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种。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十分经典,尤其是美学资源十分突出。学生能够从散文中获取丰富的词汇,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又能够从散文中感知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对于散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还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因此,高中散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文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品位。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散文作为支点,对散文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析,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开创出一片蓝天碧海。
一、强化朗读,感知文本
朗读教学是数千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文字材料的阅读,更是用心去感悟文字的过程,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都是散文名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散文的魅力,并获取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情感有一个完整的感知。
以《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教学为例,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先将文章朗读几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将自己初读文章时的感受和对文章的见解简单地记录下来。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前朗读,防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浑水摸鱼,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通过提问,来掌握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朗读情况和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教学。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重点段落和语句,教师要让学生再次朗读,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第3~11自然段是《故都的秋》描写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这些文字的朗读,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述故都秋的特点,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这五幅秋景图,通过这五幅秋景图,我们可以很好地感知到作者笔下的“秋声”与“秋色”,并从“秋声”“秋色”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这样,学生便能够跟随作者,走进文章之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内容。
最后,文章教学的结束,并不等于朗读的结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文章。这一阶段的朗读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必要。一方面,学生对于文章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另一方面,此时进行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并参考教师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悟情感
情境创设,即是在教学中通过某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感染和引导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由于部编版教材中所节选的文章大都距离当前的时代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导致很多学生由于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对于散文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创设与散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就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所思所想联结起来,使学生与作者同思考、共探索,主动地去求知、求美、求善。
比如,在教学《囚绿记》这篇文章时,参考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很多教师都选用了大自然中与绿色相关的图片,比如爬满爬山虎的墙壁,绿色的草原、山林,还有的教师选用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等与绿有关的诗句,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绿”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绿”的世界。但是这些与文章中作者深陷“孤岛”这一情况并不相符,且无法来展现作者对于“绿”的执着与渴望。因此,我选择了自己曾经在参观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时所拍摄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从外观来看,特别像一个美丽的城堡,第二张照片则是城堡的一面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再看第三张、第四张近景和内部照片,学生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座监狱,有着钉满栅栏的铁窗,有着摆满刑具的审讯室,有着黑暗的日军水牢。想象一下,假如你被关在这样一个阴暗且时刻面临酷刑和死亡的地方,忽然一天铁窗之外爬上了一支倔强的常春藤,但却青翠欲滴。可想而知这抹新绿对于里面的人有多重要,这是希望之绿,更是生命之绿。这样,我们在向学生介绍陆蠡先生“囚绿记”时,学生便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拓展阅读,发展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对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反映与概括,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散文则是作者思维最真实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在品味散文的高雅情趣之外,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思维。但是教材中的散文阅读毕竟有限,很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散文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教材内容毕竟有限,其中所节选的散文,只是学生散文学习的引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以教材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帮助学生打开心中的一扇扇窗户,感受散文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是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前两部分,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完成《我与地坛》全篇的阅读,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其对待苦难的态度,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史铁生的其他散文,比如《想念地坛》《秋天的怀念》等,从中感受在史铁生残缺的身体内蕴含的丰满、健全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相关事务的对比分析,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理解、记忆得更为深刻,还能够使学生在不同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比如同样是写荷叶,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是“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在季羨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中则是“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月初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这两篇散文,同样是对荷叶的描写,一个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抚慰,另外一个则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张扬的生命。如此,学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比较,在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散文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四、立足文本,多元解读
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往往倾向于利用高考的标准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传授学生固定化的答题标准,很少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导致学生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高中生应有的个性,亦使散文课堂教学丧失了生命力。基于此,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好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感知能力,教师就必须关注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散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比如,对于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写作意图,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借景抒情,聊表心中愁闷之情;有的人认为这是作者为了抒发对于荷塘美景的赞美之情,表达内心闲适之情;还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心中激愤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那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为了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让学生立足文本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探索作者所要传递的感情和创作意图,并在下一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
有的学生从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出发,认为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写景散文,并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只是在一个夏夜,不经意间来到荷塘边上,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因为作者在文章中说“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说明作者一定是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与自己的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将心中的这种愁与喜,付诸笔端,抒发心中之愁闷。
还有的学生则根据这篇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环境方面来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解读。该组同学查阅了朱自清在1928年所写长文《哪里走》,认为作者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思想上出现了迷茫与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从而“心里颇不宁静”,而“荷塘月色”则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通过以上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的分析与解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将学生从原有的“一言堂”的枷锁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表达不同的见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这样,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散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散文本身所独有的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等特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散文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散文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常桂梅.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汉字文化,2018(17):46-47.
[2]王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散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55-57.
[3]严冬至.散文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2(11):85.
作者简介:韩云霞,女,海南文昌市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研究(语文教研员),海南省学科带头人。
编辑 王亚青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还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因此,高中散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文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品位。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散文作为支点,对散文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析,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开创出一片蓝天碧海。
一、强化朗读,感知文本
朗读教学是数千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文字材料的阅读,更是用心去感悟文字的过程,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都是散文名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散文的魅力,并获取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情感有一个完整的感知。
以《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教学为例,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先将文章朗读几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将自己初读文章时的感受和对文章的见解简单地记录下来。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前朗读,防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浑水摸鱼,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通过提问,来掌握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朗读情况和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教学。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重点段落和语句,教师要让学生再次朗读,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第3~11自然段是《故都的秋》描写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这些文字的朗读,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述故都秋的特点,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这五幅秋景图,通过这五幅秋景图,我们可以很好地感知到作者笔下的“秋声”与“秋色”,并从“秋声”“秋色”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这样,学生便能够跟随作者,走进文章之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内容。
最后,文章教学的结束,并不等于朗读的结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文章。这一阶段的朗读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必要。一方面,学生对于文章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另一方面,此时进行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并参考教师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悟情感
情境创设,即是在教学中通过某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感染和引导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由于部编版教材中所节选的文章大都距离当前的时代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导致很多学生由于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对于散文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创设与散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就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所思所想联结起来,使学生与作者同思考、共探索,主动地去求知、求美、求善。
比如,在教学《囚绿记》这篇文章时,参考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很多教师都选用了大自然中与绿色相关的图片,比如爬满爬山虎的墙壁,绿色的草原、山林,还有的教师选用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等与绿有关的诗句,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绿”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绿”的世界。但是这些与文章中作者深陷“孤岛”这一情况并不相符,且无法来展现作者对于“绿”的执着与渴望。因此,我选择了自己曾经在参观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时所拍摄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从外观来看,特别像一个美丽的城堡,第二张照片则是城堡的一面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再看第三张、第四张近景和内部照片,学生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座监狱,有着钉满栅栏的铁窗,有着摆满刑具的审讯室,有着黑暗的日军水牢。想象一下,假如你被关在这样一个阴暗且时刻面临酷刑和死亡的地方,忽然一天铁窗之外爬上了一支倔强的常春藤,但却青翠欲滴。可想而知这抹新绿对于里面的人有多重要,这是希望之绿,更是生命之绿。这样,我们在向学生介绍陆蠡先生“囚绿记”时,学生便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拓展阅读,发展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对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反映与概括,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散文则是作者思维最真实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在品味散文的高雅情趣之外,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思维。但是教材中的散文阅读毕竟有限,很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散文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教材内容毕竟有限,其中所节选的散文,只是学生散文学习的引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以教材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帮助学生打开心中的一扇扇窗户,感受散文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是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前两部分,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完成《我与地坛》全篇的阅读,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其对待苦难的态度,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史铁生的其他散文,比如《想念地坛》《秋天的怀念》等,从中感受在史铁生残缺的身体内蕴含的丰满、健全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相关事务的对比分析,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理解、记忆得更为深刻,还能够使学生在不同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比如同样是写荷叶,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是“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在季羨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中则是“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月初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这两篇散文,同样是对荷叶的描写,一个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抚慰,另外一个则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张扬的生命。如此,学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比较,在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散文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四、立足文本,多元解读
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往往倾向于利用高考的标准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传授学生固定化的答题标准,很少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导致学生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高中生应有的个性,亦使散文课堂教学丧失了生命力。基于此,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好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感知能力,教师就必须关注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散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比如,对于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写作意图,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借景抒情,聊表心中愁闷之情;有的人认为这是作者为了抒发对于荷塘美景的赞美之情,表达内心闲适之情;还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心中激愤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那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为了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让学生立足文本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探索作者所要传递的感情和创作意图,并在下一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
有的学生从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出发,认为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写景散文,并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只是在一个夏夜,不经意间来到荷塘边上,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因为作者在文章中说“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说明作者一定是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与自己的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将心中的这种愁与喜,付诸笔端,抒发心中之愁闷。
还有的学生则根据这篇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环境方面来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解读。该组同学查阅了朱自清在1928年所写长文《哪里走》,认为作者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思想上出现了迷茫与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从而“心里颇不宁静”,而“荷塘月色”则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通过以上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的分析与解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将学生从原有的“一言堂”的枷锁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表达不同的见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这样,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散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散文本身所独有的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等特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散文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散文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常桂梅.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汉字文化,2018(17):46-47.
[2]王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散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55-57.
[3]严冬至.散文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2(11):85.
作者简介:韩云霞,女,海南文昌市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研究(语文教研员),海南省学科带头人。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