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泉”,这是画家绘画时空白的境界,其目的是留给欣赏者以想象的余地;音乐家演奏时而“千山咆哮”、“万马齐喑”,时而“游丝欲断”、“柔美舒缓”,其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想音乐。这里的“空白”、“无声”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心理学认为,人们面对不完全或空白的刺激物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善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它。根据这一原理,在教学中,巧设空白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的“压力”或“张力”,能动质疑,搜索探求,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使学生以全部的心理能量参与学习活动。那么,在思想政治课中应如何巧设“布白”增强其实效呢?
一、于导入处布白——激起学生思维灵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惑和惊奇开始。”精辟的开始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推动教学活动的展开,进而取得教学效果。教学不仅是传授本领,更应激起、唤醒、鼓励学生的学习激情。比如,在讲“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这一课题时,可以巧用一副对联布白:上联是“——!0”,下联是“、……?”让同学们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学生的思维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就被激活了。等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理想是美好的,但它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且奋斗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青年人在顺利时往往欣喜若狂、喜形于色,甚至是目空一切;逆境时则垂头丧气、悲观失望甚至是痛不欲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在一次座谈会上,让每一位青年人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自己最害怕的经历。一位满面沮丧的年青人写下了如下经历“——!0”,意思是说:“我一直敢冲敢干却落了个伤心自叹,最后只有完蛋”。巴尔肯博士看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略加沉思,用同样的方式写出了如下回答:“、……?”,并解释说:青年时期只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只要一站一站地坚持走下去,难道不会有美好的明天吗?通过这样的布白使学生不仅不觉得无味,反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灵感。
二、于重点处布白——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一节课总有重、难点,这些就是一节课中的“制高点”,也是学生理解本节内容甚至是全课或全书内容的“瓶颈”,能否突破它,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重点、难点处布白,以激疑生思,能督促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定向释疑解惑,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从而掌握主要内容。如讲“物质和意识”这一关系原理时,教师先讲什么是物质以及物质特性,再讲什么叫意识以及意识的本质,于是以这两个概念的内容为基础,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世界上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教师在这里的布白只引不发,就如同射箭一样,教师张开弓,给学生以指点,最后让学生自己把箭射出去,从而使课堂呈现出“张弓待射”“欲言又止”的状态,留给学生思考,点燃智慧火花。又如在讲授“货币”知识时,教师先阐述货币的产生,即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交换有很多麻烦,若是用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交换就方便多了,于是金银就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物——物”交换的媒介,教师作了上述铺垫即“画龙”后,便可留给学生“点睛”,从而得出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这一重点内容。学生顿悟,便可点燃智慧火花。
三、于可比处布白——提高学生比较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对于相似的、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要挖掘比较因素,以鉴别其内涵与外延的异同,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比较抽象的能力。在教学“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情形时,把两框内容合起来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先留一节课时间,把“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两项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目标自行阅读、分析比较,得出“矛盾不平衡性”两种情形的异同之处。然后再利用一节课时间加以适当点拨,并结合典型习题训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这样一来既节省了部分课堂的教学时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比起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法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四、于疑点处布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愤”和“悱”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短暂的空白心理状态,利用学生求全心理,利用完形效应,于模糊点、疑点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获取“真知”,形成自己的“血肉”。正如波利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例如在教学“议会制”这个知识点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有议会是否就是议会制?有议会制是否就是议会共和制?通过提问题,在疑点处创设教学的空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寻找空白处的答案,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又如在学习我国的国家机关,学生明确了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后,针对教材中说“司法机关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权力机关”,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在此留给学生思考:这与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说法是否矛盾?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教材中的说法不够完善,应该修改”。教学中充分留给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求知欲,将学习引向深入。
五、于结尾处布白——促成学生知识升华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课堂教学要有节奏美,张弛有度。有一个好的“终点”与有一个好的“开端”一样重要。课堂结尾是一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布白,弹好“终曲”,会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取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在学完“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之后,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使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生活,对商品的价值、价格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布白:“有人认为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空调夏天卖,会得到更大利润,你们认为如何?”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让学生体会到利用价值规律使自己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又可以赚得更多的钱。这样的结尾既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同时构架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同化和内化,促成学生知识的升华。
总之,“布白”是一种教学艺术,实质上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美的升华,使用得当,能增添神韵,达到“有声”和“无声”的和谐统一。
一、于导入处布白——激起学生思维灵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惑和惊奇开始。”精辟的开始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推动教学活动的展开,进而取得教学效果。教学不仅是传授本领,更应激起、唤醒、鼓励学生的学习激情。比如,在讲“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这一课题时,可以巧用一副对联布白:上联是“——!0”,下联是“、……?”让同学们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学生的思维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就被激活了。等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理想是美好的,但它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且奋斗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青年人在顺利时往往欣喜若狂、喜形于色,甚至是目空一切;逆境时则垂头丧气、悲观失望甚至是痛不欲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在一次座谈会上,让每一位青年人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自己最害怕的经历。一位满面沮丧的年青人写下了如下经历“——!0”,意思是说:“我一直敢冲敢干却落了个伤心自叹,最后只有完蛋”。巴尔肯博士看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略加沉思,用同样的方式写出了如下回答:“、……?”,并解释说:青年时期只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只要一站一站地坚持走下去,难道不会有美好的明天吗?通过这样的布白使学生不仅不觉得无味,反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灵感。
二、于重点处布白——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一节课总有重、难点,这些就是一节课中的“制高点”,也是学生理解本节内容甚至是全课或全书内容的“瓶颈”,能否突破它,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重点、难点处布白,以激疑生思,能督促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定向释疑解惑,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从而掌握主要内容。如讲“物质和意识”这一关系原理时,教师先讲什么是物质以及物质特性,再讲什么叫意识以及意识的本质,于是以这两个概念的内容为基础,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世界上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教师在这里的布白只引不发,就如同射箭一样,教师张开弓,给学生以指点,最后让学生自己把箭射出去,从而使课堂呈现出“张弓待射”“欲言又止”的状态,留给学生思考,点燃智慧火花。又如在讲授“货币”知识时,教师先阐述货币的产生,即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交换有很多麻烦,若是用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交换就方便多了,于是金银就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物——物”交换的媒介,教师作了上述铺垫即“画龙”后,便可留给学生“点睛”,从而得出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这一重点内容。学生顿悟,便可点燃智慧火花。
三、于可比处布白——提高学生比较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对于相似的、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要挖掘比较因素,以鉴别其内涵与外延的异同,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比较抽象的能力。在教学“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情形时,把两框内容合起来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先留一节课时间,把“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两项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目标自行阅读、分析比较,得出“矛盾不平衡性”两种情形的异同之处。然后再利用一节课时间加以适当点拨,并结合典型习题训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这样一来既节省了部分课堂的教学时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比起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法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四、于疑点处布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愤”和“悱”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短暂的空白心理状态,利用学生求全心理,利用完形效应,于模糊点、疑点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获取“真知”,形成自己的“血肉”。正如波利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例如在教学“议会制”这个知识点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有议会是否就是议会制?有议会制是否就是议会共和制?通过提问题,在疑点处创设教学的空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寻找空白处的答案,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又如在学习我国的国家机关,学生明确了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后,针对教材中说“司法机关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权力机关”,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在此留给学生思考:这与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说法是否矛盾?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教材中的说法不够完善,应该修改”。教学中充分留给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求知欲,将学习引向深入。
五、于结尾处布白——促成学生知识升华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课堂教学要有节奏美,张弛有度。有一个好的“终点”与有一个好的“开端”一样重要。课堂结尾是一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布白,弹好“终曲”,会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取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在学完“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之后,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使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生活,对商品的价值、价格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布白:“有人认为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空调夏天卖,会得到更大利润,你们认为如何?”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让学生体会到利用价值规律使自己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又可以赚得更多的钱。这样的结尾既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同时构架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同化和内化,促成学生知识的升华。
总之,“布白”是一种教学艺术,实质上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美的升华,使用得当,能增添神韵,达到“有声”和“无声”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