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议散文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种。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十分经典,尤其是美学资源十分突出。学生能够从散文中获取丰富的词汇,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又能够从散文中感知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对于散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还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因此,高中散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文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品位。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散文作为支点,对散文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析,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开创出一片蓝天碧海。
   一、强化朗读,感知文本
   朗读教学是数千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文字材料的阅读,更是用心去感悟文字的过程,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都是散文名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散文的魅力,并获取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情感有一个完整的感知。
   以《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教学为例,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先将文章朗读几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将自己初读文章时的感受和对文章的见解简单地记录下来。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前朗读,防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浑水摸鱼,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通过提问,来掌握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朗读情况和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教学。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重点段落和语句,教师要让学生再次朗读,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第3~11自然段是《故都的秋》描写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这些文字的朗读,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述故都秋的特点,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这五幅秋景图,通过这五幅秋景图,我们可以很好地感知到作者笔下的“秋声”与“秋色”,并从“秋声”“秋色”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这样,学生便能够跟随作者,走进文章之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内容。
   最后,文章教学的结束,并不等于朗读的结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文章。这一阶段的朗读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必要。一方面,学生对于文章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另一方面,此时进行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并参考教师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悟情感
   情境创设,即是在教学中通过某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感染和引导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由于部编版教材中所节选的文章大都距离当前的时代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导致很多学生由于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对于散文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创设与散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就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所思所想联结起来,使学生与作者同思考、共探索,主动地去求知、求美、求善。
   比如,在教学《囚绿记》这篇文章时,参考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很多教师都选用了大自然中与绿色相关的图片,比如爬满爬山虎的墙壁,绿色的草原、山林,还有的教师选用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等与绿有关的诗句,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绿”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绿”的世界。但是这些与文章中作者深陷“孤岛”这一情况并不相符,且无法来展现作者对于“绿”的执着与渴望。因此,我选择了自己曾经在参观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时所拍摄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从外观来看,特别像一个美丽的城堡,第二张照片则是城堡的一面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再看第三张、第四张近景和内部照片,学生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座监狱,有着钉满栅栏的铁窗,有着摆满刑具的审讯室,有着黑暗的日军水牢。想象一下,假如你被关在这样一个阴暗且时刻面临酷刑和死亡的地方,忽然一天铁窗之外爬上了一支倔强的常春藤,但却青翠欲滴。可想而知这抹新绿对于里面的人有多重要,这是希望之绿,更是生命之绿。这样,我们在向学生介绍陆蠡先生“囚绿记”时,学生便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拓展阅读,发展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对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反映与概括,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散文则是作者思维最真实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在品味散文的高雅情趣之外,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思维。但是教材中的散文阅读毕竟有限,很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散文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教材内容毕竟有限,其中所节选的散文,只是学生散文学习的引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以教材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帮助学生打开心中的一扇扇窗户,感受散文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是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前两部分,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完成《我与地坛》全篇的阅读,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其对待苦难的态度,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史铁生的其他散文,比如《想念地坛》《秋天的怀念》等,从中感受在史铁生残缺的身体内蕴含的丰满、健全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相关事务的对比分析,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理解、记忆得更为深刻,还能够使学生在不同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比如同样是写荷叶,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是“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在季羨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中则是“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月初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这两篇散文,同样是对荷叶的描写,一个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抚慰,另外一个则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张扬的生命。如此,学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比较,在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散文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四、立足文本,多元解读
   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往往倾向于利用高考的标准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传授学生固定化的答题标准,很少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导致学生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高中生应有的个性,亦使散文课堂教学丧失了生命力。基于此,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好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感知能力,教师就必须关注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散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比如,对于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写作意图,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借景抒情,聊表心中愁闷之情;有的人认为这是作者为了抒发对于荷塘美景的赞美之情,表达内心闲适之情;还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心中激愤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那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为了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让学生立足文本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探索作者所要传递的感情和创作意图,并在下一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
   有的学生从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出发,认为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写景散文,并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只是在一个夏夜,不经意间来到荷塘边上,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因为作者在文章中说“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说明作者一定是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与自己的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将心中的这种愁与喜,付诸笔端,抒发心中之愁闷。
   还有的学生则根据这篇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环境方面来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解读。该组同学查阅了朱自清在1928年所写长文《哪里走》,认为作者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思想上出现了迷茫与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从而“心里颇不宁静”,而“荷塘月色”则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通过以上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的分析与解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将学生从原有的“一言堂”的枷锁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表达不同的见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这样,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散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散文本身所独有的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等特点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散文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散文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常桂梅.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汉字文化,2018(17):46-47.
   [2]王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散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55-57.
   [3]严冬至.散文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2(11):85.
   作者简介:韩云霞,女,海南文昌市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研究(语文教研员),海南省学科带头人。
  编辑 王亚青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较小以及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小学数学一直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绝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科问题。因此,在现如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小学数学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将数学学习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在生活具体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加强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
摘 要: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次习作教学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產生表达兴趣;采取多种表达形式,使学生由听到说,由说到写,准确而生动地表现“真我”;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引导学生在赏识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关键词:快乐展现;真实;抓特点   【教学目标】   1.步入快乐习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过程,更要使学生明确学科知识构成的基本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尝试用结构化观点和方式把握、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内化知识结构,既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也能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完善知识框架体系,促进思维结构化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内化知识;完善体系;提升素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不管是哪门学科的
摘 要:高考完形填空分值占試卷总分值的1/5,是考生不容忽视的重要题型。但考生对该题型掌握有限,提分率较低。在揭示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及命题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突破完形填空题型瓶颈进行探讨,提出以“预测验证法”为代表的解题策略,希望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格式塔完形理论;核心素养;预测验证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型的设计背景   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测验
摘 要:自主游戏不仅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同时也是孩子自主、快乐地开展广泛学习的途径。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自主游戏的开展,就目前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策略的实施方法,力求守护幼儿的“原生态”——童真,真正让孩子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使幼儿愉快游戏并在自主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与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有效开展;快乐成长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定位是构建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议通过情境式教学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结合起来,探索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落实这一要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活动型课程;情境创设;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
摘 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话题不明确,师生对话为主,生生对话实效低等现象。在实践中通过选定生本位的话题,唤醒同伴互学的渴求性;创设示范学情景,指导同伴互学的方法;铺设多样化的路径,提高同伴互学的效率三种途径,在同伴互学中,助力听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同伴互学;口语交际;听说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三种现象:(1)话题
摘 要: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换句话说,根据该标准和课程的教育实践要求,5~10分钟的指导视频将被用作主要载体,围绕主题知识点或示例问题、困难问题进行完整的设计和制作、实验操作等,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补充课程资源。它使用视频为表现的一种形式,整合各种元素,如图片、音乐和文字,支持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项新事物以其时间短、内容精和半结
摘 要: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喜恶。通过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材特色,浅析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寻找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做数学;教数学;用数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受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总是得不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困扰。数学与社会、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说生
摘 要: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在社会不断发展之际,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扩大,在之前的改革过程中,很多发达的地区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当前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翻转课堂模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开始跃跃欲试,想要利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改变学校的教学状况,所以以兰州新区的民族小学作为示例,谈谈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