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的作用显得越加巨大和不可替代。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品质,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广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 “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之后,学生在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要去“怎么做”。通过教师的课堂简单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使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演示、讲解模式:某些知识,借助于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练习模式: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由教师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3.网络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通过校园网浏览教学页面、网上图书馆、教学资料库等,能获得更丰富、快捷的信息知识。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因此,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能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为教学服务。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
1.我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把简单的电子文稿的演示逐渐转入电子动画的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电脑绘画,电子音乐进行创作,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定期为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动画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2.我利用学校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机会,把一些简单易学的电脑图片处理软件和传统的摄影相结合,成立了“电脑摄影兴趣班”,把电脑引入摄影的后期制作,对照片进行再加工,结果不少学生都能创作出生动活泼的电脑作品,我从这些作品中选送部分参加省、市组织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样的比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3.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自从我校开设了网络知识课后,使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学生都迫不及待地上网,根据兴趣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还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浏览学校的主页,给他们远方的亲友发去电子邮件或通过QQ、MSN等软件进行视频聊天。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 “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之后,学生在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要去“怎么做”。通过教师的课堂简单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使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演示、讲解模式:某些知识,借助于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练习模式: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由教师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3.网络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通过校园网浏览教学页面、网上图书馆、教学资料库等,能获得更丰富、快捷的信息知识。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因此,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能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为教学服务。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
1.我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把简单的电子文稿的演示逐渐转入电子动画的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电脑绘画,电子音乐进行创作,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定期为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动画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2.我利用学校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机会,把一些简单易学的电脑图片处理软件和传统的摄影相结合,成立了“电脑摄影兴趣班”,把电脑引入摄影的后期制作,对照片进行再加工,结果不少学生都能创作出生动活泼的电脑作品,我从这些作品中选送部分参加省、市组织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样的比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3.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自从我校开设了网络知识课后,使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学生都迫不及待地上网,根据兴趣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还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浏览学校的主页,给他们远方的亲友发去电子邮件或通过QQ、MSN等软件进行视频聊天。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