抱不平,甚至把矛头直指考试标准,“有司所操,果良法耶?”难道说我们的考试标准一定科学吗?难道不能对它进行改革吗?然而令欧阳修都没有想到的是,曾巩没有一句埋怨的话。他跟欧阳修说:“我没有被录取,主要是我的学问还欠火候。回去以后我再增进自己的学问,我还会再来的。”
落第归家途中,他更是深有感悟。他写信给欧阳修说:“在回家的路上我就看到很多流离失所的人,很多遭了灾害搬家的人,他们的生活特别苦。我就想,我的祖辈是做过官的,所以我自己可以不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我虽然生活很苦,但比起这些老百姓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听到这样的话,欧阳修的反应是:“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原来被曾巩的文章所打动,现在更为他的志向所钦服,有这样心态的人,将来一定有出头之日。
◎面对嘲讽,矢志不渝
回家以后,曾巩一边照顾家里的生活,一边刻苦攻读,增进学问,耐心等待第二次机遇。然而上天仿佛有意考验他的信心与耐力,35岁那年,曾巩和他的大哥一起,再赴京城,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起又一次冲击。结果却令人沮丧,兄弟俩双双落榜。比这更令人恼火的是,回到家以后,失意无比的哥俩又被同乡人“水弄”了一番。有人给他们编了一首歌谣:“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对许多人来说,十次君子的热情鼓励,也不及一次小人的无情嘲笑,谁听到这样的冷嘲热讽能不气愤难当呢?可曾巩就是曾巩,“南丰不以为意,力教诸弟不怠”。用句时髦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低头走自己的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39岁那年,在经历了21年的艰苦磨砺后,曾巩第三次走进了科场。这一次,他不仅高中,而且创造了一个奇迹:包括他的弟弟、堂弟、妹夫在内的一家同门六人,同年同时中举。
有人说,曾巩的成功与其说得益于他的勤奋,莫如说得益于他的心态,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遭遇艰难困苦,甚至挫折、失败都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坦然面对,不是从社会和他人身上,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一腔怒气地抱怨命运的不公,那就表明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以这样的心态前行,阳光迟早会洒满我们的前程。
编辑/王玉
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有过童年不幸的经历。曾巩8岁时,母亲就病故了,18岁时,在外做官的父亲又被罢官回到了家里,全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此也断了。父亲身体又不好,养家的重任一下子落在了曾巩的身上。那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个90多岁的祖母,父亲已60多岁,还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外加九个妹妹。一家人的吃饭,成了比读书更重要的头等大事。
为了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曾巩不得不放弃科考取士的梦想,当起了农民工,四处打工赚钱。他跑过的地方很多,从江西老家出发,向西、向北,他的足迹到过河南、安徽、山东;向东,横渡长江,越过太湖到达过东海;向南跨过洞庭湖、鄱阳湖一直到达过广东、南海。一路跋涉,十分艰辛,“在水里见过蛟龙,在山上遇见过猛兽”。曾巩在一篇文章里曾描述过那种感受,“凡是人世间难见的、吃不着的苦我全都吃过了,日夜兼程就是为了全家人的一口饭”。
就在曾巩为生活所迫,感觉喘不上气来的时候,父亲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书,让他进京。这个消息无异于雪中送炭,曾巩亲自陪父亲来到京城,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可能是朝廷重新起用他做官的事来的太过突然,父亲一下子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惊喜,竟乐极生悲,撒手人寰了。年轻的曾巩在京城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眼见连父亲都无法安葬。无奈之下,只好写信向已经退休的宰相杜衍求救,之前与他唯一的联系就是曾写信向他请教过学问。杜衍很欣赏曾巩好学的精神,慷慨解囊,他这才得以让父亲入土为安。
生活再艰难,曾巩也没有忘掉学习。他为自己建了一个书房,取名“金不换”。为什么叫“金不换”呢?他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家边上有块荒地,我给他修修剪剪、翻翻地,然后盖个茅草屋,给它围个篱笆,这就是我的书房。我这个书房好得很,好到什么程度啊?有权有势的人多得是,尊贵的人多得是,有钱的人也多得是,我告诉你,你那钱、你那权拿来换我这小茅草屋,我跟你都不换。因为“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我心里有志向,只不过在等待时机。
◎不幸落榜,心态平和
24岁那年,曾巩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时机。那一年举行科举考试,他满怀信心地去应考,结果却不幸名落孙山。当时北宋公认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非常赏识他的文采,为他打抱不平,甚至把矛头直指考试标准,“有司所操,果良法耶?”难道说我们的考试标准一定科学吗?难道不能对它进行改革吗?然而令欧阳修都没有想到的是,曾巩没有一句埋怨的话。他跟欧阳修说:“我没有被录取,主要是我的学问还欠火候。回去以后我再增进自己的学问,我还会再来的。”
落第归家途中,他更是深有感悟。他写信给欧阳修说:“在回家的路上我就看到很多流离失所的人,很多遭了灾害搬家的人,他们的生活特别苦。我就想,我的祖辈是做过官的,所以我自己可以不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我虽然生活很苦,但比起这些老百姓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听到这样的话,欧阳修的反应是:“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原来被曾巩的文章所打动,现在更为他的志向所钦服,有这样心态的人,将来一定有出头之日。
◎面对嘲讽,矢志不渝
回家以后,曾巩一边照顾家里的生活,一边刻苦攻读,增进学问,耐心等待第二次机遇。然而上天仿佛有意考验他的信心与耐力,35岁那年,曾巩和他的大哥一起,再赴京城,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起又一次冲击。结果却令人沮丧,兄弟俩双双落榜。比这更令人恼火的是,回到家以后,失意无比的哥俩又被同乡人“水弄”了一番。有人给他们编了一首歌谣:“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对许多人来说,十次君子的热情鼓励,也不及一次小人的无情嘲笑,谁听到这样的冷嘲热讽能不气愤难当呢?可曾巩就是曾巩,“南丰不以为意,力教诸弟不怠”。用句时髦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低头走自己的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39岁那年,在经历了21年的艰苦磨砺后,曾巩第三次走进了科场。这一次,他不仅高中,而且创造了一个奇迹:包括他的弟弟、堂弟、妹夫在内的一家同门六人,同年同时中举。
有人说,曾巩的成功与其说得益于他的勤奋,莫如说得益于他的心态,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遭遇艰难困苦,甚至挫折、失败都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坦然面对,不是从社会和他人身上,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一腔怒气地抱怨命运的不公,那就表明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以这样的心态前行,阳光迟早会洒满我们的前程。
编辑/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