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篇】沿着目标笃定前行 以观念更新推动自身发展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根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发展目标,以超越自我的革新态度,追求卓越的胸怀视野,以服务公司发展和满足员工培训需求为宗旨,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全面建设的要求,将自身职责定位为“三站一中心”,即成为公司系统员工夯实业务基础、精湛技术技能、提高履职能力的“充电站”,业务骨干拓展视野思维、更新知识结构、加速成长成才的“换电站”,公司培训理论研究及创新实践的高海拔“实验站”,公司培训项目实施及支持保障的“服务中心”。坚持把握“七个转变”,不断开拓培训新思路,探索培训新途径,努力构建“大培训”工作格局。
  
  “专业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型,健全“立体式”培训管理体制
  
  注重用企业远景为员工定位、定向、定调,倡导正确的工作准则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为建成一支精干高效、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创新进取、服务优质的培训管理团队和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理论扎实、技能高超、爱岗敬业的培训师团队而努力,把培训中心建设成为集“培训、研究、开发”为一体的平台。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起培训中心负责人、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培训师“四方培训责任共同体”。通过实施分级管理建立起中心领导、业务部门、培训师、后勤服务“四级培训管理网络”,发挥各自作用,积极构建纵横贯通、上下联动、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立体式培训责任共同体”。
  
   “管理推动”向“服务引领”转型,建立“自主型”培训新模式
  
  以硬件设施为基础,以软件实力为保障,不断提升自主培训的能力。坚持“五融入”(个人需求与企业要求相融入,角色转变与文化要求相融入,多元学习与全面提升相融入,严抓严管与自觉修为相融入,全面考核与成果转化相融入),实现“四个对接”(实训场地与现场工作环境对接,实训科目与现场工作项目对接,操作流程与现场工作标准对接,考核评价与工作要求对接)。为建立培训考试管理体系,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为依据,自主开发公司26个主要专业职种的职业能力试题库题源26万道,设计、开发具备随机智能组卷、培训考试演练、智能考核评估等功能一体化的考试管理运用系统,将培训学习和成效检验有机结合,满足学员培训考试、公司普考、调考、竞赛等工作需要。尝试受训员工与“培训师”的角色转换,参与备课、讲课、出题,形成“主动性培训”状态。通过专业对抗赛等方式,实现竞赛调考的普及化、常态化,形成“竞争性学习”状态,促进员工主动学习、班组团队学习和企业知识共享。加强对农电员工骨干的学历教育和技能鉴定前培训工作,利用高海拔实训基地,通过“学”与“练”的结合,建立农电员工技术骨干交流学习园地,推广应用技术绝招和绝技成果。大力开展户外“体验式”拓展培训项目,熔炼团队,磨练心智,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理论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型,创新员工
  培训方法
  
  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将培训工作重心向工作一线前移,形成“实训现场课堂化,培训课堂现场化”,提炼出“五大”体系下《330kV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运检职业技能》《地区调控职业技能》等13个培训项目和82门课程体系。与中国电科院、中电飞华合作开发完成并上挂一次电气设备及输电线路课件等专业、管理类课件192门。目前远程平台已上挂课件830门,基本满足公司系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员工的自学需求,延长和拓宽了有效和实效培训的范围,形成了基于“讲练融合、反复训练、安全培训、培考一体”的“七统一”(培训资源、风险管控、作业流程、工艺质量、学习标准、培训证书、培训制度)的培训模式,将规范的组织策略与现场作业指导书有机结合,开发和应用技能课程指导书,缩短了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的差距。
  
   “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型,倡导培训全过程管控
  
  通过加强培训需求征集、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管理控制和质量效果评估等重要环节管控,补充完善量化指标,将培训质量、竞赛调考成绩、实训基地建设、新课程开发等作为内部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强和规范教育培训工作考核与评估,理清岗位责任,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建立培训“月信息、周计划、两通报”制度,通过培训质量“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培训亮点、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实时通报。自主开发了培训管控平台,提升了数据共享和培训项目信息数据化管理的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实时培训全数据库,实现了动态管理。把管理提升作为培训中心发展的战略要务,在基础管理、执行力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现了“需求带动策划、考核带动效果、外脑带动内脑和实训带动理论”的目的。
  
  “教育学员”向“服务学员”转型,创建培训服务“一站妥”机制
  
  按照部门职责,由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培训业务的全过程集约管理,培训客户只需与培训管理部门进行业务上的交流,不需跨越多部门进行沟通。对与培训相关联的各个环节进行横向整合,组成柔性团队,关口前移,为学员提供“一站办妥”服务。通过实施相关关键指标的评价及分类分项的管理,实现对外服务培训承接流程同比缩短50%,学员办理手续流程同比缩短40%。同时,努力提升物业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为受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和后勤服务,完善培训设置和教学设备,了解受训人员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安全培训管理力度,使培训客户、受训学员在服务方面感受到“一站妥”的方便快捷。
  
  “关注方式”向“注重效果”转型,注重培训
  质量管控
  
  通过培训方式的持续创新与新技能应用,摸索出了技能培训的“七步”工作法(筑平台、建师资、立项目、找需求、搭课程、做培训、持证书),成功总结出“四化”(军事化、标准化、规范化、差异化)培训管理模式。在以往“关注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效果”的提升,加强了对培训班学员在考勤、考试、考核方面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在青干班、科干班等重点班级中,实行了“学分制”、增加自学模块、开展论文评比等考评方式,强化了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在专业技能培训中,采取考培分离、考鉴分离等措施,检验培训效果。通过不断加大培训质量监督和督导力度,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强化培训过程管控,完善和改进培训信息统计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培训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和工作质量过程跟踪,推进了培训管理工作的量化绩效管理,培训质量管控水平得到提升。
  
  “传统培训”向“精品培训”转型,打造特色
  培训品牌
  
  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延伸培训手臂,利用具有青海电网特色、高海拔、多功能的现代化实训场所,承接省内外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将“封闭式”自主培训向“开放型”承接培训模式转变。为有效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业务能力,细化分类,统筹安排,将系统、实用的培训内容与电网及变电站仿真培训一体化实训场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真正成为变电运维人员技能提升的“加油站”。针对培训资源不足的现状,采用“1+N”培训模式(依托1个培训团队,建立N个组织大协作机制,开展N个资源大整合,实施N阶段培训策略),摸索出了技术技能人员培训的新路子。大胆创新管理类培训项目,紧密围绕公司发展实际,开设团队创建、心理解压、青年干部轮训、班组建设、营养健康等培训项目,在省公司范围内广受好评。
  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人才保障是国网青海培训中心追求的“梦想”,立志成为公司“最有价值的员工”是公司广大员工追求的“梦想”。国网青海培训中心已成为公司员工“圆梦”的“充电站”。(张涛系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主任;韩廷海系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党总支书记)
  
其他文献
2013年5月,以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培训工作的会议召开为标志,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的全员大培训工作正式启动。这项活动按照“大体系、全覆盖、多层次、重能力”的工作理念,以“实用、实效”为导向,以“大规模技能培训、主要生产经营专业培训和核心骨干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强化培训中心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健全配套激励约束机制为保障,经过近一年来的强力推进和深入实践,切实提升了员工素质,落实了相关责任,总结了工作
期刊
摘要:针对当今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要求,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数据时代”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矛盾和相应的课程改革的途径。指出当前在教学改革中积极面向社会需求,借助大数据处理的思想和平台,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理论力学;卓越工程师;大数据时代  作者简介:金春花(1980-),女,江苏南通人,
期刊
大数据(Big Data)  指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一般以“太字节”为单位,“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2012年7月1日出版。入榜《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作者涂子沛,被誉为“中国数
期刊
摘要:高校办公室作为协调学校内外上下的中枢机构,尤其是在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下,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和学校的需求,不断提升协调组织能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增强一体化办学意识。华北电力大学办公室在一校两园的办学格局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模式,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推进学校快速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办公室;多校区办学;实践经验;职能拓展  作者简介:梁淑红(1976-),女,山西定
期刊
编者按:  季春合肥,暖阳高照,景色宜人。2014年4月24日-2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在此召开。来自全国49个电力鉴定中心及其骨干鉴定站、7个大型电力企业(集团)、2个省级电力行业协会的150多位代表与会。会议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对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了梳理,对2013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4年的工作予以了展望。截至2013年,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期刊
1  点赞——  “三大培训”趋向深入,实干成就目标  2013年对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公司实施以“实用、实效”为导向的新一轮三年素质提升工程,实现全员培训整体转型的启动之年。自“5.20”全员培训工作会以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立足基层、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大力推进“三大培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理念和风气得到积极转变  以实用实效为导向
期刊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环境的竞争,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电力企业从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入手,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逐步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笔者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与分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期刊
自2012年国网公司建设“三集五大”体系以来,作为配套制度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国网系统内全面推行实施。各地市公司在执行该套制度时获得了一些效果,绩效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推广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和矛盾。笔者从所在单位以及了解的其他供电公司在执行该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该绩效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电力企业的影响,给出了解决对策,同时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种绩效管理体系,希望能为电网企业目
期刊
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电力行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人力资源结构性调整、转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将沉重的人员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巨大优势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电力行业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中心紧随时代潮流,适应行业需求,转变发展观念,改革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培训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将科教兴电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到实处,为国家的人才强电事业做出了重
期刊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在很多方面有了新变化,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好的方面表现在:快速捕捉信息、能够深入思考、主动接触社会、合作意识增强、创业激情高涨。坏的方面表现在:学生不能很好的行为自己,迟到、早退这些老毛病有增无减,恶性竞争、相互攀比、心理自闭等问题开始增多。这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问题,高校管理必须转型,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重,学术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继承知识与创新知识并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
期刊